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過曝世代》應對社群媒體對青少年的傷害
《過曝世代》讀後心得:如何應對社群媒體對青少年的傷害?
青少年為何更不快樂、缺乏安全感、自我評價低落
圖文好讀 https://readingoutpost.com/overexposed-generation/
網路社群媒體的發達,對青少年造成了哪些心理健康上的傷害?像是缺乏目標感、動機低落、沒有耐心、容易不安與焦慮、注意力不集中、思緒碎片化…等。關於這些負面的影響,我們除了理解背後的成因之外,還能做些什麼嗎?
這本書在說什麼?
《過曝世代》的作者是臨床心理師陳品皓,他長年專注於青少年的心理諮商。他發現青少年在網路和社群媒體環境中所面臨的種種心理挑戰,並透過這本書提供實用的解決方案。我邀請到作者本人接受我的訪談(下一本讀什麼 EP.367),以下這篇文章整理自訪談精華和我的讀後感觸。
本書總共分成四個部分,第一章闡述了過曝世代的意涵、青少年的心理特性,以及兩者間的關係與影響。第二章從過曝世代所遇到的挑戰出發,回到孩子本身,我們在教養中值得參考的具體原則和建議。第三章著重在家長面對過曝世代青少年的成長、陪伴中,互動的原則與練習。第四章則是針對幾種常見親子間因為網路引發的衝突,能夠緊急介入的方法。
整體來說,這本書特別適合家長閱讀,可以更好理解過曝世代的青少年,知道他們要如何去面對心理安全感低落的問題,或者是一些社交焦慮和自我認同方面的問題。書本裡面提供的解決方法,能幫助家長更好地陪伴孩子度過這段青春期的情緒風暴。
過曝世代的定義是什麼?
如同書中所說,「過曝世代」指的是在2007年智慧型手機上市後出生的孩子。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將這代孩子與上一代家長在網路使用習慣上劃分為兩個截然不同的族群。
在過去,人們使用網路需要通過桌機或筆電,插上網路線,注意力是固定的。而智慧型手機打破了這種物理上的界限,讓人們隨時隨地都能上網。對青少年來說,這改變了注意力歷程,帶來更多影響。智慧型手機與人際關係的結合,使得注意力不斷被分散,衍生出許多心理和情緒上的適應問題。
陳品皓老師提到,在他幫青少年諮商的經驗當中,發現許多青少年在國中到大學階段常遇到一些心理問題,例如人際關係互動困擾、對評價的過度在意、拒學、網路沉迷、學習低落等,這些問題經常會延伸出憂鬱和焦慮等情緒狀態。這些情緒問題會影響孩子在學校和生活中的適應能力。
過曝世代的孩子有哪些特徵呢?
根據書中的描述:「過曝世代孩子有幾個特徵,在看似心理脆弱的背後,實則是容易受到情緒困擾、注意力普遍不集中、思緒碎片化、抽象思維、思考內容與深度普遍性低落、對於評價存在一種超乎同齡層的在乎與恐懼、缺乏目標感而呈現動機低落的狀態。在這些現象的綜合表現下,呈現出一種心理成熟度延遲的整體世代現象。」
這些問題的產生,跟過曝世代所帶來的影響息息相關。簡單來說,過曝世代的孩子要面對三個艱難的挑戰:「網路原生、界線失序、餘裕失去」。
「網路原生」是指現在的孩子天生就生活在網路環境中。「界線失序」則是指網路24小時無所不在,物理空間與網路空間的界限已經模糊。這使得孩子在學校發生的事情,放學後在網路上繼續延燒,注意力無法得到休息。「餘裕失去」則是指孩子在這種環境下,失去了心理上的餘裕,情緒隨著網路上的事情不斷起伏,無法靜下心來有效消化。
如同作者在書中寫道:「這可能是一群生長在史上最安全的年代,心理卻處在安全感低落的世代。」綜合以上三種挑戰,這造成了過曝世代的孩子更不快樂、更缺乏安全感、自我評價更低落。
限時動態如何影響人際關係?
過曝世代的青少年也經常會有人際關係上面的困擾,跟以往比較起來,限時動態的出現讓這種困擾更加惡化了。
「限時動態」是一個在社群平台上分享短訊息或圖片的功能,這些內容會在 24 小時後自動消失,像是 Instagram 或 Facebook 都有這類功能。這種功能使得青少年每天都要不斷滑動手機來查看朋友的動態,以維護人際關係。
青少年非常在意他們的人際關係,因此他們會「不斷檢查限時動態」,以確保自己沒有錯過朋友的重要資訊。如果他們漏掉了某些限動,可能會覺得自己被「邊緣化」或「脫節」。這種對限時動態的依賴,使得他們的注意力被不斷分散,增加了維護人際關係的成本。
這種現象,也導致了「心理餘裕」的缺乏,使得青少年根本沒有時間和空間可以好好消化資訊:「過曝世代在心理餘裕上的缺乏,對心理帶來許多影響,包含高倍速的步調壓縮了等候的餘裕、對自己是否被關注更加在意、在關係中容易不安與焦慮,同時也逐漸失去了培育深度專注的環境。」
所謂的「心理餘裕」指的是心理上和情感上的空間與時間。當青少年在現實生活中發生人際衝突時,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反思和消化這些衝突。這段時間讓他們能夠冷靜下來,從不同角度去理解問題,進而找到解決方案。
例如,在社群媒體還沒有問世的年代,如果青少年在學校與同學發生了爭執,他們回到家後,會有整個晚上的時間來平復情緒,並與家人或朋友討論、尋求建議。這段時間的沉澱,可以讓他們更理性地看待問題,避免衝動行事。
而現在,社群媒體的限時動態使得人際關係的衝突不僅限於現實生活中,還會延續到網路上,且信息的即時性讓他們幾乎沒有時間去消化和反思。
更嚴重的是,限時動態的「碎片化」特性,讓青少年無法獲得完整的人際關係畫面。他們看到了朋友的碎片訊息,卻不一定看得見事情的全貌。這種方式並不能真正幫助他們維持深層次的人際關係,反而使他們的注意力不斷被分散,加重了更甚於以往的情緒壓力。
在這樣的環境下,青少年很容易因為一時的情緒波動而做出過度激烈的反應,更加劇了人際關係的緊張。因此,餘裕在緩解人際關係衝突中的重要性愈加凸顯。
有鑑於此,我們雖然不能要求青少年從此戒斷限時動態,但是可以透過適時的溝通,告訴他們「擁有餘裕」的重要性,才不至於讓人際關係的經營被限時動態給完全綁架了。
如何建立自我認同與心理疫苗?
要如何幫助青少年降低過曝世代造成的影響呢?
「自我認同」對於青少年來說非常重要。自我認同包含三個面向:「個人認同」、「社會認同」和「形象認同」。個人認同是指孩子了解自己的個性和情緒特質。社會認同則是指孩子在人際關係中的角色和技巧。形象認同是指孩子對自己外在形象的看法。
當青少年在追求自我認同的時候,往往會跟自卑心態之間產生拉扯,變成一種矛盾。如同作者所說:「孩子心裡一方面追求理想的自我表現,但內心底層的自卑卻讓他擔心自己承擔不起這樣的期待跟結果,於是不斷在矛盾扭捏之間循環。 」
對於家長而言,這時候最應該「避免」的就是落井下石,不要故意去否定和打壓他。否則就會導致難以挽回的反效果:「當一個人的自我期待長期被否定、被打壓或是被貶抑之後,失落感與挫敗感會讓他的心理更加擺向另外一側:自卑心態,而形成失衡的狀態。一旦這種失衡穩固之後,他就會處在極容易自我否定的心理慣性中。」
為了提高孩子的自我認同,「心理疫苗」的概念就派上了用場。
在陳品皓的臨床經驗中,心理疫苗是一種幫助青少年建立自我認同的有效方法。例如,對於在意外在形象的孩子,可以透過「肯定他們的其他優點」來提升自信,而不是否定他們的感受。這樣,孩子可以在面對自我懷疑時,找到內心的安定感。
作者在書中也給了家長忠告:「當我們在看孩子自認為缺點的特質時,值得進一步思考的是,這些缺點在什麼條件下,它會有優勢?這也是我們可以幫助孩子自我理解的部分。
『一體兩面、情境決定』背後的觀念是,這世界有些事情是絕對的,但有更多事情是相對的。相對的意思是,你可以選擇、創造有利於你的環境,而不是只有被決定的份。」
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家長的「理解」和「支持」非常重要。家長應該理解孩子內心的矛盾和衝突,並在與孩子互動時,安撫他們對自己的懷疑,同時肯定他們值得被肯定的地方。
後記:跟過曝世界的相處之道
當初我在讀《過曝世代》的時候,對書中的一段話感到印象深刻:「我們大多數的欲望,都是透過模仿而來,而不是內心真正的需求。」書中原文描述的是青少年所受的影響,全文如下:
「孩子逐漸沉迷在他人的欲望當中,他們上癮的不只是手機或網路,也包含網路將同溫層(甚至明星層)無限延伸之後所帶來的欲望洪流。 孩子在欲望中失去了自我的邊際,他和其他人競逐這些表淺而不具備生產性的欲望(吃吃喝喝、娛樂消費、美妝時尚等),卻無法從這些娛樂或經濟活動中,找到自己真正獨特的意義或價值。這種汲汲於競逐,但實質懸空的狀態,會進一步加劇孩子原本的內在衝突(自我期待與自卑心態)。」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只要把這段描述的「孩子」替換成「大人」,似乎也完全成立。在我們感嘆孩子們所受的影響之餘,自己又何嘗不是受到「過曝」影響的那個大人?這本書就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了這個時代下我們(與孩子們)自己的模樣過──曝世代的大人
。
期望讀完這本書的家長朋友們,不是把這個議題當成一種上對下的教導或要求,而是以一種共同尋求理解、彼此探尋共識的角度,去找到跟這個「過曝世界」的正確相處方式。
--
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 https://readingoutpost.com/|一個愛書人的閱讀筆記
Podcast「下一本讀什麼?」 https://readingoutpost.com/podcast/|我的說書頻道
--
只要離開落井下石的父母就好了
謝謝分享
網路世代父母及孩子推薦閱讀的主題書
數位公民素養課 配合這本會更深入相關主題
大人自己都比青少年還沉迷,所以誰會在意這個問題?
已無解
再配合底層網紅這本會特別有感
66
[花蓮] 衛生局:避免孩子暑假沈迷網路手遊避免孩子暑假沈迷網路手遊,花蓮衛生局建議這樣做 暑假將至,有些青少年及大學生假期可能沈迷網路或手機遊戲,進而影響身心健康,花蓮 縣衛生局建議家長可主動了解、關心並同理孩子想法,並適時規畫家庭旅遊,降低孩子宅 在家的機會,若不慎成癮影響生活,可到身心健康及成癮防治所或醫療院所身心科接受諮20
Re: [心得] 孩子3c使用心得跟大家分享一下之前讀過的兩本和3C成癮相關的書籍內容摘錄與心得,打不贏就加入……不 是,知己知彼,了解成癮原因才能制定適合的使用3C策略,供參考 :) 1. 關掉螢幕,拯救青春期大腦 「今日的數位螢幕與昔日那長了天線的無害電視螢幕不一樣。雖然人們在過去也擔心電視帶6
[討論] 動漫有害論又開始了嗎瘋動漫易失控?角色扭曲心智?專家揭背後真相「8點」戒成癮建自我認同 近日孫安佐攜帶瓦斯火槍出沒信義區,經調查交保後步出北檢時,更微笑比出漫畫《咒術迴戰》手勢離去,他近日也曾講出動漫主角的日文台詞等,引發外界熱議。感覺得出孫對動漫有一定程度的狂熱與模仿,不過此是否有焦慮、行為失控的可能?以及青少年網路動漫成癮,家長該如何防止孩子陷入?精神科醫師表示,若此興趣過度且影響到日常生活,可能造成社交隔離、行為失控,甚至學業或工作表現下降等,建議家長可建立明確的規則和時間限制、提供替代活動、參與孩子的興趣等8點來防止孩子陷入網路動漫成癮。 據悉,本月16日晚間,孫安佐拿著瓦斯火槍到信義區表明要實測,當時被經紀人朱翊銘制止。朱說他們拿瓦斯火槍是為了宣傳「拯救世界計畫」,強調絕對不會傷害他人。檢警19日在孫安佐住處查扣疑似火藥的粉末、刀械、生存遊戲狙擊長槍等證物。最後以30萬元交保。當晚孫安佐步出北檢後,微笑比出漫畫《咒術迴戰》主角五條悟相同的手勢離去。身為動漫迷的他,多次致敬偶像。他月初在北投現身時也特地烙了一長串日文。 開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接受《三立新聞網》採訪表示,青少年對動漫有一定狂熱與模仿者,可能會引起一些焦慮和行為失控的問題,特別是如果這種興趣變得過度且影響到日常生活,可能會造成社交隔離、焦慮和壓力、行為失控、現實感扭曲、 學業或工作表現下降等情況。7
[閒聊] 動漫太狂熱好嗎?專家:也有正向事蹟近日孫安佐攜帶瓦斯火槍出沒信義區,經調查交保後更是微笑比出動漫中的手勢後離去, 引發外界熱議。不過專家認為,動漫狂熱者也有正向事蹟, 如日前中捷砍人案英勇救人的長髮哥就是一例,故家長應進一步去理解青少年模仿動漫角色的心理機制,並以角色代入 獲得認同以便溝通。6
[心得] 《親子解憂課》教養書心得是否因發佈心得而有優惠: no 《親子解憂課》 對大人也相當實用的焦慮解決方案 為什麼我們印象中單純無憂的孩子,會需要一本解憂書呢?《親子解憂課》說,其實,現 在的孩子是最焦慮的一個世代。以前的環境雖然沒有現在好,但以前父母可以傳授財產、 經驗跟謀生技能。現代父母的職業,到小孩長大之後還存不存在都是未知數。面對這樣的3
Re: [閒聊] 孫安佐給我們什麼啟示?請參考以下資料便能略知.... 過曝世代 青少年為什麼更不快樂、更缺乏安全感、自我評價更低落? 底層網紅2
[心得] 關於莉莉周的一切リリイ.シュシュのすべて ISBN 9789865824143 看似在聊青少年,卻提出了生死的疑問。 或許在我們青少年時,才能以純粹的方式旁觀生死。 明明應是離死亡還算遙遠的年紀,卻因此能以貼著死亡飛行的方式,凝視死亡,直接面對- 網路世代,您的孩子遇到哪些? 有鑑於近幾年新聞常看到少年、少女逃家,後來發現被網友性侵或人口販運的報導。 本次座談會邀請: 1.法律專長為性侵害案件及少年案件,風格犀利的黃懷瑩律師。 2.溫柔幽默,擅長親子溝通議題的劉瓊珊心理師
- [親職講座__家有青少年的家長報名(或未來將有青少年亦可)] 112年青少年心理識能計畫──親職工作坊 . 親愛的爸媽們,孩子們行為開始讓你感到棘手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