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專欄] 112UBA決賽總評:政大、世新前無古人的連

看板basketballTW標題[專欄] 112UBA決賽總評:政大、世新前無古人的連作者
access4096
(吃飯 睡覺 黑富邦)
時間推噓13 推:22 噓:9 →:56

112UBA決賽總評:政大、世新前無古人的連霸紀錄背後 大專籃壇階級固化的警鐘

外籍生限令表面上遏止資源惡戰持續擴大,實際上並未解決UBA戰力過於懸殊的問題,甚至是進一步加速M型化,使階級固化的現象更加嚴重。

作者:EdotTdot_4

112學年度的UBA決賽於上週末落幕,男子組由政治大學達成四連霸壯舉,女子組的世新大學則寫下五連霸里程碑,雙雙締造自2011年UBA與SBL徹底切割以來的歷史新猷。然而,在絢麗奪目的封王彩帶背後,潛藏著大專籃壇生態失衡的危機。

大外籍生時代下的受惠者 宇宙強權的奪冠方程式

政大男籃和世新女籃不僅皆以全勝之姿封王,淨勝分也都領先所有球隊,更驚人的是,近四年來兩隊分別只吞下6敗與3敗,通算勝率都超過93%,所向披靡的表現就像是來自不同層級的球隊。

能夠達成連霸,教練團的運籌帷幄,以及球員保持爭冠的渴望,肯定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但政大男籃與世新女籃能夠長年稱霸賽場,和他們在招生方面取得的成功有很大關係。近年來,這兩支球隊總能收到最頂尖的本土高中球星。

政大男籃憑藉著名校的光環和校友積極的資源挹注,成為眾多HBL好手的首選,從107學年度開始,連續三年的HBL「MVP」都選擇加入政大,另外也能招募到張鎮衙、王凱裕、莊朝勝、蔡宸綱、王鈞聖、宋昕澔、吳志鍇、林子皓、鄒子羲、徐得祈等經歷過HBL四強歷練,而且都是球隊的前三號進攻選擇的球星,尤其是攔胡林彥廷和游艾喆這兩位前HBL「MVP」,過去來自能仁家商的球員通常會加入健行科大,政大此舉一石二鳥,一方面充實陣容,另一方面又能削弱頭號勁敵的戰力。

世新女籃也不遑多讓,108學年度曾從佛光大學手上延攬羅培甄和羅培儀,近兩年入隊的十位生力軍當中,也有八位具有國手經驗。

政大男籃和世新女籃亦可說是大外籍生時代下的得利者,不但囊括多名本土球星,外籍生的助拳亦使他們更上層樓,持續拉開和對手之間的差距。

政大男籃自成軍以來陣中一直都有外籍生,而且越來越豪華,從早年吃餅型的聶歐瑪(
Omar Niang)、丁恩迪(Amdy Moustapha Dieng),到這兩年補進來自NBA Academy、征戰過美國大學籃壇,堪稱「傭兵等級」的莫巴耶(Mouhamed Mbaye),本季組成莫巴耶、波波卡(Boubacar Mboup)和莫斯塔發(Mouhamadou Moustapha Ndiaye)的三塔更是令對手望塵莫及。

世新女籃則是UBA公開一級女子組首支引進外籍生的球隊,本季也是唯三陣中擁有外籍生的球隊,包含伊思尤瑪(Onianwa Isioma Deborah)、潔丹妮兒(Jack Danielle Santo
Tomas Animam)和吉芙,都讓她們具有宰制級的禁區優勢,連年在籃板、禁區得分與阻攻排行榜遙遙領先,成為獨霸一方的超級強權。

排擠效應不利成長 為何高中球星拼命抱團?

為了一嘗冠軍夙願,球星抱團在職業運動中十分常見,但在學生聯賽中,由於球星聚集不只容易產生排擠效應,還可能影響球員的培養,甚至成為未來進軍職業的阻礙,因此球星抱團風氣在學生籃壇並不是那麼盛行。

2018年Zion Williamson、R.J. Barrett和Cam Reddish抱團組成杜克三王,即為學生運動員組團的反面教材,Reddish因球權遭到稀釋,被迫作為工兵,大學階段的養成不如預期,影響選秀身價,進入NBA後,三人的職涯發展也大相逕庭,當Williamson和Barrett都逐漸晉升為球隊核心,Reddish卻已經換了四支球隊,直到今年轉戰湖人,才漸漸找到自己的定位,但距離當初外界對他的期待仍有段落差。

眾星雲集的政大男籃同樣存在球星排擠效應,即將投入職籃選秀的王凱裕即為一例,大學四年都被定位為埋伏射手的他,持球進攻能力並沒有顯著的進步。從這個觀點看來,或許會對UBA的抱團風氣感到疑惑,難道他們不擔心排擠效應產生嗎?

在球星抱團之下,球員的發揮空間勢必會受到壓縮,而導致成長幅度受限,錯過成為全能球星的機會,卻可以被琢磨為一位優質綠葉。這對台灣的學生球員來說反倒是加分,因為台灣職籃聯盟大多由洋將主宰,既然已經有洋將作為核心,本土球員只要做好功能性球員的本份即可。

在隊友能力都很出色的狀況下,只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作為球隊運轉的一顆小齒輪就好。特別是政大教練團隱惡揚善的能力極為出色,知道如何安排能讓球員彼此相輔相成,發揮互補的效果,這可能也是不少人將政大總教練陳子威稱為「台版Coach K」的原因,總計6位來自政大的球員曾在P. LEAGUE+的選秀會上雀屏中選,為各校之最。

長遠看來,如此現象對中華隊人才養成恐怕會造成傷害,但加入政大這支豪華艦隊,對本土球員來說,更有助於他們適應現今台灣職業籃壇的生態。

外籍生限令真能遏止資源惡戰 還是加速階級固化?

是否該限制外籍生參賽,是近年來台灣學生聯賽爭論不休的議題。充斥過多的外籍生的環境不利本土球員培育,尤其是壓縮本土長人的生存空間,因各隊挑選的外籍生大多以大前鋒、中鋒為主。111學年度UBA大專籃球公開一級男子組16支隊伍中,一共有22名外籍生,達到史上新高,本季再度以30位刷新紀錄,且僅有6隊維持純本土陣容,其中只有臺灣師大和國立體大兩支傳統強權以「全華班」挺進八強。

如同先前文章所述,UBA球隊招攬外籍生已經演變成為一場軍備競賽,形成一場「富者越富、貧者越貧」的零和遊戲,逐漸逸脫學生聯賽的教育本質。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來,外籍生制度能夠緩解某些學校的招生困境,平衡戰力差距。畢竟像是臺師大這樣的球隊是少數,每年自HBL畢業的頂尖本土球員屈指可數,不是每支球隊都能招募到足夠的本土一線球星。

對那些非HBL頂尖畢業生首選的學校而言,外籍生是翻轉球隊命運的大補丸。如早年的中州以「蒙古三劍客」沙鹿、白薩、蘇格爾,搭配來自塞內加爾的斑霸(Sarr Cheikh
Ahmadou Bamba),從公開二級晉升至公開一級,名次逐年攀升,並在108學年度奪下隊史最佳的季軍。

近年來也有像是110學年度的萬能科大、上季公開二級的冠軍中信金融學院,以及本季擁有外籍生五虎將的虎尾科大,即便陣中本土戰力不是特別出色,都能在外籍生的帶領下,掙得逐鹿中原的機會。

其中世新男籃算是憑藉外籍生扭轉體質最經典的案例,先是在109學年度由阿巴西(
Mohammad Al Bachir Gadiaga)、伊波卡(Ifeanyi Uzoma Eboka)、丹尼爾(Oli
Daniel)與沙巴斯丁等人領軍,迎接隊史首次四強之旅,慢慢建立起贏球文化,近兩年才有機會吸引到張俊生、陳將双等HBL頂級球星加入。

從這個角度看來,外籍生有其正面效益存在,只是外籍生威脅到本土球員生存空間的問題,促使大專體總出手管制。上週UBA決賽開打前,外籍生相關的管制規範出爐,根據大專體總公告,113學年UBA將試行境外生比賽規定,每隊報名和登錄人數沒有限制,但每節僅可一人次上場。

這項規定表面上遏止資源惡戰持續擴大,實際上並未解決UBA戰力過於懸殊的問題,甚至是進一步加速M型化,使階級固化的現象更加嚴重。

外籍生限令對政大男籃、世新女籃等強權十分有利,一旦各隊都只能用單外援,外籍生的戰力互相抵消後,就回歸本土球員的較量,而他們的本土球員招生情況本來就擁有壓倒性的優勢,對手的深度難以和他們抗衡,未來UBA的戰力版圖應該會趨於穩定,晉級八強乃至於殺進決賽的隊伍可能都會是固定幾支球隊,流動性不會太高,恐怕也很難再次見到萬能、虎科這類的黑馬球隊,大大增添政大男籃與世新女籃衛冕的本錢。

當歷史不斷被刷新 對UBA是助益還是傷害?

儘管有在學學生和校友作為基本盤,但根據研究指出,比賽結果的不確定性和觀眾的觀賽意願,存在顯著的正相關,換言之,如今由少數球隊壟斷冠軍的局面,也許會造成球迷對UBA的關注度降低。

但更嚴重問題是UBA的生態失衡,雖然這不是單一因素造成,而是體系性的問題,除了資源分配不均,和職籃聯盟的環境也息息相關,要徹底解決並不容易,但放任UBA階級固化持續惡化,可能會阻礙大專籃球的推廣。

擁有一支校隊確實有助於提倡校園運動參與,如同新聞報導提到,前校長暨現任雄鷹會會長周行一推動政大男籃成立的初衷,是為了複製美國NCAA模式,讓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到運動,提升校園運動風氣。

當校隊的成績越好,該校學生也會感到與有榮焉,對校隊的關注度自然也會隨之增加,提升運動的參與意願,不過當聯賽生態失衡,前面的名次長期被少數學校霸佔,多數球隊的成績長年不佳,名次位居後段學校的學生,對校隊的關注自然而然就不會來得那麼高,與大專體總發展大專校院期望透過賽事舉辦,提升校園運動風氣的宗旨相違。

幾年後或許我們都有機會見證某支UBA球隊持續推高屬於自己的連霸障礙,歷史紀錄被打破,固然值得欣喜,但如此成就是否真能對台灣學生籃壇帶來助益有待觀察。

原文網址: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110462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4.253.132 (臺灣)
PTT 網址

beautydots 03/30 00:57UBA WSBL化 政大男籃、世新女籃 都在走國泰的路

joejoe14758 03/30 01:08通篇丟一堆問題 也沒提一個解法

joejoe14758 03/30 01:09廢文一篇

b54102 03/30 01:09球員本來就不可能一輩子都在打球 有第二個選擇也不

b54102 03/30 01:09

sodastream 03/30 01:12哪裡隱惡揚善?

zxcfan 03/30 01:31現在是不是把內容為給GPT就可以產一篇專欄了啊

charliefan 03/30 01:37收頂級球員把他們練出綠葉也可以吹 這作者在寫什麼

jumperman 03/30 02:10那是不是只代表其他學校根本不想投入資源在這邊,輸

jumperman 03/30 02:10了之後只會鬼吼鬼叫的,就是不檢討自己...別人能找

jumperman 03/30 02:11為什麼自己也不會去找?跟以前SBL剛開放洋將的時候

jumperman 03/30 02:12打不贏別人的那隊就質疑別人洋將超過200cm的令人不

jumperman 03/30 02:12齒~

enjoythegame03/30 03:13球員自我要求約束的能力才是重點

enjoythegame03/30 03:16外籍限令出現,政大更不可能一隻獨秀

Super5566ya 03/30 04:19忠言逆耳

Whitetext 03/30 04:55這篇寫得還不錯呀 資料整理得很清楚耶

wrtuop1 03/30 06:19是不是有人根本沒看文章就在噓啊

melomelomelo03/30 07:07

seimo 03/30 07:36寫的還可以啊。不過這也是台灣基層運動的現象 就是

seimo 03/30 07:36運動投入者少&精英化&願意挹注大量資源收成在基層

seimo 03/30 07:36最末端也只能有這幾間。所以也不意外

seimo 03/30 07:46只是說籃球整條線幾乎都跑到北部(雙北)才是比較

seimo 03/30 07:46特別之處

wattermelon 03/30 08:02學生聯賽不是職業聯賽,沒有收益也沒有票房需求,要

wattermelon 03/30 08:02怎麼“平均分配資源”,大專體總有分配什麼資源給

wattermelon 03/30 08:02學校嗎?現在的問題是政大跑在前面,其他學校追不上

wattermelon 03/30 08:02,但難道要限制政大投入資源培育球隊嗎?把領頭羊

wattermelon 03/30 08:02拖下來的“公平”意義在哪?

lovedoraemon03/30 08:16幾年前政大籃球隊在哪裡?現在政大有這個成績是因

lovedoraemon03/30 08:16為人家投入心血努力成就的。說什麼因為成績不好造

lovedoraemon03/30 08:16成學校不重視根本本末倒置了,你要先重視才會有成績

lovedoraemon03/30 08:16出來吧?問題根本在沒有更多人投入,不應該把矛頭

lovedoraemon03/30 08:16指向願意投入的人!

flyclud 03/30 09:07限制外籍生名額,大專體總做對了一件事

flyclud 03/30 09:10現在剩plg什麼時候跟進取消外籍生名額

beautydots 03/30 09:14每個幫忙說的話都跟國泰的非常相像

JerrySloan 03/30 09:35HBL的明星球員加入政大很合理 學校本來就比其他間好

JerrySloan 03/30 09:36以後不打球 拿一張政大畢業證書找工作也不吃虧

JerrySloan 03/30 09:38另一方面 參加職業球隊選秀時 誰管你有沒有UBA冠軍

JerrySloan 03/30 09:39因為能力和表現才會被選 爭著進冠軍隊但沒表現

JerrySloan 03/30 09:39路就斷在這裡

hundwn 03/30 09:57就算政大投入資源少一點,大家還是選政大

ILLwill 03/30 10:24美國一流學術名校也很願意投入運動賽事,看政大以外

ILLwill 03/30 10:24名校要不要投入了

flyclud 03/30 10:52其實名校球員集中還有一個因素,就是球員取得專業運

flyclud 03/30 10:52動教練的資格。好像是要有UBA4強成績

flyclud 03/30 10:53說真的不是每個球員都想打職業,但專業運動教練至

flyclud 03/30 10:53少也是一個穩定的保障。

joejoe14758 03/30 11:00https://i.imgur.com/EgySnI7.png 樓上指這條?

圖 112UBA決賽總評:政大、世新前無古人的連

joejoe14758 03/30 11:00這是沒大學畢業的例外項目捏

shifa 03/30 11:32這篇文章算是檢討UBA外籍生政策的正反面跟影響吧

shifa 03/30 11:32算是回顧類型的文章 各種觀點都有整理倒也算不錯

shifa 03/30 11:32用隱惡揚善這成語乍看有點傻眼 不過教育部成語典說

shifa 03/30 11:32成語是褒義就是了

shifa 03/30 11:32學生籃球外籍生政策跟職籃的洋將政策一樣 沒有最好

shifa 03/30 11:32的配置 只有目的的差異 所以不是要檢討賽事後果 是

shifa 03/30 11:32要看希望在賽場帶來什麼改變 以及整體走向變化 這

shifa 03/30 11:32篇也是提到一般職籃也會遇到的幾個問題 包括 注重

shifa 03/30 11:32洋將能力本土就是綠葉 跟 弱隊沒有足夠吸引力只能

shifa 03/30 11:32憑洋將翻身

flyclud 03/30 12:10我是沒看過高中HBL就給專業運動教練資格的啦~哈哈

flyclud 03/30 12:10基本上大學學歷是基本,甲一級也不是每個球員都給專

flyclud 03/30 12:10業運動教練資格

flyclud 03/30 12:14所以實務上也只有甲一前幾名才有申請專業運動教練

flyclud 03/30 12:14的資格。

king1028 03/30 12:22政大的確在P+選秀上了六名,然後勒?相比之下,健

king1028 03/30 12:22行的阿吉、亞喵、谷毛、小高,義守的白曜誠、邱子軒

king1028 03/30 12:22,師大的金牌寬,這些人在職業場上的表現卻比宇宙政

king1028 03/30 12:22大進入職業的球員都好太多了。

a879211997 03/30 12:23還在本土長人 這作者有夠古板 195是長人?要往內線

a879211997 03/30 12:23養? 有他這種觀念才是對中華隊跟籃球生態的傷害

a879211997 03/30 12:23看看今年哪隊有破200的本土 196、197打四號 我們還

a879211997 03/30 12:23能稍微自慰說這叫「延伸四號」不過就是投的到三分

a879211997 03/30 12:23的大個而已 真的延伸四號歷史上只有曾文鼎 連養出

a879211997 03/30 12:23類似阿鼎的球員都有困難了 要培養什麼長人?找外籍

a879211997 03/30 12:23生才是唯一解 本土有破200再練四號 鄭名斈那種的才

a879211997 03/30 12:23打五號 只要限制外籍生上場人數就好 問題不就解決

a879211997 03/30 12:23

Goatrae 03/30 12:50Reddish也是第10順位就被老鷹選到賭上限了

Goatrae 03/30 12:51結果他出怪聲不滿定位 老鷹就把他交易掉之後變浪人

Goatrae 03/30 12:51下賽季還能不能待在聯盟還不知道 待老鷹可能有長約

tonyfire 03/30 18:05噓的問題是講一堆但又感覺什麼都沒講!

DannyFortson03/31 01:51政大男籃憑藉著名校的光環和校友積極的資源挹注

DannyFortson03/31 01:54所以政大能成功的原因:1.校名好聽吸引HBL明星球員

DannyFortson03/31 01:552.有錢找頂級外籍生

Mman 04/01 12:13看膩獨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