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失控的熱情】 用熱情找工作錯了嗎?

看板book標題[心得] 【失控的熱情】 用熱情找工作錯了嗎?作者
bekeing7
(^^)
時間推噓 4 推:4 噓:0 →:0

全文好讀版:https://bit.ly/3PWC6VZ

https://i.imgur.com/txySf8G.jpg

圖 【失控的熱情】   用熱情找工作錯了嗎?

這本書很有意思,這本書是討論找工作用的『熱情』這項原則是不是有點太過火了?

作者一開始引用了相當知名的 Steve Jobs 的名言『而要成就偉大的事前,你必須先熱愛你正在做的工作。』

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這本書透過訪談了美國大學生與剛出社會的新鮮人,探討並追蹤他們找工作時,『熱情』多少部分?而後來呢?是否真的擁有熱情工作就會擁有快樂人生?


熱情原則固化階級

很哀傷的一件事,那就是熱情原則可能讓原本階級翻轉變的更不可能。

作者訪問了擁有大學生學歷的人,照道理來說,這群人最應該是有機會進行階級翻轉的。但是,『追求熱情』這件事情卻有可能助長原有的經濟不公與階級固化。

家庭較為富裕的學生們即使在追求熱情的道路上失敗了,也多半能在不感興趣的領域獲得高薪且穩定的職位。但勞工階級或第一代大學生若在這條路上失敗了,卻更常淪為低度就業、做著不穩定工作。



階級或種族會影響熱情原則嗎?

答案是會。

熱情原則調查數據中的亞裔受訪者比白人同儕更常受到父母施壓,要求得選擇有機會獲得高薪與聲望的領域,且在選擇職業時,他們的父母不太可能會鼓勵他們追隨自身興趣。


而原生家庭的階級也會影響找工作是否先考慮熱情原則。

在熱情原則調查數據中,來自富裕家庭與勞工階層的學生,他們的父母鼓勵他們找工作時優先考慮穩定性。但是這兩群人的背後原因卻很不同。

家庭富裕的家長會要求小孩去選擇能維持目前生活水準的職業,能夠保持原先的階級地位且繼續過著「舒適」的生活方式。但是勞工家庭背景與第一代大學生都感受到來自家裡的壓力,追求穩定、高薪或有聲望的職業。

那中產階級呢?中產階級出乎意料的,反而是最支持熱情原則的階級。

多數中產階級家庭的父母將大學學位視為防止孩子社會階層向下流動的安全網,但父母親仍然鼓勵他們的孩子依照興趣選擇科系。他們的孩子甚至在進入大學且選擇科系之前,就已經對自己的興趣有強烈意識。


熱情的工作=變相的剝削?

這本書提到一個我之前沒有思考到的問題,那就是「熱愛你的工作」可能會讓人以為,為了追求自己有熱情的工作,低薪、超時工作是可以被忍受的,只要我『夠喜歡這個工作』。員工追求熱情時往往願意,甚至期待為了能夠從事他們「熱愛」的工作,犧牲薪水與工作保障

追求熱情與熱情原則其實可能有助於延續白領工作的剝削文化與結構。熱情原則似乎緩和了受訪者對於工作不穩定且過度工作的批評,轉而認為低薪、工時長與工作不穩定是可以忍受的,甚至認為要從事一份與熱情相符的工作,這些都是必要的交換條件。



最後,回到什麼是理想工作,或是理想生活。

作者在最後章節提到,這個『熱情原則』似乎只在美國有這樣強烈的信念。人們尋找工作的意義,將工作視為自身核心價值,這樣的想法或許不只存在於美國,但可能唯有美國人才如此深信這項信念。


作者最後很有意思的問,會不會熱情原則可能是一種被過度吹捧的職涯意義建構之道?尤以在社會人口特權群體裡更為顯著?

很有意思的書,推薦給大家。

更多關於黃KK
黃KK Blog : https://bit.ly/3GHdEDw
黃KK Facebook:https://bit.ly/3AmVIup
黃KK Instrgram : https://bit.ly/2Va8fA8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234.115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bekeing7 (49.216.234.115 臺灣), 04/10/2024 09:49:20

wulouise04/10 10:10 工作負擔=愛+薪水

leojoe2204/10 12:12這本超級歪好像也有分享

rtoday04/10 13:18寫得不錯,教年輕人分辨場面話與殘酷現實

pshuang04/10 22:19動畫師就是被熱情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