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斯卡羅,一二集小感想
在電腦前打字時,突然想到很久以前閃過的疑問:
以前臺灣言情小說曾經也流行過一陣子穿越題材,不過都會從臺灣突然穿越到對岸
那片土地上某個朝代,我曾經很疑惑為什麼是跨海穿越,不過後來想一想都穿越時空了,隔片海算什麼,就沒特別再追根究柢。
現在想一想,之所以會這樣,也是一種歷史觀的形塑吧,
生活即政治,
我們的生活、見聞、以及對事情的觀察、評價始終受當代的權力代表深刻影響。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們了解中國史遠遠大於臺灣這塊土地的歷史,
例如我到現在都還背得出清朝各皇帝年號、我知道中國的大江大山,
但是你要問我臺灣的山河,我可能知道名稱卻不曾有機會在官方課本之類的地方學習細節
我知道臺灣有史前文化、歷史時期,知道各個年代的數字代表,看過各式文物
卻沒有畫面,或著說無法從資料轉換為故事,
感覺就像看了目錄卻仍然無法找到想買的東西一樣。
有斷裂感。
至少對我來說,彷彿到了近十年才有機會好好的回看所來處,
開始會去想,漢本位主義本身無法滿足臺灣多元族群的故事敘述,
開始會去了解自己的阿公阿嬤祖輩又是誰,才發現自己有平埔族血統,
開始會去思考什麼叫做「你的篳路藍縷是我的顛沛流離」,
還好一部部電影、影集、紀錄片、歷史科普文章以及展覽逐漸冒出頭,
讓我們得以找回過往。
我還沒有看過原著魁儡花,雖然概略知道羅妹號歷史事件,卻對細節不熟,
因此算是抱著「零」的心情欣賞一部作品。
我用NEFLIX電腦外接被動式音響看,當森林、鳥鳴、溪流、海洋的畫面迎面而來,
彷彿電影一般,那個運鏡、那個色調、那個音樂,讓人驚艷。
不過這裡要稍微吐槽一下,道具頭、梅花鹿奔跑確實CG感很重(瑕不掩瑜)。
又隨著蝶妹、水仔以及眾多人物的出現,確實一時間不太知道誰是誰,
有一度我就這樣放空讓畫面帶著我走,
結果下個瞬間,臺灣府的空拍視角出現,我整個雞皮疙瘩,腦子裡真的是「哇」
這裡真的大力感謝整個影視團隊的細緻呈現,你們帶給我們的不只是畫面,
是整個我們應該要珍惜,卻失落的年代。
希望潛水在台劇版的劇組人員可以幫我向你們大家傳達敬意。
故事推進下,演員們的表演畫龍點睛,讓人漸漸感受到那個時代下的人們為了生存,
用盡了全力,坐在電腦前吹著冷氣的配飯的我,一度也感受到那個沉重的氛圍,
飽了幾分鐘才繼續動筷。
爾虞我詐,終歸是為了溫飽、安全。
不是簡單的描繪善惡,而是呈現了各個立場角力。
但是畫面中卻又不單僅讓人感受到負面感受,反而透過一些人(對,就是是必麒麟XD)
讓人感受到幽默有趣的一面。我好喜歡貸款那幕,還有身後的蠟燭光,超美。
看到夾縫中求生存的人們,會雙語只是基本,就覺得,人類的潛力果然無限。
那個時代,真的是國際化的先驅。
曾經有個遊戲的外國主播玩完返校後,給予返校很高的評價,並且陳述一小段話
「History is just textbooks until you put in the perspective of individuals」
我想,這也很適用於斯卡羅,或著是接下來諸多的臺灣歷史劇。
至於劇中描繪諸多的身分認同、歧視議題,我想不論是誰總是在這可以找到一些投射,
國家認同、性傾向認同、精神疾病標籤、新住民、移工、貧富差距等等,
都是真真切切,我們正在經歷的。
很期待接下來畫面、互動會怎麼去呈現那年代的自我追尋、自我解答。
看完一二集,我自己是覺得主線蠻清楚的,不難理解,目前最想知道的是,
蝶妹對自己後續身分認同的轉折、水仔能不能與社寮好好生存下去、
李仙得法裔美國人是否會有描繪其心理的機會、二頭目到底會不會叛變(?)
另外也很期待總兵大人的出場,另外也覺得大頭目的女兒英氣勃發,又帥又美
然後特別要說一下,我很喜歡各種建築物內的小擺飾,府城內的清朝飾品、
洋行內的陶瓷杯、西裝跟刀叉、社寮水仔家的竹藤椅、部落內的篝火
讓人有一種真實感。
總之,這篇算是想到什麼打什麼的文章
有機會看到臺劇一步步精緻化,也知道什麼叫做本土化才是真正的國際化
覺得很開心,不愧是公視出品,希望品質繼續維持!!
P.S.希望有穿越羅曼史的作者可以寫寫穿回臺灣古代的XD
--
推薦「花開時節」就是穿越回台灣古代(變成日治時期
台中富家千金)的百合小說XD 很好看不過故事風格不是
那種夢幻爽劇類型
這段歷史充滿各種族 甚至外國人 我覺得很多故事可以寫
戲說台灣?
推「你的篳路藍縷是我的顛沛流離」
寫的很好,台灣人對自己歷史沒有圖像,對國民黨的中國卻有
很多通俗文化素材可以想像,這應是本劇很有貢獻之處
我覺得這會很難寫,因為台灣的歷史時代真的很短,更長的是
沒有文字的時期,那一塊其實我們知道的很少
這不是全然史觀的問題,而是素材多少會受限
我覺得雖然政治對學界的影響(注重中國大於台灣)也
會影響各種作品的出現,而日常教育(中國>台灣)也導
致市場打不開,很難說政治的影響不大。這幾年是民主
化+本土文化教育多一點才有改善。
跟穿越.原住民有關的小說,突然想到「少年噶瑪蘭」
這本小說
以前超喜歡看這本小說
台灣歷史有四百多年,美國澳洲歷史也是四五百年,
與其說歷史太短,不如說是黨國教育長期去台灣化的結果
國文、歷史課本都教你中國世界觀
傀儡花(斯卡羅)的中心談的就是自我認同
以前的台灣真的很特別很酷 現在也是
國中教了一堆沒用的中國史==
推寫得很好!
以前小時候,潘迎紫有一部穿越劇
穿越到中國哪個朝代忘了,人家問她打哪來
她說:南京東路幾段。對方恍然大悟:南京啊
想想也真是挺無奈的
超級女巡按?
也好喜歡燭光那幕,不是傳統打光亮堂堂那樣,非常溫暖
的光暈
別說中國史了,很多人還覺得這是久遠的台灣歷史,直到洋
行的人說李仙得打過南北戰爭,才發現...原來挺近代的呀
一個對米國歷史以及功勳人物可能都還比較歷史觀 0rz
*比較了解
樓上lufen完美示範KMT有意識讓台灣史消失在市民印象
的成果 跟美紐澳加歷史一樣不過三四百年 至於文字部份
清領之後各種縣誌地方誌 日治之後更是有完整紀錄
清領之前就算比較欠缺文字也有傳教士紀錄
台灣不是歷史短也不是沒文字 是"被"遺忘了
有機會比對日治時代的課本跟KMT時代的課本
就會很清楚發現KMT是有意讓台灣人跟這塊土地歷史斷裂
台灣不是沒歷史 是你(其實大部分台灣人都是)被遺忘了
講台灣沒什麼歷史也OK 看用什麼角度吧
清領算嗎 日治算嗎 唐山過台灣算嗎
不是只有千年歷史才叫歷史 澳州開發史也跟台灣差不多
推給政黨大概最快吧 都不用討論了
當然是啊 這塊土地的事件通通都是歷史
在這片土地上發生過的事不就叫歷史?哪來什麼角度的問題
?
不用推啊 因為是事實 國編版舊教材就是滿滿大中國
多少版友分享以前對中國省份的熟悉度勝過對台灣縣市
某族群要忽視這段事實也只能尊重了
有些歷史就是被刻意地忽略掉,別想要淡化這件事啦。不然
為何此劇一出,迴響這麼大?
我同意對課本中國更熟悉這件事 我也是阿
只是在談這種意識形態前
是不是先能理解當年KMT從哪裡來的 他主張的東西等等
就像你也正在嘗試理解此劇的觀點 看法一樣
而不是一味用現今的觀點 套回當年的歷史加以批判
講這種論調和數字版一模一樣 就可惜了
這跟國民黨有什麼關係,周婉窈老師也講過台灣歷史時期很短
難不成你要說周老師也是完美示範嗎?XD
史前的資料單靠傳教士跟冒險家的資料就可能構建嗎?這沒有
構建?應該沒學者敢說吧?我完全沒提到國民黨中國,也被扣
扣KMT示範?
歷史短是客觀跟相對事實沒錯 推文只是因為想表達短不等於
劣 400年也不等於空白 有點激動了
而且我說的很少是指史前那塊
我沒什麼激動,我也只是提醒不長,而且很多仍在研究中
我是指他有點激動了
做歷史研究對於歷史二字有比較嚴謹的定義與討論,但
一般的理解就是...發生過的一切,所以一時跟kmt做連
結就激動了
小時候暑假作業要看少年葛瑪蘭動畫,就是穿越回以前的
台灣
400年是漢人觀點 原住民生活上千年了
台灣歷史有文字記錄的不長 但實際上並不短
原住民口述歷史可追溯到很長遠的時期
只看原住民的口述歷史,應該就像是印地安人的歷史,可
以追溯到更早之前的時期。
推薦楊双子的《花開時節》故事就是穿越到台灣的日治時期
,作者有考據,可以看一下
為吐槽而吐就是這種 不喜歡也不用去酸 只因不符你的胃
抱歉 走錯...
推楊双子的《花開時節》、李潼的《少年噶瑪蘭》都是好看的
在地穿越小說XD 也想推葛葉《風暴之子》卑南文化+奇幻小說
短不代表沒內容,光是清朝台灣兩百多年,民變就一百多次
台灣四百年從蠻荒文明被快轉到日治,語言文字都被翻兩翻
充滿了對立和衝突,不缺故事,只缺發掘故事的人
美國歷史也不過兩百多年吧
推原po前述提到的「斷裂感」,讓我有不少感觸!
以前讀書時其實沒有很喜歡初入學的台灣史課程,反而多
是認真在讀二三年級的中國史、世界史,現在想想為何
身為台灣人卻無法對台灣史引起興趣呢?可能就是像原po
說的「斷裂感」吧!漢民族本位的教育,讓過去講台灣史
的課本上無法客觀、詳細的敘述這塊土地上多元、混合
的歷史,當時原民、閩、客、漢、西方的佔土地紛爭、
原民政權,往往比不上後來國民政府來台洋洋灑灑的敘述
。我也是直到近十年來,才從這些創作裡,感覺自己終
於真正理解了「真正的台灣史」
非常有感,像我看到原po的暱稱就想到長平之役跟白起,
以前的歷史老師絕對都是中國史行家,但台灣史就未必,
被喂養了那麼多年的中國史,台灣史的細節是要靠自己去
查找的;也推樓上的SH大,以前學的稀少的台灣史也是帶
著漢民族本位的教育!!
誤噓要請原po幫修
扎扎實實拍一個戲比較重要
認同這種斷裂感,所以當發揚台灣歷史時還會受到大大阻力
這個阻力可能來自觀眾對歷史的不熟或是某種敵意
我或許也是某種意識形態的偏見,所以看到本劇很開心
對黨國以前的台灣很好奇,想我中學的歷史還不錯,熟悉的
都是中國史,看中國古裝劇很能進入狀況,可是對台灣不熟
15
我取這個推文當作典型代表,這個推文本身就很有代表性,也很好笑 「全部塞進去是因為那個時代就是如此」 這段話本身就承認了這部片政治野心過大,是個政治正確樣板片,不打自招 你感覺不出來因為你是局內人深陷其中 這和賽德克巴萊(下) 是一模一樣的錯誤、一模一樣的不健全心態62
個人不同感想,非針對原po,只是針對同標題統一回 1. 若要以戲劇呈現,還是需要有吸引人、有魅力的傳奇主角與成長過程。這才是冒險 故事的基本元素。大河劇還是有明確主角的。也愛找帥哥美女明星詮釋。 公視拍的斯卡羅沒有明確的主角,角色關係非常多戲份又非常平均、每個人都刻畫一點 點,這樣真的很奇怪。每個族群都有一個「代表」,反而很「典型」,很「樣板」。5
我很感謝能看到這麼有深度的台劇古裝劇 最讓我驚艷的是服裝考究 與人物形象 簡直就是從老照片中走出來的 但我知道這是戲劇。男帥女美是一定的 當時的人應該更憔悴跟骨瘦如材 滿口爛牙
95
[好微雷] 比想像中要拍得更好的流麻溝十五號不得不說,一開始對這部片是有點觀望的。畢竟由原立委姚文智主導、近期的廣告也較訴諸 政治歷史層面,而我印象中這樣的政治加乘下的類型片多半不是真的太好看,甚至多半要 抱持著力挺國片的心情去看。(譬如之前我曾寫過心得的返校) 不過這部看下來的表現卻出乎意料的好,能夠感受得到劇組、許多人的用心。 以下就簡單分享些心得吧,可能會有微微的雷(?)46
[情報] 《斯卡羅》首波預告歷史上的今天18670312 羅妹號事件船難發生日 這是所有臺灣人都必須知道的歷史,這是改變臺灣命運、影響東亞政治版圖的國際事件 。21
[情報] 《斯卡羅》SEQALU:Formosa 1867劇照影音公視史詩旗艦戲劇《斯卡羅》SEQALU:Formosa 1867 劇照版影音| 曹瑞原導演表示,在《斯卡羅》的拍攝過程,他像一個修行者靜默前行, 完全接受、完全臣服所有生命的安排,不反抗;每天讓生命自己展開, 好的、不好的都接受!其中最要感謝的是所有工作夥伴以及17
[情報] 公視《斯卡羅》8/14首播隔天上架Netflix公視《斯卡羅》8/14首播隔天上架Netflix 以下內容轉自《斯卡羅》粉絲專頁 公視史詩旗艦戲《斯卡羅》故事取材自真實歷史,美國商船「羅妹號」(Rover)在恆春 半島南端琅(王喬)地區發生船難,船員因誤闖排灣族領地遭馘首,造成「羅妹號事件」,8
[心得] 斯卡羅 試映心得(無雷)很榮幸收到結果娛樂邀請,搶先看了《斯卡羅》的其中三集,並與導演及主要演員進行了線 上座談的活動,聊了許多劇情背景以及當時拍攝的事情,真的是部不簡單的作品! 故事背景是羅妹號事件(羅發號事件),它不像牡丹社事件那樣廣為人知,但它也是台灣這 片土地上真實發生過的事件,牽涉到這片土地上的許多民族,同時也有西方人的視角,像是 由法比歐所飾演的李先得以及周厚安所飾演的必麒麟,以「藍眼人」的角度看著這些發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