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二手經濟

看板book標題[心得] 二手經濟作者
joowei
(瓜g)
時間推噓 2 推:2 噓:0 →:10

網誌圖文版:
https://reurl.cc/mMjAmM

書籍簡介:

二手經濟
走訪全球舊貨市場,探索二手產業不為人知的新面孔
作者:Adam Minter
推薦指數:☆☆☆☆


「產品的生命週期遠比你我想的還要長。」


減量、再利用、回收

減量

不知道大家每每過年大掃除的時候是否會覺得家裡的東西有一半以上你在過去一年都沒有碰過?隨著經濟變好,人們購買物品的能力變得更強,加上技術的進步,製造衣服的成本越來越低,過去被認為是奢侈品的衣服,在現今生活當中唾手可得。這對於各服飾品牌來說是好事,但對於環境則完全是另一回事。

美國有一家空巢清理公司專門在做清除家中物品的生意,大家都知道美國地大,伴隨的就是他們家中會有很多囤積物,這間公司就是在有人需要清理家中全部物品時出現。舉凡像是搬家、遺產房屋清理等等,他們都能清理,並且將所有可以轉賣的物品進行轉賣,目的是減少垃圾的產生並把可用物品轉交到下一位使用者手上。清理雜物,不論是自己或是前人的,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因為很多東西是屬於你專有的回憶。一個缺角的花瓶、一張泛黃的照片,這些在別人眼中一文不值的東西可能對你來說無價,但空巢清理公司的用途就是幫你清除不必要的物品。

我在看這本書之前從來沒有想過會有這樣的生意可以做,也因此認知到減量是多麽重要的事情。他們一週在清理好幾家好幾噸物品的同時,縱使最後成功將一半轉賣,仍產生了多不勝數的垃圾。這也就是為什麼減量會排在對環境友善的第一名了。


再利用

美國有一家公司,他們會接受消費者的捐贈,再分門別類轉送到可能會有人需要的地方進行販售。會有這樣的模式,主要是因為美墨邊界有龐大的二手商機,這些物品以衣服為例,它們會是以重量計價,因此會有一些墨西哥人專門來美國邊境挑幾箱幾箱的衣服再運送到墨西哥進行販賣。能做這樣的再利用,其衣服品質跟完善度必須良好,不然隨著墨西哥經濟開始好起來的同時,這些衣服很難跟中國製或墨西哥當地產的便宜新貨競爭。

重點來了,即使是中國製的產品,為什麼會有人願意購買從美國運來的二手衣服而不買新的呢?「新衣服」不再是非常貴的東西,消費者在追求潮流的同時會比較容易忽視品質,心想再買一件也沒多少錢。因此「快時尚」如Zara、H&M、forever21等為了降低成本並快速更替新的衣服,對於品質的要求越來越低。他們的訴求就是要消費者買了再買,不斷地跟上「新潮流」。但有一些墨西哥人知道這些「新衣服」的品質不一定比二手衣物好,因此他們寧可選擇二手產品不要新衣服。但品質對於環境的影響又是什麼呢?

你現在應該心裡想說:「還好吧?我不要的衣服我都會丟到舊衣回收桶呀。」問題就在於並非所有的衣服都會被拿去給下一位使用者繼續使用,前提是衣服要處於完善的狀態。品質好的衣服其狀態比較容易維持良好,至於破損的衣服則要看其用料,再決定它是否可以被再製成「抹布」。沒錯,就是家裡、醫院、修車場、各家清潔公司到處都是的抹布。聚脂纖維的材料較不適合變成抹布、而強調100%棉的又有可能偷工減料,這導致美國最大的抹布供應商越來越難取得原料。這樣的結果導致他們必須製造「全新」抹布來維持供給,並間接的產生更多垃圾。由此可見品質的重要性,但這直覺跟營利公司的目的相衝突,也跟經濟發展相違背,畢竟沒有更多的交易要怎麼促進經濟發展呢?


回收

還記得小時候在當學生時,教室外面總是擺著滿滿各式各樣的箱子,而每個箱子上面都會貼上「鐵鋁罐」、「紙類」、「塑膠」等等要我們進行回收的東西。衛生股長的工作內容除了監督教室的整潔以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確保同學有準確地進行分類。除了要在丟掉之前進行清洗之外,我們還必須將鐵鋁罐壓平、將鋁箔包對折再對折、也要把寶特瓶的蓋子跟瓶身確實地做分離。日本回收率最高的小城鎮之前The dodomen有去拍攝過,裡頭回收分類竟然可以高達好幾十種。然而這麼多種分類裡頭仍有許多不易回收,甚至回收很費時費錢的材質。由此可見,「回收」這個舉動其實已經是對環境友善裡最差的選擇了。



我們該怎麼做呢?


極簡主義

日本相較於美國是一個密度高上好幾倍的國家,最大的差別就在於他們沒有那麼多空間囤積物品。但人類習性不變,當你能力越高時,物慾也會隨之提升,這時家中就會堆滿物品,導致整個家庭亂糟糟的。

此時極簡主義的概念就出來了。

極簡主義強調的是「less is more」,讓你花心思在你需要而非想要的東西上。就好像鞋子、衣服,當你去仔細整理家裡後是否發現你曾經很想要的,如今也沒穿過幾次。這就是極簡主義追求的,「實用、耐用、持久」的東西才是我們需要的,其餘的都可以捨棄。


把品質提高其實也能刺激經濟

全世界最成熟的二手市場之一絕對是汽車市場,在已開發國家裡,路上看到的車幾乎全都有掛牌登記,消費者或廠商想賣掉、報廢都必須做相關的登記跟手續。而品質好的車子,其二手的價值自然越高,在使用條件一樣的情況底下越容易有下一位使用者。這對於喜歡追求潮流的消費者跟廠商其實是雙贏的局面。喜歡買新車的消費者因為想讓脫手價格漂亮,他會好好使用他現在品質良好的產品,好脫手他才有資金購買廠商的新產品,如此的循環就是產品的使用週期拉長,但經濟一樣在流動。

除了車子,現在也有一些廠商或公司在處理再利用的事業。

Patagonia目前有將近10%的營業額來自於它收集的二手衣物。

Bookoff有一套清潔二手書並回購消費者看過的書的機制,它讓消費者知道保存好二手書是有必要的。

台灣則有一家叫2nd street的二手商店,它會收購消費者的商品,報價完之後再重新販售給其他人。雖然可能比你花時間在網路上尋找買家來的不划算,但至少它公開透明而且方便快速。

再利用的前提就是要創造品質良好的產品,沒有品質,就算是新的我們也應該認真考慮要不要購買,購買品質好的東西對於環境永續絕對是有很大的幫助。


回收最後有很大一部分還是燒掉

台灣在你隨處可見的地方如麥當勞、捷運站、便利商店等等都會看到兩種垃圾桶,一個是可燃垃圾、另一個是回收垃圾。我自己滿好奇這些「回收」垃圾最後到底會被怎麼處理,因為這裡的東西絕對不會像小時候在學校被處理的乾乾淨淨,更多的是髒兮兮的紙盒、沒有沖洗也沒把瓶蓋分開的寶特瓶等等。這些東西對於回收廠其實大多是負資產,前面提到the dodomen去過的日本城鎮,他們就有標示哪些回收垃圾其處理之後的殘值是多少,很多不如燒毀還比較容易。

因此,當你做不到前面的減量跟再利用時,至少你能夠把寶特瓶洗乾淨然後把瓶蓋分離(最好還是自己帶環保杯)、用過的餐盒紙杯等洗一下,簡單的一個動作對於回收是有莫大的幫助。



各種值得探討的問題

1. 不知道大家了不了解兒童汽車座椅,在台灣的各品牌、新聞、基金會都建議「五年」為使用期限,超過就必須換新,而本書作者在美國的調查則建議約六年左右,原因是如螺絲鈣化、安全帶鬆落等等都有可能降低安全座椅的功能。講到安全,尤其是兒童安全當然是不能隨便的,但車子跟螺絲有關的物件更多,車子出事、安全座椅再厲害也沒有用,怎麼沒有車商建議你開五年就應該要換一台車?是否這只是為了減少朋友送朋友、刺激消費新產品的手法?

2. 一台三萬塊左右的洗衣機平均使用年限大約6-8年,跟一台九萬元的皇后牌洗衣機使用期限25年,你會怎麼選擇?

3. ifixit公司正在為沒有維修手冊的產品做出相關維修手續放到網路上供消費者參考。而講到不能自己維修,不知道大家是否跟我一樣會瞬間想到Apple的產品?站在品牌的角度,我完全了解他們想要保護自己產品在市場的品質名聲,東西壞了只能回原廠維修或換新,藉此保證該賺到的錢都要賺到。但我相信一定有不少人在花了好幾萬買一支iPhone之後,會想了解它、甚至壞了可以做一些簡單的維修,是嗎?



最後我想說

因為研究所論文跟CSR(企業社會責任)有一點點的關係,所以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非常有感覺。尤其講衣服的生命週期時,我沒有想過捐贈的衣服可能可以從太平洋的一端到另一端、再從美國到墨西哥、再從墨西哥回到美國(變成抹布)、最後才變成可燃垃圾。因此「產品的生命週期真的可以很長」但前提是品質要夠好,若品質不夠好,穿過幾次也無法捐贈甚至再製成,那「產品的生命週期就會變得曇花一現、稍縱即逝」。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7.26.185 (臺灣)
PTT 網址

mapabeyb06/23 12:10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全部的人都買二手商品

mapabeyb06/23 12:10那就沒有廠商願意生產商品了,例如大家都買二手書

mapabeyb06/23 12:10就不會再有出版社願意出版新書

joowei06/23 12:44對 這就是我有提到矛盾的地方 書我覺得可能比較難 但像衣

joowei06/23 12:44服 汽車這些東西 把品質做好保留二手價 拉長週期對環境絕

joowei06/23 12:44對是好的

skullxism06/23 14:52現在很多東西就怕品質太好用戶不汰換賺不到錢

minyo10v106/23 16:00個人認為像是消費版的「只在乎曾經擁有,不在乎天長地

minyo10v106/23 16:00久」。很多物品因消費主義推波助瀾及快時尚浪潮下被生

minyo10v106/23 16:00產、被消費以及被浪費,這時代很需要消費者聰明的選擇

minyo10v106/23 16:00,也確實如此會影響企業營收。

joowei06/23 16:24很喜歡樓上的「只在乎曾經擁有」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