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閒聊] 冉閔的軍事能力

看板Warfare標題Re: [閒聊] 冉閔的軍事能力作者
hgt
(皇元界朝)
時間推噓 推:0 噓:0 →:7

※ 引述《s386644187 (痕君)》之銘言:
: ※ 引述 《hgt (皇元界朝)》 之銘言:
: : 標題: [閒聊] 冉閔的軍事能力
: : 時間: Sun Aug 2 00:45:37 2020
: :  
:
: 梁犢被消滅後,冉閔威望高漲,胡夏將領都開始畏懼他,可冉閔參與的第一次平亂是失敗的
: ,難道他又參與了第二次?
: 資治通鑑給了答案:
: 姚弋仲、蒲洪、劉寧及征虜將軍石閔、武衛將軍王鸞等討梁犢還。
: 冉閔確實參與了第二次,另外從升遷待遇也可以看出來:
: 姚弋仲等人回師途中,石虎去世,又與彭城王石遵相遇,眾人一同慫恿石遵上位,事成之後
: ,冉閔從雜號將軍直接高升中外諸軍事、輔國大將軍、錄尚書事,輔政。
: 石遵如此倚仗冉閔,更畫下太子的大餅,同有勸進之功且本就位高權重的姚弋仲,此刻卻屈
: 居於冉閔之下。
: 若姚弋仲的平亂表現遠強於冉閔,冉閔何以靠此仗讓諸將畏懼?讓石遵更倚仗他?
: 當然,以上分析,除了冉閔參與了第二次應是事實之外,具體的功勞誰更大,只是猜測,畢
: 竟沒有戰役細節。



冉閔是參與了第二次沒錯,不過實在不認為平叛主力是他,因為

石季龍載記寫的明確:

"季龍大懼,以燕王石斌為大都督中外諸軍事,率精騎一萬,
統姚弋仲、苻洪等擊犢于滎陽東,大敗之,斬犢首而還,討其餘黨
,盡滅之。"

寫明是以羌氐軍為主力,冉閔當時是宗室,應當是與石斌在一起吧。

而且關於封賞,姚弋仲和蒲洪都有明確記載:


晉書姚弋仲載記:

"遂滅梁犢。以功加劍履上殿,入朝不趨,進封西平郡公。"

十六國春秋苻洪:

"太寧元年,進位侍中、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雍州刺史、

進封本國略陽郡公。"

因為姚弋仲在進宮見石季龍說願意率軍平叛時,就已經被授予

使持節、侍中、征西大將軍,所以蒲洪有可能也是類似,平叛後也

可能只多了"進封本國略陽郡公"。

相比之下,無論晉書或十六國春秋,關於冉閔平叛後,

都是說"及敗梁犢之後,威聲彌振,胡夏宿將莫不憚之。"

沒有封賞細節。所以我認為他其實是無甚作為。

石遵拉攏他,一方面其他嫡系想奪位,一方面是因為冉閔算宗室

(石虎養孫),且有軍事能力,才會給他中外諸軍事這頭銜。

而且石遵作為也不聰明,他雖拉攏冉閔,但冉閔卻要他削減蒲洪

官職(去其都督),結果蒲洪就開始有反心了XD









--

"我現在沒時間對付這些叛徒,他們終將遭受懲罰,根據烏克蘭軍法紀律第48條,
未決定祖國是哪裡的軍人,已經違背了他們對烏克蘭人民做出的保家衛國效忠
誓言,他們的自由與民主,將無庸置疑地遭到剝奪,牆頭草般的將領,不屬於這裡!"

--弗拉迪米爾·澤倫斯基, 2022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177.93.49 (臺灣)
PTT 網址

s38664418711/07 02:16平叛軍回師途中石虎就去世了

s38664418711/07 02:24而輔國等官職雖是石遵給的,但注意冉閔是以武興公

s38664418711/07 02:26的名義接受這些封賞,而在伐梁犢時,冉閔的稱謂只是征

s38664418711/07 02:26擄,這個武興公是石虎賞賜的可能性?

s38664418711/07 02:38若伐梁犢之前就是武興公,但冉閔當時不過是個征虜

s38664418711/07 02:39明顯不匹配郡公的爵位

s38664418711/07 02:40故冉閔更有可能是同時受封郡公

石虎是在大軍班師時去世沒錯,但是封賞詔令看來是有下去的, 關鍵就是改封燕王石斌為丞相,石遵為大將軍鎮關右,石遵還到鄴城拜見石虎, 只是當時石虎病重,被另一名遺詔輔政者張豺給打發了。 武興公名號,看來是資治通鑑上寫的,十六國春秋也有。 但晉書與十六國春秋輯補均有蘭陵公改封武興郡一語。 依晉書說,349年(太寧元年),"百官增位一等,諸子進爵郡王", 所以可以知道石虎諸子應該在之前都是有爵位的。 而資治通鑑首見"武興公閔",已經是石遵稱帝之時了,顯見 太寧元年時諸子進爵為王時,冉閔都不在列。 而且資治通鑑同行: "以義陽王鑒為侍中、太傅,沛王沖為太保,樂平公苞為大司馬,汝陰王琨為 大將軍,武興公閔為都督中外諸軍事、輔國大將軍。" 可見石苞為樂平公,所以很有可能早在梁犢叛亂之前,石(冉)閔石苞就有此 爵位。 但在崔鴻的十六國春秋裡,石苞最後也是"樂平王",非樂平公。 (前文將冉閔說成石虎養子,我修正一下,冉閔之父冉瞻才是石虎養子)

※ 編輯: hgt (111.251.197.230 臺灣), 11/07/2022 09:5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