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問題] 《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新譯本?

看板book標題Re: [問題] 《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新譯本?作者
gregorsamsa
(姍傻)
時間推噓12 推:14 噓:2 →:49

讀完新譯本 始終覺得缺少舊譯本的一種精準

感覺少了一些東西 閱讀過去就無所謂的掠過了

魯德米拉在書中描述了很多種她所慾望的小說

在這邊就以這些敘述做例子:

新版p.113

此時此刻我最想看的小說,應該要以說故事的慾望為驅動力,累積一個又一個故事,
不需要追求世界觀,只要能讓你看見自己的成長,像植物一樣,枝椏和樹葉越來越茂密……

舊版

……是那種以敘述的慾望為驅力,堆砌一篇又一篇故事,而不企圖把人生哲理強塞給你,
只讓你觀察小說本身的成長,像一棵樹那樣,枝葉交織糾纏的小說。

新版讓人覺得有點模糊,魯德米拉想描述的小說應該是屬於某種可歸納的典型,

但是沒辦法讓人很具體知道那是什麼樣的小說,另外「堆砌」比「累積」來的巧妙,

「像植物一樣,枝椏和樹葉越來越茂密」看起來就像很生硬的直譯,

「不需要追求世界觀」/「不企圖把人生哲理強塞給你」

「能讓你看見自己的成長」/「讓你觀察小說本身的成長」,很明顯是不同意思了,

基本上參照英文版確認後,舊版的翻譯才是正確的,這邊懷疑新版義文翻錯了,

再說舊版這裡的描述精確又具體,可以感受到魯德米拉表達自己慾望的實在感。

當然不該拿英文版來跟根據義文翻譯的中文版比較,

不過就我舉的例子舊版是忠於英文版翻譯,所以說如有舊版有番錯,

那就代表英文版也翻錯

其他例子還有

新p.180

「我喜歡像象棋棋手那樣能用計算精準、不遮遮掩掩的冷靜頭腦面對所有秘密和焦慮的書。



「那種裏頭一切神秘和悲痛通過一顆精準而冷靜的心靈,沒有陰影,
像一個象棋玩家的心靈的小說」

新p.66

我希望我看到的不是全部,大到看似無法捉摸,卻能夠感覺到還有甚麼說不清的東西存在,像某種預示



我還是希望我所讀到東西不全部呈現出來,不那麼具體得讓你可以摸得到;我寧願感覺環繞著它們的某些存在,某些其他的東西,你不太曉得是什麼,某些未知事物的訊號……


當然不是要比較哪個譯本比較好,新版讀起來也很通順,只是對一個讀過舊版的人來說,感覺遺漏了一些東西,舊版也有它簡陋的地方,單詞翻譯應該都有更好的選擇,
誤譯肯定也有……只是不了解為啥有人覺得原版有差到讀不下去就是==
發這篇只是想幫舊版平反一下,甚至對中文讀者來說舊版肯定有優於新版的地方,
不值得被嘴得一文不值,好像譯者完全缺乏專業一樣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64.1.193 (臺灣)
PTT 網址

chakaba03/01 04:38之前買了新版才發現家裡有舊版,呵

chakaba03/01 04:39新版看了三四章,感覺卡卡的,很多句子要重讀才會知道在

chakaba03/01 04:39講什麼。

kazushige03/01 08:55要比對翻譯,應該拿原文出來比對,原文是義文,應拿

kazushige03/01 08:56義文版來比,怎麼會是拿英版比然後說舊版比較正確?

kazushige03/01 08:56新版是台灣首度義文直譯版,舊版大概是從英譯版譯來的

kazushige03/01 08:57你拿英譯版比英文版,當然「比較正確」

kazushige03/01 09:00義文→英文→中文,經過兩次轉譯,意思不知偏離多少

沒說比較正確阿== 列的第一段明顯其中一個有翻錯 看起來舊的合理多了而已

medama03/01 09:21推樓上

osmanthusjo03/01 10:58新版比較口語流暢,信雅達兼具。舊版不可能有女孩講

osmanthusjo03/01 10:58話那樣講的,又不是機器人

現實當然不可有人會像小說人物這樣說話 所以重點不在要翻得像現實中的口吻吧

librarie03/01 11:21如果就這篇裡的例子看來,會覺得舊版在傳達作者對「小說

librarie03/01 11:22」的想法上比較精準?但新版可能閱讀感受比較輕鬆?

momomom03/01 11:43象棋那則新版比較好吧

happyclown03/01 11:57比較喜歡舊版的

wingfun03/01 11:57列出來的文字都比較喜歡新版

wensday03/01 12:39你列出來的舊版文字非常拗口 另 看到你比照英譯就笑了 XD

wensday03/01 12:42看到你列的舊版....難怪我當時那麼不喜歡

舊版讀不下去感覺是小說本身的問題而不是翻譯欸

wensday03/01 12:46我想你對小說有誤解...然後 你有看過義文版嗎?

如果看得懂就不會拿英文版來比了

librarie03/01 12:47這邊的例子比較喜歡舊版的,感覺描述得比較具體深刻

librarie03/01 12:47不過如果整本書都是這樣的風格其實也不確定讀不讀得下去

其實應該就幾個小細節不太清楚而已

yishanfox03/01 12:55老實說多年前看舊版的感想是看到一半就看不下去了

yishanfox03/01 12:56舊版是台大外文翻譯與習作的跨三個年級數十個學生的

yishanfox03/01 12:57翻譯為主體 後來再經過吳潛誠副教授統一校譯

yishanfox03/01 12:57當時還不曉得是學生作品 就已經看得超痛苦@@"

wingfun03/01 13:00應該很快會有人把義文的原文PO出來看了XD

wensday03/01 13:59舊版滿滿的翻譯腔 新版我讀得下去啊

如果是個人喜好問題我也沒什麼好評論的

wensday03/01 14:00還有 多的是願意花精神塑造可信人物的小說家

wensday03/01 14:01人家就會花心思讓人物說該說的話 用該用的口吻

文本/現實再現論都不知道是過時多久的觀點了 再說你談的是寫作的層次而不是翻譯的層次了 難道翻譯James Joyce精神病的語言也要翻得像現實生活的語言嗎 然後這本書重點也完全不再塑造人物個性 除了各篇故事的意象之外 它描述的必較像是「讀者」對遭遇到的各種經驗

※ 編輯: gregorsamsa (61.64.1.193 臺灣), 03/01/2020 14:16:55

wensday03/01 14:38我的確很老派 但不是每個人都需要跟你接受同樣的東西 無

wensday03/01 14:39你可以接受女孩說話像機器人是你的事 但絕不是像你說的現

wensday03/01 14:39實"當然不可能有人會像小說人物這樣說話"

跟老不老派又無關 藝術=對現實的模仿 是從柏拉圖就開始討論的議題 不是兩句話就可以概括的 然後你想討論舊版翻譯的問題好歹好好讀完再來嘴吧 看一段就覺得像機器人是你的觀點又不是我的 (再說機器人說話是什麼樣子誰曉得啊)

※ 編輯: gregorsamsa (61.64.1.193 臺灣), 03/01/2020 15:45:51

chi1234567803/01 17:01盍各言爾志而已........

wensday03/01 18:19不好意思 舊版當年我就翻了兩次 完全食不下嚥

cloudworld03/01 18:32推比較

NNAA03/01 18:40不太容易抓到舊版在說什麼...

osmanthusjo03/01 18:58我剛剛查了義大利文,倪安宇翻的比較正確

osmanthusjo03/01 18:59上述各位大家都有志一同,你就別再硬凹了

osmanthusjo03/01 19:00大家直覺反應果然通順的就是對的

osmanthusjo03/01 19:01可見大家潛意識和直覺是準的,你想太多了

osmanthusjo03/01 19:04小說本身賣得很好,你竟然說它有問題

osmanthusjo03/01 19:05如果義文寫得跟中文舊版一樣肯定賣不出去

從頭到尾都沒否定新版…只是提出剛好發現的幾個點 然後根本沒人認真比較 就一廂情願覺得人多就是真理?? 賣得好就代表沒問題? 快思慢想好像也賣得滿好的吧 不懂義大利文還跑出來當代言人 完全沒論述就想讓人信服? "The novel I would most like to read at this moment," Ludmilla explains, "should have as its driving force only the desire to narrate, to pile stories upon stories, without trying to impose a philosophy of life on you, simply allowing you to observe its own growth, like a tree, an entangling, as if of branches and leaves..." 要不要解釋一下「世界觀」在這句子的關聯在哪裡? 強加人生哲理明明就比較通順 observe its own growth指的是小說本身成長 不是讀者的成長啊 "I like books," she says, "where all the mysteries and the anguish pass through a precise and cold mind, without shadows, like the mind of a chessplayer." 這句意義上沒什麼問題,但新版整個形容詞同為語拖得太長,我也覺得翻得不好 Still, I wish the things I read weren't all present, so solid you can touch them; I would like to feel a presence around them, something else, you don't quite know what, the sign of some unknown thing.... 這一句新版讀起感覺就遺漏了一些東西,更何況「大到看似無法捉摸」 我看了只有黑人問號 也不符口語上會描述得形容 你覺得很清楚沒有模稜兩可的地方? 連個具體的分析都不見蹤影還敢說得那麼篤定...

forcewalker03/01 19:13看了一下你提出來的幾個段落,新版翻譯真的比較通順

wingfun03/01 19:26推o大...果然懂原文的話還是最有說服力...

別人說一句就信了 思辨能力真的堪憂

osmanthusjo03/01 19:29我不懂義文啊(搖頭)..但懂點西文勉強還能分辨出來

osmanthusjo03/01 19:31原小說一定是相當有趣,跟喬伊斯那種看不懂不一樣的

osmanthusjo03/01 20:23義文:d'accumulare storie su storie, senza pretend

osmanthusjo03/01 20:24d'importi una visione del mondo, ma solo di farti

osmanthusjo03/01 20:24assistere alla propria crescita, come una pianta,

osmanthusjo03/01 20:24un aggrovigliarsi come di rami e di foglie...

osmanthusjo03/01 20:24懶得理你,都你贏好了

osmanthusjo03/01 20:28愛裝懂 人家那本是暢銷書,硬要跟喬伊斯那種意識流扯

osmanthusjo03/01 20:29在一起 人家就是為了要讓讀者感到有趣而寫的

誰跟你扯喬伊斯阿 比喻一個翻譯過程而已 被你扯到作家創作動機的差異

osmanthusjo03/01 20:31philosophy of life那個是英文譯者自己加的,人家原

osmanthusjo03/01 20:32文就是用visione del mondo(世界觀)

看起來英文版譯者是自己稍微扭曲了原意啊 不過撇開符不符合原文不談 你確定這邊新版傳達的意思有舊版的精確? 結論 我只能說翻譯為了「達」譯者有時候不得已會按照自己的意思改寫 不過看起來倪安宇是堅持忠於原文 有一些細節我個人不滿意 不過完全沒有覺得翻得不好的意思 有人覺得被冒犯的話不用太認真 我只是堅持找出問題在哪而已~

※ 編輯: gregorsamsa (61.64.1.193 臺灣), 03/01/2020 22:26:38

wingfun03/01 22:28一直抓著二手英譯在質疑原著的義文 堪憂的是聽不進去的人

中文還不是二手的~而且你也沒查證在旁邊看戲而已不是?

※ 編輯: gregorsamsa (61.64.1.193 臺灣), 03/01/2020 22:45:51

Proviay03/02 12:52不能容忍別人的意見,建議您發在自己的臉書即可

有人提出什麼意見嗎 以上我質疑語意不精確 模稜兩可的地方 除了印象派跟直覺論 還是沒人回應阿 倒是有人很喜歡揣測跟腦補我個人的想法跟動機

happyclown03/02 14:33覺得討論不同譯者對文字精神的理解很好

※ 編輯: gregorsamsa (61.64.1.193 臺灣), 03/02/2020 16:21:01

cheeshan03/02 19:55英譯無法透過比較來參照義譯,雖然討論出發點是好的,但

cheeshan03/02 19:55偏離討論是很明顯可能犯的錯誤。這兩個版本基本上是沒辦

cheeshan03/02 19:55法比較的,應是由義文譯本(例如簡體版可能有)來對照倪

cheeshan03/02 19:55的新譯

a03140503/04 15:55有比較給推

amiwry03/07 22:29比較喜歡新版

chjghjg948704/29 19:43推chee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