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這一生,你想留下什麼

看板book標題[心得] 這一生,你想留下什麼作者
biemelo157
(瓜瓜)
時間推噓 4 推:4 噓:0 →:1

作者簡介
《這一生,你想留下什麼》由 John L. Hennesy 所著。在商界,他是 MIPS 科技公司的創辦人,也是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的董事長;在學界,他是 Stanford University 的第十任校長。除了這些經歷,作者於 2000 年曾經獲得電機電子工程師協會 IEEE 所成立的馮諾伊曼獎,更在 2017 年獲得由計算機協會 ACM 頒發,在計算機科學領域中最高的榮譽,圖靈獎。

書籍簡介
《這一生,你想留下什麼》的原文書名是《Leading Matters:Lessons from My Journey》。從上面的作者簡介可以看到作者無論是在學界或是商界都有著出色的表現,這本書即是作者基於他這些年在企業、在大學中歷練的經驗,提出 10 項現代領導人必備的核心理念。

全書共 300 多頁,分為十章,分別是「謙卑」、「真誠與信賴」、「領導就是服務」、「同理心」、「勇敢」、「協力與團隊合作」、「創新」、「求知欲」、「說故事」與「遺澤」。在書本的最後,作者還整理出了他這幾年的閱讀書單,分類包山包海,包括歷史、傳記、科普、小說等等。

本篇心得我會簡單介紹「謙卑」與「遺澤」這兩個理念,其實光是看這些章節名字,你大概就能猜到作者該章節要敘述些什麼。我在心得的最後會附上我閱讀本書時做的章節筆記,對本書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參考看看,能大致上瀏覽一遍本書。

內容簡介
#一切成就的基礎:謙卑
真正的自信來自了解自己的技能和個性,也就是源於謙卑,而非自我。

「保持謙卑」應該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建言,但卻在作者列出的十大原則中位居首位,更甚者,如果你之後有機會去細讀本書,會發現「謙卑之心」是貫穿整本書的核心思想,也就是其他九大原則都是建立在人的謙卑之心上的。作者所謂的謙卑,並不是某些人與生俱來的人格特質,並不是指那些自我貶抑的性格,而是指真正了解自己的技能和個性後,才去面對世界的態度。

那要如何發覺這種謙卑之心?有句古言說的好:「登泰山而小天下。」指的是登上了泰山,視野遼闊之後,就有了天下景物皆渺小的感覺。也就是說,看看那些真正磅礴且偉大的事物,就會理解自己其實也只是滄海一粟。作者這樣建議:「思索自己出身的幸運,有助於培養謙卑之心。」你看過宇宙的生成嗎?是有多少機緣巧合才能造就我們的誕生;範圍拉近一些,看看智人在整個宇宙所佔的時間比例(參考影片:https://reurl.cc/e9GAZm),也能觀察到對比起整個生命歷史我們不過是一晃眼的節點;再把視角拉近一些,拉到幾代前的祖先,如果當時他們沒有撤退、如果當時他在白色恐怖中多做了抗議、如果發生了一些如果,很有可能現在閱讀本篇心得的就不是你,或是根本就不會有這篇心得存在。

除了了解自己之外,作者還建議了另外兩個讓人產生謙卑之心的看法:首先,我們必須了解,成功大抵來自於運氣;第二,不管你在哪裡,都可能不是最聰明的人。第一點的看法跟上述的很類似;第二點的核心含義其實是「你的領導成功與否,取決於整個團隊的表現。」你需要團隊成員的專業知識和協助,才能取得成功,因此你最好先承認自己不是什麼都懂,並且了解成員所長,虛心請他們支持。

如果我們能以謙卑來領導,就不必去宣揚自己的成就,這種事讓別人來做就可以了;我們必須了解自己可能做的不對,並願意公開坦承認知可能有誤;我們得願意尋求協助,因為知道自己需要幫助;我們要抓住機會,從錯誤學習,勇敢迎向挑戰,讓自己成長。保持謙卑指的是領導人不該和部署分離,而是必須成為團隊中的一員,領導人的工作不是指使別人做事,而是致力幫助他們做的更好。

#謙卑的體現與外放:遺澤
世人是否能記得我的貢獻,根本無關緊要。重要的是,這一路上,我們能幫助多少人。

身為一個領導者,難免會遇到「要留下什麼」的問題,也許是公司制度,會是團隊精神等等。作者針對這種問題提出了他的觀點:「我從不過度擔心,或早早就開始煩惱自己會留下什麼,如同往常,我只選擇當下,一心一意做出有意義的貢獻。」片面來看,會認為這是置遺澤問題於不顧,但我認為這句話包含更大的哲理。

「上帝啊,請賜予我寧靜,去接受我不能改變的一切;請賜予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一切;並賜予我智慧,去分辨這兩者的不同。」這是著名的「寧靜祈禱文」,其核心在於「只處理我們力能所及的事」。如果我們真的有抓住第一個原則「謙卑」的話,我們就不會自己為是的想要「留下什麼」給別人,事實上,遺澤應該是一種副產品,是我們此時此刻的付出與努力最後帶來的結果。

去追逐大我吧,去幫助別人。作者以史丹佛的進步以及以他為首開創的 Knight-Hennessy ,幫助全球培養出許多頂尖領導人做結尾,說明他在史丹佛留下的遺澤:培養更好的下一個世代。

心得
如果是時常看我心得的朋友,不免會覺得這篇心得有點簡短。沒錯,因為這本書之於我來說並沒有帶來太大的感觸。在書腰上出版社是這樣介紹的:「超過 90 則故事舉例。」但事實上,大部分的舉例是缺少細節甚至是重複的。加上很多事例都以史丹佛為例,還沒頭沒尾的,沒有詳盡的事後分析或是引用任何理論佐證。套一句我在 Goodreads 上看到的書評:「這本書不如改名為『史丹佛之所以厲害以及我是如何使其更厲害的故事』。」

除了故事的瑕疵之外,作者提出的十個原則也沒有突出之處。雖然在前言作者有做這樣的說明:「正如艾薩克森在序言中提及:『領導沒有公式。』除了清楚易懂的經典原則外,我也不相信有什麼金科玉律。」似乎是想告訴讀者後面的原則都是清楚易懂的普世原則。但相比於《與成功有約》這本成功學的經典著作來說,不只是概念沒有創新,甚至連事件舉例的深度與廣度都不如其完整。

我不建議大家花時間閱讀這本書,除非你完全沒閱讀過任何類似於領導學、成功學的書籍,因為這本書實在是太過於入門了。當然,這也只是我片面的感受,給各位幾個判斷依據吧,我認為不值一讀的書還有諸如《深度工作例》、《決策的兩難》。其他我發過心得我都認為有一讀之處。最後,對這本書有興趣,或是想瀏覽本書概要的朋友,歡迎參考下方我做的章節筆記。謝謝你的閱讀。

章節筆記
第一章 謙卑:高績效領導的基礎

本章說明領導人該擁有的第一個特質:「謙卑」。算是老生常談,作者用兩個想法試著誘導出讀者的謙卑感:成功大抵來自於運氣、不管你在哪裡,都可能不是最聰明的人。謙卑是種美德,但謙卑不等於自卑,本章作者特意花了一段說明謙卑是可以與野心並存的,例如林肯就很謙卑,但他老人家的野心也不小。作者說,如果要兼具謙卑與野心,也許最好的作法,就是為他人的利益而努力。唸到這裡,我不太確定我預計從這本書中得到什麼,這本書算是勵志的雞湯書籍嗎?在前言時作者提到:『正如艾薩克森在序言中提及:「領導沒有公式。」除了清楚易懂的經典原則外,我也不相信有什麼金科玉律。』也許這本書跟《與成功有約》一樣,是一本試著列出一些普世原則的書籍。另外本章有一句話再一次的點醒我有關領導的意義:「領導人不該和部署分離,而是必須成為團隊中的一員。你的工作不是指使別人做事,而是致力幫助他們做的更好。」在我第一次領導團隊的時候,似乎把領導跟管理弄反了,用《第八個習慣》中的語言來敘述,就是弄錯了「領導人」跟「管理物」的差別。常保謙卑之心,是做好領導「人」的基礎。

第二章 真誠與信賴:高績效領導的關鍵

本章介紹領導人該擁有的第二項特質:「真誠與信賴」。唸到這章讓我眼睛為之一亮,因為作者在一開始寫道:「要知道如何實踐真誠,最好的方式就是先了解什麼不是真誠。」居然是陰性建議!不過後來作者並沒有在這方面大作文章是有點可惜。我們還是從陽性建議來說吧,什麼是真誠?作者這樣寫:「身為領導人必須像變色龍,在不同的情況之下,展現不同層面的自我,就像有不同的「人格」。但是,如果要讓各方各派的人感覺你言行一致、誠懇、值得信賴,也就是真誠的人,每個人格都必須源於真實的自我。」真誠就是追隨自己的理想,並且誠實的面對自己。前幾天看到塔雷伯的推特寫著這樣一句話:「怎麼知道現在你的人生狀態?去看看鏡子裡的自己,如果你討厭他,那就改變;如果還不錯,那就持續進行。」對啊,真誠沒有世間所謂「誠實、善良、正直」等等這麼多限制,真誠指的是對自己誠實。有句話這樣說:「清醒的墮落最為致命」,所以我們要真誠的面對自己,其他人看見你的特質後才會與你產生信賴關係。

第三章 領導就是服務:了解誰為誰工作

本章介紹領導的本質:「服務」。領導人常常忘記,自己應該為別人服務。當部屬承擔繁重的工作,領導人的任務是讓他們更有效率、提高生產力。除了部屬之外,作者還列舉了其他面向的服務,諸如社會大眾、長期願景等等。這章比較發人深省的一句話是:「你也必須了解自己有多依賴別人。就一個機構的日常運作而言,每一個為你工作的人都是重要角色。」感謝每一個工作中的夥伴,知道誰在服務你,你又在服務著誰,用謙卑的心態看待這一切。作者用一句話總結了這種心態:提醒自己誰才是我真正的服務對象。能領導他們、為他們服務,就是我最大的榮幸。

第四章 同理心:塑造領導人和機構的要素

本章介紹領導的第四項特質:「同理心」。作者認為同理心必須與公平並存,沒錯,領導人是需要有同理的能力,但過度同理或因為個人的故事影響而對某方面的事物過度反應而影響公平也是不好的:「當你心中冒出同理心的火花,促使你採取行動,你得先問自己:這個反應是出自你個人的需求,或者是整個機構必須的行動。」最後,本章的同理心指的是:「透過與人互動而使人改變,以及透過別人的眼睛,用全新的眼光來看世界。」

第五章 勇氣:為了機構和社群挺身而出

本章介紹何謂「勇氣」。勇氣有很多面向:敢於面對自己的弱點、敢於維持自己的價值觀、敢於冒險、敢於道歉等等,作者在本章列出了許多面向的勇氣事例:「有時,你或許需要放棄夢想,但是如果你以勇氣來領導,所有的努力都不會白費。」具體來說,碰到困難時最好記住,這不是自己一個人的事,而是關係到組織領導人這個角色。最重要的是,依循機構的核心使命與價值觀行事,這樣做的理由以及體現,就是作者所謂的勇氣。

第六章 協力與團隊合作:你無法單打獨鬥

本章介紹何謂「協作」。領導就是協力與團隊合作。當然,有些任務你得獨完成,但是最重要的任務仍須由團隊來完成。這支團隊就是你帶領的團隊,不是在你一聲令下行動的,而是跟你一起工作的。談到團隊,本章花了很大的篇幅在敘述團隊的性質,例如「生產力最高的團隊,包含了最多元化的技能、觀點與個性」、「團隊內的基本原則」以及最後作者提醒我們「一隻團隊的結束幾乎和開始一樣重要」。本章還提到了接班人問題:「身為領導人,你最後必然會發現,你不只參與自己創建的團隊,還得把領導權交給別人。」當然,作者並沒有深入探討這個問題,只列了一些簡單原則,例如:「很多時候,問對問題就能讓團隊領導人了解關鍵為何:團隊能否意見一致?是否發現明確的機會或挑戰?是否有計劃尋求更多的支持?」雖然本章內容包山包海,但還是建構在「謙卑」的基礎架構之上:協作就是,我們都要知道自己的角色,也要能扮演好這樣的角色。

第七章 創新:產業與學術界成功之鑰

本章介紹「創新」精神。一開始,作者以賈伯斯舉例,說明這樣的世界,創新意謂做出人們想要的東西,即使他們還不知道自己需要它。並且作者敘述了創新時會面對到的難題:失敗。「擁抱創新意味接受失敗,並且從失敗中重新爬起來。我們要面臨的挑戰,就是盡可能避免失敗,以及盡快從失敗中復原。」這個概念作者是以蘋果在發布 Mac 前幾款失敗的電腦為例,但並沒有深入討論,日後有時間可以找點資料。本章最大的主題,還是在比較大學創新與企業創新的差別,畢竟作者擁有大學教職以及創業家的雙重身分。

第八章 求知欲:終身學習的重要性

本章介紹「求知欲」。為什麼要終身學習?我們的目標應該是要學習足夠的知識,向這些領域的專家提出精巧的問題,藉此塑造你的世界觀,與所屬組織的視野。如果我們在領導一個跨部門的團隊,問出精準的問題就很重要,為此,我們不需要極度專業的知識,但至少我們不能是專業詞彙的文盲。那除了專業領域之外,還有該學的東西嗎?作者指出文學、傳記和歷史就像實驗室,我們可以在其中驗證道理,並且學到重要的教訓,而不必承受那些痛苦和困難。也因為這個原因,在本書的最後,作者列出了他個人的小小圖書室,也就是作者分門別類的推薦書單給讀者參考。

第九章 說故事:溝通願景

本章說明「故事」的力量。每個新創公司都有一個故事,Netflix 的錄影帶好貴、Uber
的車費好貴、Airbnb 的住宿好貴等等,說服投資人的除了可靠的商業模式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故事。除了對外的募資,對內的激勵也需要用到故事。如果你真的想激勵團隊採取行動,最好用故事打動他們。一但他們受到感染,想像自己成為你願景的一部分,接下來你就可以用事實和數據,為你的故事背書。感性的部分總是先於理性,餅要先畫的出來,才能促使人們去追求。

第十章 遺澤:這一生,你想留下什麼

本章介紹「遺澤」的概念。何謂遺澤?指的是留給後代的東西,也就是那些超脫小我,偏抽象、精神類型的東西。作者在這章指出,領導者難免會遇到「要留下什麼」的問題,但作者說他從不過度擔心,或早早就開始煩惱自己會留下什麼,如同往常,他只選擇當下,一心一意做出有意義的貢獻。我認為,遺澤是一種副產品,不是我們特意要留下什麼,而是我們此時此刻的付出會帶來什麼。作者以這句話結尾:「在我看來,世人是否能記得我的貢獻,根本無關緊要。重要的是,這一路上,我們能幫助多少人。」也是相同的意思。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8.114.194.73 (臺灣)
PTT 網址

Oliya617403/10 23:07感謝分享

geo03/11 22:14謝謝筆記。以及知道不需要花力氣讀此書..XD

geo03/11 22:14"史丹佛之所以厲害以及我是如何使其更厲害的故事" 哈哈哈

XD其實我一度看到很想放棄,但看都看了QQ

※ 編輯: biemelo157 (101.10.61.98 臺灣), 03/12/2021 00:25:58

elfeana03/12 15:16

hermithsieh03/12 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