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AMD (___ ) !! 7950X購入心得+簡單測試
AMD (___ ) !! 7950X購入心得+簡單測試
“廢話超級多,請注意流量與耐心的不足”
--
前言
購入7950x的原因主要還是風冷,個人堅持風冷的原因是因為以前用水冷漏過水,帶走一大堆資料有心理陰影QQ
目前的配置是雙塔單扇(DRP4中間換成SL120無限鏡),散熱能力可能只比單塔好一點點,相比D15或水冷要弱上很多。
https://i.imgur.com/LhqTRwQ.jpg
一直以來,我都是使用I家的處理器,保持著3-4年換一代的速度,從4770k -> 6700k -> 10900k -> 13900k,雖然距離上次換10900k只有二年多(11代上市之後才換的),但由於13代的升級幅度相當大,因此還是決定提早更換。
那時候的配置是13900K配上G家的Z690 Gaming X D4,加上之前10代時用的D4 4266,散熱器一樣是雙塔單扇的DRP4,但一開遊戲,家裡直接噴射機起飛XD
後來上網研究了一下發現要降低溫度需要降壓,但我這顆可能是超級大雷包,全預設只降0.1v就直接藍,Ram要跑G1只能3200,關小核關超線呈有好一點,但效能實在掉太多,中間曾經一度想說要不要把旁邊還沒拆的D15裝上去看看,但上網查了一下發現不降壓的話風冷好像真的沒辦法,也猶豫過要不要降到13700K或13600K,但除了效能有落差以外,主要還是因為自己得了一種叫做”不用旗艦不舒服”的病XD
所以之後,7950X就來我家啦,來看看網路上盛傳的大火爐這次表現如何。
--
購買心得
一開始買13900K的原因,除了我一直習慣用Intel以外,還有就是能沿用自己原本的D4,加上那時候DDR5價格超級天價,也一度覺得AMD直接放棄D4的策略不太行。
但時至今日,隨著D5的價格越來越平民化,跟D4之間的距離個人覺得算很能接受,加上主板的價錢,Intel+D4+Z690跟AMD+D5+B650的價錢其實也差不多,而B650還有能用上9950X的機會。
https://i.imgur.com/PIw6DdV.jpg
https://i.imgur.com/HmmUJ3r.jpg
PS:因為個人需要風冷,降壓是必須有的功能,Intel在13代的B版鎖了電壓,強行降電壓效能會崩,所以才拿Z690而不是B660比(雖然現在原價屋X670 Elite跟B650 Elite同價…)
--
首先是選主機板,由於我硬碟需求很少,只需要2個M2+一個SATA就行,因此只要是ATX板型,不論B650或X670都符合我的需求,考量到”說不定7950X也沒辦法風冷QQ”,因此就先打算選擇較便宜的B650試試水。
個人需求:
1. 雙M.2
2. 一個SATA
3. 由於有FM需求,因此必須有2個PCIE X16插槽,且間距2SLOT以上
4. 第二個PCIE X16需至少有4.0 X4以上,X8更好
雙卡的需求真的滿限縮主板選擇的,最後篩選出來的剛好御三家各一張,分別是
1. ASUS TUF B650
2. MSI B650 CARBON
3. Gigabyte B650E Aorus Master
10900K的時候是用Z590 Godlike,所以原本想直接選CARBON的,但主機板上那奇怪的規格印字我真的欣賞不來。
而技嘉的各方面都很符合,在對岸評價也很高,硬體規格也給好給滿,再加上技嘉的SLOT排列超級適合像我這種雙卡用戶,但…軟體真的太爛了,尤其是燈光控制這塊,我13900K其實也沒用多久,就發生過幾次燈光跳掉,或RAM亂閃的情況。
所以最後就選了TUF,還搭上活動多送了一個ROG CLAVIS,聽起來有點像低音失控版的藍蜻蜓,等之後有時間再去耳機板發詳細的心得。
其實ASUS還有另一張一樣符合我需求的B650E-E,但台灣沒上市也沒相關資訊,還是我在對岸看到有人在討論7950X的終極坐駕是B650E-E還是Aorus Master的時候才發現的,由於個人運氣不太行,所以也不敢賭買水貨主機板QQ
這邊還是要稱讚一下技嘉最近的主板,對雙卡用戶,尤其現在顯卡越來越肥大的情況下,SLOT的排列相當友善,不像隔壁二家,MSI是就算買Godlike一樣沒辦法在雙卡的情況下把40系插在第一槽,而ASUS則是只把這樣的配置放在HERO以上的主機板,刀工相當細緻…
—
ASUS刀法真的細緻,這塊TUF B650 PLUS相比ROG的板子少了不少功能,我有發現的主要是BIOS中的AI Feature,包含AI超頻、SP分數(這個連X670的PRIME都有QQ),而軟體功能也少了AI Cooling,之前用MSI的Frozr AI Cooling體驗相當好,跟我自己調風扇曲線效果差不多,可惜這次沒辦法體驗華碩的自動風扇,不知道跟MSI的比起來如何。
另外就是TUF只是6層板,在RAM的規格上相比其他偏低,但由於ZEN4 RAM的SWEET POINT只需要6000,因此這點倒是影響不大,其他諸如供電、TypeC非全速、後置IO稀爛、原裝WIFI網卡是雷貨MT7921、CPU接口只有8+4對我來說影響都不大,網卡也自行更換了AX210,但在意的人就要特別留意囉。
--
接下來是選RAM,爬了很多對岸跟外語的論壇,除了發現6000是SWEET POINT以外,還發現了對ZEN4來說並不是越新的顆粒越好,一般來說,會是越能超的顆粒越好,所以對Intel來說是
A-Die > M-Die > 三星V09 > 三星V07 > 美光
但由於ZEN4只需要6000左右,而M-Die在6000的時候更能壓小參數,因此對ZEN4來說就變成
M-Die > A-Die 三星V09 > 三星V07 > 美光
現階段來說,市面上區分DDR5的方式主要藉由頻率跟CL值,通常,標7200以上的均是A-Die,而6400-6000-5600則是M-Die,其中如果標6000-36-36的會是三星顆粒,5200以下的則都為美光。
考量到RGB效能加倍,最後選擇PNY的D5-6000 16G*2,在他們的蝦皮官方加入會員會送新戶9折,再加上5%蝦幣回饋,入手價差不多在4200左右。
至此,這次要更換的零件就齊全了,最後的規格如下
CPU (中央處理器):AMD R9-7950X
MB (主機板):ASUS TUF B650 PLUS
RAM (記憶體):PNY XLR8 MAKO RGB DDR5 6000 16G*2
VGA (顯示卡):ASUS TUF 3080 Ti (沿用)
Cooler (散熱器):低能版Dark Rock Pro 4 (沿用)
SSD (固態硬碟):PNY 3040 2T*2 + MX500 2T*1 (沿用)
PSU (電源供應器):TT TF1 1550w (沿用)
CHASSIS (機殼):Fractal Design Torrent (沿用)
MONITOR (螢幕):Acer X27 (沿用)
--
簡單測試
統一標準都用R23跑10分鐘測試,溫度牆統一85度,除了全預設外其他Override-200,Ram 6000,風扇轉速是Asus靜音檔,Torrent底下換成SL140*3,後方加裝SL140*1。
全預設:多核36316,單核1975
https://i.imgur.com/ttmhGag.jpg
可以發現預設電壓相當高,因此一下就撞溫度牆,頻率也跑不到5G
https://i.imgur.com/hPHdRT8.jpg
安裝Ryzen Master,使用內建的PerCore Curve Optimizer,花了大概3-4小時,得出全核CO -30,直接Apply就會寫進Bios裡,滿方便的。
https://i.imgur.com/5z80GJ4.jpg
不過不知道是軟體Bug還是這代的ZEN4降壓空間很大,不論Bios內怎麼改設定,基本上測出來的就是全核-30。
全核-30
跑起來一樣撞溫度牆,但頻率高了不少
https://i.imgur.com/9dmZrbl.jpg
最後得出多核37960,單核1982
https://i.imgur.com/UiazrF0.jpg
接下來使用鼎鼎大名的1USMUS大神做的Hydra 1.3A來測試看看
官方有幾個測試前要做的設定,主要是驅動要更新到最新,RAM的超頻要穩定,然後BIOS全預設,防掉壓各廠家不同,ASUS – 3 MSI – 4 ASROCK – 2 GIGABYTE – HIGH
第一次打開的時候會問你使用的主機板的等級,因為這代供電基本上是溢出的,所以我選mid-end等級,這幾個選項好像是影響軟體預設的功耗數值。
https://i.imgur.com/smD5R8l.jpg
然後點選下方的DIAGNOSTIC,選擇CPU,就會看到以下的介面
https://i.imgur.com/uC1qxWy.jpg
預設AMD CO會從-28開始,而其中最快和次快的核心則是-20,Settings preset可以更改測試的強度,強度越高可靠性就會越高,而由於我沒有要使用他的Hydra OC,因此將Only AMD CO打勾,CO step是每次進階時要增加多少CO,預設是2,如果要特別精準可以改成1。
最後我個人設定是這樣
https://i.imgur.com/FS9iatn.jpg
然後按LET’S GO!他就會開始測試,由於7950X核心數較多,這樣的測試大概整整花了2天,而在測試期間是建議不要使用電腦的,因此我是在周末剛好回老家的時候放著給他跑,最後測試的結果如下
https://i.imgur.com/B05eS6l.jpg
https://i.imgur.com/iY0eUWI.jpg
Hydra的數值很激進,設定之後只能跑R23但無法通過P95,所以我個人是將所有數值加15後使用,不過在Bios裡面,如果去AMD超頻的選項裡,數值最低只能填30,但如果在華碩自己的AI TWEAK這裡面填,則最低能填到60。
Hydra後測試
雖然一樣撞85度溫度牆,但分數又高了一點
多核38512,單核1975
https://i.imgur.com/UII3iaE.jpg
https://i.imgur.com/ghr4oIr.jpg
Hydra+Eco mode 125W
這時候就不會撞溫度牆了,溫度大概79-80度之間
多核略為下降到37640,單核1986
https://i.imgur.com/RkE00Un.jpg
再進一步降低到Hydra+Eco mode 105W
多核下降到36654,單核1989,但這時候的溫度只有70度左右,離主機大約50公分也聽不太到風扇運轉的聲音,跟IDLE時差不多安靜
https://i.imgur.com/qgs5FAc.jpg
經過測試可以發現,就算降低到105W(實際總功耗PPT約142W),單核性能完全不損失,而多核也僅有不到10%的損失,以我個人來說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相比13900K關小核仍然是涼上一些,且性能基本持平。
中間有額外拿一個之前閒置的14cm風扇裝在DRP4前,僅Hydra時多核會提升到大概40K左右,單核也能突破2000分,但就看不到我那長得跟幻光戟87%像的RGB了,也就是說,裝風扇提高10%左右的多核效能,會損失20%的RGB心靈馬力,不划算(X)
以上簡單測試,等之後14的無限鏡出了我應該才會換上D15+二個14CM無限鏡,到時候再來看看能把7950X推到甚麼程度。
--
後記
綜合來說,我覺得7950X算是一顆不錯的CPU,但由於ZEN4的單核性能大概只有13代的九成左右,在遊戲方面Intel的13代超香超強,但也超熱。
而在生產力方面,看各大評測基本上7950X跟13900K算是伯仲之間,看哪個軟體優化好哪個就會強,除了需要AVX512的時候7950X會強上不少,而相對於13900K來說,7950X有著較為低溫(前提是要去Bios設定,希望AMD之後能在Ryzen Master裡面加上選項),且不會遇到大小核調度的問題,雖然大小核日後應該會漸趨完善,除非Intel下一代就放生大小核架構,但機會應該不大,畢竟要先解決環狀總線只能放10顆大核的困難。
總之,生產力的話二邊各有千秋,建議查找評測看自己使用的軟體哪個優化比較好,而遊戲取向的話,如果你能接受水冷跟發熱量高,那13900K就是目前當之無愧的最強處理器,但如果像我希望使用風冷加上希望耗電量能低一點的話,那隨著D5的降價,同樣也有降價的7950X也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最後附上我家主子度辜剛好靠到手機架上的可愛照一張結束這回合。
https://i.imgur.com/xIr1e5Z.jpg
--
貓咪可愛
推,風冷愛好
13900k會不會是BIOS設定問題 LLC那些有動嗎
13900k我的時脈預設 offset 0.095V PL1/2=253W
跑2077不超過60度
都預設值QQ
推!
推
你那時候用技嘉 他bios有問題上不去正常qq 13900k用pa12
0se玩遊戲就60幾度左右
我有更新到最新的說
喵喵可愛
不過7950多核分數真猛 我175w也才37000
低瓦的時候台積電真的滿猛的,可惜高頻不太行
推
原來B版也能調整電壓 之前都一直以為X版才行
之前的不確定,但這代可能是因為X670只是B650*2哈哈
太長end - >看到貓 - >只好推了
身體是很誠實的
推測試,看來38500分/85度 那個設定不錯
0.1v很多耶老大...
0.1v原來不是基本盤嗎?
降點頻阿,又不會差多少
降到4.4丟進ITX裡了
很長一篇文,但會被刪文+水桶十天
為什麼QQ
哪家水冷會漏水
日本地名+風神,不過已經是滿久之前的了
推原PO愛折騰 俺是直接pbo-e設L2 R23大概3.69-3.7萬間 省
時不費力 但是抽到U皇內顯是壞的...只能等年後送高價屋xD
I家壞CPU竟然不是都市傳說!K版直升KF XDD
推分享
推
玩了幾10年電腦 第一次碰到全新壞U的 幸虧當初沒貪便宜在
JD或美亞買= =
推用心分享
很不想用水冷+1
不能貼單
啊啊原來,改成這樣希望不要被桶QQ
怕水冷帶走資料+1
I家壞U484都市傳說俺不知道 但是A家肯定不是 XD
7000系不是也有avx512嗎
7000系有但13代好像沒有
hydra 1.3A 在chiphell有人提到測出來的CO值不穩定,個人試
5950x 也是不穩,還是回到 1.2H 的測試結果繼續用.
哦哦感謝告知,有空也來試試看
這又不是菜單文,可以貼估價單吧
不用旗艦不舒服..阿你怎摸不用X670的版==
哈哈一開始怕7950X用風冷也壓不住,等25號搶折價券買X670E-E囉
我懶得慢慢測直接設溫度牆70 all core -27,約跑38000
整那邊,-30會重開機QQ
70!水冷真的猛,你可以跑跑看Hydra,說不定只有一顆核心雷但其他超強XD
7950X配16G*2 根本ㄏㄏ
哈哈太窮是原罪
推 貓貓再推
香的啦~~~
推
我覺得你可以先試試D15,說不定可以把溫度壓更低
應該是會換,等14無限鏡然後順便裝到X670E-E上,一次解決
推
現在10個人大概只剩2-3個會買AMD 已經救不動的D5策略
其實現在價格算下來還行,看個人選擇了
1.2H要看支不支援Zen4,若沒有的話要再等新版本看看了
進下一代優劣勢就相反了,AMD不用換板i皇又改腳位要換
主板了
坐等9950X哈哈
對岸有人分享他的7950X,他在北方接近0度用360水冷,cp
u自己兩核boost到超過6G
Bios裡面有個選項是中低負載加強,開了之後二核最高看過5.9G,不過跑P95會藍,穩定性 還不夠
樓上描述這樣室內也太冷了吧(抖
AMD在冬天超香的,簡易型暖爐
想看這樣跑FM加madvr的心得分享
我FM是交給Vega56跑,madvr用NGU-Sharp開高,螢幕4K,56佔用率大概20%左右,3080Ti大 概50-60,拉動進度條都很順,個人挺滿意的
0度還好吧,北方沒0下都算溫暖了
真好,我也想得和你一樣的病
你現在冬天測出一個風冷勉強能壓的設定,是不是到了
夏天又要重測了
因為是用靜音檔,風扇轉速不高,其實散熱餘裕應該還滿充足,加上現在P95溫度也差不多7 0度,感覺夏天應該撐得過去
他還有D15沒拆,裝上去應該就不會勉強能壓了吧
我看風冷對比測試DRP4跟D15可以差到5-10度,應該比現在這個殘廢版好很多XD
怎麼沒有再忍耐一下撐到X3D版本出來呢
X3D應該還是會買一顆,到時候再來玩玩看
co-25 溫度牆85 7900x r23大概28k...
可以試試Override-200,把CO拉到-30看看
有D15為什麼不用 是收藏?
以前是覺得DRP4比較好看,加上10900K降壓後溫度還Hold得住
懶得調直接改PBO溫度牆就好了,夏天照樣75度
改curve optimizer是讓同樣溫度頻率更高
AM5主機板,各家廠商幾乎都有寫好參數直接套也很快
CO真的不錯,尤其可以針對各個核心不同體質給予不同電壓,不過就是測試的過程比較繁雜 耗時,直接Eco mode+溫度牆又香又甜
暖爐效果明明就是總功耗高的I牌會比較好…
I真的滿熱的,但更熱的是3080Ti (主子表示喜歡XD
為什麼不等X3D
買了之後X3D才確定有7950版本,到時候再買來試試看~
如果只玩遊戲的話,13代可以考慮關HT
效能掉太多了QQ
心得給推
貓貓可愛
推詳細
很詳細的一篇文..
沒呀,蠻多遊戲關HT之後幀數反而是增加的,尤其網路遊戲
跟paradox那堆4X遊戲,以前關HT損失太多執行緒,但現在
有大量小核能在多執行緒應用中彌補這缺點,耗電跟溫度還
能降不少,我是覺得還ok
小布可愛<3
89
[情報] 13代K版解禁13600K打7700X AMD遍體鱗傷21:00解禁 但是中國偷跑 我會把後續其他家也留在這裡 環境48
[情報] 7950X R23更勝13900K 在360水冷下96度7950X R23成績曝光了 一開始的測試下 多核成績為29649分 這成績甚至只有12900KS左右的成績而已 另外這是在風冷下的成績42
[情報] Intel 13代酷睿曝光:介面不變i5全大小核距離Intel 12代酷睿處理器發佈過去沒多久,關於13代酷睿的消息就來了 據爆料,13代酷睿將會在今年第四季度發佈,介面與12代酷睿保持一致,還是LGA1700。 此次爆料資訊相當齊全,處理器型號從奔騰G8500一直涵蓋到i9-13900K共17款處理器 除了預料之中的i3-13100/F、i5-13400/F、i7-13700K/KF之外,還多出了比較少見的 i9-13800/F。32
[情報] 性能暴漲40% 3D快取版Zen3堅持8核遊戲夠用由於Intel的第 12 代 Intel® Core™ 處理器架構大改 IPC提升19%,導致這一代Core單核性能遙遙領先,最強遊戲處理器已經被12代Core奪回去 了 AMD這邊的應對方式是推出Ryzen7 5800X3D 處理器,增加了額外64MB 3D V-Cache緩存。 根據AMD所說,這款處理器可以帶來平均15%的遊戲性能提升9
[情報] 13900K在PassMark測試中為最快單線程CPUIntel即將推出的Core i9-13900K Raptor Lake旗艦CPU 已成為PassMark排名中最快的單線程晶片。 13900K是旗艦Raptor Lake CPU,在8個P核(Raptor Cove)和16個E核(Gracemont V2) 配置中有24個核心和32個線程。CPU配置為3.0GHz的基本時脈、5.8GHz (1- 核的單核升壓和5.5GHz的全核升壓(所有8個P核)7
[情報] 華碩AM5優化,限制Tjmax溫度、直降25度AMD的Ryzen 7000處理器及AM5主機板已經上市了,這一代的性能提升還是很明顯的,只不 過玩家糾結的不止是性能,還有溫度——Ryzen 7000的Tjmax溫度達到了95°C。 這個95°C不是隨機的,是AMD給Ryzen 7000設定的溫度,不論是風冷還是更強力的水冷, 處理器都會撞到這個溫度牆,AMD這樣設計是保證處理器盡可能釋放出更高的性能,因此 對溫度上限放寬了。雖然對提高性能有利,但是95°C的高溫不是所有玩家都能接受,5
[測試] Intel 13700K水冷超頻與ARC 770實測心得Intel Core i7-13700K外觀、規格、效能條狀圖對比影片請訂閱支持: 距離10月下旬Intel推出首波13代Raptor Lake-S架構新平台已有一段時間,網路上已經有 相當多有關i5-13600K與i9-13900K效能測試資訊,windwithme先前已經分享過13600K風冷 超頻與13900K 6G超頻的評測,本篇主角為Intel Core i7-13700K媒體版,外包裝明顯不
51
[閒聊] 欣亞跟原價屋的服務態度會差很多嗎?27
Re: [情報] AMD下代APU 8060S內顯已經看到4060Ti尾燈6
[閒聊] 美光DDR4記憶體RMA心得5
[菜單] 75K遊戲主機菜單請益5
[菜單] 60K~70K 美編工作主機請益4
[菜單] 60k 不含卡的深度學習機4
[測試] 美光T500延伸測試:新韌體! 3DMark跑分!2
[菜單] 40k 中重度遊戲機1
[菜單] 32k左右繪圖機1
[菜單] 55K遊戲機請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