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一人公司》

看板book標題[心得] 《一人公司》作者
leo7283
(時代廣場)
時間推噓 推:0 噓:0 →:0

書名:一人公司 為什麼小而美是未來企業發展的趨勢
作者:保羅.賈維斯(Paul Jarvis)
譯者:劉奕吟
出版社:遠流

Medium 原文好讀|https://tinyurl.com/y6ty59br
Matters原文好讀|https://tinyurl.com/yxtm7sek

這本書在談一種企業發展的價值觀,甚至是未來趨勢:一人公司。

.

【何謂一人公司?】

作者打造自己的一人網路事業,已經20年有餘。創業之初,對公司的原型抱持「更多不代表更好」的念頭。一路走來發現,原來他並不孤單,有一群人,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都證實了一人公司的信念:

▍質疑成長,刻意維持小規模的一種思維。

至此,為了避免先入為主的刻板印象,先點出三件事情釐清:

1. 質疑成長,不等於拒絕成長

是指面對機會時,要保持清醒,做出明智的決定。根據「已實現」利潤為基礎,衡量有意義的成長,而不是預期利潤、盲從成長。

事實上,在本書第8章「可擴展的系統」,提到一人公司可以藉由簡單、可重複的系統來推動規模——未必需要投入更多的員工或資源。

2. 一人公司的方式不只適用於一人事業

「一人」公司並非你不能請員工,凡事只能靠自己。

它是一種小而美的事業體,讓你運用自己的能力,變得更獨立自主,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更有責任感。

3. 一人公司不只是成為一位自由工作者

自由(接案)工作者是成為一人公司的完美第一步,但還是有所不同。

一人「公司」仍符合傳統的創業家定義,利用系統、自動化、流程來建立長期事業,那麼就不用以時間換取金錢。

利潤會在你投入的時間之外產生。

.

【心得】

《一人公司》不是心靈雞湯類的書籍,但我在讀的時候,感受到一股強勁的「動能」——
不為別人,而是為自己工作。

相較於先前讀過的企業管理書籍——多半是從高階經理人的視角,談的是向下管理,有距
離感;一人公司既是領導者,同時又第一線接觸消費者,讀起來倍感親切,容易和讀者(亦是本書的消費者)產生連結。

我想,源源不絕的「動能」,大概是這麼來的吧!

▍一人公司更容易和消費者建立人際關係。

.

「我只是個普通的上班族,值得花時間讀這本書嗎?」

這也是我的疑惑,而看完本書後,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書裡很多原則,也可以套用在日常生活上,像是很多時候,我腦海裡想的比做的還多,或光是想(計畫)就耗費掉不少時間。

而作者建議要「儘快推出」,從中得到體驗,再利用所獲資訊,做出調整。

這「趕快做」的行事風格,倒也不是一時熱血充腦,草率行事,不論是「最小版本」或「MVPr」(詳見原文筆記),就我的認知,都是一種風險控管的概念,平素處事亦若是,投資理財又何嘗不是這個道理?

.

書裡談到一人公司的「目標」(詳見原文筆記),有點顛覆我的想像。

談到目標,我最先想到的是「夢想」「熱情」「成就」......之類的字彙。但作者對目標的詮釋,是一套處世圭臬,體現於行動,是具體的。

我不禁要想,其實我也和一人公司一樣,這一路上會遇到各種機會(或誘惑),各種需要下決斷的分岔點。

每當踟躕不前時,不妨直指內心,思考做了這些決策後,是否有違、悖離了當初立下的目標——最核心的價值觀,相信該怎麼做?答案自然會浮現,不言而自明。

▍目標,是過濾你所有決策的濾鏡。

.

最後是關於「教」這件事情(詳見原文筆記),又疊了一層新的認知。

一開始是從《最高學以致用法》知道,「教」是融合了「說、寫、行動」的集大成,是很高品質的「輸出」;接著在《也許你應該找人聊聊》裡,「教」是一種確認「你已經學會了」的最終檢查按鈕,當「看一遍、做一遍、教一遍」的流程可以順利跑完時,就代表掌握了該項技能。

而《一人公司》帶給我的體悟是,「教」背後所傳達的訊息是「平等、開放、透明」,是一種建立信任的方式,而且有一部分信任感可以傳播出去——驅動力是網路。

▍「教」也是打造口碑的利器。

.

--

閱讀筆耕|一週一耕,佐以心智圖耘襯
https://linktr.ee/penfarming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3.8.230 (臺灣)
PTT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