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四樓的天堂】心得5-7集

看板TaiwanDrama標題[心得] 【四樓的天堂】心得5-7集 作者
yabc
(^^)
時間推噓 3 推:3 噓:0 →:3

網誌圖文好讀版:https://reurl.cc/91l2Kn

上次我分享了「四樓的天堂」1-4集心得:
https://reurl.cc/RONxZe

這次繼續分享「四樓的天堂」5-7集感想,中間的劇情變化,將更深入和揪心!


1.張琪對推拿師的情感投射:

張琪找天意(推拿師姓名)不只推拿,也時常訴苦,而在某次推拿大腿時,她突然一陣害羞而找藉口急忙結束,她覺察自己在這個男人的碰觸下,竟莫名有一種奇妙的「被愛的感覺」內心產生了不同以往的溫暖,她事後用心理專業分析,覺得應該是她對推拿師投射了對爸爸的想念,張琪的爸爸從她很小就與媽媽離婚,推拿師那溫厚的大手,也許是她的移情。

噢,「移情」!這是心理學上很專業的詞彙,意思是指在治療關係中,個案對心理師產生了專業訴求以外的感情,通常跟個案本身的議題有關,心理師成為個案不自覺投射情感的對象。(譬如說個案喜歡上心理師,可能是因為個案渴望伴侶能有心理師的某個特質,使個案不自覺投射了自己的想望)

張琪在發現害羞的當下,馬上拉開界線離開現場,而不是繼續享受(?)我還滿佩服她的,因為這是很專業的反射行為,「移情」不該被放任,而是需要專業省思、討論和處理,她做了很厲害的即時切割。

不過我認為,天意是真的喜歡張琪,其實張琪沒有誤會天意在推拿中融入的感情。天意在等待張琪到來前,在門口做了深呼吸,手慌張地快速整理頭髮和衣服,這種不經意的小動作,可愛地洩漏了他的期待。

聽說男人只要喜歡上一個人,智商就會變很低,就算推拿師年紀不小了,也是一樣呢
>////<

張琪後來有次被天意捧著頭頸時,她忍不住恐懼地說:「我覺得好害怕,好像對你太放鬆了,把整個人都交給你的感覺,我反而放鬆得害怕。」

這句話好玩味,當把自己交給另一個人時,那種全然的信任除了有放鬆感,卻也同時有恐懼感,是不是因為,平時把自己保護得很好,但突然卸下防備,內心雖覺得輕盈,卻又不自覺擔心會被傷害?

有些人很難百分百去愛一個人,或者不習慣去付出,也許就是因為潛意識裡怕自己暴露太多需求,若沒有得到相對應的回饋會受傷啊。



2.「也許你和我,對於感情的信仰從來就不在同一個頻道上」

張琪和已婚男人的感情被媒體曝光,張琪雖然不安,但希望對方能和她一起勇敢誠實面對,沒想到對方選擇沉默逃避,讓張琪很失望,在醫院照顧媽媽的空檔,她跟對方通了電話,悲痛地說出這句話:「也許你和我,對於感情的信仰,從來就不在同一個頻道上,我們就這樣吧。」

沒有第三者的分手,原來比不忠誠更痛。

強烈的失戀痛苦襲來,卻無法告訴誰,她只能默默苦悶掉淚,掛掉電話,回到病床上的媽媽身旁,仍要假裝笑顏,不透露任何一點悲傷。

她邊削水果,邊淡淡跟媽媽聊天:「妳記得嗎?國一有次考試我考95分,妳罵我為什麼可以考100卻只有考95分?你也是那種逼自己要考到100分的人吧……可是妳不覺得我們兩個
能夠考95分,就已經很厲害了嗎?」

那瞬間,女主角彷彿回到小時候被媽媽親暱叫著小琪的小孩,單純地只想要一個肯定,就算最愛的男人要離開她了,她還是擁有媽媽的疼愛。

「我走在每天必須面對的分岔路
我懷念過去單純美好的小幸福
愛總是讓人哭 讓人覺得不滿足
天空很大卻看不清楚 好孤獨」
《天黑黑》這段歌詞,是此時的張琪心境吧。

她好愛那個結了婚的男人,她以為他們的關係凌駕了婚姻的自由,卻終究輸給這個荒謬的世界。

p.s.幸好她還有gay好友(及推拿師)可以懂她破碎的靈魂。很喜歡她跟gay之間的可愛友情,以及gay就算翹掉工作也要陪她的義氣。幸好張琪不是全然孤單的。



3.到媽媽死前也沒解開的親子心結

張琪在心理師的專業工作上,總可以輕易梳理別人的煩惱,但她卻無法解開和媽媽之間矛盾的心結,她和媽媽彼此相愛,又彼此相殺,自從離婚之後就負能量爆表的媽媽,相處中對她三句不離嫌棄,給了張琪莫大的壓力,尤其在媽媽得到癌症之後,更是動不動對她情緒勒索,像是「趕快生小孩,死了以後才有人拜我們」這種讓新獨立女性的張琪無法聽進去的言論,但只要她頂嘴,媽媽又不高興,每次都是吵架結束,張琪為此糾結萬分。

在第六集中,媽媽從半昏迷到病逝,張琪在病床邊跟媽媽講離別遺言:「媽,我小琪啦,等一下我要帶妳回家了,我會在路上播佛經,妳好好聽……」說完她開始幫媽媽擦身體和
更衣,這段看著媽媽去世的劇情太難受,我也跟著她一起掉淚,縱然親人生前與我們有錯縱複雜的愛恨情仇,但對方真的離開,我們內心其實根本不堪一擊。

謝盈萱把這個歷程演得太好了,讓我想到如果我媽媽去世,我大概也是這般沉默悲傷,就算有滿滿的話也不知如何言說。

另外我對醫院某段劇情印象深刻:張琪在醫院電梯裡,觀察出入的民眾對話─有夫妻開心懷孕不停地笑,有父子無法接受絕症而互相指責等等,真實印證人生不免生老病死,唉!好讓人揪心。



4.努力付出的愛,卻沒有人要接收

在推拿師的病人中,有一個住同棟的退休女老師,戲份也不少。
退休老師獨居,但只要小孩要回來,就大張採購做好吃的飯菜,非常愛兩個孩子,兒子在外縣市工作,女兒也在外地嫁人了,可是他們覺得媽媽老師生活中有太多規則、跟她很難相處,例如幫媽媽煮個飯,切菜順序不對都被罵臭頭,於是兩個孩子沒事都不回家,過年也不回家。

退休老師心裡很期待孩子回來陪她,但又怕造成孩子壓力,連罹患癌症,都說得避重就輕,她一個人扛著焦慮生活,終於有天受不了孤單和病情壓力,坐在客廳嚎啕大哭。

「努力付出的愛,卻沒有人要接收。」媽媽的寂寞,深深扎心。

我也曾經為家人做滿桌的菜,滿懷期待他們趕快來吃,他們在我生氣喊叫後姍姍來遲,吃了幾口後卻說難吃……但生氣歸生氣,落寞歸落寞,你能怎麼樣?既然是自己心甘情願要
做,就要接受結果,而不是怪罪別人。

家庭的議題太複雜太困難,我不支持用「孝順」,勉強彼此不快樂地綁在一起,但當有一方有想被陪伴的需求,另一方是否能試著柔軟靠近,而不是強硬離去呢?答案沒有對錯,端看每個人的個性和價值觀的選擇吧。

最近要過年了,要不要回家?你想好了嗎?^__^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7.159.89 (臺灣)
PTT 網址

yylane01/20 13:10天啊你寫得好好,剖析得很透徹,對這戲有了新的體悟

dennis69901/22 12:29

lovecat88801/22 16:11好看

sodabubble01/22 16:18推好文。退休老師其實放手讓小孩做菜(不傷手指、注意

sodabubble01/22 16:20衛生健康),就很好~願意採買備菜料下廚真的很花費時間

sodabubble01/22 16:21與心力,吃得健康、暖心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