PTT推薦

[討論] 研究顯示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逐漸減弱中

看板TY_Research標題[討論] 研究顯示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逐漸減弱中作者
Ceramic
(o.O)
時間推噓 4 推:4 噓:0 →:0

原文出處:https://reurl.cc/7y4Rml

同步於FBp粉專"沙發上的考古學"https://reurl.cc/pm9LA4"
---------------------------------------------------------------------------
這篇其實都是講氣候研究,但AMOC的失靈可能也是新仙女木期(Younger Dryas)全球突然從第四紀冰河期間冰期的溫暖回復到冰河期大降溫環境的主因,嚴重影響了史前人類的
族群存續與文明發展,所以它和考古學研究也有關係。
---------------------------------------------------------------------------

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 AMOC),是
由海溫與鹽度驅動的洋流循環系統,能夠將赤道溫暖海水輸送至各大洋。該環流在大西
洋的運作像是一條巨型輸送帶,以風力驅動的海面洋流(墨西哥灣流),會將赤道的低密
度溫暖海水沿著美國東北部沿海一路向東北輸送至西、北歐沿海(北大西洋暖流);海水
在高緯度冷卻,並因蒸發而鹽度上升、密度變高而下沉至海底,這些高密度冰冷海水接
著流入洋盆,南下前往其它暖洋重新加熱循環。

雖然全球熱能主要透過大氣循環,但AMOC仍以每秒近兩千萬立方公尺海水的推動速度
(亞馬遜河流量的一百倍),維持著全球海溫平衡與氣候系統穩定。2018年的研究顯示,
自1950年開始AMOC已減緩了15%,而最新由愛爾蘭Maynooth University、英國
University College of London和德國Potsdam Institute for Climate Impact
Research (PIK) 在Nature Geoscience期刊聯合發表的氣候模型研究則顯示在2100年到
來前,AMOC可能將持續衰減34%到45%,達穩定維持全球熱能均衡運作的臨界值,屆時全
球將出現毀滅性天氣(因為環流流動減緩也會影響熱帶輻合帶的海水表層溫度、水循環,以及大氣環流,對非洲、亞洲季風系統產生影響),美國東岸海平面將會上升約50公分、西歐將面臨更為頻繁的劇烈天氣、北大西洋過去極少出現乾旱的地區出現劇烈乾旱。
2004年電影「明天過後」(The Day After Tomorrow)所描述的全球性毀滅氣候情節其
實便是AMOC失靈所造成。雖然電影情節描述的災害過於誇大,但科學家們仍警告,如若
未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無法獲得減緩,氣候災難確實可能成真。

根據University of Illinois 從格陵蘭冰芯所獲得的古代氣候資料顯示AMOC確實曾停止過,造成區域性氣候改變,格陵蘭氣溫降幅達華氏44度。科學家表示,「明天過後」裡
紐約氣溫在一日內便降至冰點的情況雖應不可能成真,但美東沿海確實會有顯著降溫,
並持續達數十年。

AMOC的衰弱並不是一夕發生,其實它在1800年代以前都相當穩定,但在1850年小冰河時
期結束後,AMOC確實曾出現變化,但當時的衰弱可能與人類活動無關(因工業革命當時
尚未全面開展)。至於1950年代開始的環流衰弱確實與人類活動、汙染有關,因為全球
暖化所造成的雨量提高和格陵蘭冰川融解都使得流入海洋中的淡水量提高,影響了海水
鹽度與密度,進而阻礙順著環流來到高緯度的溫暖海水在降溫後下沉至海底。

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科學家 Levke Caesar表示,AMOC減速對大西洋兩岸居民將造成多重影響。受到地球自轉影響,諸如洋流之類的移動體在北半球會向右偏移,在南半球則
會向左偏移,但隨著環流的減速,洋流的偏移現象將會減弱,更多的海水會在美東沿岸
堆積,導致海平面上升。自從2015年一個因洋流偏移與低層雲影響所形成的大西洋冷水
區塊(cold blob)首次在格陵蘭以南被發現後,科學家們便不斷觀察到同樣的冷水區塊多次出現,他們相信冷水區塊的形成與AMOC衰弱,抵達格陵蘭以南的溫暖海水水量不足
有關,但也可能成因是冰川融化所形成的徑流。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2.104.91.163 (臺灣)
PTT 網址

DSERYU 03/09 11:59謝分享

applejone 03/09 12:28

Matthew1024403/09 22:05補幫推

pontus 03/12 13:45謝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