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禮物 | 觸動人心的小品

看板book標題[心得] 禮物 | 觸動人心的小品作者
doris1016
(~DoR!$~)
時間推噓 3 推:3 噓:0 →:0

Medium圖文版:https://medium.com/@dorisbaseball/5f79b9a89d5b

會知道這本書,起因於 6 月底參與了法律白話文運動主辦的【法白放大鏡】系列講座,其中有一場邀請到作家吳曉樂與《禮物》的作者宋文郁對談。

那陣子剛好社會上爆發許多 #metoo 事件,吸收消化了過多的資訊,
心情也不免受到影響,聽完這場講座後,突然有種被療癒到的感覺。
回家後迫不及待開始閱讀這本書,深深被書中的內容吸引住了。

--

第一輯花了一些篇幅探討痛苦與死亡,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世界的裂縫〉這個篇章,
作者考完學測後與同學前往台江內海旅遊,在導遊的引導下跟河豚互動,
為了見證河豚鼓起來的可愛模樣,導遊引導大家戳河豚。

在這個觀光行程結束後,作者獨自發現河豚的眼睛受傷了。

人類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而傷了一隻河豚。

由此延伸到發生在全球各地的災難,有些與我們切身相關,
但大多數時候就只是一則來自彼端的新聞報導。
2020 年疫情肆虐,世界彷彿產生了裂縫。篇幅很短,卻很寫實,也發人深省。

「每天都有更多人在失去更多東西,但是我們不敢、不願直視,
以免他人的悲慟打斷我們風平浪靜的人生。」


文郁的舅舅受到精神疾病所苦,書中提到一家人如何面對舅舅的精神疾病,
以及在某些不經意的時刻,意識到長輩們偷偷哭泣,仍然在學習面對死亡。

「或許對一再遭到剝奪的人來說,最仁慈的做法便是在他們再一次看著所愛之人
離開之前,先帶走他們了。」


--

第二輯的〈杜鵑花開之後〉,描述高中時北上參加杜鵑花節,搭火車回家途中,
看到一站一站經過,意識到自己正在開往升學的正軌,被現實環境拖著走。
於是在途中提前下車,確信自己擁有選擇權,可以暫時脫軌。

雖然這個舉動改變不了什麼,但我很喜歡這個象徵性地逃離現實的意念。

〈玩具箱中〉從小時候將很硬的饅頭物理上地放進玩具箱中,
推展到我們將不願面對的現實反鎖,我們看不到這些事物腐敗,但終究會被侵蝕。

「不要看見,就幾乎可以相信它不存在。」

當箱子被媽媽發現之後,當然難逃被丟棄的命運,但作者從中隱約感覺到,
媽媽翻開玩具箱的同時,似乎也重新翻出並正視了自己的內心,
或許就此成為了人生中的轉捩點。

--

我本身對於性別相關的議題很感興趣,也因此第三輯是我最期待的段落。

本書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防狼〉這個篇章,
相信許多女性都曾經有攜帶防狼噴霧的經驗,作者也不例外。
但大學時一次社交場合的真實遭遇,才使她意識到,
真的遇到令人不舒服的情境時,防狼噴霧起不了作用。

我自己也有下載「110視訊報案」App,這些東西固然能保護我們面對緊急情況,
但事實上並無法解決大多數受到騷擾、侵犯的情境。

如果是面對一個陌生人想傷害自己時,心中的警鈴可能立刻響起,下意識想做出反擊。
但根據衛福部2021年的統計資料,現實中熟人性侵的比例遠比陌生人高。

像是在這場講座中,主持人珞亦以黑人跟大牙的案例為例,
闡述被害人遭受到的是一種漸進式、堆疊式的騷擾,
屈居於弱勢的一方,應該在哪個階段說不呢?
想拒絕的時候,又會檢討自己是不是反應過度、擔心得罪別人。
真的有多少人敢在熟人試圖侵犯自己時拿出防狼噴霧呢?

回到書中的故事,作者事後反覆檢討自己的穿著是否過於暴露,
且懷疑自己不符合受害者的定義。

「忍受這一切讓我難受,但無疑會輕鬆很多。」

為了不破壞當下氣氛,當下勉強擠出笑容,以維持表面的和諧。
也不用面對一旦對他人提出質疑,擔心自己拿不出證據的窘境。

〈瑪格麗特說〉有一段在描述分組討論時體會到的緊張感,
即使自己很有自信,還是會加上一些字詞,避免被認為是「強勢的討人厭女生」,
但也可能因此讓她的觀點相對於低沉穩重的男性較不被重視。
(相對於口語表達,寫作就比較沒有這樣的限制。)

這也讓我聯想到《隱性偏見》一書曾提及,
女性研究者在某些專業領域提出的見解比較不被重視。

--

《禮物》一書是文郁以自身經驗出發,描述自己與家人、同儕之間的互動,
文筆流暢,讓人想一口氣看完。
每個故事約十頁上下,雖然篇幅不長,但文句間流露的真摯情感令人動容。

在閱讀的過程中,覺得自己的內心深處隱約被觸動到了,真摯的情感令人動容。
推薦給大家~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3.62.210 (臺灣)
PTT 網址

typered07/28 10:49推,感人之作

FeverPitch07/28 20:55推 這一本也在我的書單上

hhabq07/30 13:08推 謝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