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晚明萬曆、天啟年間的歐洲兵書 [4]

看板Warfare標題[心得] 晚明萬曆、天啟年間的歐洲兵書 [4]作者
jimmy5680
(喜歡鯊鯊的企鵝)
時間推噓10 推:10 噓:0 →:10

晚明兵書與歐洲兵書

前文列舉各部書籍內容,其實許多較宏觀的國政議題,東西方探討的內容在十七世紀初並無太大的差異,原因無他,前近代時期大家能想到的都差不多,不過就是慎戰、先勝,出師要有名,承平時期練兵備邊,諸如此類。

然而,套用學者所言:「探討高層戰略、戰術、理論、政治的書籍,對於戰爭前線的實務並無助益。」宋元以後成為經典的「武經七書」,其實對於培訓基層官兵幫助有限。下文討論的重點因此是辦理實事能對官兵有所幫助的主題。

[註] 這句話取自War in England 1642-1649 (Oxford, 2008)


培訓、操練與戰陣

編練勁旅,從選募兵將開始。東西方在這方面討論的內容亦是差別有限,比如說Valdes提出的士兵四條件:堅忍不拔,熟練武藝,遵從紀律,習於水性,以及將校四條件:熟習兵法,品格高尚,具備權威,運勢頗佳──雖然和戚繼光在《紀效新書》〈束伍篇〉的論點
不盡相同,但是大方向雖不中亦不遠矣,畢竟是放諸四海皆準的通用議題,且尚未完全脫離冷兵器年代的範疇,還僅是比較模糊的概念。

然而在討論操練官兵備戰操練的法度時,差異就開始顯現。

晚明兵書雖是不少,惟大部分都對操練和戰場號令、小隊陣法語焉不詳,可能只有戚繼光和俞大猷等寥寥數人寫得比較詳細,大概也是為何戚俞二人能夠成為晚明最受推崇的將領。茲引板友舊文參考:https://cimon.pixnet.net/blog/post/16318005
另外可以看《開原圖說》:
https://taiwanebook.ncl.edu.tw/en/book/NTUL-9910003373/reader
網路上可找到的〈陣法與身體:晚明軍事文化中的鴛鴦陣〉論文也有相關介紹。

出自1580年代的西歐操練方法,可以先參考英國的Thomas Styward《兵學方法》,其中包含有百人操法和其他陣圖。我找不到原稿,僅自網路上擷取部分圖片:
https://i.imgur.com/RinFLxD.gif

圖 晚明萬曆、天啟年間的歐洲兵書 [4]
https://i.imgur.com/HgAsuD5.gif
圖 晚明萬曆、天啟年間的歐洲兵書 [4]
https://bit.ly/3dmhWRn
https://bit.ly/3lyJGqu

Styward生平不詳,他在該書中稱自己參考了西班牙兵書,書中也確實存在不少歐陸引進的用語,只不過他在書中仍試圖保留英國傳統的戈刀和長弓,本書因此屬於英國兵學處在新舊交替之際的作品。值得注意的是書中的數種花式陣圖,過於繁複而被現代認為只堪用於訓練,或是侷限於靜態的防禦,而不能也大概不曾用於機動會戰。

最具實戰經驗背書的戰術探討,則應以西班牙正宗兵學專家Martin de Eguiluz《論陸軍與軍事規章》為首。Eguiluz是服役二十餘年的老資歷軍官,其兵書原稿可於google
books上查閱,或見於:https://catalog.hathitrust.org/Record/009352823
(我有用軟體翻譯但實在難以閱讀,還是仰賴學者或網友的相關討論)

Eguiluz討論的重點是「地形」、「方塊」、「延長」三大西班牙步兵陣,外加較少運用的圓陣、彎月陣和三角陣等。此外Eguiluz也討論到散兵三段擊的戰術,相關論述亦可見於探討西班牙兵學的英文著作之中,如1590年代的Robbert Barret和John Smyth。

時至1590年代,西歐的步兵操法持續蓬勃發展,並受到愈加廣泛的紀錄和探討,這並不侷限於荷蘭學派,即是天主教陣營也是如此。板友曾翻譯的「16-17世紀西歐步兵的戰術」文中所述步兵射擊隊伍變換,就多於1600年前後的兵書中得到探討和推廣:
https://cimon.pixnet.net/blog/post/826922
https://cimon.pixnet.net/blog/post/829595

十七世紀初受荷蘭學派影響的綜合兵書,可見法國人Du Praissac的作品。網路上有英文版文字檔和法文原稿,可以互相參照著看(原稿有插圖):
https://quod.lib.umich.edu/e/eebo2/A20992.0001.001
https://archive.org/details/lesdiscovrsmilit00dupr/

Du Praissac生平不詳,只知道他是胡格諾派的軍人,和早他一個世代的La Noue一樣除了法國宗教戰爭之外,還曾北上低地國加入聯省共和陸軍。此書涵蓋不同面向的實務,包含安營、築城、列陣等。

同年代的還有英國作者Edward Davies的書。一樣有文字檔和原稿,內容也同樣包含了各個面相的技術。Davies同樣生平不詳,他自稱曾服役於西班牙陸軍多年,著述當下已返國擔任威爾斯的民團幹部,另外還與師法荷蘭的倫敦榮譽炮兵連成員有所交流。
https://quod.lib.umich.edu/e/eebo2/B07555.0001.001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NVlpAAAAcAAJ

專論單兵戰鬥教練的最重要作品則是荷蘭的《兵器操作》,此書雖然初次商業出版於1607年,初版太精緻而價格嬌貴,1610年代的幾次再版簡化圖樣之後才成功大量印刷:
https://archive.org/details/waffenhandlungvo00ghey


西歐操典兵書的發揚與東西分流

如果說直到1580年代為止,西歐兵書對戰陣的研討也不過同樣是簡述戰陣變化分合,那麼到了世紀之交以後,西歐兵書的論述便已愈加細緻──細緻到已經系統化整理並條列出所
有的指令與行動,而部分口令對現代而言應該是非常熟悉的──向左、向右看齊,散開、
集合,向左、向右轉,如此等等,也已經寫出各種口令的動作要點。

英國兵書在1610年代出現的指令表單,其中一個案例:
https://quod.lib.umich.edu/e/eebo2/A06963.0001.001/1:1?rgn=div1;view=fulltext英國樞密院在1623年初版的官方民兵操練手冊:
https://quod.lib.umich.edu/e/eebo2/A21341.0001.001/1:2?rgn=div1;view=fulltext

而在單兵或小隊指示方面,火銃的操作被切割成多個動作,方便士兵學習和訓練,圖解化更是給予不識字士兵淺顯易懂的教學。當然在戰場上,軍官的戰術指令不過寥寥幾種,透過旗號和樂器方便傳遞,但是基於反覆訓練,士兵已經順利執行比較複雜的行動。

相較而言,明軍雖然也有連環槍等戰術,卻沒能發展出類似的單兵火器戰鬥教練圖解,也欠缺詳細的動作解析或口令,例如雖然要求前隊轉到後方,卻沒有詳細說明士兵間距如何、以何等動作執行輪轉。直到崇禎年間,盧象昇描述的操練方法仍一直停留在戚繼光的水準,只有模糊的描述前後排輪換,還不如Eguiluz至少提到前列應側身由左退下;各個連、營級單位間如何協同也少有如戚繼光、俞大猷的論述,更多只是呈現靜態布陣。


晚明兵書的侷限與影響

前已述及,十七世紀初西歐兵書的進一步發展,被認為是促進了西歐新銳軍事技術的普及和交流,可以彌補傳統上僅由資深軍士官分別授藝的不足之處。相對來說,晚明兵書欠缺的操練細節或戰陣指揮,代表訓練必須繼續由各單位的資深軍官主導,而無普遍的指導架構。

晚明以文御武,文人涉入兵備的狀況較多,但是始終罕見詳細討論實用戰陣的著作,或許代表明軍的訓練水準並不超出兵書內容太多,甚至若以《開原圖說》等作品的批評來看,可能還不能夠落實兵書的簡單操練方法。相反的,晚明對於冷兵器武術的相關著作反而討論較為深入,包含弓箭射法和長槍槍法等,弓箭更是武舉的重點之一。

雖然兵書未必能準確表現明軍的操練技術水準,但是或許此一狀況能夠用於解釋為何明軍的戰術核心為何始終是騎射手、車兵和南軍步兵,騎射手受益於對傳統馬術和弓箭的重視,車兵多屬靜態防禦,南軍步兵則是以小部隊的白刃戰隊形為主;戚繼光等部分將官倡議的全面革新火器,單兵火器換用鳥銃並配合輪番射擊的陣法,似乎始終難以普及,而大部隊的展開與協同更始終是明軍難以成功駕馭的難題。

至天啟、崇禎年間,明軍在關外屢次慘遭橫掃,關內剿滅叛亂也逐漸落入戰力匱乏的窘境,編練新軍成為明廷的要務。欠缺如西歐那般嚴謹的練兵手冊,對明軍而言可能成為諸多挑戰之一。事實上,現代研究多認為晚明武舉制度偏離實務,考核內容不是單兵武藝就是軍政理論,而武舉愈發成為選將的主流只是惡化了明軍指管能力,這種情況和兵書的發展受限可能也有互相影響。

以上已先簡單討論晚明兵書與戰術的發展困境,至於已知曾流入晚明奉教文人的西方兵書,多屬火炮與城守領域,其影響如何?晚明是否成功習得精要?下回會進一步討論。


--

There are many people in the world who really don't understand, or say they
don't, what is the great issue between the free world and the communist world.

~John F. Kennedy, 1963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6.93.54.28 (美國)
PTT 網址

Wtaa12/12 17:06

Bastain12/12 18:07

dennis9912/12 19:15:

dennis9912/12 19:17最後一段寫得很好,事實上北宋真宗朝也有類似的問題,

求大神講解細節~XD

detonator12/12 21:16讚讚

roseritter12/12 22:52

JosephChen12/13 00:41

articlebear12/13 01:09

※ 編輯: jimmy5680 (76.93.54.28 美國), 12/13/2021 04:03:50

overno12/13 07:33平戎萬全陣?

Su2212/15 22:13晚明軍的敵手:後金軍的兵書與練兵方面有比明軍強很多嗎?

darkdog043012/16 12:38可以說晚明不強嗎XD 前一代的嘉靖朝更慘,已有佛朗機

darkdog043012/16 12:40,鳥銃高仿品的宣大,京城明軍,被蒙古俺答汗屌打20幾年

darkdog043012/16 12:43山西被從北殺到南,京城外圍包含皇陵被殺掠一圈,明軍

darkdog043012/16 12:43難得打贏1次野戰,斬首55,被稱"數十年間無此戰功",而

darkdog043012/16 12:44蒙古軍頂多2-3個萬戶,用的是三百年不變的馬弓戰術.

darkdog043012/16 12:46頂多精銳著甲,"其精兵戴鐵浮圖,馬具鎧...",要不是

darkdog043012/16 12:48俺答汗晚年學猴,又修心不修身,睡自己的外孫女,還拿

darkdog043012/16 12:49孫媳婦去抵債(原本外孫女要嫁的首領),導致愛孫降明,

darkdog043012/16 12:50這才停止了蒙古騎兵的侵略.

darkdog043012/16 12:52明史紀事本末/卷60 (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