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創作] 視覺Podcast-去蘇丹當義工之前

看板gay標題[創作] 視覺Podcast-去蘇丹當義工之前作者
kaimuggle
(後悔的刺青)
時間推噓 推:0 噓:0 →:0

穆斯塔法(穆): 哈囉!親愛的!

托拜西(托): 嗨!

穆: 為什麼不由你來開頭聊聊今天我們要談什麼?

托: 我們要回顧一些我的旅行﹑我的工作和我個人的興趣帶來的經歷,也有一些早期成長的經驗如何讓我在往後的日子下定決心要走向國際,以三十年在服務文化關係的職涯結尾。

穆: 那當然涉及你在跨國界的多元文化經驗,最讓人特別感興趣的應該是你身為男同性戀以及在形形色色的社會工作過。你從專注教育工作起步,終於藝術事業。讓我們趕快開始吧,跟我說說你的嗜好。

托: 嗯,旅居四處時我開始蒐集紀念品。人們寫日記或是拍照片,而我收藏畫作。每幅畫背後都有它自己的故事以及我認識的藝術家,我知道我在哪跟為何得到一幅畫作;我知道各幅畫的背景,幾年荏苒我最後大概收藏了七十到八十幅不同的作品,現在掛在我荷蘭的家或者英國的房子裡。

穆: 這也是我們第一次遇見時以及拜訪你家時你給我的第一印象。真的是很漂亮的收藏,我們應該拍幾張照讓這次訪談實至名歸。所以我們從頭開始吧,告訴我你出生時與你的家庭情況。

托: 我出生於西元1963年,在一個優雅的倫敦郊區,名叫克萊蓋特(Claygate)。我的父親經營一個肉品包裝家庭工廠,當時是很成功的事業。我的母親是一個家庭主婦。我出生時的環境算富裕,然而經濟到了1970年代變得困難,家道中落。家庭工廠被一個更大規模的公司接收,他們希望我父親搬到英格蘭東南邊的肯特。家父不屑為做出這樣調配的高層做事,所以我的爸媽退出這個"老鼠賽跑圈"。你知道,70年代這種自給自足又與世隔絕的概念蔚為風潮,因此我家購買了一塊人煙罕至的小農地,搬到英格蘭西南的康瓦爾郡一個小鎮裡。

穆: 我理解搬家到鄉下,是你雙親審慎考慮過的決定,而非財務狀況迫使他們這麼做,對吧?

托: 當時的經濟的確轉變了。如我所說,當時檯面上有其他選項,但是我爸媽認為搬到康瓦爾郡會簡單生活。

穆: 當時你幾歲呀?

托: 我七歲。

穆: 我想這對那個年紀的小朋友來說一定要相當份量的調適。這有影響你早期的學校生活嗎?

托: 有呀有呀,我必須轉學。在倫敦我上的小學校風兼容並蓄﹑成熟發展﹑前衛思考。而如今我身處一個有點維多利亞時代小鎮的學校,我被降級,因為我之前在高一點的年級,明年還要再修一次,我感覺格格不入很難適應。我不了解這就是鄉村生活。發現牛奶從母牛身上來的對我是個衝擊,我總是想說牛奶是從玻璃瓶裡變出來的。我以前從來沒看過耕田的拖拉機,我不知道拖拉機的排氣管在車頂上,不像家用汽車裝在車底盤。有一次我因為不知道這件事,試著爬上拖拉機,抓住發燙的排氣管,導致重度燙傷,過了很久很久才痊癒。

穆: 一個七歲大的都市新貴發現自己掉到異世界是如此地震撼。聽起來你在倫敦的學校比較因材施教,然後你發現在一般學校裡教育已經固定制式化給全部的學生。我猜你覺得自己不屬於那裏。

托: 沒錯。我覺得自己完全不屬於那裏。倫敦一直是個大都會,那裏有不同的人海來自多樣的生活型態。康瓦爾小鎮非常安靜,人煙稀少,跟我同年齡的可能就再三個人。赤裸裸的對比我在克萊蓋特好多同歲的朋友。再說,語言方面很像外星語,因為當年的我很難領悟口音的差異。

穆:你會說你的兒時遭遇導致你長大後決定過著游牧生活嗎?

托:我想它特別影響我大學選校。我高中畢業的年代,政府祭出獎學金給離家遠的學生,如今人們因為住在家比較便宜,往往就讀最近的大學。當時可不是這樣,我決定去我能力所及最遠的地方,北英格蘭的約克。那個時候,需要搭半天的巴士才會到。

我在約克修習歷史與語言學位。美好的四年。約克古色古香。我在荷蘭的居所其實就帶著那樣的懷舊風格--漂亮的建築與優質的咖啡店文化。偶爾難免有些雜事但整體上是很好的,也因為很多水環繞,荷蘭的運河讓我想到約克的河流。

的確小時候搬到康瓦爾郡感受到城鄉差距某種程度上讓我記住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穆: 所以,大學畢業後你決定出國。 你的過去催生這個想法,總是有些在你眼界之外的事要去體驗。

托: 是的,可以這麼說。

穆: 你認真地想要出國的時候你幾歲呢?

托: 我當時22歲,剛從大學畢業。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86.83.106.151 (荷蘭)
PTT 網址
※ 編輯: kaimuggle (86.83.106.151 荷蘭), 10/04/2020 02:3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