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天橋] 資金湧入 楊雅喆:台灣影視界應做好基本功

看板TaiwanDrama標題[天橋] 資金湧入 楊雅喆:台灣影視界應做好基本功作者
QQfishing
(停!)
時間推噓14 推:15 噓:1 →:6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92907


資金湧入 楊雅喆:台灣影視界應做好基本功別重蹈覆轍

撰稿編輯:江昭倫


上映中的公視旗艦大戲「天橋上的魔術師」引發高度評價,被視為又一次拉高台劇新里程碑。楊雅喆接受央廣專訪強調,一切歸功團隊儘可能將前置作業做好,而這也是他希望與影視界人分享的心得,因為隨著OTT影音串流平台興起,一波波資金湧入影視界,若大家仍顧著搶錢貪快,不願做足事前準備,很可能又會毀了一次台灣影視產業迎來的榮景


「天橋」非懷舊片 想與不同世代溝通

由楊雅喆執導,耗資新台幣2億拍攝,改編自知名作家吳明益同名小說的公視旗艦大戲「天橋上的魔術師」,打從先前斥資 8千萬重新復刻80年代台北中華商場場景起,就引發各界熱烈討論。

「天橋上的魔術師」描述1980年代中華商場裡9個小孩和魔術師相遇經歷,講述台灣人的成長故事,看似回憶五、六年級生一段精彩歲月,但在劇集中,楊雅喆放入了不同族群、家庭,甚至是跨性別以及與白色恐怖有關議題,也巧妙設計劇中角色因訂閱黨外詩集引發意外等橋段,隱晦卻鋪陳出台灣如何從威權環境走到自由民主的現在。

因此打從一開始,楊雅喆與監製劉蔚然就很清楚定調,「天橋上的魔術師」絕對不是一部懷舊劇集。楊雅喆:『(原音)我們從投案的時候就跟監製很確定說,其實懷舊面向的觀眾就是我們這些人,對年輕人來講是無效的。我也希望這個劇集不是懷舊,而是會有一些討論,我們現在為什麼這樣,我們現在這樣夠了嗎?或者是有一些你覺得劇裡他...因為小說蠻黑暗的,所有人都已經消失了,但我很想跟觀眾講説,那些消失的那些人,他不是不存在,有些人還是好好的。同一個議題到現在,它改變沒?為什麼改變?自由不是...當然他們生出來的時候就很自由,但我們那個時代不是啊。』

楊雅喆透露,開拍之前,他就一再提醒劇組人員,他們不是要拍「哈利波特」,而是從寫實中帶有魔幻的一齣劇;另外,劇組各技術團隊負責人也刻意找曾經歷80年代的人,才能帶領一群年輕工作團隊「找回」中華商場的味道。

最讓楊雅喆開心的是,因為「天橋上的魔術師」動用大量的演員、臨演、實體造景,確實滿足了所有幕後團隊的創作慾望,也讓大家學習到如何運作執行這麼大的案子。例如一場在天橋上跳舞的戲,動員三百人,現場要如何拍攝以及音樂的搭配要如何有效率進行?服裝、梳化、髮型怎麼處理?都必須事先就討論好,到了現場才不會亂了套,每天開工就有上百位臨演,1、2個人換裝可能就得花掉五分鐘,還有便當要怎麼領,背後其實都要有一套邏輯方法。

楊雅喆透露,他們劇組的人有一些過去曾跟著李安的好萊塢團隊在台灣拍攝「少年Pi的奇幻漂流」,學到一些工作技巧,這些寶貴經驗,對他們這次面對「天橋上的魔術師」如此龐大的製作拍攝,有不小的幫助。但他坦言,台灣許多幕後工作環節其實都還缺乏一套真正制度化的做法,是台灣影視產業一大問題

至於楊雅喆自己,也從韓國特效團隊身上,學到如何和台灣特效工作者溝通,收穫相當大。楊雅喆:『(原音)台灣的特效公司,我以前接觸到的是,你這一場,喔,要爆炸,好,爆炸有幾種做法,我Demo給你看,就這樣,可是韓國人是這場戲要爆炸,我想問一下,那場戲主角的心情,整個戲的那個,我們再來談爆炸要炸多大。(台灣)特效以前是不管戲,但這次的特效他必須要懂戲,因為台灣特效公司大部分都做廣告居多,或是他們在技術上鑽研,可是他們不太鑽研戲的感情。』


資金湧入當珍惜 勿重蹈昔日覆轍

「天橋上的魔術師」全劇僅10集,但經費高達2億,相當於一集製作費就要2千萬,不只是是台劇史上最貴,且從籌備到上映,前後花了長達三年才完成,也創下台劇紀錄。

楊雅喆表示,他和攝影、造型設計、美術設計的負責人很早就開始投入研究調查和討論,包括年輕的工作人員和演員,也都要求他們必須事先先看一些80年代的影視作品、照片等,感受當時時代的氛圍,甚至連中華商場還沒蓋好前的時代背景都必須有基本認識。

因為做足較多的準備,無論工作人員或是演員一進入拍攝時,熱情自然會被點燃,越多人熱情被點燃,大家就越會齊心想把戲拍好。

楊雅喆強調,前置作業其實是花最少成本的基礎功,前置作業越完整,現場拍戲就會越有效率,工作人員也才不會經常嚴重超時工作,台灣影視界就是因為每個環節的前置作業很少落實,到後來反而要花更多錢,得不償失。他認為即使是拍「天橋上的魔術師」,他們也只能説自己稍微準備好而已。

此外,楊雅喆也認為,台灣監製人才的素質恐怕也得提升,他強調監製絕對不是只會找錢而已,他推崇這次與他合作「天橋上的魔術師」的監製劉蔚然,根本就像「魔法師」,憑著多年經驗,不只幫他找來韓國一流特效公司助陣,而且從他寫劇本一開始到最後的剪接,都給予寶貴意見,也是整齣劇靈魂人物。

楊雅喆也提醒,這幾年因為愛奇藝、Netflix,還有國內各OTT影音平台崛起,大量資金湧入影視界,就他所知,「天橋上的魔術師」一集2千萬的紀錄,後面很快就會被超越,他希望台灣影視界不要只想著搶錢貪快,應該要做的前置作業都沒做好,劇本沒寫好就趕著開拍,如果不認真對待每一部戲,台灣影視界恐重蹈昔日覆轍

楊雅喆:『(原音)有資金流進來的時候,大家就應該好好把握這個好的機會,真的認真做,真的不要再複製80、90年代最不堪的就是香港跟台灣,因為影視太強,香港電影尤其是,那個年代好萊塢演了一個什麼喜劇,他馬上就用港版copy演一遍,照抄,所有梗都照抄,台劇也一樣,台灣電影也一樣,那就是台灣電影會輸的一個重要原因,不是侯孝賢他們拍的太無聊,是複製不花腦袋的人太多,現在資金又要來,所以同業不要再重蹈覆轍!』

「天橋上的魔術師」讓台劇質感再一次拉高新標準,證明台灣劇組人員絕對做得到,但唯有一波接一波好劇接棒,才能真正掀起所謂台劇新浪潮。


--
看完4集~ 前面2集我真的看得很茫然

要不是原著小說風評很好(雖然我也沒看過)

我可能看2集就停住了

3、4集有重新抓回我的目光

不過不管喜不喜歡這部劇

這篇楊雅喆導演說的

前置做好 不要再重蹈覆轍

真的太重要了!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0.64.75.153 (臺灣)
PTT 網址

sodabubble03/01 16:14導演上週六的映後直播有聊到,EP10會與EP1、EP2有關。

sodabubble03/01 16:15(以上是補充、分享~)是說,上週六有看到一篇會收錄在

sodabubble03/01 16:16《天下文化》出版、由陳雅琳訪談楊雅喆導演的文章,

sodabubble03/01 16:18我猜想 文心姊妹線 導演是否有取材自身(算命)的經驗?

a3945201103/01 16:55導演講的真好

lack03/01 18:17推,講得很好,拍得更好

belif81803/01 18:47推 小說版影集版都好好看

fly210503/01 23:54天橋就是推!!!

lupins03/02 00:13推雅喆導演語重心長

tw200003/02 01:41http://i.imgur.com/Gw8kDb2.jpg

圖 資金湧入 楊雅喆:台灣影視界應做好基本功

TLP03/02 01:55大小珮唸那首詩的創作起源:http://bit.ly/3sEJION

hsinchen03/02 05:38推導演 希望台灣影視能越來越好

okah03/02 07:41前2集似乎還是靠懷舊感來留觀眾…不ok

OTT12303/04 01:14

mindy20103/04 21:42推導演

DRAWER03/04 22:23

poui056703/04 22:28推這篇

Mazu32303/05 12:17推導演

dan31054603/05 17:09

adifference03/11 23:54幹 宣稱台韓視效 其實大半搬錢讓中國製造 最後再給台

adifference03/11 23:54灣公司吃二包三包 公視之情嗎 後製人員名單還不敢放

adifference03/11 23:54中國人員名單 神操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