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養腦,不養老》讀後心得

看板book標題[心得] 《養腦,不養老》讀後心得作者
mnbg
(地才先生)
時間推噓 3 推:3 噓:0 →:1

方格子:https://vocus.cc/article/6512c461fd89780001e29df2
Dcard:https://www.dcard.tw/f/book/p/253410894

比遺失照片更可怕的是──失去回憶、忘記所愛

一、前言

以前,有一位生活於眷村的爺爺,常坐在家門口的椅子上,整天持續看著一本筆記,大家都很好奇筆記內容有什麼?

後來終於知道了──爺爺的「回憶」。

爺爺是個幽默風趣的人,常會把年輕時有趣的故事講給家人聽,令大家一起開懷大笑。但漸漸地……爺爺開始忘東忘西,故事也常常想不起來,對自己感到失望。家人發現不對勁
,送去就醫發現:

「失智症」找上門!

後來,爺爺的女兒想到一招──把他說過的故事寫在那本筆記中。而筆記也成了爺爺最重
要的寶物。每當爺爺無聊、孤單、忘記故事時,就會翻閱這本筆記。筆記不僅使爺爺找回自己、重新回憶以前美好的記憶,且提醒了爺爺:

與家人的記憶正在流失,往後要更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每分每秒。

像爺爺這種的失智案例並不少見,隨著人類平均壽命愈來愈長,失智症人口必然愈來愈多。不可避免地,這群人當中,可能也包含了我們的親友與未來的自己。

「失智是生活中最昂貴的代價,預防比治療更具智慧」!於是,為了預防失智症,筆者閱讀《養腦,不養老》這本書,並分享書中教我的3件事,希望我、你以及親友們都可以遠離失智症的危害。

二、書中教我的3件事

1.認識失智症
人的腦神經結構,簡單來說,由「神經元細胞」互相連結,形成網絡系統傳送訊號。這些訊號以不同形式傳送,便形成人腦不同的「認知功能」。不過,當人邁入高齡,會使得腦神經結構老化,連帶認知功能退化,便有可能罹患失智症。

「而人們開始失智時,他們也開始失去自己……」

失智症為一種症候群,而不是單一疾病。病患的認知功能──記憶力、語言能力、空間感
、計算力、判斷力、抽象思考能力、注意力等──會不斷退化,進而影響到生活。

2.失智症的危險因子
失智,是因為眾多危險因子合在一起所造成的。其危險因子可簡單分為兩類:不可控制的、可控制的。

天生基因、高齡造成的腦部自然老化,這兩種危險因子屬於「不可控制的」,大家不必放太多心思。重點是以下12種「可控制的」危險因子,我們自己要盡量控管得宜:

●孩童時期教育不足
●中年時期失聰
●老年時期抽菸
●高血壓
●肥胖
●糖尿病
●憂鬱症
●離群索居
●少運動
●飲酒過度
●頭部遭受創傷
●空氣汙染

3.如何預防失智症
研究指出:腦部年齡比實際年齡愈小,得到失智症機率愈小;腦部年齡比實際年齡愈大,得到失智症機率愈大。因而,預防失智症的其中一個方式,就是延緩腦部老化,並讓腦部年齡愈年輕愈好。防老方式如下:

(1) 睡眠
研究發現:僅有在深層睡眠時的「非快速眼動期」,才能藉由腦脊隨液規律進出大腦,來排出大腦不要的廢物。因此,請至少要有七小時的睡眠時間,才有足夠的非快速動眼期,來幫助腦部排毒。

(2) 運動
眾多研究均已證實,運動可以驅使免疫系統更健康,同時減少發炎因子、降低生病的風險。而運動也會使腦部更健康。

那何種運動可以增進腦部健康?答案是有氧、無氧、低強度、高強度運動均可。像是打太極拳、快走、跳舞、慢跑、游泳、騎自行車、球類運動、高強度間歇式訓練等,只要是你喜歡的,就都去運動吧!

不過切記,運動要有適當的次數、時間長度、熱身、收操,以及正確觀念與姿勢,而且要量力而為,不要沒得到健康,反而受傷了。

(3) 飲食
飲食與運動一樣,除了影響身體,且會影響大腦。建議少吃油炸、高鹽、高糖食物,多吃以下東西:

● 益生菌
「腦腸軸」理論讓我們知道──原來腸道與腦部有關連,所以可以吃益生菌,來維持腸道
菌落的平衡。

● 鎂
攝取適量的鎂有助於降低血壓、血脂、胰島素阻抗及血栓形成。

● 薑黃(Turmeric)
多吃薑黃可提升語意記憶、視覺記憶、注意力。

● 魚油中的DHA
攝取DHA愈多的人,「大腦皮質厚度」(評估阿茲海默症指標之一)愈厚,可以增加大腦防禦力,抵抗失智症。

(4) 多洗桑拿浴(三溫暖)
每週洗4到7次的人,罹患失智症或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會比每週洗1次的人,降低約65%。

(5) 認知功能活動愈多愈好
認知功能活動愈多的人,失智症發生年齡愈晚;與認知功能活動較少的人相比,阿茲海默症更平均延緩了五年才發生。那該如何增加認知活動呢?

● 持續學習
促使腦部不斷接受新的刺激;不要退休即停止學習、無所事事、不與人交流,這樣腦部會萎縮相當的快。

● 多動腦
例如:培養興趣、閱讀、寫作、玩遊戲、桌遊。尤其推薦多人一起參與的活動,除了可以動腦,亦滿足社交需求。

三、我的後記

看到這裡,你發現了嗎?原來有個健康的腦部,其實很簡單,正是自己擁有良好生活型態──安穩睡眠、充足運動、健康飲食、適當放鬆、多活動頭腦。經濟允許的話,還可以定
期「測量腦齡」,追蹤腦部健康,令自己遠離失智症。

最後,我想說的是:「失智症不是老年的必然命運!預防是我們的責任,記憶是我們的寶藏,失智無疑是人生寶藏的失落。」


書名:《養腦,不養老:腦科學家的逆齡健康法》
出版社:時報文化
初版:2022年8月
ISBN:978-626-335-629-0
作者:曾文毅──畢業於台大醫學院學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核工系放射科學博士;曾任
哈佛醫學院講師、台大醫學院兼任教授與主治醫師。畢生主要研究藉由「水分子擴散MRI」的技術,觀察神經纖維結構在神經退化性疾病(阿茲海默症、巴金森氏症、精神疾病)所產生的異常變化。目前為上頂醫學影像科技公司創辦人兼醫務長。

以上是我的一些讀後心得,要是你看完產生興趣,不妨去看一下這本書,書中還有其他值得學習的內容:

● 阿茲海默症病患的福音:高壓氧治療。
● 最簡單可以扭轉腦健康的方法:777大腦保健法。
● 間歇性斷食,也可促進腦健康
● 失智症與憂鬱症的關聯。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分享、按讚、訂閱、贊助,你的支持讓我有動力繼續寫文章分享給大家,感恩~
地才先生各網站:https://mrnonborngenius.my.canva.site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240.184.1 (臺灣)
PTT 網址

hwider10/31 22:12感謝

levs11/01 11:26謝謝分享

Yukilover11/01 14:53

pagenotfound11/01 19:33本書作者曾文毅教授是博恩他爸

※ 編輯: mnbg (27.53.232.83 臺灣), 11/01/2023 21:2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