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南北戰爭中的馬隊 [28]

看板Warfare標題[心得] 南北戰爭中的馬隊 [28]作者
jimmy5680
(喜歡鯊鯊的企鵝)
時間推噓 6 推:6 噓:0 →:1

李將軍的最後作戰:阿波麥托克斯的絕境

1865年三月底,隨著格蘭特不斷將陣線往彼得斯堡西南方向延展,南軍的連番逆襲始終無法決定性扭轉趨勢,困守城中的南軍高層意識到己方兵力捉襟見肘,即將無力維繫通往西南方向的交通線,只有及早突圍一途。

這便是李將軍生涯的最後一場作戰,也是格蘭特為邦聯命運打上最後一根釘子的運動殲滅戰──阿波麥托克斯作戰。

李將軍希望能等到春末雪融之後道路不再泥濘,但是北軍的增援來得太快,謝里登帶著上萬精騎於三月下旬馳至,遂使南軍陣勢趨於崩潰。


邁向五叉路口之戰

南軍在三月下旬向北軍陣線上的史戴門堡壘發動突襲,但是功虧一簣;三月底,謝里登的騎兵軍已經到達戰場且正在向西南方向運動,北軍步、騎接連與南軍交鋒,持續往西面推進。南軍在三月三十一日的白橡路口戰鬥中一度重擊北軍步兵,但是北軍在攻防中成功以較大代價把南軍逐退,導致南軍的交通線愈加緊縮。

白橡路口戰鬥的隔天,也就是四月一日,謝里登發動了決定性的五叉路口戰鬥。五叉路口是南軍僅存的補給線上最關鍵的地點之一,格蘭特指示謝里登和第五軍軍長華倫全力進攻此地,由謝里登統轄戰局;相對的,南軍高層也勒令不計代價死守,指導特遣混合部隊的是曾經在蓋茨堡血戰的皮克特將軍。

謝里登決定在黎明發動猛烈突擊,以雪倫多亞兵團騎兵軍的兩個騎兵師作為正面的牽制和伺機從左翼包抄突破,步兵第五軍從右翼進行突破與迂迴席捲,借調自詹姆士河兵團的暫編騎兵師在最右方側翼進行包抄。

對南軍而言不幸的是皮克特和指揮騎兵的菲茨休兩名將軍在當天清晨正在後方不遠處歇息,沒有指派代理指揮官,但是他們因為地形導致的聲影區而沒有聽到前線傳來的槍炮聲,直到戰役中段才趕回,致使南軍在遭到強襲時陷入各自為戰。

北軍的攻勢雖然因為凌晨行軍和地形造成的困難而有不少挫折,正面攻擊的下馬騎兵更數次被擊退,但是仍憑藉右翼的步兵猛烈攻擊、接連突破南軍三重防線,徹底動搖了南軍的布陣。南軍最終因為兩翼被包抄而潰退時,有大量步兵未能脫身而被殲滅,不過騎兵倒是大致有序的撤出。

此戰最大的特色是把多數騎兵用來當作正面牽制,反而是以步兵作為側翼的矛頭,再以騎兵進行包抄和追擊。北軍騎兵此時已經大多裝備史賓塞七響槍,猛烈的火力給予他們更彈性的戰術定位。


宜將剩勇追窮寇

獲知謝里登攻破五叉路口之後,格蘭特隨即下令發動全線總攻擊;南軍方面,李將軍也立即著手布置,深知北軍勢必全力來犯。

經過四月二日的竟日激戰,南軍雖然未被全殲,由於彼得斯堡周邊多處陣線被衝破,李將軍只能指揮主力部隊往西北方遁走,北軍也隨即展開了大規模的追擊殲滅戰,務要把南軍勁旅北維吉尼亞兵團消滅於途中,不可放任李將軍轉進到更南方與其他邦聯部隊會師。

迅速追擊並截斷南軍退路的關鍵任務,自然是要以騎兵打頭陣,謝里登的騎兵軍本就位於彼得斯堡以西、阿波麥托克斯河的南岸,在南軍開始撤退後就往西推進,盡力搶在南軍前頭堵住大道;北軍的步兵則兵分數路,一部分尾隨騎兵向西,另一部分沿著更南面的鐵路行軍。

北軍騎兵的初步追擊戰鬥很快就爆發了,四月二日到三日間,謝里登的騎兵前鋒接連與正在殿後撤退的邦聯騎兵交火,部分南軍步兵也數次調頭支援,鞏固後衛的防線,不容北軍突破。南軍騎兵在三日於納摩辛教堂被北軍的卡斯特逼到險境,雖然苦戰得脫,卻仍被俘虜三百餘人,包含一名團長──他在脫隊後碰上穿著邦聯軍服的北軍哨探,未有察覺異樣
而被捕。

四月四日是阿波麥托克斯作戰的轉捩點,南軍在指揮系統失能的狀態下無法順利調度,當天的行軍速度緩慢,致使北軍有機會搶得先機。謝里登的騎兵前鋒在當天搶佔基特斯維爾,幸運攔截到邦聯關於鐵路運輸的電報,並因此獲知李將軍的行軍計畫概要,以及堵截李將軍沿著鐵路向西南方突圍的路徑。

雖然位於基特斯維爾的北軍只有一個騎兵師和正在趕上的一個步兵軍,但是南軍在行軍過程中已經太過紊亂和疲憊,因此並未嘗試強行突破。

四月五日,謝里登正確判斷南軍準備繞行而走,因此派遣少量騎兵往北偵查。由戴維斯准將指揮的騎兵旅在阿米利亞泉發現了正在行進的南軍輜重隊,護衛的只有一個缺編嚴重的騎兵團,並立即下令發動強襲;南軍上級獲報之後緊急派遣菲茨休的騎兵師予以反擊,並於交戰後憑藉軍刀衝鋒和兵力優勢將北軍逐退,保全大部分的馬車並得以讓車隊繼續前進。

戴維斯卻成功將攻擊中已經奪得的俘虜和物資帶回,並於友軍趕上增援後阻止南軍的進一步追擊。


高橋戰鬥:失敗的搏命演出與意料之外的效果

北軍在四月五日已經愈發認清李將軍的行動方針,並因此在四月六日決定繼續將主力集結向南面鐵路上的柏克維爾,同時派遣一支混成特遣隊試圖搶先破壞阿波麥托克斯河畔的所有橋梁,特遣隊由兩個步兵團和三個騎兵連構成,但是因為戰場迷霧與判斷失準,他們向北前進之後,南軍就在往西行軍的路上切斷了他們的退路。

特遣隊雖然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孤立處境,卻執意按照命令前去摧毀首要目標的「高橋」。即便在抵達高橋時發現南軍警備比預期還高,指揮特遣隊的里德上校還是企圖以猛攻突破,但是他雖一度得手,卻很快就被壓倒性的南軍增援所迫,並且被包圍而全殲。特遣隊的步兵和騎兵指揮官都分別重傷不治。

雖然慘敗覆沒,北軍特遣隊內的三個騎兵連在戰鬥中數次奮勇猛衝,其武勇令南軍深感驚訝,並因此誤判他們是因為友軍近在咫尺才會不願輕易投降。正因為相信北軍大部已經抵達鄰近區域,李將軍下令讓部隊在萊斯車站附近立營戒備,準備改道往西、再次涉過阿波麥托克斯河。

換言之,高橋戰鬥的特遣隊雖然未能焚毀橋梁,卻引導了南軍決定繞行遠路的決定,給予北軍從南面抄近路爭搶戰略機運的可能性,最終導致了南軍的覆沒。

不過同樣在四月六日,真正的重頭戲並不是這支不足千人的特遣隊,而是謝里登在小水手溪畔的重大斬獲,此戰使得李將軍幾乎失去了作戰意志,也成為謝里登軍旅生涯的另一個巔峰時刻。


--
Ambition must be made to counteract ambition.

~ James Madison, 4th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6.93.54.28 (美國)
PTT 網址

TK42106/06 11:34

DorkKnight06/06 11:47

chewie06/06 12:47推 快要尾聲了

gametv06/06 16:25

efleet071406/06 16:59推,太精采了

Timbug06/06 22:38

ja2307200806/07 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