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羽毛賊》熱情的追案者

看板book標題[心得] 《羽毛賊》熱情的追案者作者
funny1990
(多嘴)
時間推噓 推:0 噓:0 →:0

《羽毛賊》熱情的追案者

作者: Kirk Wallace Johnson

譯者: 吳建龍

出版: 馬可孛羅

有讀:https://readfromtheotherside.blogspot.com/2023/09/blog-post.html

第二段提及的內容比較多,就自行斟酌囉~

--------
羽毛狂熱、屠殺,與竊案


  這不是小說,它讀起來卻像是一本小說,《羽毛賊》的篇幅雖短,但有峰迴路轉、有謎題、有刺激、有忿忿不平和對生態保育的反思——它有科普、有歷史,有生態呼籲,
讀起來卻不僵硬艱澀,很適合一般的讀者和不耐長篇大論書籍的人閱讀。

  雖然《羽毛賊》完全圍繞著特陵博物館的竊案發寫,但作者藉由豐富的歷史故事和自身的追查經歷,一路從華萊士的冒險開始講起、侃侃而談到「仕女時尚」造成的鳥類大屠殺,延伸到毛鉤圈的瘋狂與貪婪,他領著讀者看見歷史、人性,看見這些鳥類標本對於生態研究的重要性,看見人為了私慾、為了藝術,究竟可以自欺到什麼程度。

  由於這本書是由作者的部分經歷出發,書中充滿了他的個人觀點,不管你認不認同他對於竊案相關人士的評語,你都得承認他的確是一個說故事的能手,且有強烈的情緒渲染力:我一開始讀這本書只是為了輕鬆,後來卻有點著迷了,迫不急待地想翻下一頁、再下一頁,想知道作者追查的線索究竟變成了什麼樣子,也對這些人的藉口感到憤怒與可悲。

  總之,推薦給普羅大眾的你,想讀點東西,想看故事,一點點冒險,和人性的你。

--------
經過數百萬年的演化,這些鳥兒已經長得太美麗,美到無法只為自己這個物種而存在
。(第三章,羽毛狂熱)


  我很喜歡本書作者敘述的方式,你能從文字裡感受到他的熱情,雖然完全以個人的觀點出發,卻不令我感到討厭或自以為是。這本書敘述的方式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段是歷史,講述華萊士以及他的鳥兒標本,講述百年的仕女時尚是如何造成大量鳥類滅絕,再到毛鉤圈的興起。第二段才進入這本書的正題,「羽毛賊」艾德溫的背景以及犯案經過,第三段則是全書最精采的部分,行動派的作者決定接觸案件相關人士,想試著在為這些已造成的損失做些什麼。

  我個人認為這本書在故事的安排上很成功,成功地引起我的共鳴,為這些事情感到哀傷與忿忿不平。故事由華萊士的失敗開始,讀者們看見了華萊士的辛苦,看見他對標本以及生態紀錄的執著,他是「生物地理學」的先驅,詳細記錄了這些鳥類標準採集的地理資訊,這些資訊對於演化以及地理環境變遷的生態研究很有價值,與此同時,他也預言了未來人類對這些美麗生物的大滅絕。

  於是作者的筆順勢轉向百年前的羽毛時尚史:這是一場美麗與血腥的大屠殺。

"在十九世紀的最後幾十年裡,大約有四千五百萬公斤的羽毛進口到法國。"(第三章,羽毛狂熱)

"想想看單根羽毛的重量,這意味著極其驚人的羽毛總量:職業獵人必須獵殺八百到一千隻雪鷺,才能獲取一公斤重的羽毛。"(第三章,羽毛狂熱)*


  羽毛狂熱歇緩,毛鉤圈的狂熱卻才正要開始。隨著網路時代興起,這項百年前的技藝重新被挖掘,各式拍賣平台的興起和論壇將這群狂熱者湊在一起,這些瀕臨滅絕的鳥兒羽毛再度成為人類貪婪的中心,只是這次,不只活的會被盜獵,連擺放在博物館的鳥類標本也不被放過。

  毛鉤圈對稀有羽毛的狂熱就像是往日「羽毛狂熱」的餘溫,沿著歷史悶燒而流傳到現代。在講述鮭魚毛鉤這項「藝術」的起源與實用性時,讀者們可以在作者的字裡行間看見他對於這項「藝術」的態度。

  想抓鱒魚,得深入觀察大自然才行;至於鮭魚,只需要把狗毛綁在鉤子上,外加上一點運氣就能釣到。但貴族釣客們並不打算因此卻步,他們想要在滿是田園風光的鄉間向「魚中之王」拋投美麗的毛鉤,這樣才夠傳奇浪漫。(第五章,維多利亞時代的毛鉤綁製圈)*

  《羽毛賊》進入了主題,特陵博物館的竊案源自毛鉤圈的狂熱與稀有羽毛的高單價,艾德溫竊走了大批華萊士辛苦蒐集來的鳥類標本,將這些古老的科學研究資料拆裝成一份一份的羽毛樣品販賣,原本完整的鳥兒標本被分解的支離破碎,上頭的標籤不翼而飛。作者詳細流暢地(加入自己的觀點)將整起竊案的始末寫出,還身體力行的追查案件,不只詢問館方人員、辦案警察,還試圖在網路的備存網頁上尋找遭竊標本的下落,將毛鉤圈的陰暗面翻起,到處探詢,甚至成功的訪談到愛德溫,追查到他的隱藏友人,阮龍。

  這部分是《羽毛賊》最重要的段落,也是精華,我不打算多說什麼,但我讀的很滿足——這不只僅是偵探故事,還是充滿現實人性的故事。透過作者的眼睛,我們看見案件偵
辦結束後的無奈。那些佚失的鳥被標本一旦失去最初華萊士取樣的標籤,對科學研究來說就失去價值,對博物館的人來說,再追回已無意義,只能把破碎的毛皮深藏在博物館的抽屜裡。對警官來說,她已抓到主要嫌犯,贓物找回部分,其他遺失的鳥皮若能找回是再好不過,但也僅此於此。對毛鉤圈的人來說,這整起事件是個污點,是對他們的汙衊,他們共同譴責,卻有人私底下仍試圖買賣這些贓物羽毛。

  看作者和這些人周旋,他們嘴巴吐出的理由還真讓人生氣:有人拿博物館根本沒有確切的遺失清單大作文章;有人拿宗教觀點護航自己的行為;甚至還有人認為,此舉是在保護「活著」的鳥兒,因為他並不認識這些標本的科學價值,認為博物館拿這些眾多的珍貴鳥兒標本只是在「生灰塵」,而這些流傳出去的鳥羽能「滿足」毛鉤圈的私慾,進而減少盜獵。

  但誰都知道,不管是戲劇、小說,歷史,還是發生在你我身邊的現實——人不可能完
全滿足的。一隻鳥的羽毛能滿足一個毛鉤愛好者,那麼,整個毛鉤圈又有多少人呢?而毛鉤又被視為一種高雅的嗜好,圈內不乏有錢有勢的人,以他們的能力,又有多少人能「忍住」?作者也在書的末尾嘲諷的檢視自己調鱒魚的愛好——他為了紓壓所進行的釣魚活動
,其實也是在河川資源枯竭之後,人工打造出來的。

  讀完《羽毛賊》,最大的收穫不只是重新逼得我自己載去檢視人類對生態的破壞,也吸收很多歷史的、生態的,以及這些特殊犯罪的相關知識,對人性的思考和批判(盡管我看待阮龍的觀點沒有像作者那麼包容*),這是一本篇幅不算長,但內容很豐富的書籍,我想,無論是誰應該都很適合閱讀,只是本書的後段不太適合在睡前讀,不然情緒可能會太激動,以至於無法入睡:P

-------

*當時人們對於生態滅絕的觀念和現代不同:"許多西方人認為「滅絕」這個概念過於荒唐而加以嘲弄,這有部分是來自宗教的保證,另一部分則是因為「新大陸」的慷慨賜予" (第三章,羽毛狂熱)

*鱒魚咬毛鉤是因為毛鉤近似牠們的食物飛蟲,鮭魚咬毛鉤則是因為毛鉤「入侵」了牠的產卵領域,作者在本書中大肆嘲諷了珍稀羽毛鉤的實用性與意義。

*不知道此書的出版會不會影響阮龍「歸還」鳥皮的意願。不過,在這層顧慮下,回頭去看作者對於阮龍的描述方式就很有意思了(又或者是我想太多:P)。



(原本想說以後就配合IG的字數限制來寫心得,但太難了,我是個話癆……)

(最近搬新家,好忙((找藉口

--

叫我阿姨。耶~

有讀:https://readfromtheotherside.blogspot.com/
FB:https://www.facebook.com/readfromtheotherside
IG:https://www.instagram.com/readfromtheotherside/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6.89.136 (臺灣)
PTT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