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讀後感
部落格圖文版:
https://maxjamesread.com/1453-the-holy-war-for-constantinople-and-the-clash-of-islam-and-the-west/
Podcast有聲版:https://apple.co/4bcydVs
《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是羅傑.克勞力地中海史詩三部曲的第二部。其實書名已經劇透了。沒錯,這本書講的就是東羅馬帝國被鄂圖曼帝國攻陷的故事。之前介紹過首部曲《海洋帝國》,但與那時完全不知道哪方會獲勝不同,本書談的東羅馬滅亡實在太有名,我歷史再差都知道。1453 也是我少數沒還給學校的年份(笑)。
雖說已經知道結果,但完全不影響閱讀的興味。羅傑.克勞力細膩地梳爬眾多史料,搭配一流敘事,再次為讀者帶來一場歷史饗宴,相當推薦大家親自到書中品味。以下挑幾個有感的地方聊聊。
這是一個關於人類的勇氣與殘忍、工藝技術的精巧、幸運、怯懦、偏見和奧妙的故事。
-羅傑.克勞力
【宗教之爭】
書中提到,現在民族主義常將這場攻防解讀為希臘和土耳其民族之間的戰爭。但這樣的觀點其實有些站不住腳。
首先,「土耳其人」其實是西方各國使用的詞,並帶有貶義色彩。一直到一九二三年,為了建立共和國,鄂圖曼人才從歐洲「借用」了這個詞。此外,一四五三年的鄂圖曼帝國其實是個由多民族組成的國家,包含很多被其征服的民族,並非只有土耳其人。同樣的,拜占庭的守軍組成也很複雜,許多成員甚至是來自西歐。基本上,我們很難用民族對抗的角度來定義這場戰爭。
在羅傑.克勞力看來,用「信仰對抗」來定調會更為貼切。對伊斯蘭世界而言,攻陷君士坦丁堡意味著通往歐洲的擴張道路將暢行無阻;對西方基督世界來說,君士坦丁堡則是保護整個西方免受穆斯林的入侵重要壁壘。兩方對彼此都極為敵視。穆斯林稱他們的對手是「可憐不信真主的人」;基督徒則稱穆斯林為「異教徒」。
數百年來,穆斯林曾多次試圖攻克君士坦丁堡,但總是鎩羽而歸。對他們來說,君士坦丁堡既是一個傷疤,也是一個渴望的泉源。甚至穆斯林還稱它是「卡在真主喉嚨裡的骨頭」。而在一四五三年的春天,兩大一神教就在君士坦丁堡展開一場空前絕後的激烈碰撞。
【西方的多角盤算】
如前段所述,這場戰爭其實可以理解為東西方的宗教之爭。事實上,東羅馬之所以能多次抵禦穆斯林,很大一部份也是得益於西方的援助。然而,西方並非鐵板一塊,整個歐洲其實充滿著各種矛盾。
雖說生活在君士坦丁堡的拜占庭人也信仰基督,但他們的宗教理念與西歐卻有著不小的差異。例如,東正教使用希臘語,而西方則使用拉丁語。彼此對教宗的看法也不同,東正教只接受羅馬教宗在諸位牧首中有特別的地位,但西方卻認為教宗擁有統領「整個世界」的權力。
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矛盾可說是越來越深。在一〇五四年,發生了著名的東西教會大分裂。到了一二〇四年,基督教十字軍甚至洗劫了君士坦丁堡,這使得讓拜占庭人對西方更加痛恨深絕。許多城民極度仇視天主教會,甚至會把他們的狗取名叫「羅馬教宗」。從上面的討論可以發現,拜占庭的東正教信仰與西歐的天主教信仰有著歷史悠久、盤根錯節的恩怨情仇。
如此矛盾一直持續到一四五三年,也就是鄂圖曼帝國野心勃勃發動總攻的當下,都沒有緩解的跡象。因此,當君士坦丁堡向西方求援時,得到的往往只有不和諧地迴響。這狀況讓城民更加覺得自己遭到背叛。
除了宗教分歧,經濟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考量。比方說威尼斯共和國在這場戰爭中的角色就非常搖擺。做為當時最先進的商業之邦,威尼斯對拜占庭與西方的宗教矛盾毫不關心,也不將保衛基督信仰這樣「要事」放在心上。對它來說,「經濟」才是最重要的考量。
事實上,威尼斯與拜占庭在經濟上很大程度是屬於競爭關係 。這讓某些元老甚至投票主張讓君士坦丁堡自生自滅。直到後來威尼斯人得到報告,發現鄂圖曼帝國控制了通往黑海的貿易航道,且有威尼斯商船被擊沉,他們才改變原本對拜占庭的冷漠態度。
上述種種複雜糾葛,都讓這場一四五三年的這場戰爭充滿懸念,難以預測。
【攻城戰】
一四五三年的這場攻防是標準的「攻城戰」。而這個時期正好也是戰爭型態轉變的關鍵節點。由於攻城方的戰術多年來都停滯不前,因此從古典時期到中世紀,守城方一直佔有絕對優勢。像君士坦丁堡這樣的防禦工事,其結構在五世紀時就已經成熟。數百年來,面對多次的圍攻都沒有倒下。對拜占庭人來說,這座城池絕對是標準的「固若金湯」。
然而,一項攻牆怪物的出現徹底的改變了攻城戰的規則,那就是「火炮」。早在十三世紀末,歐洲各地就已經大量製造火炮並應用於戰事中。然而,那時的火炮對戰爭影響甚微。因為它們過度笨重,而且準確度極差,是個震撼大於實用的新奇玩意。
火藥武器約在一四〇〇年傳進鄂圖曼帝國。他們立即對火炮產生高度興趣,開始興建炮廠、開採銅礦並建立火藥工廠。同時鄂圖曼帝國也雇用了許多熟練的鑄造工人和石彈切割工人。在一四二二至一四四六年期間,鄂圖曼人對火炮的認識大幅加深。於此同時,火藥的技術也取得新的突破,大大增強了火炮的威力還有穩定性。從此,攻城的優勢漸漸從守方轉向攻方。
在一四五三年春季,鄂圖曼大砲開始對君士坦丁堡發動轟擊。當時有段記載是這樣的:
火藥被點燃後,瞬間就發出一聲可怕的轟鳴,腳下的大地猛烈顫動,一直傳播到遠方,那噪音是前所未聞的。然後是恐怖的雷鳴般巨響和可怖的爆炸,火焰照亮和炙烤了周遭的萬物,木塞子被乾燥空氣的炙熱爆炸衝出,石彈被強大的衝擊力推出。難以置信的力量驅使著石彈呼嘯而去,擊中了城牆,當即撼動和擊毀了城牆。石彈本身則被炸裂為無數碎片,碎片四處亂飛,附近站著的人無不死於非命。
從此,大砲的名聲開始四處傳揚,「破城者」或「攻陷城市者」等名號開始不脛而走。火炮的出現,讓君士坦丁堡不再無堅不摧,守方開始需要動腦與攻方鬥智鬥力。整本書對於伊斯蘭如何攻克城池,以及拜占庭又是如何堅守陣地有非常精彩的描寫,看得十分過癮。這邊就留給大家自行品味了!
【反動視角】
羅傑.克勞力透過大量史料,提出了一些對伊斯蘭的「反動」視角,覺得很值得玩味。現今的穆斯林很容易會被與恐怖攻擊聯想在一起。伊斯蘭教也經常被認為是激進且排斥其他思想的宗教。然而,如果我們回顧歷史,會發現伊斯蘭並不那麼「排他」。
雖然鄂圖曼人擅長征服,但由於伊斯蘭教法要求要善待被征服的民族,他們對這些「新臣民」的統治其實相對溫和。鄂圖曼帝國對異教徒的賦稅不重,這讓他們很多時候比歐洲的封建制度還受歡迎。像巴爾幹的農民就很開心可以從拜占庭沉重的封建奴役制度中解放。另外,鄂圖曼帝國也不會要求基督徒改信伊斯蘭教。以君士坦丁的這場征服來說,雖然鄂圖曼是打著「聖戰」的名義進攻,但對於附庸卻非常寬容。一項記載指出:
儘管他們是蘇丹的城民,但蘇丹並沒有強迫他們摒棄基督教信仰,所以他們可以隨心所欲地信仰和祈禱。
當然,這不是說這場戰爭就非常平和。君士坦丁堡陷落後,整座城市依然陷入了血腥的掠奪當中。然而,羅傑.克勞力強調,這些暴行並不是伊斯蘭世界獨有的。在中世紀,所有攻破敵城的軍隊都會大開殺戒。而鄂圖曼的表現甚至更具紀律性。比如蘇丹原本承諾要軍隊可以洗劫城市三天,但僅僅一天城市就被洗劫一空,為防止更多破壞,蘇丹打破諾言,下令第一天日落就停止劫掠。
此外,伊斯蘭攻佔後的君士坦丁堡也與基督世界想像的可怕伊斯蘭堡壘完全不同。當時的蘇丹穆罕默德二世不僅自認是穆斯林統治者,還自詡是羅馬帝國的「繼承人」。因此,他著手重建了一座多元的都城。所有公民在這座城市中都有一定權力。不管穆斯林或基督徒都能在城內安家。
當然,說這些並不是要幫現在的伊斯蘭恐怖主義辯護。但現在的恐怖主義有其背後的歷史脈絡,僅僅以穆斯林信仰來解釋會顯得過於簡化和武斷。這裡無法詳述,或許之後有適合的書籍再來更深入地探討這題囉!
【後記】
羅傑.克勞力在後記中提到他在處裡史料時遇到了許多困難。雖然關於這個大事件的文字資料非常豐富,但由於這是在科學時代前的歷史,只能依靠許多目擊者的紀錄來還原當時的場景。然而,這些紀錄往往含糊不清,且常常存在著誇大的情況。畢竟,每個紀錄者都有自己的視角與動機,更別說當時根本沒有客觀報導的概念。
此外,一四五三年這個事件的獨特之處在於,它的歷史主要是由失敗者所書寫的。 因此,羅傑.克勞力需要仔細分析基督徒的記述,才能解讀出鄂圖曼人的觀點。同時,或許是因為創傷的關係,東正教希臘人的紀錄也非常稀少。而西方世界的敘事往往會大肆批判拜占庭守軍。這些種種狀況都大大增加了歷史分析的困難度。
羅傑.克勞力說,他希望從這些文獻中盡可能建立一個中立的版本,同時希望去捕捉人的聲音,以第一手的資料重建故事主要人物的言詞、偏見、希望與恐懼。作為讀者,我覺得他做到了。整本書確實對各方的立場都有深刻的描繪,許多描述更是令人如臨戰事現場。很厲害的作品,推薦給大家!
--
姆斯的閱讀空間
FB: https://www.facebook.com/maxjamesread/
IG: https://www.instagram.com/maxjamesread/
Podcast: https://apple.co/3THZYMo
--
推
這個作者的文筆是真的沒話說的
謝謝介紹
推
這本很好看,看完覺得很惆悵
請問第一本跟第三本好看嗎
海洋帝國看了一半我覺得也不錯
5
Re: [問題] 為什麼以伊斯蘭教為背景的動漫作品這麼少雖然個人不信伊斯蘭教,但一些小細節還是分享個人觀點。 魔鬼詩篇的作者其實幾個月前才又被行刺受傷。國際新聞都有報,但台灣大概沒人鳥。 其實,伊斯蘭教完全不是瘋狗宗教,單從教義上來看,它可以說是最純粹的宗教。雖然脫胎自基督教信仰,但很多它獨特的內容後來又被基督教抄回去。包括蘇菲主義和密契主義。大多數人認識的基督教跟原始基督教比起來還更像原始伊斯蘭教的分支。包括新教的長老教會,天主教的耶穌會等傳教方式,因信稱義等教義都有伊斯蘭教的蹤影。 伊斯蘭信仰非常純粹,神沒有任何肉身,沒有任何神蹟,任何人都有權力去用自己的方式理解神,但同時為了保持教義純粹,他們也禁止翻譯經典。這種追求原典的精神,造成後世各種解讀方式而形成各種教派。當然,這樣的教義很容易就被各文化系統各自把持,形成詮釋宗教的教士階級把持權力。但反過來說,伊斯蘭教其實相對來說對異教更寬容。因為所有宗教對伊斯蘭教來說,都只是詮釋宗教上的異端,而不是不同信仰的敵人。因此希臘以及大部分巴爾幹半島在土耳其統治幾百年仍能保持東正教信仰文化傳統。相反,基督宗教下其他文化信仰則很快被屠戮殆盡。 但對於其他信仰的人寬容,反面意義來說,他們也堅決反對其他信仰的人對他們信仰指手劃腳,所以近代伊斯蘭好戰的名聲由此而來。當他們身為統治者的時候不會強求改變他人信仰,但當其他人信仰要去改變他們時,他們也會強烈反抗。這當然就包含自己人改變信仰的情況。這已經包含在所有穆斯林信仰民族的文化裡面。穆斯林已經是這些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你背棄這個信仰,就相當於背棄了你的民族,你的家人,你的國家。他們的文化全根基在可蘭經以及先知語錄的解讀上8
[劇情] 戰役的參考作品推薦現在戰役越出越多,但是很多都不是我們熟悉的歷史。 例如我們對成吉思汗的故事比較熟,可能以前歷史讀過,或是看過射鵰英雄傳(?) 威廉華勒斯可以看英雄本色 那除了這些大家比較耳熟能詳的故事之外,大部分都比較陌生,戰役打完看完劇情也是一 知半解。5
[心得] 《幽靈拜占庭帝國:從羅馬到伊斯坦堡》《幽靈拜占庭帝國:從羅馬到伊斯坦堡》這本書,是作者跟兒子遊玩伊斯坦堡時寫的旅遊手 札,雖名為旅遊手札,但卻是滿滿的談拜占庭帝國的歷史,歷史課本在教西方歷史時鮮少提 到拜占庭歷史,總是用「君士坦丁堡在1453年被鄂圖曼土耳其攻陷,東羅馬滅亡」輕鬆一兩 句帶過,沒想到拜占庭背後卻有著說不完的歷史故事。 在不能出國的現在,我開始嘗試當個沙發旅遊客,一邊隨著作者腳步咀嚼拜占庭歷史,一邊4
[問卦] 為什麼伊斯坦堡西方國家無動於衷君士坦丁堡被鄂圖曼土耳其攻下之後 就隸屬於土耳其至今 改名伊斯坦堡 被攻下之後 很多歐洲人都心碎 耶路撒冷被攻下 都能發動十字軍戰爭了 但是伊斯坦堡被土耳其人拿走 好像也拿土耳其人沒皮條 土耳其還造就一段輝煌的歷史 直到現在 土耳其最大城市就是伊斯坦堡4
Re: [問卦] 沒人發現穆斯林國家大多都又笨又窮嗎?螻蟻窺天 你知道人類歷史進入西元後 伊斯蘭文明強勢多久嗎? 將近一千年欸 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 最科學的文明 阿拉伯數字1
Re: [問卦] 哈瑪斯很像當年重慶蔣政府?還真的有人將中東的歷史類似成近代中國的歷史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 = 大清 阿拉伯人 = 漢人、阿拉伯世界 = 關內各省 而現今的中東就好比大清解體之後,滿人回到東北建立民族國家 漢人各省各自獨立建國,然而這歷史並沒有發生在中國2
Re: [討論] 大清之於中國等同鄂圖曼之於羅馬嗎?先說這篇不是回原PO,而是剛好看到推文,想到一些事情所以來跟洽眾討教一二 那就是總有人說「不持有羅馬城的不算羅馬帝國」 你要說鄂圖曼土耳其的穆罕默德II他想要打下羅馬城證明自己是羅馬帝國嘛,其實他也不 是因為他沒羅馬城所以不能稱之為羅馬帝國,而是西方各國不承認他是羅馬皇帝 要說俗稱的東羅馬帝國沒有羅馬所以不是羅馬帝國,但人家是羅馬帝國正統法理的後繼者- : : 顧然以色列後面有美國爸爸再撐腰 : : 但是中東國家瘋起來會怕一個小小的以色列?? :
- 推 tchaikov1812: 綠羅梗還是不要當真好,顎圖曼沒有宣稱過羅馬正統 其實是有 鄂圖曼帝國聲稱 鄂圖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二世攻佔君士坦丁堡後,自封為「羅馬凱撒」[6],獲得了君士坦 丁堡牧首的承認,但歐洲基督教國家普遍不認同。穆罕默德二世的理據是,自羅馬遷都、西
1
Re: [問卦]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有跟歐洲交流 怎變病夫?沒拔 土耳其還是很猛der好不好 而且人家當初是 """鄂圖曼帝國""" 不是"""土耳其""" 人家最討厭聽到的字眼94土耳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