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和任何人都能愉快相處的科學

看板book標題[心得] 和任何人都能愉快相處的科學作者
saisai9230
(小為)
時間推噓 1 推:1 噓:0 →:0

書名:和任何人都能愉快相處的科學

作者:凡妮莎‧范‧愛德華茲(Vanessa Van Edwards)

出版社:方智


前言

如何用五分鐘製造好的第一印象(邂逅);

用五小時來了解對方(約會);

利用五天來影響一個人並且建立友誼(長期關係)。

這三句話是這本書的重點,所以書的整體章節結構分成三大部分,

我會摘錄我覺得有趣的部分,然而書中有些部分尤其是第二部分是

描述如何藉由特定行為與話語拿來測度他人的方式,進而了解對方是何種性格,

但是我自己本身專注在「自我成長」,所以這些部分並不會摘錄,

有興趣的人可以自行觀看此書。


人際社交前的心理準備

1.我們害怕自己的秘密會導致別人不接納我們,但是往往分享祕密才是獲得接納最快方式

(解放你的秘密,成為真實的自己。)

這是因為想要完美無缺非但不可能,而且也很乏味。而且太過努力不免顯得飢渴,

長久躲藏則是太累。我們都有弱點,而對的人會因為你的弱點而喜歡你。

2.想要吸引所有人,就代表所有人都不會被你吸引。

所以拒絕你根本不想參加的活動;積極參與你想要參加的活動。


開始五分鐘:建立印象

我們會去party認識新朋友,所以需要在新朋友面建立對方的第一印象,

因此要關注自身的「站立」、「手勢」、「目光」等原則。

一、站立原則:

像是party可以分成開始區、邊緣區、社交區。

邊緣區(不該站立的地方):

1.洗手間附近(容易被誤認成變態)

2.餐點附近(開口說話會噴口水在食物上)

3.朋友旁邊(回到同溫層,然而你是要認識新朋友的)

社交區(應該站立的地方):

1.吧檯附近(人已經拿完食物和飲料,準備開始社交了)

2.主辦人旁邊(可以讓主辦人介紹別人給你認識)


二、手勢原則

1.手勢越多,越受歡迎

因為肢體語言占了關注度53%,而且手必須要拿來握手,因此要保持乾燥,避免手汗,

可以使用餐巾紙裹杯(如下圖所示)。

https://reurl.cc/mMjl6Y

2.不要低頭划手機

因為目光接觸可以建立連結,而且人的第一印象,眼睛佔了非常大一部分。

https://reurl.cc/NQmqaq

3.目光原則

一般的談話中,人通常會有多少比例的時間保持目光接觸?

A.31%

B.51%

C.61%

D.91%

答案在推文那裡,請自行往下拉。

所以跟人講話的時候,盡量要看著別人的眼睛。


接著進行聊天

一、問候語

用更加有趣的方式來表達日常問候,以下舉例說明:

傳統的問候語:工作還好嗎?

有趣的問候語:最近有沒有在做什麼有趣的專案?


二、選擇話題

前十大最有回應的話題

45%~40%:樂團、重金屬、素食、殭屍

40%~35%:最喜歡的電影、刺青、物理學

35%~30%:電玩、研究所、文學

另外人們最喜歡談論的是「自己」,所以設法讓對方多談論自己,

對方愛上你的可能性就越高。


三、同類相吸原則:我們會喜歡並且幫助跟我們相似的人

弦線理論:每一個人腦袋都是一團毛線,找尋可以拉出來連接的那一條線,

以下是可以連結的線頭:

人:共同朋友、同事、同學

事:共同的生長背景、學歷、學習地點、工作地點

物:打扮、文具、樂團、球隊、活動、協會(俱樂部)


最初五小時:持續互動與約會

人與人之間要持續互動甚至約會的話,必須先理解彼此的需求,

人的需求大概可以分成六種:

1.愛:感情、接納,以及受人喜愛。

2.服務:支持、照顧,以及提供撫慰的熱情。

3.地位:責任、讚賞,以及激發自豪的頭銜。

4.金錢:硬幣、紙幣,或是其他被賦予價值的代幣。

5.商品:實體產品、物品或材料。

6.資訊:建議、觀念、意見與教導


由於每一個人的需求不同,可以藉由書中的心理測驗和書寫社交日誌,

來知道自已的主要需求和次要需求。書中心理測驗由於內容龐大也怕暴雷,

可以查看此書試做看看。而社交日誌的部分,

書中某一位受試者所書寫的社交日誌作為例子(如下文所示):

場合 評價:+/=/- 描述

與同事的咖啡會議 + 笑得嘴痠,她真是逗趣!

第一次約會 - 真是無聊!他好乏味,和他說話實在很痛苦

領導力工作坊 = 團隊活動還算有趣,

但不確定他們提供的哪些訣竅有多少用處。

可以看出這一位受試者他的主要需求「資訊」。


最初五天:建立長期關係

最初五天會有大量的互動,人通常喜歡具有幽默感的人或者

想要跟令人覺得有趣的人相處,以下就是讓你有趣的方法:


一、說故事的藝術(故事四段論)

1.開頭製造懸疑:引起他人注意力

2.故事當中強調一項「掙扎」:最好的故事是包含了成功與失敗;快樂與痛苦。

3.獨特詞語(關鍵字):

何種人事物串連起這個故事?這個故事最重要的核心概念是甚麼?

4.回力棒:詢問聽眾想法,讓對方更有參與感。


二、請求的藝術(富蘭克林效應:別人一旦幫過你的忙,就比較可能喜歡你。)

可以藉由請求援助、忠告會增進彼此之間的關係。

1.請求原則:向人提出請求,一定要用上理由,成功率差了33%~34%。

賦予理由:理由可以是「對自己有意義」或者是「對對方有意義」,

更或者是「對兩者都有意義」

2.個別訂做:強調對方特殊性

舉例說明:聯絡請求

典型請求:我可以要你的電話嗎?

賦予理由:因為我認為我們可以處得很愉快!

個別訂做:你要把你的電話輸入我的手機嗎?

所以請求方式可以從「我可以要你的電話嗎?」變成

「我可以要你的電話嗎?因為我認為我們可以處得很愉快!

你要把你的電話輸入我的手機嗎?」


心得

1.有關一開始建立印象那一部分,書中提到很多有關在party之中應當如何應對,

這讓我有「不合國情」之感,畢竟這種party文化在台灣社會並不流行,

有一種你學了技巧,但是卻無用武之地。

2.有關人的六大需求,在我做完心理測驗和書寫社交日誌之後,

我發現我主要需求是「資訊」,次要需求是「愛」,

我對於得到「知識」是有連我自己都不能理解的熱忱。

我很記得當我得知道1990年2+4條約(兩德與四個前同盟國)內容中,包含均裁軍條款,

讓我起了雞皮疙瘩,因為這意味著四個前同盟國(英法美俄)直到二戰結束了45年,

仍然害怕德國的軍事力量會對周圍產生巨大威脅。

所以我很渴望聽到別人分享他的想法與心得,希望能夠得到別人的評論與指教。

3.說故事的藝術我已經學會了,經常用這樣的方式來表達我的想法,之前在BG版寫東西,

有人寄信給我,問我一些感情的問題,我當時靈機一動,

就把電影《大話西遊》紫霞仙子是一根燈蕊的情事融入佛說蛛兒的故事,

重新改寫了一個全新的故事寄還給那個人,那個人看了非常感動,

雖然她也表明根本不清楚我想要表達什麼?

4.請求的藝術,現在還在練習中,我盡量每個請求都包含「賦予理由」與「個別訂做」,

成效現在還不是很清楚,但是確實讓人覺得更加友善與有趣。

--
這些理工科宅男們一說起妹子來總是很激動的樣子,但你真讓他們去和妹子組織個聯誼卻反而沒有什麼行動力。大多數情況下他們會想一想要做的準備以及到時候搞些什麼活動,然後會開始頭疼,然後該啃書的啃書、運動的運動、遊戲的遊戲,聯誼的事再無下文。哎,所以說性格決定命運,不是因為他們讀了理工科才成為宅男才沒有妹子,而是因為他們這個性格讓他們選了理工科並成了個宅男,才沒有妹子!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8.66.130 (臺灣)
PTT 網址

hoho806/28 15:55反白效果好像沒用成功

電腦網頁版有作用,但是手機app版沒有成功,我當初是在電腦網頁上打的, 所以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謝謝你指出這個問題,那我就把答案寫在這裡。 答案:C

※ 編輯: saisai9230 (118.160.150.179 臺灣), 06/28/2024 20: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