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心得] 美軍1867年的臺灣遠征

看板Warfare標題Re: [心得] 美軍1867年的臺灣遠征作者
Su22
(裝配匠)
時間推噓 1 推:1 噓:0 →:3

公視拍了以這事件為背景的電視劇
原本叫魁儡花(原著小說的名稱)
後來電視劇改稱"斯卡羅"了
最近釋出的預告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gYcVLp-VrA
八月會上映吧


※ 引述《a435007 (陣雨)》之銘言:
: 本來在查牡丹社事件事件的資料
: 剛好看到這件局部衝突事件 才發現台灣原住民也靠伏擊贏了老美一回 XD
: 以下為"美軍1867年臺灣遠征"的資料:
: 羅發號事件-
: 1867年3月(同治六年)美國商船羅發號因風浪在屏東以南七星岩觸礁沉沒
: 遇難船員於墾丁一帶登陸 但誤闖排灣族領地 被認為是侵略者
: 結果就是船長與夫人等14人遭到出草殺害
: 唯一倖免的粵籍華人水手逃至打狗(高雄)報官
: 清廷方是認為生事的"龜仔甪社"屬於"生番" 領土為化外之地 不受州府管控
: 於是一輪官腔想就此打發掉 不受理此事
: 當時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聞訊後赴臺
: 1867年4月18日抵達台灣府 希望能與原住民直接聯繫 但被拒絕上岸
: 外交途徑失敗
: 美方決定採取軍事途徑解決
: 福爾摩沙遠征-
: 美軍所謂的軍事方案 是指包含美國海軍的兩艘戰艦以及181名海兵的軍事行動
: 他們打算直入當地 擊敗並佔領生事的排灣族部落
: 1867年6月13日 由戰艦哈特福德號艦長喬治·E·貝爾納普率領的艦隊抵達海岸
: 登陸的海兵分為兩支小隊踏入叢林
: 並在頭一個小時內與排灣族的戰士發生遭遇游擊戰
: 排灣族人很善於利用地形在制高點與美軍周旋 兩邊多次交火但都沒有結果
: 直至最後美軍小隊被誘入叢林深處 遭遇伏擊的排灣族以燧發槍射擊
: 帶隊的海軍少校 亞歷山大·史密德·麥肯齊 當場戰死
: 麾下海兵敗走 部隊退回海岸線 還發現有失蹤的水兵無法尋獲
: 在士氣低落下 美軍艦隊決定撤退 軍事行動就此結束
: 是為美國海軍史上的一次敗仗紀錄
: 南岬之盟-
: 遠征失敗 美方決定重回外交途徑解決 並對態度消極的清廷強烈不滿
: 察覺事態嚴重的清政府這才派遣台灣總兵劉明燈調查此事
: 而美方不待清廷調查結果 自行領導與南排灣十八社的談判
: 這次談判的美方代表為駐廈門領事李仙得
: 臺灣方的代表則為斯卡羅國王卓杞篤(十八社大頭目)
: 出席者有:
: 英國通譯必麒麟
: 清朝知府吳大廷
: 臺灣鎮總兵劉明燈
: 等人 算是三方談判
: 最後結果為擬定之後的船難識別機制(海難登陸人員須舉紅旗為號否則格殺勿論)
: 以及重新確認當地番社的領土主權
: 是為「南岬之盟」
: 後續影響-
: 1-美方藉此事件 要求清政府在「番界」築砲台與駐軍
: 以對原住民施壓 然而因為清政府消極政策 砲台後遭清軍廢棄
: 2-1871年(清同治十年)琉球國宮古島民船難 五十四人被殺
: 廈門領事李仙得責問為何不遵守"南岬之盟"
: 結果被卓杞篤嘴砲一波:條約僅約定救助白種人 並不存在保護琉球人的條款
: 3-李仙得在此事中獲得大量有關臺灣的珍貴資料
: 後在臺灣牡丹社事件受到了日本政府的器重
: 獲日本聘任為「外交顧問」協助日本對臺交涉(特別是屏東原住民)
: 4-羅發號事件與牡丹社事件後 因受國際壓力
: 清政府於恆春設立燈塔(即鵝鑾鼻燈塔)
: 保障臺灣海峽東南部與巴士海峽之海上運行及作業安全
: 以上分享~

--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1.62.101 (臺灣)
PTT 網址

sdiaa03/20 07:46美利堅級應該來一艘USS FORMOSA啦

katana8903/21 09:23如果打了Operation Causeway 應該就會有了

katana8903/21 09:25搞不好連USS Kirin USS Taihoku都會有了

hedgehogs03/21 10:088月14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