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推薦] 《我們都被貼滿了標籤》作者自肥推薦

看板book標題[推薦] 《我們都被貼滿了標籤》作者自肥推薦作者
maktubyu
(鳥人阿九)
時間推噓 7 推:7 噓:0 →:0

「你們一定很有愛心!」

「我長大以後也要成為跟你一樣的社工!」

「身心障礙?跟殘障是一樣的嗎?」

「你是不是智障?」

「要跟我們當朋友?可以呀,去偷你媽的錢給我們。」

「如果我也跑掉了……還剩下誰?」

「我就是想餵她每一餐,直到我沒辦法照顧為止。」

「人若落魄,就什麼都沒有了……」

「你不給錢,我就死給你看!」

---------------

大家好,我是阿九。

上次我來BOOK板發文,是為了自肥自己新出版的奇幻兼社會諷刺小說《我不是怪物》。

也因為那篇文章,使得讀書共和國旗下關注社會議題的「這邊出版」注意到我,因為我用「希望我的文章讓你知道社工除了做功德外,也還會寫小說」來收尾。

這次要來自肥推薦的書則是人文社科書籍:《我們都被貼滿了標籤》



1.「社工當然不只是做功德」

社工當然不只是做功德,嚴格來說,用「功德」來形容工作,是否過於「不重視專業」?此外,我更認為每一個社工都有潛力書寫,或許尤其是小說,因為社工們見過各種光怪陸離,堪比故事還荒謬的真實人生。

社工執業過程中寫過無止盡的評估表與個案服務紀錄,每逢社會新聞事件,還容易在媒體與民意代表的刀口下,第一時間飛奔抵達現場訪視。任何新聞事件的背後,都可能有一位被推著去「關心」倖存民眾的社工。

「你還好嗎?」 (這可能是記者會問的話,欸人家當然不好,問點別的吧?)

「我想你現在一定很難熬。」(這可能是社工會說的話,或者乾脆不說話,只是陪伴。)

每次發生事件,也都會有人喊著:「一人一社工!」

(欸等下,你以為全台灣編制了多少社工呀?)

又或者社工被究責檢討,只好拼命寫報告解釋自己為什麼沒做到位,「害得」發生憾事。說得好像是社工推了一把一樣。)

(你不如檢討怎麼會被媒體發現變成是新聞事件,好政府就是要學會滅證呀!)

但假設社工做到位,卻是被民眾拒絕,只好選擇「結案服務」。但是民眾拒絕的半年一年後卻仍發生憾事,長官還會責怪你:「為什麼要給民眾拒絕的機會?如果他拒絕服務,你也應該要繼續關心他!」

(所以要社工每次打給人家都被掛電話,或者給人家轟出門嗎?)

(那社工應該改當業務才對嘛~)



社工不斷不斷寫著紀錄與報告,有需要定期繳交的,也有因著上述情況而被壓著寫的。

「長官說今天下班前要交出來。」

(什麼?現在不是已經五點半了嗎!?)



「社工不只是會寫紀錄、會寫報告,可能還有社工會寫小說。」

這是我當時想表達的,而因為當時那篇自肥文,無意間催生了這本新書:《我們被貼滿了標籤》

「阿九,你有沒有試過非虛構寫作呢?」這邊出版的「J編」在信件裡起頭。

當然,本書也有按照慣例長到嚇死人不償命,主要為了增加搜尋熱度的副標題:「我們都被貼滿了標籤:從連結資源到串起故事,社工與身心障礙者不為人知的生命經驗」



2.本書簡介與來由

這是一本以「標籤」為題的非虛構作品。

你有沒有想過,如今講求「政治正確」的我們,懂得不能再用「番仔」代稱原住民,更別說用「番仔」或「青番」罵人,因為這些話帶有極大貶意,以及歧視原住民的意味。

可是,我們至今仍會用「你是不是智障?」、「他又在那邊搞自閉了!」、「真是個神經病!」來罵人。

為什麼智能障礙者、自閉症患者以及精神障礙者仍要持續接受如此汙名,成為污辱的代稱呢?



身心障礙者們,他們的生命又遭遇到哪些共同,甚至是「個人化」的歧視與標籤?

你知道嗎?有高達25%的身心障礙者在求學階段都會受到歧視,其中更有部分是來自於他們的老師……甚至是導師。

當一個服務對象學生遭受欺侮,學校想到的往往不是改善環境,而是詢問受害家長願不願意轉校,因為處理問題太複雜也太困難,但處理掉吸引問題或提出問題的人,遠比解決問題輕鬆多了。

不要懷疑,就連公立學校的導師也會這麼說,當社工跟我反應時,我他媽還以為是聽錯了呢。



身心障礙者的照顧者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視。他們與身心障礙者是生命共同體,所以如此般歧視與誤解也同樣會降臨到他們身上。

當帶著發出聲音,或有出眾舉止的身心障礙孩子出門時,家長會被央求。

「拜託管好你的小孩。」

即使他已經是大男孩,甚至已經是中年年紀。

「你一定要帶他們出來丟人現眼嗎?」

一次又一次的制止使得家屬越來越退縮,於是他們漸漸地足不出戶,甚至遭到鄰居的排擠與側目,最後,他們再也不出門。一開始是畏懼,而最後是失能。



身心障礙者與照顧者雙雙逐漸腐鏽,直到彼此動彈不得,最後的最後,可能就此成為另外一件社會新聞事件。

這樣說起來,這本專注在賣慘?

當然也不是。



賺人熱淚不是我的目的,我期望的是引起大家的反思,進而重新思索。

我儘量以詼諧、平實的方式陳述,以通俗的方式解釋社工的工作,還有在每一個故事中我們看見什麼、又碰觸到了些什麼。

啊我本來就是寫故事起家的,所以選材應該不會太無聊,論述的深度也儘量恰到好處。

希望讓每一個閱讀者都能從故事中目睹他們的遭遇,也能夠就自身開始改變,尊重差異,而非劃出距離。



3.本書大綱

3-1.我是社工,不是志工:不只是做功德

本書從社工開始談起,因為服務弱勢者的工作者,往往也是弱勢者。

我們是勞動市場的弱勢者,人們甚至可能分不清楚我們是做什麼的。



「你是志工?」

即便我們強調多少次,過了數十年,而仍然會有人搞不清楚我們到底是社工還是志工,甚至有人認為我們的工作再輕鬆不過,只是說說話就可以賺錢的工作。

社工的薪資往往都僅高於法定最低薪資幾千元而已,直到幾年前政府訂出「社工薪資公訂價」,才終於催生了社工基本薪資,但僅僅跟飲料店相去不遠,但仍然多的是只給社工三萬薪水的公司。

因為社福產業也有所謂的M型化,有些大社福機構同樣靠民眾捐款維生,有些可以向政府申請標案,而更多是募款困難,規模也不足以向政府申請標案補助案的單位。



看看那些專司服務精神障礙者、犯罪者以及無家者的社福團體。

「誰想要捐錢給那些神經病?」

「他哦,剛出獄,你看他在這邊鬼鬼祟祟,肯定又想搞事。」

「好手好腳,不去工作在這裡乞討?」

這些負向標籤與背後的謾罵,使得彼些社福單位募款不易,籌措社工的基本薪資成為了天方夜譚。



社工的篇章談起了每一位社工的第一步。

用著顫抖的手按陌生人家裡的門鈴,而背後可能並沒有任何職前訓練。

幾年後,他或她倖存下來,其同事們往往因為受不了工作壓力,或者職場的支持太過匱乏,因為個案的怒罵或自己的挫敗而離開職場。

「你來找我做什麼?有用嗎?」

「為什麼我跟他談這麼多次了……他還是要選擇自殺呢……」

好不容易,他活下來了,開始得心應手了,卻發現自己仍然孤獨。



3-2.身障者所受到的歧視與不平

談到身心障礙者們,他們身上所受到的歧視與不平,用一段段個案故事帶入,談論
我想談論的主題。關於整體社會如何對待他們,周邊環境如何不友善限制了他們的生活,讓他們不得不遁入黑暗。

又如何因為自己的身心障礙,一步步被剝奪選擇權。而常人又如何利用智力上的優勢欺凌他們,佔「她」們的便宜。



3-3.沒有自己的照顧者

他們的家人,背後那一群幾乎看不見,也因為「照顧的使命」而失去自我的照顧者們。他們有男性、有女性,有老先生、新住民配偶、青春高中生。他或她們因著不同的理由留在他們身邊,自認為不能離開,不能放下,使得照顧者們最後也成為了應該被照顧的人。

他們往往沒想到因為自己的不放手與堅持,認為自己才能夠提供最好的照顧,用盡全力,最後使得自己也一同陷入泥潦中。



3-4.社工僅僅也只是人

最後,我談回到社工。

社工也只是人,也不是萬能,我們為何總是留不住人。

低薪、教育訓練不夠、人身安全的威脅、資源分配的不均以及職場內部與外部的不友善。

當然,還有對我們感到失望,認為我們無能解決他們的問題的個案們,更甚之,還有前面所提到,因為我們傾注全力,但卻改善不了他們的狀況,也會讓我們自我懷疑。



3-5.終章與後記:思路回顧與關注

希望這本書也能夠讓讀者關注社會工作。

還記得多年前八八風災的小林村滅村事件嗎?

每一名社工可能默默地在生涯中幫助了超過一整個小林村人口的服務對象,當我們協助了一個服務對象脫離困境,就代表一個家庭擺脫黑暗。



「千萬不要看輕自己的工作。」

我想說的是:「每一個社工所做的事情都值得被看見。」

我只是其中之一罷了。



4.本書的調性

聽起來,好像是壓抑的作品?

或許有一些,但,也不全然。

本書大致上用「故事」推進的方式,先分享故事,再帶入一些我的主觀討論,每章節最後再加入一段專欄。



我雖然在MARVEL板寫文本來就是偏虐型的作者,在書裡面的所拋出的問題很多也都沒有答案,但世界上本來就不是每件事情都有標準答案。

我能夠做的就是拋出一些情境、一些稍加改編的故事。為了去識別化,但整體內容大致真實;部份故事則經過當事人同意(因為他們也希望自己的議題被看見),希望藉此引起大家思考。

同時也希望大家反思,畢竟除了身心障礙者外,我們也很有可能成為故事中的其中一份子,畢竟現代社會的高速變遷下,越漸疏離的人際關係也讓我們有可能如同故事中的人物一樣,面臨孤獨死,又或者是在照顧病榻中的長輩時的重度負荷中。



或許一些社工圈內人會覺得搔不到痛處,也或許有些身心障礙朋友認為還太過客氣,對於他們遭遇到的問題與困難,竟然「只」講到這些。

但我知道,無論是身心障礙者或是社工,那些標籤黏在我們身上,真的好黏、好黏。

我想做的就是寫一本書,儘可能地讓大家願意稍稍將標籤撕一小段下來,讓你好好認識他們、甚至我們社工。



我更想做的是,想透過這本書,讓每一個社工的價值都有機會被看見。

這樣,我們就能夠讓更多、更多社工願意留在我們社工圈中。

或許,我們就能夠把社會福利做得越來越好、越來越好。



總結一下,不可避免,身為作者也要明白指出本書的優缺點。

本書的優點有三:

(1)作者從第一線社工當到現在已經是督導,雖然靠北社工上多得是罵督導的文章,不過自認為應該不會是太差的督導,所以描繪社工的困境應該還行。

(2)書寫時就設定TA是一般民眾,所以難度適中,大家都絕對能夠看懂,而沒有賣弄唱高調的專業術語與艱難的理論。

(3)選材盡可能兼顧到各種主題,不敢說包羅萬象,但該有的都有了。加上本身就是寫小說底的,案例故事選用儘量通俗易懂,加上個人習性絕不喜歡賣慘。同理與同情,並不只一線之隔,而他們要的很有可能並不是同情。我不是要你們可憐他們,而是希望他們能夠獲得「尊重」。


但當然,也有缺點。

(1)內容難度過於通俗,本身若是專業人員與身心障礙者可能會覺得太過於客氣,探討內容刻意點到為止,專業黨可能會覺得太淺啦!

(2)作者第一次嘗試非虛構寫作,有些字句的流暢雖然經過編輯指正,但還是不夠細膩。

(3)前面段落的「我是社工,不是志工」有點刻意戲謔、詼諧,但談論到身心障礙者與照顧者又顯然較為嚴肅,有些情緒上的落差。另外,本書其實最原先是設計專門談論「身心障礙者」的內容,但被我刻意偷渡跟替社工倡權,所以相對失去一致姓,有點小可惜。



這本書不像之前自肥推薦小說《我不是怪物》時有發表的文稿可以供大家先閱讀參考,想要試讀請參考各大網路書店提供的試讀內文。

網路上還有首章節錄的片段,搜尋「我是社工,不是志工」關鍵字即可搜尋到我的方格子文章。



另外,各大書店應該都已經陸續鋪貨,希望關注社會議題的朋友會有興趣。

最後的最後,雖然這個世界本來就很殘酷、也很不公平,但我還是不認為有人應該被他人因為「自身無法選擇」的任何事情受到不平。

種族、性向亦然,導致身心障礙的「疾病」,當然也是如此。

還有,我們有一天也會成為照顧者,這是我們必經的道路,讓照顧交給「專業」,我衷心建議。




以上。

(下次,不知道又要來自肥什麼囉~)

--

狗屁倒灶,專門出產廢文
https://vocus.cc/user/@maktubyu

一點也不專業的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maktubyuw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0.112.211 (臺灣)
PTT 網址

st8514810/26 11:13恭喜出新書

謝謝!過幾個月還會再出小說的續集,不過同樣的內容就不上來水了XD

rehtra10/26 11:43QQ

別QQ呀,要同理不用同情,以理解代替可憐!

skyhawkptt10/26 14:13內容介紹完全打到我的待讀清單

有打到就好,銷量+1。編輯表示:幹得好。

jonathan83610/26 16:00

感謝推,BTW,我一直覺得Jonathan這個名字很好聽。

sara4092610/26 19:39推推!好感人

謝謝!我歪頭想了一下,故事中可能感人跟令人憤慨的故事各半。 部分則是帶有很高的懸念,畢竟人生本來就不完美。

hhua10/27 00:01很有興趣,會買來看,辛苦社工們了!

希望這本書可以讓更多人認識社工! 然後可以越來越少人告訴我們:「我知道你們不是志工。」

※ 編輯: maktubyu (114.37.132.97 臺灣), 10/27/2023 00:31:53

landing10/27 02:15書的設計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