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問題] 吸血鬼形象什麼時候開始美少女化的?
※ [本文轉錄自 C_Chat 看板 #1WclPCsG ]
作者: Satoman (沙陀曼) 看板: C_Chat
標題: Re: [問題] 吸血鬼形象什麼時候開始美少女化的?
時間: Wed May 12 05:25:27 2021
※ 引述《davidex (玉藻前我的)》之銘言:
其實推文已經講出答案了,
你想要的少女吸血鬼其實就是1872年的《卡蜜拉》。
FGO中以成年女性的造型出現的卡蜜拉其實算是「蜜拉卡」,
也就是卡蜜拉過往的女貴族真實身分,要不然她通常是以少女的姿態行動的。
吸血鬼中最出名的德古拉則是出版於1897,說起來卡蜜拉還算是德古拉的前輩。
只不過我們現今熟知的「吸血鬼貴族」最初的形象則是出現於1819年,
這名吸血鬼為盧希梵爵士,出自於一篇就叫做《吸血鬼》的小說。
所以原PO的答案其實就是19世紀,而那也是吸血鬼傳說興起的世紀。
先前我曾經答應過鄉民要解釋大公與龍娘——
也就是弗拉德三世與伊莉莎白.巴托里之間的關係。
就趁這個機會一次把它寫清楚好了。
https://vocus.cc/article/609ac7f7fd89780001e8d1ce
字和圖一樣很多,所以弄個好讀 ==
首先,在探詢吸血鬼的歷史人物根源時,我們通常會找到一個共通點:「龍」。
對於FATE設定有一定涉獵的鄉民可能會知道龍娘——
也就是伊莉莎白.巴托里的能力與造型來自於她的家族「巴托里」的紋章。
而德古拉 Dracula一詞在他的故鄉羅馬尼亞現今雖然帶有「惡魔」之意,
但是在弗拉德三世在世時,Dracula一詞真正的涵義則是「龍之子」。
這是是巧合嗎?
答案為否,盤據在這兩人身份之上的龍之印記其實出自於相同的根源:
匈牙利的「龍之騎士團」。
14世紀末,匈牙利國王西吉斯蒙德狼狽的帶著衣衫襤褸的殘兵敗將回國。
他先前號招了歐洲各國與諸騎士團組織十字軍,
意氣高昂的準備討伐在中東歐擴張迅速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
但這次史稱尼科波利斯十字軍的下場悲劇至極,
近兩萬人大軍近乎全軍覆沒,倖存者則是淪為戰俘,只有少數人能在九死一生中掙扎返鄉。
這次敗北對主要參戰國匈牙利來講是一大挫折,
因為他們當時在中東歐的霸主地位被土耳其挫敗,而亞洲穆斯林的侵略仍未停止腳步。
https://i.imgur.com/iaKgcZT.jpg
匈牙利在歐洲各國中是一個特例般的存在,其主要人口馬扎爾人是來自亞洲的遊牧民族。其政治仍保留了部落共治的部分遺風:也就是權力與自主性較高的貴族們。
而西吉斯蒙德的王位是來自於其亡妻瑪麗亞,
本身並非匈牙利人的他因為這次敗北廣受國內貴族們的責難,甚至是一度面臨退位危機。
西吉斯蒙德因此耗費了十幾年的時間在國內征討平亂,並以各種手段拉攏貴族們的支持。
就在他當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前,西吉斯蒙德更是將他的盟友組織了起來,
並成立了一個騎士團作為號召,其名便是:「龍之騎士團」。
騎士團成員包含周遭國家的王公侯伯爵,以及匈牙利國內支持他的貴族們。
只不過龍之騎士團的名稱頗容易讓人誤會,因為他們並非以龍作為象徵,
而是「與龍為敵」作為號召。
在基督教義中,「龍」代表了惡魔撒旦的化身,更可以衍伸至異教徒之上。
基督教聖人也經常有與龍相搏——甚至是屠龍的事蹟。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屠龍的聖人聖喬治,他也因此成為信仰基督的戰士們的守護聖人。
https://i.imgur.com/1g0M6Pp.jpg
而對西吉斯蒙德來講,
他所要殲滅的「龍」就是不斷侵蝕歐洲基督教諸國領土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
也因此,龍之騎士團最古老的紋章就是一條背負著十字架的亡龍。
https://i.imgur.com/bDTyHry.png
但是在陰錯陽差之下,成為騎士團成員的貴族們似乎並未全數理解西吉斯蒙德的本意,
不少貴族在家徽上加上栩栩如生的龍,甚至也有人以「龍」為綽號。
弗拉德三世與伊莉莎白.巴托里正是這樣的例子。
相信大家都知道龍娘的真名為伊莉莎白.巴托里。
(正式的名稱是Báthory Erzsébet 巴托里.伊莉莎白。
匈牙利人名是姓氏在前,名字在後,只不過為了避免混淆此文一律採用歐洲翻譯慣例。)
應該也知道她生前是以大量虐殺少女而臭名遠播的連環殺手。
還有她出身匈牙利的權貴家族,所以這暴行在被揭發前才得以持續數年之久。
那巴托里家族究竟是什麼來歷?權勢到底有多大?
正式上巴托里家族的創始人為13世紀的貴族布里丘什.巴托里。
但是他們家族流傳著一個古老的傳說,告訴世人他們為何以巴托里為名。
那是巴托里家族的先祖,一個名為維圖斯的戰士。
他英勇的迎戰在鄉里作亂的惡龍,最終以長槍連刺三下將之屠殺。
維圖斯因此獲得了勇者之名,也就是巴托里。
(匈牙利語中bátor即為勇敢之意)
巴托里家族也以此傳說,再加上匈牙利龍之騎士的紋章設計自己家族的紋章樣式。
https://i.imgur.com/vfb8EEi.jpg
傳統上,巴托里家族的紋章造型為啣尾龍圍繞著三個龍牙。
象徵了維圖斯的屠龍三擊。
https://i.imgur.com/IIkDTuE.jpg
https://i.imgur.com/BwPUCiE.png
它的使用者為巴托里家族最出名、成就最高的成員:
16世紀的波蘭國王,斯特凡.巴托里。
https://i.imgur.com/QK5HwEh.jpg
是的,巴托里家族權勢之高,甚至能成為一國之主。
而且還波蘭史上最偉大,最受人敬重的國王之一。
說到波蘭,大部分的人們第一印象應該就是她曾兩次被瓜分、滅國的悲壯歷史。
但波蘭與立陶宛組成的聯邦事實上曾是一個強盛且稱霸歐陸的強國。
而波蘭達成這項成就的便是斯特凡‧巴托里。
那為何一名匈牙利貴族能登上波蘭王位呢?
這要從波蘭特殊的選王制度與當時的歷史時空背景講起。
首先是波蘭的選王制。
選王就是國王由貴族投票選舉產生,這本身在歐洲並不算單一的存在。
但波蘭的選王制度卻有獨樹一格的特殊性,
那便是貴族的權力高漲到足以斷絕王位的世襲。
1384年,年僅11歲的波蘭女國王雅德維加加冕登基,
原先她早已有婚配對象——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威廉王子。
但波蘭國內貴族擔憂與哈布斯堡的婚姻帶來的負面影響,
因此轉而支持立雅德維加與立陶宛大公雅蓋沃成婚。
最終,立陶宛大公雅蓋沃因為與雅德維加的婚姻獲得了共治的波蘭王位,
同時建立了波蘭選王制與波立聯邦的雛形。
https://i.imgur.com/I7CVXcM.jpg
另外要注意她的頭銜是「國王」,而非「女王」)
在兩世紀後,國王齊格蒙特二世死後無嗣,雅蓋沃建立的雅蓋隆王朝宣告絕嗣,
王位也因此空懸。
波蘭貴族在此時將儀式性的王位選舉轉化為正式制度,決定由全國貴族投票選出王位。
這項制度看似民主,但實際上僅是波蘭貴族權力爭鬥的角力場。
更糟糕的,這些貴族們往往為了自身利益而向外國王公兜售自己的選票,
這也成為往後波蘭慘遭瓜分滅國的遠因。
不管如何,波蘭在經過選舉後,
王位落到了齊格蒙特二世尚未正式成婚的妹婿,法國王子亨利之上。
但是亨利與共治的安娜公主年齡差距過大。(安娜比亨利大28歲,繼位時已49歲)
亨利本身也對治理波蘭興趣缺缺,在位不到一年就偷偷溜回法國繼承法國王位。
選出來的國王落跑了,波蘭貴族只好摸摸鼻子另找適合的人選。
在當時的16世紀,從馬丁路德在教會門上釘上九十五條論綱開始,
歐洲就陷入了看似永無止盡的宗教紛爭之中。
新教舊教的支持者先是言語辯論,之後更是演變為大規模的流血戰爭。
而波蘭在當時則是少數實施宗教自由的國家,
因此他們決定尋找一名同樣對於宗教抱持開放態度的國王。
雀屏中選的便是時任外西凡尼亞親王,在領地實行宗教自由政策的斯特凡‧巴托里。
藉由迎娶比自己大10歲的安娜,斯特凡.巴托里成為了波蘭國王和立陶宛大公。
統治了當時歐洲國土最大,人口最多的波蘭立陶宛聯邦。
作為一名外來者,斯特凡.巴托里的繼位並不順利。
但是他以軟硬皆施的手段擺平了國內種種的反對勢力。
而斯特凡.巴托里也不是空手前來繼位,他還帶來了匈牙利的驃騎兵 Hussar。
這群騎兵在波蘭落地生根,並和波蘭本身的騎兵體制結合。
在斯特凡.巴托里的大力改造下。
他們演變成身著重甲,背披羽翼,善於衝鋒突襲的威猛勁旅。
也就是著名的波蘭翼騎兵。
https://i.imgur.com/cn7x9im.png
有趣的是,
斯特凡.巴托里本人曾表明他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他的騎兵喜歡在背上裝翅膀。)
翼騎兵不管在國內平反,還是在國外征戰都讓斯特凡無往不利,戰無不勝。
斯特凡‧巴托里在外交、內政、軍事方面皆展現出卓越的才幹。
他一手將波蘭從王位空懸的混亂中領出,並且累積足夠的本錢面對自己最大的敵手:
來自東方的俄羅斯沙皇,雷帝伊凡四世。
https://i.imgur.com/0duZdHj.png
垂涎波羅的海海權的雷帝往東歐逐步進逼,而斯特凡‧巴托里也堅定地率兵迎戰。
兩強相會的結果是由斯特凡‧巴托里和波蘭取得勝利。
在立窩尼亞戰爭末尾,雷帝衡量了利害,決定簽署和約作為戰爭的停損點。
雷帝與斯特凡.巴托里,這兩大強人經過這一交戰都理解了彼此的實力。
而斯特凡.巴托里此時在心中籌劃著一個更遠大的願景,恐怕雷帝也有相同的抱負。
那就是東歐聯邦,包括波蘭、俄羅斯、匈牙利、立陶宛諸國均統合於其中。
不管是土耳其,或是西歐的任何國家都無法與之抗衡的強大聯邦。
(蘇聯:嗯?)
但這兩名強人均在數年內驟然離世,野心也自然無法達成。
兩大東歐強權聯手向土耳其反攻的計畫就這樣成為了泡影。
由於配偶安娜女王結婚時年事已高,斯特凡‧巴托里沒有留下任何合法子嗣。
波蘭王位之後也沒有再次選出巴托里家的成員來繼承。
但在治理波蘭時的卓越事蹟。
讓斯特凡.巴托里成為了不僅在波蘭,更是在全世界都讚譽有佳的偉大王者。
在他去世後,翼騎兵仍持續活躍了百年以上。
尤其在對抗土耳其穆斯林的戰爭中大放異彩,作為基督教世界的保衛者名震全歐。
https://i.imgur.com/XxKlRMx.jpg
斯特凡.巴托里穿著他招牌的金黑兩色盔甲正坐於中。
一旁的紅衣貴族為他的得力忠臣揚.扎莫厄斯基。
而身著翼騎士盔甲,回首望向俄國使者的將領則是斯坦尼斯瓦夫·若烏凱夫斯基。
在不久的將來,他將會率領波蘭與立陶宛再度重挫俄國,甚至攻下莫斯科。
至今,波蘭仍舊緬懷著這名外來的王者,以及他麾下的翼騎兵。
https://i.imgur.com/VAPa2EH.jpg
嗯,好像扯了很遠?但是其實不是很遠。
因為實際上,伊莉莎白.巴托里的母親安娜正是斯特凡‧巴托里的姐姐。
換句話說,斯特凡.巴托里正是伊莉莎白的親舅舅。
這就是伊莉莎白.巴托里的母系家族,也就是巴托里的邵姆約家系的權貴之處。
事實上,伊莉莎白身上流竄的血系更是比邵姆約家系的血統還要特殊。
因為她體內的另一條血脈也是巴托里,父方的巴托里艾切德家系。
邵姆約家系和艾切德家系的相處其實不太和睦。
他們在政治上各有各的立場,甚至一度視彼此如仇敵。
伊莉莎白‧巴托里其實正是古老的巴托里家族兩大家系的和解產生的結晶之一。
父方的艾切德家系血統,也正是她與大公之間關係的來源。
巴托里艾切德家系其實一開始並不算顯赫的大貴族。
到了龍娘的曾曾祖父,15世紀的斯特凡.巴托里三世才開始發跡騰達。
(這是另一個斯特凡,等等還會有更多的斯特凡)
時間回到西元1444年,面對日漸壯大,威脅歐洲基督教世界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
教皇恩仁四世登高疾呼,再次呼喚信仰虔誠的基督戰士們集結為十字軍,
史稱瓦爾納十字軍。
對於教皇的號召,響應最熱烈的便是受到土耳其人威脅最深刻的中歐、東歐諸國。
戰士們集結於年少的匈牙利國王,同時也是波蘭國王烏拉斯洛一世(瓦迪斯瓦夫三世)麾下。(他便是上文提及的雅蓋沃之子)
時年20歲的青年國王與他戰無不勝的主帥「白騎士」匈雅提有著滿腔的熱血,
要將歐洲和自己的國家從穆斯林的威脅中拯救而出。
斯特凡‧巴托里三世則是在此時擔任國王的掌旗官而活躍,並提升了家族的地位。
但是,也有人並未被這波宗教熱情給沖昏了頭。
我們來看一下地圖吧,
同時也認識一下本文主角之一弗拉德三世的故鄉——羅馬尼亞。
https://i.imgur.com/n1SvboQ.png
現今的羅馬尼亞在當時仍未成為一個統一的獨立國家,而是由三個公國分別統領:
西北方的是外西凡尼亞(黃色區塊),原為匈牙利的領土,之後則是併入奧匈帝國轄下。
西南方則是瓦拉幾亞(綠色區塊),與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接壤,
是歐洲當時與土耳其戰爭最頻繁的區域之一,也曾數次臣服土耳其,
弗拉德三世所統治之國度便是此處。
東北方則是摩爾達維亞(深橘色區塊),與匈牙利、波蘭、土耳其等強權相鄰,
最終也是臣服於土耳其之下。
這三個公國之後曾在17世紀初一度被瓦拉幾亞大公勇者米哈伊所統一,
雖然統一僅持續了半年,但卻也形成了現今羅馬尼亞疆域的雛形。
(這算是另一段故事了,在此就不詳加敘述。
但是值得一提的則是勇者米哈伊在統一過程所面對的主要障礙也是巴托里家族的勢力。)
當時的瓦拉幾亞大公為被稱作龍公的弗拉德二世,他出面勸阻了國王與匈雅提的東征計畫。
弗拉德二世的身份相當特殊,
他是匈牙利王室的臣下,但他統領的瓦拉幾亞也向土耳其朝貢。
在早年,他為了取得大公的位置也曾分別向雙方尋求支持、左右逢源。
其「龍」之稱號也是來自於他身為匈牙利龍之騎士團成員的關係。
為了統領被匈牙利和土耳其夾在中間的瓦拉幾亞,
弗拉德二世一直採取圓滑的態度嘗試在雙方勢力之間取得平衡。
為此,除了定期朝貢之外,他自己的兩個幼子也仍在土耳其當人質。
深知土耳其實力強大的龍公勸說國王與匈牙利主帥匈雅提停止這次的遠征。
但是被宗教熱情和使命感沖昏頭的他們並沒有聽進勸告。
弗拉德二世被指責信仰不夠虔誠,但身為匈牙利龍之騎士團一員的他,
基於義務還是派了長子米爾洽二世率領四千名瓦拉幾亞騎兵助陣。
隨後的瓦爾納之戰對十字軍來講是個慘烈的悲劇。
儘管他們在寡不敵眾的情況下仍給予土耳其嚴重的人員傷亡,
但十字軍的信仰狂熱並沒有幫助他們戰勝土耳其蘇丹的穆斯林大軍。
在雙方軍勢僵持不下時,
御駕親征的烏拉斯洛一世決定孤注一擲,率領騎士們往蘇丹穆拉德二世的大帳衝鋒。
https://i.imgur.com/DGclzIA.png
但年輕的國王失敗了,他在帳前落馬並戰死於此。
烏拉斯洛一世的首級被割下,做為戰利品送回土耳其。
而過半的十字軍不是死於戰場,就是被俘成為奴隸。
儘管土耳其為此戰役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但他們成功阻斷了基督教諸國援助拜占廷的最後一次嘗試。
孤立無援的拜占廷帝國不久後便隨著君士坦丁堡被次任蘇丹穆罕默德二世攻陷而覆滅。
十字軍主帥匈雅提嘗試救回國王的屍首無果,只好率領殘軍撤回匈牙利。
但是就在他取道經過瓦拉幾亞時,卻被龍公弗拉德二世俘虜下獄。
基督教勢力內鬨的原因歷史紀錄眾說紛紜,
有人說匈雅提只是因為沒被認出而被誤會俘虜,
但也有說法是弗拉德二世要匈雅提負起敗戰的責任,甚至是嘗試將他送至土耳其邀功。
不管原因為何,弗拉德二世最終將匈雅提釋放回國,但雙方也因此結下了樑子,
對匈牙利一心忠誠的匈雅提自此將這名騎牆派的大公視作心腹大患。
三年後,成為匈牙利攝政王的匈雅提率軍入侵瓦拉幾亞,
弗拉德二世遭到自軍貴族背叛而死,其長子米爾洽二世則是慘遭燒瞎雙眼後活埋。
但「龍」的血脈並沒有因此斷絕,
正如同前述,弗拉德二世先前將兩名兒子送至土耳其作為人質,
其中的次子和父親同名,也正是「龍之子」弗拉德三世。
弗拉德三世在土耳其蘇丹的宮廷中成長,在目睹土耳其以酷刑高壓統治的同時,
土耳其也將他培養成一名優秀的軍人。
蘇丹的意圖相當明顯,他們嘗試駕馭這名龍之子,讓他成為入侵歐洲的急先鋒。
https://i.imgur.com/fm230h8.jpg
在父兄死後,弗拉德三世也正式登上了歷史的舞台。
他率領了土耳其軍隊強勢入侵瓦拉幾亞,並迅速的收復了父親的故土。
只不過這次的統治相當短暫。
兩個月後,匈雅提支持的大公人選:德內什蒂家族的弗拉迪斯拉夫二世率領大軍反攻,
年輕的弗拉德三世被迫潛逃,開始了一段四處流亡的生涯。
但是在當時政局混亂的中歐,沒有人是真正的盟友,也無人是永遠的敵人。
在君士坦丁堡陷落、東羅馬帝國滅亡後,
匈雅提急需更多優秀的將領幫助他對抗東方的穆斯林。
就在此時,這名征戰沙場已久的白騎士看上了年輕的龍之子。
匈雅提先前在另一場與土耳其的重大戰役「科索沃之戰」之戰吃了敗仗,
而他原先扶持的瓦拉幾亞大公弗拉迪斯拉夫二世並未給予他預想中的協助。
因此,匈雅提決定轉而扶持弗拉德三世,並給予了他一批軍隊再次入侵瓦拉幾亞。
弗拉德三世與弗拉迪斯拉夫二世再次狹路相逢,
雙方決議以一對一決鬥的方式來決定誰才是瓦拉幾亞的真正統治者。
最終,在土耳其宮廷經歷過艱苦鍛鍊的弗拉德三世手刃了死敵,
取回了原屬於自身家族的瓦拉幾亞大公之位。
登上大公寶座的弗拉德三世隨即開始了疾風迅雷般的復仇與改革。
那些過往曾背叛他父兄的不忠貴族們被他一一揪出,並處以穿刺的極刑。
但弗拉德三世並不是盲目的復仇,
他將受刑者的地位與財產重新分配賞賜,在短時間內就血洗重建了瓦拉幾亞的統治階層。
就在此時,他獲得了後世知名的「穿刺公」血腥稱號,
但是弗拉德三世的大公之位仍尚未穩固。
1456年,土耳其蘇丹穆罕默德二世對匈牙利發動貝爾格勒圍城戰,
他也帶來了先前攻破君士坦丁堡的利器:在當時無堅不摧的三百門巨炮。
匈牙利攝政王匈雅提親自進駐貝爾格勒指揮守城戰,
並在敵眾我寡、軍備糧草不足的絕境下抗戰,最終出城突襲炮陣後成功擊退土軍。
但在蘇丹負傷撤退後,引領軍民邁向勝利的匈雅提卻罹患鼠疫,最終病逝於此。
白騎士的逝世不僅讓匈牙利少了支撐國家的砥柱,也讓弗拉德三世喪失了靠山。
https://i.imgur.com/3SwVELa.png
繼任攝政的匈雅提之子並不信任這名在土耳其宮廷成長的瓦拉幾亞大公,
他扶持同樣出身於德內什蒂家族,
弗拉迪斯拉夫二世之子丹三世(一說為其弟)挑戰穿刺公的權位。
而弗拉德三世一貫的予以仇敵最殘酷的報復,
大公俘虜了入侵的丹三世,並命令他親手挖掘自己的墳墓再將之處斬。
隨後弗拉德三世又反攻入侵丹三世的領地,並再次以穿刺之刑將仇敵的支持者全數屠戮。
在治理的基底穩定後,弗拉德三世將他的敵意轉移至歐洲基督徒的共同大敵,
也是教導他成為優秀戰士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
弗拉德三世拒絕成為像父親那樣的騎牆派,更是以強硬的態度反抗土耳其。
他開始率軍入侵土耳其的領地,並以基督教的保護者自居。
而他面對土耳其也不改先前以酷刑應對仇敵的本色。
在一個知名的故事中,弗拉德三世因為前來的穆斯林使節不願脫下頭巾向他敬禮,
他索性以鐵釘將使節的腦門與頭巾釘死,再將屍身送回蘇丹宮廷挑釁。
弗拉德三世的舉動立刻惹火了蘇丹,穆罕默德二世親率十五萬大軍征討瓦拉幾亞。
這軍勢人數已不下當年他攻下君士坦丁堡的大軍,
可見得蘇丹決心想將這名龍之子和他的領地徹底殲滅踏平。
https://i.imgur.com/RQ7H8Ll.jpg
https://i.imgur.com/r4gMyqY.png
而在政治上,穆罕默德二世也扶植了弗拉德三世的弟弟——
另一名在土耳其擔任人質的拉杜作為新任大公人選。
無論從哪方來看,蘇丹想要徹底將瓦拉幾亞那為己有的決心已無人能阻止。
但在土耳其軍隊踏上瓦拉幾亞的土地的那刻,蘇丹一生中最難忘的夢魘也隨之開幕。
由於弗拉德三世「穿刺公」的惡名遠播,
周遭同是信仰基督的鄰國均沒對瓦拉幾亞伸出援手,
而他則是以自己一貫的血腥手段扛起了基督之盾的職責。
蘇丹的土耳其大軍聲勢浩大,弗拉德三世則是擁有地利之便與他人難以並肩的決心。
儘管軍力相差懸殊,但弗拉德三世以焦土和游擊戰術不斷拖延蘇丹的進軍。
穆罕默德二世和他的穆斯林戰士雖能取勝,但卻無法在一片廢墟中尋獲戰果與補給。
日轉星移,隨著豔陽到來的炎熱夏天也成為弗拉德三世抗戰的武器。
高溫不僅摧殘了蘇丹軍隊的飢渴的喉頭,也帶來了戰場腐屍產生的種種疫病。
面對神出鬼沒的瓦拉幾亞軍隊的同時,
飢餓、乾渴、瘴氣、病菌也逐步侵蝕著穆罕默德二世不可一世的大軍。
而他們最終要面對的並非肉體的苦痛,而是心靈上永遠無法抹去的創傷。
隨著土耳其軍隊一步一步深入瓦拉幾亞境內,他們最終發現了「穿刺公」稱號的源頭:
「串刺之林」——以無數被穿刺在木樁上的屍體構成的酷刑城塞。
https://i.imgur.com/BQtuZfW.png
無論男女老少、土耳其人、瓦拉幾亞人、薩克遜人……甚至是剛出世的嬰兒,
他們毫無例外的因串刺之刑慘死且與木樁一起曝屍於此。
在數之不盡,宛若森林般的崢嶸萬木之中,
無數的蠅蛆貪婪的啃蝕著屍水,食腐的烏鴉甚至直接於受害者的屍身中築巢孵蛋。
駭人的景象與撲鼻的惡臭讓軍隊中最為虔誠與勇悍的穆斯林勇士也難以忍受。
身經百戰、於殘酷的土耳其宮廷成長蘇丹也是如此,
他不禁懷疑自己所見的酷刑之林是否仍為人世?或是他已來到了地獄?
「我從不畏懼任何人,但是惡魔(德古拉)是例外。」
穆罕默德二世如此感嘆。
權衡利弊後,蘇丹最終帶著士氣低落至谷底的土耳其部隊撤退了,
弗拉德三世也暫時能品嚐勝利的果實。
但身為鄂圖曼帝國最傑出的蘇丹之一,
「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並沒有沉浸於敗北的悔恨中。
相反的,他開始策劃下一步侵占瓦拉幾亞的計畫。
弗拉德三世之弟「美男公」拉杜正是蘇丹最方便的活棋。
他將部分部隊和錢財交付給穿刺公之弟,在宮廷中操弄起手足相殘的代理戰爭。
拉杜在軍事才能上不是兄長的對手,吃了不少敗仗。
但是在蘇丹的指導下,他以財富逐漸掏空了弗拉德三世的勢力與盟友。
瓦拉幾亞人逐漸背離了這名以酷刑治國的大公,轉而投靠拉度的旗下。
周遭鄰國也拋棄了這名在最前線與異教徒血戰的基督之盾,承認了拉杜的統治地位。
弗拉德三世被自己曾守護的土地流放,流亡到了匈牙利統治的外西凡尼亞區域。
他嘗試向匈牙利的「黑鴉王」馬加什一世——
也正是白騎士匈雅提的次子宣稱自己的正統地位。
但視他為眼中釘的匈牙利貴族們偽造了一封他與土耳其通敵的信件,
並以此偽證將弗拉德三世押送入獄。
弗拉德三世之後在歷史上消失了15年以上的時間,
一般認為穿刺公被關押在外西凡尼亞,直到他從東正教徒改宗皈依為天主教徒才重獲自由。
弗拉德三世皈依天主教讓他獲得教皇與馬加什一世的信任。
繼承父親白騎士軍事才幹的黑鴉王同樣有著驅逐異教徒的雄心壯志,
他麾下的菁英雇傭軍「黑軍」與土耳其的戰爭也正如火如荼般地進行著。
https://i.imgur.com/FEudGAA.jpg
遊戲中匈牙利的特殊兵種也正是他的菁英部隊「黑軍」。)
過往戰功彪炳的弗拉德三世和他的故土顯然可以作為對抗土耳其的先鋒,
於是穿刺公再次重獲兵權,並結交了一名全新的盟友:
斯特凡.巴托里三世之子,斯特凡.巴托里五世。
(也是本文最後一名斯特凡‧巴托里。)
在匈牙利巴托里家族軍隊的助陣下,穿刺公再次回歸瓦拉幾亞。
時任瓦拉幾亞大公的是德內什蒂家族的巴薩拉布三世,
他不敵穿刺公與巴托里的聯軍,只能倉皇逃往土耳其。
斯特凡.巴托里五世陪同與弗拉德三世重返瓦拉幾亞,
並相互立誓未來將在次集結中東歐的十字軍,一同反攻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霸權。
但是,弗拉德三世最終仍是無法實現這項誓言與理想。
儘管他第三次奪得了瓦拉幾亞大公之位,但瓦拉幾亞已不再歡迎龍之子的回歸,
他改宗信奉天主教的行為更是無法被信奉東正教的臣民所諒解。
最終,巴薩拉布三世在土耳其的支持下率領大軍反攻,
兵敗如山倒的穿刺公一說被土耳其人碎屍萬段,又一說被梟首送往蘇丹宮廷示眾。
穿刺公40多年的血腥戎馬生涯就在此走到了盡頭。
而斯特凡.巴托里五世之後則是成為了外凡尼西亞的總督,
並在布拉德菲爾德之戰作為總帥,
與傳奇黑軍將領基尼齊一同擊潰了進犯的十萬土耳其瓦拉幾亞聯軍。
https://i.imgur.com/4lGaAXZ.jpg
軍事才能平庸的斯特凡.巴托里五世恐怕也難以在歷史留名。)
只不過斯特凡‧巴托里五世作為外凡尼西亞總督的聲名極差,
他最終因為對領民過於殘酷而遭到撤換,並在不久後去世。
好巧不巧,
在70年後,同樣出身於巴托里艾切德家系的伊莉莎白.巴托里也將面臨類似的命運。
正如前文所述,伊莉莎白.巴托里是在巴托里與巴托里之間的聯姻誕生。
她是波蘭國王邵姆約家系的斯特凡.巴托里之姪,
而艾切德家系的斯特凡.巴托里五世則是她的曾伯公。
巴托里加上巴托里。
因此,伊莉莎白可說是貴族中的貴族,從誕生的那刻就握有極大的財富與權力,
其花容月貌更是在十六世紀時被稱作匈牙利的第一美女。
而這名富可敵國、才貌雙全的女貴族又是如何變成後世口中的血腥女爵,
甚至是女吸血鬼的原型的呢?
表面上的理由很簡單也人盡皆知,但深掘後也能發現更為現實的另一層原因。
伊莉莎白在十五歲時就嫁給了年長自己十一歲的納達斯迪.費倫茨二世。
費倫茨也是一名貴族,更是一名戰功彪炳的名將。
但是伊莉莎白的血統實在過於尊貴,因此她在婚後仍保留了巴托里的原姓作為威信。
總是身披黑甲的費倫茨在戰場上威猛剽悍,這也讓他獲得了「黑騎士」的稱號。
他南征北討,領導國勢已大不如前的匈牙利屢次擊敗世仇土耳其。
但他同時也以殘忍與公然虐囚聞名於世,對於那些入侵故鄉的異教徒沒有絲毫的憐憫。
相較起才貌俱佳的伊莉莎白,費倫茨則是一名目不識丁的純粹武人。
再加上他長年都在外與土耳其進行永無止盡的戰爭,
因此夫妻的共同財產都是由伊莉莎白進行管理。
夫主外、妻主內,這對權貴夫妻相處的時間並不多,
甚至到婚後十年後他們才有空閒生下第一名孩子。
而在結婚三十年後,所向無敵的黑騎士終於因為長年的戰殤而逝。
成為寡婦的伊莉莎白繼承了亡夫的遺產,定居於作為倆人定情之物的恰赫季斯堡之中。
https://i.imgur.com/IDGYsKU.png
就在此時,懸疑且令人不寒而慄的傳聞也開始在恰赫季斯堡周遭流傳,
首先是平民的少女前往城堡後便一去不返,
之後前來學習禮節的低階貴族少女也逐一消失在伯爵夫人的城堡之中。
十年後,伊莉莎白已被眾人所熟知的血腥惡行被一名逃出城堡的少女暴露而出,
在她的城堡內被虐待而喪命的女性人數難以確認,從數十人到數百人的說法都有。
她為何犯下如此令人髮指的罪刑?
或許是身為貴族的她天生的傲慢與殘酷,就如同她的先祖與夫君一般。
也可能是近親通婚導致的遺傳疾病導致她天生精神異常。
又或者是如同那些吸血傳說一般,
青春年華逐漸離她遠去的伊莉莎白渴求少女的鮮血以維持自身的美貌。
只不過比起這些無法成為定論的推測,
伊莉莎白.巴托里的失勢卻能帶來確實且肯定的影響。
首先,
是時任匈牙利之王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蒂亞斯先前欠她們夫妻的負債就此一筆勾銷。
而講到神聖羅馬帝國,當時在歐陸權極一時的哈布斯堡家族也在此浮上檯面。
如同前述,匈牙利在那時的國勢已大不如前。
在土耳其的侵襲與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步步進逼之下,國土更是被一分為三。
土耳其佔領南方,哈布斯堡王朝獲得了王國西部並自立為匈牙利之王,
外凡尼西亞地區則是成為獨立的公國並在雙方之間搖擺不定。
而在獨立的外凡尼西亞之中,權勢最大的貴族家系便是巴托里家族,
從伊莉莎白之舅斯特凡.巴托里開始,他們便長期佔有外凡尼西亞親王之位近一世紀。
在渴求外凡尼西亞控制權的情況下,
「巴托里」之名對哈布斯堡王朝是欲除之而後快的眼中之釘。
想當然爾,他們不會放過任何將巴托里家族成員定罪的機會,
至於血腥犯行的真相?那已經不是哈布斯堡王朝王者在意的重點。
伊莉莎白.巴托里始終否認自身的罪刑,也從未獲得為自己辯白的機會,
被關押在城中高塔的她沉默的迎接自身的死亡,世間的流言蜚語也如此流傳至今。
https://i.imgur.com/fX4gDnu.png
「啜飲無數鮮血、奪取無數性命的鐵棺。
少女們的性命與朝露一同消逝,僅有苦痛與絕望堆積於此。
這正是惡鬼所為的惡行。但是,她真正的罪刑卻是永久不變的純潔。
哀號戛然而止。
插入肌膚的刺針覆蓋著鏽斑,
鮮血也成為了普通的污漬。
鐵棺與主人一同被鎖鏈緊繫,靜默的等待自身的腐朽之時到來。」
「幻想的鐵處女」,僅存於後世幻想的血腥刑具成為了她的寶具,
世人僅渴求血腥怪談與權勢財富,而事實的真相已消逝於恰赫季斯堡的高塔之中。
回到大公與龍娘的關係上,扣除他們分別為男女吸血鬼的歷史原型之一這點,
他們最確實的關係則是龍娘曾祖父輩的先祖曾與大公一同並肩作戰。
另外,正如同本廢文所述,弗拉德三世的生涯其實頗為模糊,
各方、各類的說法與誇張記述都讓這名穿刺公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
其中弗拉德三世他那不知真名與來歷的第一任妻子更是讓人好奇,
我們現今只能確定她是某名貴族之後,並且在弗拉德三世第二次失勢時死去。
但就連死法也有兩種不同版本,
一說她不想成為人質連累夫君而自殺;但另一說卻是她因為穿刺公移情別戀而自殺。
至於身分,
較為普遍的說法表明她是白騎士匈雅提的私生女,
但是也有另一紀錄表示她名為Cneajna Bathory,乃是斯特凡.巴托里五世的姊妹。
如果這層關係為真,那穿刺公和伊莉莎白就是沒有血緣關係的遠房親戚。
↑
給END到這裡的人簡單的懶人包。
然後那個盧希梵爵士又是另一篇可以講很長很長的故事,
如果有人有興趣我改天再來寫吧 ==
--
(と・てノ) 翼龍欸
最近因為轉生無職(現實),所以開始把慢慢廢文丟進方格子。
想看廢文可以點進去44看 ==
https://vocus.cc/SATOMANLULULU/hom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1.241.20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C_Chat/M.1620768332.A.D90
有找了一些書確定人名翻譯和自己沒搞錯,大部分憑以前查到的資料寫的w
沒,能被拿來創作的我才會認識,那種本格的歷史教科書我還差的遠了 ==
以前中世紀的龍大部分就是這種SIZE,
所以一直有種說法是他們戳死的其實是鱷魚之類的巨大爬蟲類w
胡斯戰爭的漫畫欸,
因為有點關係我本來這篇文也要寫的,但是最後因為實在扯太遠了被我刪掉惹w
沒辦法,想要釐清伊莉莎白的家族背景就得轉來轉去的,
不然會有很多突然冒出來的人名把大家嗆死 ==
這個我就不知道了,就所查到族譜多半在十七世紀後就沒什麼紀錄了,
可能失勢後就逐漸平民化了。
感恩,改好了w
轉我的文不用同意ㄛ,轉到南極去都沒問題。
※ 編輯: Satoman (1.161.241.201 臺灣), 05/12/2021 16:37:03
推
長知識了
推
翼龍耶
歷史文好看推推
大公是從哪找來這麼多人捅成穿刺之林的?
領內有叛徒,又有一狗票異教徒自己送上門來討刺
翼龍欸
大公一生推
我居然看完了
推
好看推 之前看被當人質的佛拉德跟弟弟的本也不錯(離題
應該是能上架(?)的全都上了
推整理
晚點看
有看有推
我有點想詳細樓上那位的本本名稱
推推
好文推推 就是太多巴托里了XD
推翼龍~
看完給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