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出家人部隊
舉凡你念的出名堂的普世宗教都有宗教軍團過啦!
十字軍的原意不是打穆斯林的才算,凡是奉羅馬教宗之名行討伐「異端(同教不同派)」、「邪說((同教同派但教宗不認可他們的解釋)」和異教徒者,都是十字軍。
聽過十三號星期五的由來嗎?
那就是聖殿騎士團發財後,借款給法國國王,法國國王還不出來就勾結教宗,直接讓十字軍一夜之間變成異端,債主死光了,債務就不用履行了(聳肩
十字軍東征是十一世紀的事情,但早在查理曼的時代,甚至更早就有十字軍在開拓東歐、中歐和北德意志了。
查理曼打諾曼人(其中有遠航船且能征善戰的人可得「維京」之尊號),逐漸拓展到日德蘭半島(今天德國北部、丹麥一帶)時,他們就是自稱十字軍。
普魯士的前身的前身(無錯字)條頓騎士團、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前身利沃尼亞騎士團都是去開發瑪麗亞之地的十字軍。
開發的方式跟華山二老的擅長項目差不多:他們專治(自己)性飢渴跟投錯胎。
原諒異教徒,是耶穌的事情;送(男的、老的、小的)異教徒去見耶穌,是十字軍的事情。
而要歸化女性異教徒就簡單多了,辦完事情拉去泡水就算是受洗了,生下孩子就全都是基督徒了。
這種十字軍雖然有風險,但打下來的人、地、財產都是你的,你當不當?
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怎麼快速拓墾拉美地區的?
也是用這種十字軍歸信法,再外加歐亞非大陸已經在一萬年中由八支不同的原始天花病毒株混成的超強現代天花病毒作為後盾
詳情可以搜尋YouTube 上面的征服者朵拉「Conquistadora 」,有中文字幕,很有教育意義喔!
——
穆斯林部份
穆罕默德和四大哈里發時期,他們手下的軍隊眼裡只分成兩種人:戰爭之家、和平之家。皈依成為穆斯林,就是自家兄弟,和平之家,不能打;其他的就打到他們要嘛加入、要嘛送他們去見阿拉。
就算遜尼、什葉派分立之後,各穆斯林帝國基本上也還是遵從這個原則,直到最激進的突厥人皈依之後,塞爾柱土耳其人才開始無差別攻擊廣義的和平之家,而只守住狹義的和平之家。
廣義的和平之家,其實包含猶太教徒跟各基督宗教徒。因為在穆罕默德看來,摩西傳了一次誡命,但猶太人亂竄改經書、亂翻譯;耶穌也傳了一次,只是基督徒們也亂來、亂編、亂翻譯;所以,這次說好了,Koran (就是朗誦、背誦的意思)一個字、一句話都不准動!
可蘭經就是這樣來的,為了傳教可以先翻譯,但最後還是要學中古阿拉伯語來Koran,感受真主的力量。
只是也因為這樣,穆斯林並不真的討厭猶太人,也不討厭基督徒:他們是念錯經,是前面的人壞,所以要可憐他們。
但塞爾柱土耳其人不這麼想,他們認死了就承認其他穆斯林,才引來十字軍東征。
蒙古人來了之後,他們不但突厥化了還成為了穆斯林,於是出現了一個結合蒙古、突厥跟穆斯林的三強基因和三重霸道的帖木兒:他連和平之家的規矩都不守了。
劫掠完在恆河一帶的德里蘇丹國(蘇丹就是非阿拉伯人的穆斯林王者)之後,他就狠狠修理了鄂圖曼土耳其一頓。
要不是他死得早,他原先是有計畫襲擊明朝的。
鄂圖曼人後來也有練出一批虔誠的跨族裔穆斯林軍,如果有玩世紀帝國三的朋友就會有印象:那就是鄂圖曼火槍兵,他們蓄鬍、配刀,而且不限制要是什麼人種。
同時跟他們競爭的對手則是具有采邑封地的西帕西鐵騎,兩者互相競爭數百年,直到西方工業革命,鄂圖曼帝國決定鍛鍊新軍,鄂圖曼火槍兵團因為自己的利益受損從而發起抗議,反而被新軍鎮壓、死光精銳之後裁撤才消失,這過程中西帕西鐵騎也落井下石了一把。
不過,新軍是以土耳其人為主的,他們認定鄂圖曼的衰弱來自於種族寬容和過於虔誠,於是一戰過後,新軍出身的凱末爾在1923年建國,大搞種族清洗之外,西帕西鐵騎和宗教人士們只要不是土耳其裔的一個也沒倖存……
鄂圖曼火槍兵的建制其實要感謝威尼斯人跟羅馬教宗,威尼斯人不但跟鄂圖曼結盟,壟斷地中海和絲路貿易之外,也唆使教宗發起十字軍東征,但打的是拜占庭帝國,信東正教的;他們也曾經發起過兒童十字軍,最後整批都賣給鄂圖曼人去當火槍兵或其他編制的士兵了。
——
錫克教自己就打出過一個錫克帝國過,我想不太需要解釋他們政、軍、教一體的狀況。
——
印度教
例子很多,但最有名的就是帖木兒後人蒙兀兒帝國和被英國東印度公司架空後的印度火槍兵。
嚴格說起來,蒙兀兒人也是一群自稱蒙古人,實際上是突厥人的穆斯林,所以入侵印度之後在阿克巴時期是採取宗教寬容,印度教、伊斯蘭教或是其他宗教都能當兵、當官,只要繳稅就可以維持非穆斯林的身分。
他的後代奧朗則布(跟彼得大帝、康熙、路易十四同時代,東南西北並世四雄主)就在國力充沛、統治穩固後,把信仰自由收回來了。
但印度火槍兵例外。
也就是要信印度教可以,當兵吧!為我征戰吧!而且免宗教稅喔!
同時為了防止這隻部隊過於強大,他也成立了穆斯林專屬的火槍兵隊。
但等到國力衰退、英國東印度公司過來時,那時候英國人還不懂得怎麼無痛殖民東方古老帝國,一律叫他們sapoy ,這就種下了印度火槍兵叛亂的禍根。
我們都知道,穆斯林不食用豬肉、印度教徒不食用牛肉,但英國當時推行一種新的火藥包,上面為了防止火藥受潮,塗了牛油或豬油。
他們根本沒有管誰不碰牛、誰不吃豬,所以這樣一來,兩隻兵團都叛變啦!
他們也不管七老八十的蒙兀兒皇帝願意與否,硬是把他救出來,說要「扶蒙滅洋」、「反英復蒙」。
結果是維多莉亞女王多了一個印度女皇的頭銜,但英國開始正式研究如何有效殖民東方。後來這兩隻部隊還是被重用到二戰,直到印度獨立為止。
但也因為他們從武力上就各自擁有威懾力,所以即便甘地逼退了英國人也無法阻止印巴分治。
誰叫他們一開始就是宗教軍團呢?
——
猶太教
其實從有猶太十二支派以來,他們就是每個支派都是一個軍民配合教團的組織。
在所羅門王死後分成南北兩國,但性質沒有改變太多。一直到公元69、70年提圖斯鎮壓猶太變亂,攻陷馬薩達要塞為止,猶太人才算是正式進入大離散時期(Diaspora )
猶太教本身是一個政、教、軍、族一體的神妙宗教。
你如果信了猶太教,你從此之後世世代代就是猶太人,必須要守摩西律法,要遵從猶太人的唯一的神(也就是說其實他們知道有其他神)耶和華的命令:不與外邦人同住一地,要在居地內擊殺所有外邦人和外邦人的偶像、祭壇。
不聽?
近兩千年的離散還沒有得到教訓嗎?
所以為什麼猶太教中激進派的錫安主義者(例如現任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在以色列建國時不願意選擇以巴共處建國,也不斷去侵略、擴張聯合國畫給他們的屯墾區,原因就是這樣。
按照摩西律法,這整塊巴勒斯坦地應該都是我們的。我們曾經犯錯過,讓外邦人在這裡與我們雜居卻不讓他們歸化成為猶太人,所以我們不斷受苦受難,乃至於進入集中營。
這次不行了。
這次就算歐洲人不幫,美國也會因為我們的金融家和地緣關係而力挺到底(例如贖罪日戰爭中美國發起的五分錢行動)。
我們可以在必要時忍耐,但當時勢站在我們這邊時,我們必當大大擊殺外邦人。
——
佛教其實前面就有大大們說過了
日本的一向一揆、中國歷代的白蓮教起事和羅教起事都是例子。
經中國會傳到西藏,和苯教匯流成為密宗之後,吐蕃有多難打你們知道嗎QAQQ
到最後,即使是康熙、雍正也只是要求圖博人承認滿清皇帝是文殊菩薩轉世,並自己降格為西藏,但治權、兵權都還是在歷代達賴手上,這批人不是因為活在高原所以體能好,是他們的信仰根本讓他們從頭到尾都不怕死。
要不是英國人先打殘了他們的菁英,而中共的和平協定騙開了部份高層的心防,西藏是不是中共的還很有得說。
——
更古老的萬神殿信仰中
也是有宗教軍團的
底比斯聖隊,可不只是靠著同性之間的愛在抵抗亞歷山大
更重要的是他們相信男女之間的愛(Eros)太過脆弱,只有同性間的愛(Sophia )可以像柏拉圖說的一樣進而接觸諸神,而獲得忘卻生死、超脫痛苦的勇武。
亞歷山大自己就師承亞里斯多德,當然了解這批戰士有多狂熱、難纏。
所以,戰勝他們之後憑弔歸憑弔,但取締底比斯和其他希臘城邦的同性戰士聯隊也是必要舉措。
諾曼人的神話我想大家多少有所耳聞。
雷神索爾持槌、獨臂的戰神帝爾持劍、獨眼的風神奧丁持槍
他們分別代表著三種不同類型的戰士:
索爾所保佑的是維京,知道防禦、知道攻擊,愛喝酒、愛鬧事但出事了一定扛,8+9=17的最佳代言人
帝爾保佑的是狂戰士(berserker ),只攻擊、不防禦,不在乎受傷,只要對方死得比我快、傷得比我重,我每一下攻擊就都是值得的
奧丁則是將軍、國王與船長,能分半個麵包就餵到朋友不餓,就一定留另外一半給自己(總是得防著朋友飽了突然變敵人吧!)
但他們信仰的共同點是,他們不管男女老少都樂於戰死。
奧丁的僕人瓦爾奇利亞(或譯女武神)會身穿金甲、腳跨飛馬巡弋戰場,挑選最英勇的戰士加入英靈殿,好面對末日之役(諸神黃昏的一部分)。極光,就是她們飛過天空時金甲閃耀的光芒。
因此,當日德蘭群島和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糧食匱乏,但諾曼人又人口爆炸時,他們拓墾與征服的範圍非常廣。
根據考古與文獻紀錄:
最南,他們跟穆斯林爭奪過西西里島;
最西,他們去過格陵蘭和魁北克;
最東,他們建立了諾夫哥羅德、基輔羅斯還有莫斯科
俄羅斯這個斯拉夫戰鬥民族啊,其實還是從今天丹麥、瑞典、挪威、芬蘭這裡的混血出來的。
而史實中,在諾曼人皈依基督教前,據我所知,他們只輸給查理曼過。皈依之後,還是一路壓著其他歐洲國家打(尤其是俄羅斯)
冬季戰爭、繼續戰爭和蘇聯擁核都沒有讓芬蘭決定要在日後加入北約,要不是這次普丁抓狂把入侵戰爭快打成衛國戰爭,北歐列國未必會改變軍事中立化的國策。
至於不是戰死的人怎麼辦呢?在他們的神話信仰中,會進入死亡國度,在末日之役成為惡的一方參戰。
所以,病死、善終都還不如被殺死,而某些狂熱者甚至會將上吊自殺視為一種捷徑(奧丁在神話中為了學習死亡的知識而吊死自己過,再用法術復活)不過想也知道,這種狂熱份子的受眾不大而且也很受到其他戰士的鄙夷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因為諾曼人是用戰力衡量人的價值,所以一路影響到今天的是他們在男女平權上都做得很徹底:服兵役是男女皆兵以外,就連王位在內的各種財產繼承權都是男女平等的,就算基督教化了也沒有改變多少。
可以舉的例子還有,但一來大家可能不熟、二來我累了。
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
--
讚讚
一個眾所不知的事實是,近代搞錫安恐怖主義的那些西歐猶太
人從基因來說,大部分是改宗猶太教的日耳曼人和高盧人的後
代,而我們現在稱呼的巴勒斯坦人,是古代猶太人的基因後代
後面我覺得有點偏了,因信宗教得到戰力buff和運用宗教
組織建立軍團,這兩件事還是頗有差距的
東拉西扯過頭
軍隊以宗教為目的發動戰爭和宗教組織建立軍團是兩回事
推
亂說一堆,1.土雞當年打波斯薩珊、征服克里米亞汗
國、打木馬留克
,請問這些人信啥教?他們全是穆斯林,這是你口中
狹意的和平之家
;土雞為了對付神羅,跟法國結盟,法國又信啥教?
法國信天主教。
2.紙包上塗豬油、牛油,這是當年印度人搞的謊言,
利用民族主義對
抗英國人,這早被闢謠了;紙包是有塗油,塗的是植
物油。
西藏投降主要是因為主力被全殲(總司令都投降還帶頭招
降其他人)
直接說重點 古代什麼國家沒有宗教信仰? 全是宗教軍團?
土耳其耶利切尼的構建,其實也是武裝修士的身份,他們每個
戰團都有自己的修道院和信仰教派
底比斯聖隊讚 還有拍片
建獅子像憑弔底比斯聖隊的是亞歷山大的老爸,腓力二世
。
來個耆那教宗教軍團好不?我很好奇
15
[問卦] 十字軍最頂的騎士團是哪個?歐洲的十字軍運動 所產生最著名的三大騎士團 聖殿騎士團(1119-1314) 醫院騎士團(1099年至今)15
Re: [閒聊] 十字軍當初怎麼不先打西班牙十字軍東征的背景其實很複雜 表面上是教宗要大家去收復失地 背地裡卻被教宗弄成一場政治表演 1. 重新團結東西教會 1054年東西教會互相開除對方教籍,說是從此不相往來,就此羅馬教會與希臘教會分裂12
Re: [閒聊] 哈利綴歌-破釜歷史講座講座摘要 德姆蘭的簡史(13世紀北歐東歐的戰爭) 日耳曼與俄羅斯的魔法學校關係 巫師過節慶 東亞巫師互動下的台灣巫師史4
[問卦] 立陶宛大公國當年有多猛?立陶宛以前是異教徒 所以被條頓騎士團和大保健騎士團的北方十字軍各種針對 但是立陶宛最後卻把條頓打爆 直接導致條頓騎士團沒落 立陶宛的特殊兵種烈提斯 就專打條頓武士吧? 又立陶宛和波蘭結婚聯統(波蘭立陶宛聯邦)5
Re: [閒聊] 歷史上著名的一打多戰役有哪些?這個問題可以多找找那些被十字軍出征的對象,十字軍 很多都像是在收集全歐洲公仔似的來自四面八方,如果他們 爭討的對象又是基督教的異端沒有朋友,那幾乎就是一打多 。好比說胡斯戰爭就是。為了爭討胡斯派異端,加入十字軍 的就包括:4
Re: [問題] 十字軍騎士的衝鋒能力我以前在板上引過 The Crusader Armies 1099-1187 (Steve Tibble, 2018) 這本書, 書中提到十字軍因為長年面對頻繁的戰爭,經常性的進行動員、訓練和作戰, 因此軍隊的成員享有比較高度的團體操練與實戰經驗。 相較而言,他們的敵軍有些本就不是以正面衝鋒為主要戰術, 比如說在西亞的土耳其裔騎兵與阿拉伯騎兵;3
Re: [閒聊] 敵人說的話 怎麼判別是事實還是認知作戰?前陣子花了半年啃完了非常難啃的十字軍戰爭全史,分享一些我覺得蠻有意思的,不過我沒有吸收的很好可能有錯 1、當時許多人傾家蕩產賣土地也要送家人去參加東征,教宗宣稱東征是場贖罪式苦行,參加者可以為自己及家人赦罪,也因此許多人將土地抵押給教會,讓教會財富大增 2、作為基督世界最東方的防線,拜占庭的君士坦丁堡,當時歐洲十字軍們認為君士坦丁堡會提供補給拜占庭王甚至會領軍作戰,但實際上君士坦丁堡將十字軍們視為不速之客,缺乏補給的十字軍只好在周遭劫掠,最後拜占庭只好給一筆物資打發走人,當時拜占庭還要求十字軍所奪回原屬於拜占庭的土地都必須還給拜占庭,但只有部分君王遵守承諾,總總衝突為未來的大屠殺埋下伏筆 3、在眾多十字軍東征中只有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成功收復耶路撒冷,其他皆以失敗告終,失敗原因有許多但大致可歸類成歐洲君王各懷鬼胎,以及缺乏補給兩個原因,事實上在看到聖地前許多平民十字軍就會死在路途,第二次東征中十字軍極度缺乏水源的情況下被薩拉丁擊破,薩拉丁成為基督世界聞風喪膽的存在 4、獅心王理查是當時唯一能跟薩拉丁五五開甚至小勝的歐洲君王,但本人太愛打仗疏於治理王國導致王國內亂不得不放下東征與薩拉丁議和,理查曾經屠殺上千名伊斯蘭教徒,更顯得薩拉丁的慈悲2
Re: [問卦] 不google知道十字軍東征在做什麼嗎?耶路薩冷地區跟色雷斯區域原本就是十字教傳統區域 伊斯蘭教是晚來的 當年的形式是伊斯蘭教侵攻歐洲 除了這個部分以外還打到西班牙 幾乎要跨過庇里牛斯山進入法國1
[好雷] 異教徒之王 The Pagan King (2018 拉脫維亞&英國)昨天看了立陶宛女同片《戀戀飛翔》,一時還找不到下一部感興趣的立陶宛片,就找了《戀》片立陶宛正妹女主角 Aiste Dirziute 演的另一部歷史戰爭片《異教徒之王》。這部並非立陶宛片而是拉脫維亞片、可能因為製作規模太龐大所以找了英國資金與國際卡司拍成了英語片,不過它的故事是充滿拉脫維亞歷史傳說與民族驕傲的:故事在談今日拉脫維亞南部接壤立陶宛的這塊土地上、13世紀時的「瑟米加利大公國」Semigallia,一位異教徒國王帶領異教部落們抵抗「北方十字軍」的英雄故事!這位國王是存在的、這場戰役也是存在的,但相關史載片片斷斷不太可考。 因此看這片,與其說是歷史片不如說是傳說片,裡面國王領導與部落集結、教廷陰謀與領導統御、乃至北方十字軍的分化策略與戰陣佈局,應該都不用太在意史實;此片的 13 世紀北方十字軍武士之戰術武器服裝鎧甲看起來好像一回事、但 13 世紀波羅的海異教部落的農民軍武建築與科技程度到底如何我們也不知,我個人是當異國風情看它怎麼做我就怎麼欣賞;此片的戰陣拍來顯然是熱情吶喊遠大於寫實,並無清楚的戰陣邏輯、只有決定戰局的結盟背叛陷阱地勢等概念層次的因素,倒是不論異教徒主角們是佔上風還是佔下風,鏡頭都多拍他們砍殺十字軍而少拍他們被砍 XD 反而,我個人認為本片同樣有誠意去著重的看點,在於「地方文化」的各類儀節習俗,彷彿作為一部拉脫維亞國家電影要介紹傳統文化風土民情、而且很強調這些今日尚可考據的地方民俗和歐洲基督宗教傳統截然不同!片頭就是一場白衣男女起舞謝天的農民祭典、跳湖嬉戲打鬧一片、營火晚會踢起中世紀農民足球;成年禮要造船壯遊出航、出航男子紛找青梅竹馬農女婚配、主角佳偶還辦了場美麗的異教民俗婚禮;最重要的,是這裡的異教國王不用王冠、也不管王座,唯一的王位信物是戒指,也就是本片拉脫維亞文片名 Nameja gredzens「納梅的戒指」那個王戒。- 補充一個小知識 最後耶穌跟故事王走在沙灘的時候 故事王說了 耶穌的爸爸是 蘇美神_亞 跟 美索不達米亞神_ 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