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專欄] 第18季SBL選秀會 不同管道輸入的籃球夢

看板basketballTW標題[專欄] 第18季SBL選秀會 不同管道輸入的籃球夢作者
asdfgh0920
(A醬)
時間推噓 1 推:1 噓:0 →:2

第18季SBL選秀會 不同管道輸入的籃球夢

2020/06/18 籃球 SBL

或許被前後的消息蓋過討論,但SBL第18季選秀會已在本週報名截止,18人將未來投入SBL的湖心等待回應,其中有外籍生的夢想、海歸派的選擇、以及傳統派的循序漸進,都是
SBL選秀會上值得關注的風向。

作者:小鐵

不論是因為先前的SBL球團會議透露出各種不算正面的訊息、幾個重點人物都轉投ABL、或是現在最引人關注的李學林與夢想家羅生門事件,近期台灣籃球還有一件大事,就是SBL第18季選秀會報名已在6月15日截止,只不過加上通訊截止的時間,消息一下子都被李學林事件蓋過。



都擁有過至少瓊斯盃中華白資歷、堪稱三大球星的曾祥鈞(曾祥鈞甚至已在今年初加入國家隊大隊培訓)、周桂羽、林俊吉先後和富邦勇士與寶島夢想家簽約,等於宣告SBL選秀缺少三個國內大專聯賽出產的看板人物,以SBL近年的式微、以及去年選秀會上僅三人中選的窘境來看,無疑是雪上加霜,只是在最終的報名截止前,仍有18人願意把希望投入
SBL,讓這個號稱台灣本土最高層級的籃球聯賽,依然代表某些年輕學子追逐籃球夢的大門。



固然,SBL這幾年的困境擺在眼前,誰都不應忽視,選秀會報名人數今年選秀會因為一些改變,也的確增添風貌,外籍生開路、海歸派的選擇、傳統路線的堅持等等,成了今年最值得注意的走向。



終於開啟的外籍生大門



不論當初是單純的因為大學學制下允許外籍生求學而開門,或者是籃球隊顯而易見的軍備競賽,總之當年堂而皇之加入UBA戰場的外籍生,今年終於走出大學校園,而去年原本曾經在球團會議中討論過但不了了之的外籍生選秀議題,終於在今年過關,每一隊每年可登錄一名曾在UBA打過三年、以外籍生資格報名選秀的球員,提供這些在台灣進步的球員延續生涯的管道,也給了SBL球團另一個選材空間。斑霸投身選秀,不只馬上成為狀元熱門人選,也等於成了籃協這個決定第一個背書的人選。



最實際的是,這些外籍生身材多半在2公尺以上,的確可補足本土長人較為缺乏的身材優勢,台灣就是一個連兩米長人都是稀有動物的國家,每每出現兩米長人就趨之若鶩,但要找到身材、技術、機動性都夠好的兩米長人,就更為鳳毛麟角。外籍生的加入,固然當初他們勢必也在沒什麼籃球基礎的情況下來台求學,但在大專系統的培育之後,即使不比那些周遊列國的傭兵,至少可以展現出不遜於本土單功能長人的技術,而且身材較優、體能也更為出色。




的確,從當初2016年斑霸加入中華白的對抗、再到今年他在UBA的表現可見,斑霸的確有進步,但這種來台就讀的外籍生,層級就在高階本土球員到低階洋將之間,頂級本土戰將的確可能「扛得住」甚至「吃掉」他們,因此這就牽涉到另一個階段的考量:歸化。



眾所皆知,籃協為外籍生開路,絕對有把外籍生當成未來國家隊歸化選項的成分,在今年公布的外籍生選秀規則中,也包括一個要外籍生簽下「歸化意向書」的條件,這個方向不能說錯,近年明顯看見成效、屢屢在國際賽痛擊我們的日本,其實也有類似行為,只是他們更提前到16歲之前,好讓這些外籍生可以取得「本土」資格。但是日本同樣以類似每隊可有一個名額的歸化手段,讓球團幫助國家隊養歸化球員,若放到台灣,就是希望開放
UBA外籍生大門後,將來SBL球隊若每隊都有一名外籍生,就可以是歸化球員的一個選項,同時也不用再向體育署申請預算。



只不過,籃協應該要認知的是,這些UBA外籍生,終究是「高階本土球員到低階洋將之間」的等級,打打聯賽可以,在國際賽場上效果絕對不會太好,當成歸化「備案」可以,如果所有歸化都要從外籍生當中挑選,就真的差不多等於全本土出賽、只是徒增一個長人名額而已了。




挑戰過後 「海歸派」的決定


李漢昇和陳昱翰,都在今年選秀會的名單上,兩人年滿26歲,是待選新秀裡年齡較大者,原因是兩人在完成UBA旅程後,都曾有過出外挑戰的經歷,李漢昇近三年都在中國NBL,陳昱翰則是延續大學時期經牽線至中國CBA青年隊訓練的經歷,也在打完UBA後先至NBL挑戰,2017年再加入挑戰ABL聯賽的寶島夢想家,直到去年底合約到期。



在第18季第二次領隊會議上確定,無SBL經歷的旅外球員若要返台打SBL,就勢必要經過
SBL選秀,李漢昇和陳昱翰也是因這個規定,將透過選秀制度加盟SBL,李漢昇身高177公分,正常控衛身高,早在泰山高中時期就能穩定控制節奏,身高188公分的陳昱翰,幫助花蓮高中拿下乙組冠軍時還是前鋒,進入義守大學後才改打控衛,曾由於體能勁爆,是未來備受矚目的攻擊型後衛,但近年除了場外的私生活事件外,也因半月板傷勢而長時間復健,技術也較偏向雙能衛。



兩人等於用自己的經歷替嘗試旅外挑戰的晚輩們做出示範,有管道旅外的話依舊可以嘗試,也能給自己的籃球路更多選擇,兩人正好在去年底沒有合約在身,今年又因為武漢肺炎疫情影響了他們持續挑戰的路,但這樣的「海歸派」仍舊循選秀途徑挑戰SBL,也幾乎可以視為即戰力的選擇。




維持初衷 傳統的大專入門檻

此次另外兩位有可能中選的球員,是用最正常的途徑、從UBA畢業後投入SBL選秀的台灣師大蘇士軒與輔仁大學盧峻翔,兩人大學生涯的起步甚至不是一般認知中的UBA名校,都是在經過一段轉折後,才走上這一條追尋籃球夢相對保險的路程。


蘇士軒畢業於東大附中,雖然因為在乙組戰場的經歷得到一些橄欖枝,但他當時並沒有選擇籃球,卻在就讀虎尾科大後,大三那年跟著虎科嘗過UBA的滋味,才讓他決定重拾籃球夢,大四那年虎科降回二級,蘇士軒卻在大學畢業後考上台灣師大研究所,也才有近兩年讓他在UBA一級戰場發光、甚至入選過去年瓊斯盃中華白隊的經歷。


盧峻翔的哥哥是現裕隆球員盧捷閔,但在哥哥就讀HBL名校能仁家商後,盧峻翔則加入苗栗高中,只在乙組戰場打拚,苗中畢業後盧峻翔進入台中科大,卻能在校史首度闖進UBA一級戰場就直衝四強,包括扳倒原本被看好奪冠、重返一級戰場的義守大學,只不過隔年中科戰績不佳,將被降回二級,盧峻翔決定降轉加入輔大,留在UBA奮戰,近兩年的好表現,也替他找到延續籃球路的機會,加入SBL選秀。




除了轉了個彎才在UBA找到能見度的蘇士軒、盧峻翔兩人外,本屆選秀會還是有台師大簡家暐、台藝大姜廣謙、輔大吳季穎、中州陳柏宏、文化大學余孟耘等一路從HBL甲級、UBA一級兩階段學生籃球戰場走來的基本派挑戰者,基本上是證明,UBA依舊是SBL選才的人力銀行。



報名人數低落 選秀與SBL的「In & Out」

僅有史上次低的18人報名,以SBL歷年選秀會歷史來看,這實在是整體大環境都應該警惕的現象。SBL這兩年的搖搖欲墜、近年被球團經營方針影響的選秀風氣、ABL的吸引力、甚至是仍在傳言中的新聯盟是否提供機會,都是如今SBL招牌不再像以前那樣吸引大專球員的主因。尤其以傳言中的新聯盟舉例,原本今年開放外籍生選秀,預定中州科大斑霸和健行科大石博恩就是兩大主角,結果僅剩原本就有意打SBL的斑霸報名,石博恩很顯然跟著健行科大在觀望新聯盟的進度,也正是SBL必須正視、如今台灣籃球版圖變動的可能性。


整體而言和2018相比,台灣籃球等於就是從原本八隊(SBL七隊+ABL一隊)減少至七隊(SBL五隊+ABL兩隊),但以SBL的角度,七隊減為五隊就是直接少了至少20個名額,加上吸取達欣的自由球員、籃協給SBL的18人名額、季中無法更動的規定,等於進一步減少「SBL球員」這個飯碗數,即使今年從雙洋將改回單洋將,也只是每隊各釋出一個空缺,這才是這兩年減少新人出頭機會的主因。




雖然從前述介紹可見,球團會議的決定,給了SBL選秀會新風貌,但僧多粥少的事實還是存在,從這個休賽季期間各隊人事異動的情況可見,絕對存在許多擁有SBL身手的球員會在新球季開打的時刻失業,那就更不用說這些才剛結束學生生涯的球員,即使今年連投入選秀的人數都減少,依然可能會有極大的落選可能。



SBL的選秀新風貌,可說是選秀會上少數的亮點,但比如從報名人數下降、目標對象石博恩的放棄、以及焦點球員先投入ABL戰場,都可見SBL選秀會依然有其不被看好之處。只是在其中奮鬥、仍把夢想投注在SBL的人,都是為了自己的未來在努力,從他們身上輸入的籃球夢,依然不容忽視、也可以是後進追隨的身影。

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74901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8.222.45 (臺灣)
PTT 網址

raysbuck 06/19 14:14這個作者.....

raysbuck 06/19 14:14不予置評

dreamkd 06/19 14:25小鐵不就是phat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