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小觀:最新模式以西風槽壓倒性力量,下週抵
天氣小觀:最新模式以西風槽壓倒性力量,下週一抵碰北台灣高空
今早最新模式對北宜有了"減雨"的訊息,相對的25W發展前景就越不佳。
當然共伴條件就越不存在了!
25W是熱帶海面氣旋擾動向上發展,成颱後因為CISK機制對流爆發,
對流釋放潛熱,並對大氣高空環境有了改變,
因此才會有了南颱風 北西風槽 東太平洋高壓
這種秋季大三角的秋颱共伴系統。
不過,今早模式修正,週日起這波西風大槽展現壓倒性力量,下週一抵達北台灣,
因此,25W提供的暖溼氣流,爬升在東北季風之上後,很快會被西風氣流往東帶走,
這也是為何幾乎沒有聽說過"冬颱共伴、春颱共伴",這就是西風帶的高空氣流控場。
一旦,西風帶展現壓倒性力量的時候,高空變化結束了秋季大氣地面秀,
冬季系統接掌台灣後,就是北極渦旋稱霸大半個北半球的時候了。
當然,目前漸入的深秋大環境,南方熱海一片,
冬季系統的西風帶勢力與熱海氣旋+副高場還有一些爭奪戰沒結束。
值得注意的是,長期預報北極渦旋可能移進西伯利亞,
由於永夜擴大,北極渦旋處於增強期,快速增強的北極渦旋特色就是"跳躍南方潑灑寒流"因此,
11月以後進入東亞寒潮爆發的季節,東亞要留意了。
台灣,就要看東亞沿海的暖暖墊如何了。
(目前渤海、黃海已經低於平均值,剩下東海暖暖墊撐住了)
(簡單說說囉)
--
頭推
推
推
推
看來這波雨勢應該比上波小不少
推
推推
對流都要乾了…
周末要上台北 希望不要太大雨
推
EC12z這報到西風槽預測就開始有明顯變化 只能說大
氣就是變幻莫測
Gfs月底的高潮症又來了
今年有機會能出現共伴在台灣的日子應該已經過了
讚 別再下了
雨小才好,北部沒缺水問題不用補了
讚讚讚 沒雨就是棒
真的,共伴那種雨,不要發生最好
推
gfs可信度真的不高
毛毛細雨一直下就好,不用共伴了
CWB發布25w的特報了
喜歡毛毛細雨
CWB的潛勢改為預測會形成輕颱(離開海警範圍後
暴雨掰掰~
GFS那個是三小笑死
GFS XDD
暖暖包買起來!
會提早入冬嗎?
所以雨勢比預期的小吧 新聞還說週末要防致災大雨
GFS感覺就是想看大場面
GFS:大家一起嗨起來
秋天要掰了嗎?怎麼那麼短
耶 希望不要下雨
GFS應該幾報就修不見了
GFS會準的話 台灣這幾年早吃餅吃到飽了
目前十天預報北台低溫都還有20度左右
又濕又熱
GFS每報都變來變去的 還是參考就好
這週末熟悉的濕度跟溫度要回來了~
明天台北是小雨還是大雨阿?
台北信義飄雨中
南港細雨紛飛
形成拜託趕快滾,不送,每次真會挑時間來
對流整個消風 還長得回來嗎XD
希望孟加拉灣的92B和西太的93W可以爭氣!
地板微反潮
爆
天氣小觀:下週蒙古冷高壓吹出的東北季風報到天氣小觀:下週蒙古冷高壓吹出的東北季風報到 9月中旬,西伯利亞冷高壓帝國勢力已經建立 真正的東北季風要來了, 模式預報下週,首次蒙古冷高壓吹出的東北季風直達台灣,是大氣的正統東北季風, 接下來,爆
天氣小觀:罕見蒙古冷高壓全控,追加一劑東北季風天氣小觀:罕見蒙古冷高壓全控,追加一劑東北季風 時序來到五月中,模式竟然預報下週罕見的東北季風追加劑, 從西伯利亞、蒙古、到東亞,台灣,冷高壓全控, 真是非常罕見! 原因要追溯到前兩日的西伯利亞冷高壓竟然堆積近1040百帕,實在少見;爆
天氣小觀:鋒面過後,春暖花開時序走到三月, 也是一般人體感認知春暖花開的三四五月春季; 事實上,從節氣來看, 進入了驚蟄,已經是非常"純正"的卯春了。 以太陽公轉黃道角度來看,爆
天氣速觀:今午後,秋颱共伴效應天氣速觀:今午後,秋颱共伴效應 從前天的輻合(熱低/擾動和日本海弱冷高壓輻合), 到昨天的類共伴/廣義共伴(尼莎颱風外圍環流和偷渡東北季風共伴), 到今天西風槽南壓就要留意秋颱共伴效應了。爆
天氣小觀: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多颱之秋,梅花再開天氣小觀: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多颱之秋,梅花再開 秋月如珪,梅花非花, 誰也沒想到短短一週的東亞南方入秋大環境, 西太平洋竟能一字排開颱風、熱帶性低氣壓、熱帶擾動通通來, 帶頭的梅花颱風更是即將接近台灣,海上警報甚至陸上警報又要發布囉。95
天氣小觀:模式下週1040百帕以上蒙古冷高壓天氣小觀:模式下週1040百帕以上蒙古冷高壓 時序來到九月底,冬季系統威力已經到了不容小覷的情勢, 今年的冬季系統入秋後攻勢偏猛, 模式預報未來一週1040百帕以上的蒙古冷高壓出現, 下週東亞第一波冷氣團出現,有趣的是86
天氣小觀:冷氣團過後,菲東高海溫期待2022首颱天氣小觀:冷氣團過後,菲東高海溫期待2022首颱 冬季迷的春天就像是夏季迷秋天的感傷: 忽然間樹梢冒花蕊 我怎麼會都沒有感覺 Oh 整條街都是戀愛的人72
天氣小觀:97W發展慢,輻合;97W速成颱,共伴天氣小觀:97W發展慢,輻合降雨;97W速成颱,共伴降雨 目前台灣大氣最關心的就是秋季大氣地面秀輪到台灣, 由於西風帶南移,東亞西風槽頻頻,太平洋高壓脊位於台灣東方, 南方的海溫仍高,熱帶擾動有機會發展為颱風, 因此,就像春季大氣高空秀的壓軸有梅雨,33
天氣小觀:留意熱低25W,若成颱後的類共伴(北宜)天氣小觀:熱帶低壓25W成形,如此一來,留意熱低25W若發展起來後的類共伴(尤其北宜) 剛剛看到模式又嚇一跳了! 是的,北宜又要注意了! 原本以為呂宋島東北方的擾動往西移只是東風波擾動, 結果,秋季大氣地面秀再度展現神鬼莫測的特性, 東風波擾動在與北方高壓系統互動的過程中,發展變成25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