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極簡閱讀》

看板book標題[心得] 《極簡閱讀》作者
happyread
(樂讀)
時間推噓 推:0 噓:0 →:0

書名:《極簡閱讀》

作者:趙周

類型:閱讀技巧

評價:✩✩✩

讀書為什麼這麼難?
所謂極簡不是快速讀完一本書、快速記憶知識重點的能力,而是處理繁雜資訊,
將知識學以致用、解決問題、提升自我的能力。

本書第一章:開始作者就先引用了一個職場女性《杜拉拉升職記》的故事切入為例,因為大部分職場工作者遇到問題,通常一般人的反應就立即去解決問題:

-沒時間,那就早點起床
-沒精力,那就加入社團、堅持打卡
-看不懂,那就找原文書、慢慢讀;記不住,那就畫心智圖摘記錄、做筆記
-看不下去,那就蕃茄鐘工作法逼自己專注

但是,想想這樣「頭痛醫頭」的方式,真的達到學習的目的嗎?況且先不說這些方法的效果如何?

《如何閱讀一本書》作者: 莫提默‧艾德勒(Mortimer J.Adler),這一本書之所以成為暢銷書,大概就是因為總是懷有這種愧疚的人實在太多了,總覺得自己對不起買來而沒有好好讀的書。

因為一般人在讀書和學習中常見以下三個的問題:

問題一:沒時間、沒精力→不論看你手裡的這本書、或者在職場生活也是如此。如果一個人能夠保持一定的生存餘力,那麼就能夠好好地應對不可預見的緊急情況,更好地承擔風險,你也就能夠心有餘力從事各種探索性和創造性的活動,也更有可能開展學習。
但是由於職場環境的變化越來越快,工作者要付出許多心力去適應新變化,掌握新技能、

解決新問題需求越來越高、因此留給職場工作者學習時間和精力越來越少。

默想: 過了一個月之後,你還能記住書中這段內容嗎?

問題二:看不懂、記不住→這往往是一般人不願意讀書的主要原因。
那麼,熟讀強記背誦為了應付考試,你可能是以知識為中心的學習者,而閱讀應該是針對學習者自己本身。

閱讀本身不能創造價值、甚至理解和記憶都不能有價值。

唯有學習者再將閱讀以後,或者學習到的知識內化和思考之後,吸收知識精髓,並行動去改變行為,才有可能創造價值。

默想: 無論是否看得懂,是否記得住?過了一個月之後,讀過的這段內容會對你的生活和工作有任何影響嗎?應該是不會有影響。如果不會,是否看懂,是否記住,就不是很重要的問題了。

舉例來說:對於以自我導向為學習目的,以閱讀實用類書籍來說,重要的不是看懂否?而是你能和自己的經驗產生連結;重要的不是記住,而是能夠將知識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只要關心能不能藉由閱讀提升自己的能力,改變行為。

問題三:看不下去→想想你有多少次拿起一本書卻半途而廢?又有多少次為此而心懷愧疚?

買了一本書,就像買了一項資產,和你付錢買衣服或家具是一樣的。
但是就這一本書來說,付錢購買的動作不過是真正擁有這本書的前奏而已。
你要真正完全擁有一本書,必須把這本書變成你的一部分才行,而要讓你成為書的一部分的最好方法就是將書的內容寫下來。

於是,當閱讀本書之後,關於如何讀書,從本書中可以幫助你尋求解決之道。
你也有「知識消化不良症」困擾嗎?

讀得多,讀得廣,都不如找到一種能實踐的方法。
作者在本書提到「讀不完、沒時間、看不懂,那你就將書拆了吧!」。

如果你要想教給人們一種新的思維方式,不要刻意去教。
而是應當給他們一種工具,讓他們使用工具培養新的思維模式。
— 彼得.聖吉(Peter M. Sense)<笫五項修練>(實踐篇)

拆書法是通過簡單、輕鬆、更有效的閱讀方法幫助你提升能力,如此你就不需要通讀全本書。

只要在閱讀時,應用『便利貼法』,或參加拆書幫現場參與學習;按照拆書家的引導來思考經驗,規劃應用或現場演練,就可以把書中的知識拆為己用。

作者所提及的『拆書法』是為了避免成人學習經常陷入碰到盲點。因此,他給閱讀之後,加了「然後」,不再僅是「R」(1. Reading,閱讀),而是擴充為「R」、「I」、「A」三個核心環節,係以學習者為中心,所有的閱讀學習活動設計都是如此,俾能幫助學習者做到把知識拆為己用。

拆書家需要啟動學習者的經驗,促進學習者的參與,催化學習者的應用,還需要經拆書家適當講解,以幫助學習者良好地理解知識,也可以適當提供建議,以幫助學習者思考,規劃行動和現場演練。拆書法是通過簡單、輕鬆、更有效的閱讀方法幫助你提升能力,如此你就不需要通讀全本書。

RIA=閱讀拆頁+講解引導+拆為已用

-R(Reading, 閱讀拆頁),拆書家請學習者將這閱讀原書拆頁。
-I(Interpretation, 講解引導),拆書家講解引導,促進學習者理解知識,並關聯自己-A(Appropration, 拆為已用),拆書家催化促動,促進學習者將書中內容拆為己用。

另外輔助洽當的案例也很重要,不僅因為案例是敘事性內容,人們喜歡聽故事;更重要的是:案例可以幫助學習者領悟相關知識的適用範圍(如特定情境、前提條件、使用條件等)。

迷思:看書只畫重點也是一種「病」? 網路時代流行一種病,也就是對精華的癡迷。例如不少所謂的「讀書會」,主要就是把一本書摘成五頁的PPT或製作成半小時精華影片,美其名曰「精華版」,然後提供給讀者。殊不知,脫去的恰恰是最有可能幫助學習者內化和應用的東西,留下的是最不值錢的核心知識。

從以上的意義上說,拆書法反對片面追求精華。

發覺熱中於收藏精華的人,喜歡分享「雞湯」的人,以及每天發堅持「打卡背單字」的人,往往是同一類人:對成長有壓力、對學習有焦慮,卻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是什麼樣的學習,看來他們只好用精華和雞湯以及不解決實際問題的努力來自我撫慰。

而在RIA現場學習中,當拆書家並沒有那麼豐富的親身經驗,可以向專業培訓師那樣將精華轉化為精彩案例講解,那麼,怎麼辦到呢?

第一:拆書家需要掌握的一項技能,即「意譯原書案例」,他只要轉述原書案例就可以

第二:學習者的經驗(經過思考)是最好的案例。
拆書家在A環節要盡最大努力,促使部分學習者聯想,並可以講出自己的相關案例(親身經驗或實際運用),其他學習者可以從他身上得到啟發。
學習者相互之間的案例也許沒有培訓師的案例那麼精彩,但是足夠親切。

如果有人說,沒有拆書家怎麼辦呢?
自己讀一本書,要如何也能達到參加同主題課程的效果呢?
對個人而言,只要能夠內化和應用知識,也就是鍛鍊自己具備把知識轉化為個人能力的能力。

作者詳細在本書的第三章詳細介紹:將一位學習者的學習技能從低到高分別是初級、高級學習者以及學習促進者教導我們如何可以『有效閱讀、快速吸收』。

比答案本身更重要的是不斷思考和深化自己的提問,比知識本身更重要是盡力消化和應用你所學習到的知識。

在本書中,教導我們如何成為一個學習促進者,包括教練、培訓師、折書家、主導者,這些都算是學習促進者。除了可以創造價值,照亮他人外,並照亮自己。

在職場:主管最好是學習促進者,下屬跟著你可以更好、更快地掌握工作技能;然而不少管理者只知道給「正確答案」,然後反而抱怨下屬成長得太慢。

在家庭:父母最好是學習促進者,孩子可以從你這裡得到人生經驗、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而大多數父母反覆說自身的經驗之談,孩子卻一點也聽不進去。
先生最好是學習促進者,妻子也一樣,因為「夫妻之間不應該是相互磨合的關係,而應該是相互培訓的關係。」

朋友最好是學習促進者,而不只是吃喝閒聊。其實每個人都清楚那些朋友對自己成長的幫助最大,並對他們心懷感激。

所以,你最好可以成為一個學習促進者,因為幫助他人學習、最大的受益者是你自己。
「最好的學習方法是教會別人。」

由於通過促進他人學習,你能夠更確切地掌握相關知識,並順服提升當眾表達的能力、即時回應的能力、輔導能力、歸納演繹能力、以及超越思考的能力等等。


--
<Happy Read 樂讀>
定期分享個人的閱讀心得筆記 歡迎追蹤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HappyRead0804
Medium:https://medium.com/@happyread0804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happy__read/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72.113.6 (越南)
PTT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