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ATH-W2022 試聽
標題就不太多廢話了,上圖。
https://i.imgur.com/NBjuhTZ.jpg
https://i.imgur.com/a7IeWQX.jpg
首先先謝謝願意提供耳機的大佬,
以及願意提供試聽環境、以及已開賣咖啡、即將開賣奶茶的繆思耳機,
謝謝,謝謝,我的無限期支持耳機店賣飲料,終於可以不用每篇文都貼了。
但要給其他不曾接觸過這耳機的一道預防針,
這隻耳機真的異常難處理,可以說最困難的,就是...就是...
拍照環節。
媽耶,
七八個人轉來轉去、拍來拍去、手機打光喬角度、找不同顏色的背景調整白平衡,
就是沒人拍得出能還原耳機越前漆顏色的照片,
求攝影燒友支援拍照手法,要能用手機實現的,
我要是還有機會能遇到的話再試試。
-------------------------------------------------------
回到聲音身上,
本身具有相當程度的音染,
而且有不少不容易因為前端改變的特色在,
因為是限定品,我就也不對搭配提供相關建議了,
請各位持有者自由調出自己喜歡的味道吧。
不論換什麼前端都共通的特色主要有:
1、聲音呈現上具有漸入漸出的呈現方式
2、bass鼓或其他類似的部分,俗稱重低音,
通常靠中間,且量感相當足,卻又十分通透不會蓋過其他樂器,
不過不算重低音的低頻表現是基本正常的,雖然還是都會受前端影響。
3、聲音速度相當慢,但比起重物拖沓,更像是微風那樣輕柔且緩緩的流動
4、只要是變化速度不快的音效,各種樂器人聲等等都不會感受到刺或尖銳
5、不擅長呈現變化速度快的音效,
如電音、合成器、鈴鐺、一次出現時間不到0.5秒的小號
若出現這種音效,就會變得很刺且失真
6、人聲靠後,但其實以一般耳機標準算亮了,量感也不少,
不過有人說跟老鐵比這並不算亮,我不常接觸鐵家就不多評論這點
7、細節非常非常多,
但完全不像很多耳機,會為了強調自己細節多,走向極端解析而變太冷,
反倒是聲音相當暖,細節這麼多又這麼暖的耳機我是第一次見,大開眼界
8、因為漸入漸出、速度慢、人聲亮、細節多等因素,對嘴型的描繪異常明顯,
很容易能看著歌手圖片,就想像出他當下唱這個歌的嘴型。
9、舒適度相當良好,耳罩的包覆性好卻不太覺得悶,相當透氣且柔軟,
頭樑、木殼與其他地方的做工是在我看過的所有日系耳機中最優秀的。
受到前端影響的特色主要有:
1、音場,W2022的音場呈現方式很特別,
其實音場總體大小並沒有太大變化,都是屬於封閉式中算大的類型,
拿其他耳機類比的話,大致是HD820>W2022>Z1R的感覺,
但是,但是!
會因為聲音密度讓人改變對音場的印象,如果密度太高、聲音太暖的話,
就會覺得音場相對小很多,這點我在T1 3rd上有相同的體驗。
2、重低音的能量感與力道,有些搭配會真的太用力,
用力到即使通透,都還是難以忽視掉它去聽其他樂器。
3、低頻量感,其實意外的低頻量感頗受前端影響,我猜用線材調整是個可行方向,
不過一大堆耳機都在處理低頻過多,W2022是在某些組合下容易低頻太少..
4、樂器分離度,很多樂器雖然在各方面質感都很好、細節也夠多,
但是卻可能因為前端而貼在一起,可能就分不開了,
不過分不開的樂器也多了一種溫暖柔和的氣氛在,
更適合聽到睡著,看個人喜好吧。
-------------------------------------------------------
這次我們分別借用了場地擁有的機器做了三種嘗試,
因為重低音在這隻耳機中被特別的強調,
所以特地將三頻量感與質感改成四頻,
分別為重低音、低頻、中頻、高頻,
不論哪個頻率聲音的通透度都很高,
對一個透明的東西討論厚薄我覺得沒什麼意義..,這邊就不列厚薄了。
量感方面是我聽起來的主觀比例,數字大不代表更多,請以比例為準;
質感方面,滿分10分,是僅以我聽過的為標準,
不過最高基本上是9分,10分是留給不存在的我家巷口耳機,
如果出現9.5分,代表其他耳機不管做得再怎麼好,
我都會認為很難與其匹敵的程度。
第一是 Shanling M30(訊源)、T+A HA200(一體機)使用4pin XLR
四頻量感為6:3:5:4,
四頻質感為5/8/9.5/2,
重低音太過強,且定位過度集中在中間,即使原曲有左右,聽到的也只有中間;
對速度快的判定更鬆,讓很多樂器聲被判定成速度快而出聲不正常;
人聲如果沒被判定成速度快就很好聽,反過來就會失真;
大多失真會變成高頻噪音,所以高頻質感才會那麼糟糕;
將嘴型描繪的特性發揮最好;
弦樂發揮的也非常好,算是我聽過好幾隻中頻特化耳機中最優秀的;
音場還算大;
第二是 Shanling M30(訊源)、T+A DAC200(DAC但當一體機用直推)使用4pin XLR 轉 4.4四頻量感為6:4:6:5,
四頻質感為8/7/9.5/7,
在漸入漸出的特性上最不明顯;
但保留了中頻甜度、提升亮度,可以說這邊是女聲為主的音樂,整體表現最好的組合;
重低音的部分是這幾個組合中最通透的;
不過聲音密度太高,其他樂器有點悶且音場偏小;
第三是 Shanling M30(訊源)、T+A DAC200(DAC)、Cayin HA-300 MK2(擴)使用4pin XLR四頻量感為4:3:3:3,
四頻質感為8/8/9/8,
完成度很高,各方面不論是女聲、流行、純音樂都相當均衡有實力,
原本提到的重低音都偏中間,在這個組合下分離度也到可分出相對位置的程度,
音場是這幾隻裡頭最大的,
且速度快的判定最嚴格,大部分的聲音都不會被判定為速度快而出現失真現象,
但變得相對暖糊一點,細節能聽到的量變少了,
人聲的甜度也因此被"相對的"小壓制了點, (絕對還是在人聲強勢領域)
有可能會不適合想走極致特化人聲的類型。
-------------------------------------------------------
不過,T+A的機器有很多可以調整聲音的地方,
我們對機器也不算熟,而且剛開應該不到10小時,也可能需要更長期的run機,
所以老實說有可能不好的地方,只是我們當下沒表現好而已,
但即使是現在,在各方面素質其實都已經很強了。
整體來說在速度上,我會覺得是跟大烏走向兩個極端的存在,
大烏是最強調速度快的極端, (1代2代都是)
而W2022是最強調速度慢的極端,
但兩者相同的是,雜食且均衡的超高基礎素質,
且有辦法調整成某種特化屬性的最優解,
而且一個全開放式、一個全封閉式;
一個全鈹振膜、一個全鈦振膜;
一個超大量產、一個超少限定;
還真有種站在對立面的王牌選手,正在用完全相反的理念打對台的跡象在。
但還是希望,
既然鐵三角真的成功做出這麼有實力且素質高的封閉式動圈,
能不能出一款普通木殼、相同單體、音色微調的常駐款式,
這對消費者跟市場都是好事一件。
--
※ 編輯: Arcumit (111.251.168.253 臺灣), 02/27/2023 02:10:46
敲碗量產款 (喊燒不會買路過
靠杯www 撞車了www
前端能不能控好低頻對W2022來說蠻重要的
對了,我這邊是把重低音從低頻裡獨立出來, 所以才會表示低頻少, 如果重低音也歸在低頻內,那低頻絕對就是太多了。
※ 編輯: Arcumit (111.251.168.253 臺灣), 02/27/2023 02:58:05是將"下潛/力道"與"量感"拆分開來看嗎
不是,就我認定上,重低音只有幾個樂器,通常是bass跟bass鼓, 低頻裡面僅限這兩個樂器的量感被明顯拉高了, 要討論下潛的話,重低音對燒友的耳機來說小意思了, 通常會講到比重低音樂器還更低的頻率。
我猜應該比較像是包圍感跟一般低頻拆
包圍感形成要素很多,但絕對包含極低頻造成的共振感
這類共振感的範圍會很大,不大會結象在一點上
相對地普通的低頻就比較會是單點的
講錯的話飛刀趕緊來打我臉_(:зゝ∠)_
我以說明我的定義為主,就不指正人了, 畢竟搞不好我的定義跟真正定義對比也是錯的w
※ 編輯: Arcumit (111.251.168.253 臺灣), 02/27/2023 03:22:34※ 編輯: Arcumit (111.251.168.253 臺灣), 02/27/2023 03:26:25
※ 編輯: Arcumit (111.251.168.253 臺灣), 02/27/2023 03:30:22
因為是chi-fi黑,所以山靈跟凱音的聲音不熟,不過私心
覺得T+A的聲音特色跟W2022應該不會太合拍
感謝樓主說明,推一個
也感謝拉麵大的說明
重低音有感,我用W2022聽転がる岩、君に朝が降る的時候
前奏的Bass蠻重的,而且那個共振感會很深入
說到chi-fi,西邊有W2022用戶是使用Hibiki sds簽名版搭配P
750u,不過這牌的DAC我沒聽過,沒辦法下評論
推心得~難得有機會可以看到W2022在不同前端的分享
耳擴推測用P750u應該會滿合適的
推 感覺重低音和其他低頻的調整是個棘手問題 看來要
靠前端的搭配 一般線材往往是兩個一起下修或上修
重低音因為通透不太會影響其他聲音的特性, 其實只要別太大力造成無法無視或過度壓迫感就好, 耳機特性自己就解決大半問題了。
C大被含摳
聲音慢?真有意思的觀察
推推 好耳機
我也有W2022跟大烏,我會用從容跟直接來形容他們聲音特
性的差別,比較不會用慢跟快
W2022是似慢實快,從容不迫,大烏是拳拳到肉,乾淨俐
落;一個像太極拳,一個像八極拳,一個像賓利的路感,
一個像法拉利
文章整體評價不是只有慢,是慢卻不拖、輕柔緩步前進, 因為是相當稀有的屬性、多種搭配都有聽見這特性,且呈現的非常有韻味, 所以才會覺得有強調,跟上面提的從容可能類似, 不過我總共也就三種沒什麼run+全權交給他人調整的搭配, 加起來大約聽40~50分鐘,可以把我的觀察當作第一印象就好, 也歡迎補充可能我有誤解的地方(?)
※ 編輯: Arcumit (111.251.168.253 臺灣), 02/27/2023 12:47:05※ 編輯: Arcumit (111.251.168.253 臺灣), 02/27/2023 13:07:32
那...耳機界的詠春拳會是哪一支耳機呢
我根本不懂拳法、也不懂車,用拳法和車描述完全進入我知識盲區,笑死。
※ 編輯: Arcumit (111.251.168.253 臺灣), 02/27/2023 13:13:05哈哈!那下回用水果來形容好了,之前寫心得是用甜點咬
下去的口感來比喻
※ 編輯: Arcumit (111.251.168.253 臺灣), 02/27/2023 14:01:18
要用手機拍很簡單 你只要準備一個專業攝影棚..XD
光源才是最重要的
6可以理解 老鐵聲音更亮
吃我閃電五連鞭啦
推個
21
[閒聊] 去聽了幾隻封閉式耳罩最近有點流行聽耳機前先吃拉麵 跟風一下 我木舌味道就不講了 之前一直有點好奇鐵三角的新木殼耳機AWKT與AWAS 到底聲音會不會像喇叭中的Sonus Faber呢?19
[心得] DAC 比較心得雖然不是用耳機聽,不過不同DAC的走向大致上還是可以提供給燒友參考,感謝四位燒友提 供的機器以及Top大大的summary 喇叭: DALI RUBICON 書架喇叭 訊源:IPAD 擴大機:CXA8017
[閒聊] 2020台北耳機祭一些心得1. Audio-Technica ATH-AWKT + AT-DAC100 + AT-BHA100 呃...我居然忘了拍照... 剛進門就看到這個組合沒人在聽,就趕快坐下來聽 聽完的感想是,呃...該怎麼說呢? 大部分的聲音似乎被縮到前方左右各60度的範圍裏面15
[心得] 鐵三角W1000世代量產木殼耳機從年初到現在終於把鐵三角量產木殼大耳機收齊 鐵三角到2018年為止出總共出了11款木殼大耳機 量產其實也就W100、W1000、W5000、W1000X、W1000Z五支 左邊是W100,中間是W1000,右邊是W1000Z 左邊是W1000X,右邊是W500011
Re: [心得] T+A Solitaire P & HA200跑去音悅預約蹭聽了一下這套組合 外觀上,做工很精緻,整體完成度算是滿高的 金屬加工質感非常好 HA200一體機上面標示左右聲道聲壓的小錶頭擺動看起來很舒服11
[心得] ATH-AWKT/L5000/z1r女毒心得今天為了推坑朋友帶他去了耳機店 不過我真正的目標是那間店裡的L5000/AWKT 目前最熟悉的耳機是mdr-z1r 所以這次的心得會跟z1r比較 訊源:筆電 dac/amp:dac254110
[心得][耳機評測] B&W PX7 身歷其境的超強音場第一次寫高階耳機,可能有些不足的地方, 或者比較玄學的地方,還請大神們多多指教! 文章好讀版: 2019年底發表來自英國的Bowers & Wilkins,由最高等級的800 Diamond系列工程師打造 出的PX7,是討論度非常高的一隻高階耳罩式降噪耳機,究竟它聽起來的感覺如何,值得10
[心得] 水月雨Venus聽感【前言】 自從水月雨宣布要推出自己的平板耳罩後 一直有興趣想聽看看她的表現 於是便趁著這幾天寒流來 大家都不太願意出門的時機去店裡尋問試聽5
[心得]Hi-X55/PS500E/AD2000X/藍蜻蜓等心得分享【前言】 受到朋友影響,開始尋找一到兩萬元,具有特色的耳機, 因為在這個價格區間,無法找到很全面的耳機,但若只追求單一優點並非不能, 以下介紹三款這半年購入的耳機,心得供各位先近參考, Austrian Audio Hi-X55討論似乎較少,但個人蠻喜歡的,私心希望可以增加點能見度。1
[心得] ad1000x ad2000x msr7b直推簡易試聽心得看到有人po了ad2000x的心得才想起來之前去台鐵試聽了,來簡單寫一下我個人的感覺。 在正文之前,先說明以下聽感皆為DX80直推,所以可能會有跟大家印象不太一樣的地方。 另外想順便問一下,有沒有人知道DX80要怎麼連上HERUS+,OTG現在這邊行不通,同軸轉接器感覺多轉一層音質也好不到哪去... 如果有人知道的話希望可以跟我分享一下,感謝。 進入正題。 試聽曲是FRIPSIDE跟和樂器樂團的數張專輯,基本上都是比較大聲的歌居多,因為台中的台鐵展示區位於中區的大馬路旁邊,玻璃窗的隔音幾乎等於沒有,再加上店裡有在播音樂,原本想要嘗試南條愛乃去年出的那張ACOUSTIC FOR YOU,不過因為背景太吵2000X跟1000X很多細節都聽不到,所以這邊就沒有寫到那個部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