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討論] 群眾募資與訂閱,是出版業轉型到機會嗎?

看板book標題[討論] 群眾募資與訂閱,是出版業轉型到機會嗎?作者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時間推噓 4 推:4 噓:0 →:7

陳嵩壽
https://www.facebook.com/songshou.chen/posts/10157994236043687

「群眾募資與訂閱,是出版業轉型到機會嗎?」

鮮少對於出版業發出建言的我,看到 出版魯蛇碎碎念 辦這樣的活動,非常的反感,因為群眾募資 嘖嘖 zeczec只會讓實體書店與網路書店營業額更加萎縮,出版的品質也只會每況愈下。


我曾經2次贊助募資出版,第一次收到書,該發起人連書號ISBN都沒申請,反正我收單多少就印多少,也不想備庫存、鋪通路,那麼,再好的內容,也只有短短那幾天看到的人才會買到,那一次我還收到了兩本。

為什麼是兩本?因為印刷廠有基本起印量,至少要500或是1000,印500跟1000基本上成本總價是差不多的,所以發起人把多的書就多給了一本。


第二次贊助募資,是一年份的雜誌,這個雜誌就是前2期認真做,第三期開始就走鐘了,到了最後就說要停刊了,我感覺就是贊助了別人辦雜誌的夢想,如果這家公司主編、編輯、美編設計離職,雜誌風格就就變樣了,本身募資方如果又沒有道德感與使命感,我們這些贊助募資的人就只能當作看錯人而已。(一年期的雜誌也不過2490)


最近有一本雜誌也是走募資平台的,整家公司全都是外包的員工,沒有一位正職的員工,第二期開始,底色加上版面至少有七種不同顏色,難道雜誌也在走撞色風嗎?答案就是一看就是每個專題都是不同美編設計。

更不要提這本雜誌的印刷了,一打開就是早期報紙的油臭味,這個年代現在應該是大豆環保油墨印刷啊(至少我們公司每本書都是)。


-
再來說到行銷與通路,嘖嘖平台就是抽10%,其他就是募資方處理貨物寄送與行銷,嘖嘖上面從飛機杯(自慰杯)、情趣用品、耳機、鍋碗瓢盆刀具上萬樣商品都募資,金額都是中高價,走募資平台倒是不錯;可是一本書才200、300元,走募資平台出版社不可能賺到錢,因為光物流費就要承擔20%-30%成本,因為便利商店物流費用就是60元(還不含人工與包材),這樣的營運模式怎麼可能賺錢呢?

(博客來書店物流成本一本是10元而已,因為有711富爸爸的支持)
-

出版業的轉型未來在哪裡?

這個題目非常的大,先思考一件事情,現在人們大部分時間都在社群平台與新媒體,人們或多或少都已經有「網路上癮」、「社群焦慮」,出版業是不可能改變人們的使用習慣了,z世代為主要消費族群之下,要如何讓出版業存活呢?

我只知道把每一本書當精品(內容、紙張、設計)在做,不要一直cost down ,這樣讀者才願意購買與收藏。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8.114.7.3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ook/M.1603540469.A.A7D

tran62810/24 21:25同意,沒有產業鏈的東西是不可能對長期的發展有幫助的

Nolan556610/24 22:37轉型到機會是什麼文法?

medama10/24 22:45有些冷門外文書我還真想募資 不然沒出版社願意出

litpig10/25 00:35應該是轉型的機會吧

EucalyptusJ10/25 11:42深入分析文推推

c8c8c8c8c8c810/26 15:37可以募資然後讓老書出電子版嗎@@

MikageSayo10/26 18:25募資反倒不是大問題啊,問題在授權

Tayako10/26 23:35我記得之前金庸就有募資"金庸作品集—復刻典藏版"

Tayako10/26 23:36一套14800元(完全是收藏用的)

Tayako10/26 23:38以原po內文來看 募資感覺偏向一次性 要長久性出版不太容易

rerun10/29 09:54這一篇是原作者的貼文嗎?還是複製分享轉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