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113政大科智所上榜心得

看板graduate標題113政大科智所上榜心得作者
Cannotfound
(找不到用戶)
時間推噓 1 推:1 噓:0 →:0

一、 背景

學校:國立臺北大學應用外語學系30%
多益金色證書、無實習經驗

二、成績

台大國企
經濟 38
英文 74
結果 一階落榜

政大科智
經濟 59
英文 83
面試 80
結果 正9

交大科管
經濟 56
英文 80
面試 70
結果 備14

中山企研
經濟 71
管理 79
結果 備9

中正企研
經濟 60
英文 92
結果 備4

三、報考動機

身為一位外文系學生,我深知在職涯發展上可能會遇到一些挑戰,尤其是缺乏實習經驗的情況下。經過深思熟慮,我意識到未來的職業選擇相對較少,這促使我回顧過去的學習經驗。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自己對產品管理有著濃厚的興趣。如果我想要朝這個方向發展並進入外商公司,我意識到大學所修讀的非相關科系肯定會成為一個明顯的短板。因此,我下定決心報考企研所,以掌握更廣泛的管理知識。

之所以報考經管組,是因爲相較於其他組別,經管組不需要擁有強大的數學基礎,因此相對而言,進入門檻較低,且更容易掌握。管理學強調對資料的整合和良好的記憶力,而這些能力我相信是可以在短時間內透過努力培養和提升的。

四、時間與課程規劃

(一)學校課程與作息

學校課程:我認為若要準備研究所,必須將系上學分壓到最低,這樣才能有足夠的時間來備考。特別對於跨考生而言,更需要充分利用時間來學習和複習新的概念。
作息:我初期還沒把作息抓得太緊,依舊是9點起床、10點圖書館報到。後來我才慢慢調整作息,建立早上6:30起床的習慣。這是因為研究所的考試時間通常較早,所以必須提前調整起床時間,才能訓練大腦在早晨時更有效地運作!

(二)課程規劃

4~7月:先修、個體經濟學

這段時間我還沒有調整好備考心態,所以經濟學每天就聽一堂而已,而且也沒有寫題目複習,所以完全不知道自己還有很多觀念還不會,直到後來小考才發現自己不足的地方實在太多,所以趕緊在進入總經前去複習錄影帶,把每個觀念都聽熟,我會把劉邦的講義一些重要觀念抄到筆記上,幫助我回答申論題,另外,作圖不可嫌麻煩就不畫,要自己畫過很多遍!公式也要自己導過,因為申論題都可能會遇到。

8~10月:總經、管理正課

個經銜接總經之間會有安排個經小考,我考了前兩章的小考表現實在慘不忍睹,不敢繼續面對現實,所以後續都沒再考過,我選擇跑回去重聽個經的錄影帶,再結合經典題型解析,確定會了之後練習寫小考考卷,畢竟那是老師選過每個大章節中重要部分,所以我覺得多寫幫助很大,遇到不會的問題馬上利用Band詢問老師,完全不用擔心問題會不會太笨,我問過好幾次很笨的問題,但老師還是會耐心地幫我引導解題思路,所以真的要好好利用老師這個資源~

管理學我一開始心態超不對,想說聽過就會,而且也沒多認真聽,也完全沒寫過申論和選擇題,一直到後來題庫班才開始後悔。管理學真的要在初期就開始練申論,就算不會寫也沒關係,因為管理學很靠記憶力,我覺得只在腦中記憶很困難,如果能搭配觀念相似的題目,就可以透過用寫的來幫助記憶。

11~12月:題庫班大量刷題

我強烈建議一定要參加題庫班,因為我認為題庫班對我最大的幫助在於在考前能夠幫我從龐大的內容中找出考試的重點。參加題庫班對我來說也是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我可以針對老師整理出的考點,再配合微課進行複習。

管理學題庫班我是上蘇威泰的,一直到題庫班我才意識到我的管理學有多麽慘不忍睹,申論題因為完全沒寫過,所以完全不知道申論題該如何組織架構、如何回答,還好蘇威泰在剛開始就先提供我們寫申論題的技巧。另外,蘇威泰每週都有讀書會,雖然讀書會也要求交作業且有進度安排,但不會很高壓,而且老師待人親切,所以也不需要擔心問題會被老師看不起,而且老師回答問題的方式是先詢問學生的想法,再慢慢指出問題,引導學生一步步找出答案。我認為這種方式不僅在管理學申論題上有幫助,將來也會派上用場。我之所以能在題庫班迅速地救起我的管理學,是因為我會每天固定寫兩題申論,在回答的同時要在腦中記下來,把不熟的觀念另外記在筆記本上,但在這段期間,我並不會計時,我講求把題目練到完美。

1月~考前:勤練考古題

我每天找一間學校來寫,開始計時,每寫完一份考古題都要把不太會的題目搞懂,我認為這段時間訂正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有些觀念一間學校會考很多遍,所以不會的題目一定要找老師問清楚~

這段時間我開始對管理學進行計時,因為有些學校的申論題可能會有四題。在這種情況下,訓練自己如何在短時間內寫出最佳答案是非常重要的~

在寫考古題時,可以多注意各個學校愛考的觀念是什麼,方便在考前一天可以有針對性地複習這些重點,像是政大經濟學就注重在進出口貿易。另外,建議自己整理一份考場筆記,我的話是會把經濟學的比較重要的公式記下來,每次在翻考場筆記時自己去導一遍。至於管理學,我會把考試很容易考到的觀念直接整段抄下來,幫助自己的記憶。

五、資源運用

1. 經濟學經典題型解析:老師建議的進度真的不用逼自己寫完,當然能寫完最好,但我覺得是觀念弄懂最重要,申論題也不要嫌麻煩就直接看解析。我一開始就是這樣,以為自己也能寫出像解析一樣的答案,但遇到題目的時候才知道完全寫不出來,所以一定要動手寫寫看。

2. 微課:真的超級便利,每個考點都有相應的微課講解,當我需要複習某個部分時,直接掃描講義上的Qr-Code就好,馬上就能看到老師錄的影音課程,快速地補充知識。對上實體課程的同學來說真的十分方便~這讓我在準備考試或是複習時節省了不少時間,也更有針對性。

3. Band:受益良多,我遇到不會的問題就是直接透過Band群組私訊老師問題,兩位老師都對學生非常用心~

4. 模擬考:我認為模擬考能參加就參加,報名模擬考無形會給自己一個壓力,因為你必須在考試前複習完整個考試範圍。對於我這樣不太自律的人來說,非常有幫助。雖然模擬考的排名不應該太在意,但我認為排名也可以給自己一個警示,知道自己和前面的人相比有多大的差距,這可以成為自我進步的動力。

六、 各科準備方法

經濟

我雖然沒有自制力,但考量到大學期間完全沒接觸過數學的前提下,依舊選擇雲端授課,函授的好處對我來說非常大,不只讓我省去了大量的通勤時間,還可以讓我有更充足的時間來不斷複習過去沒有抓好的概念。

身為經濟學零基礎的跨考生,我透過劉邦的細心指導,短短半年就將我的經濟學建構完整。起初,我很懷疑大學四年完全沒碰過數學還想考轉商管研究所這個目標是否太遠大,但開始劉邦的課程後,我慢慢覺得這目標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做到。劉邦會在先修課程就將之後會運用到的運算工具先教給我們,所以零基礎的同學完全不用怕,之後正課會先把基礎觀念建構好,像是模型推導、繪圖也會一步一步帶我們畫,這對學習經濟學且非相關科系的我來說相當有幫助,因為經濟學的解題非常依賴基本觀念。

1. 實際練習:絕對不要像我一開始一樣,經濟全部都用聽的,用聽的當然都很合理,以為自己什麼都會,但事實上並非如此,每次上完課,劉邦都會在Band上寫下經典題型推薦進度,我認為一定要照老師說的話練習題目,才能知道這章節題目會怎麼考,了解自己哪裡還有不足,或者是知道自己讀的方向是否正確。另外,雲端授課我自己一定是每天固定兩部影片,且一定在下次影片上架前看完這次的,才不會進度落後幅度越來越大。

2. 申論題技巧:申論題不能想沒幾分鐘就去翻解析,必須要自己徹底地想過一遍才行,想過一遍得到解答後這題才是真的會了,如果真的想不到再看解答。

3. 勇於提問:我一開始也很擔心自己的問題會不會太愚蠢,所以始終不敢跨出第一步,終於嘗試了之後,才發現老師根本不會管學生問什麼問題,不管是什麼問題,劉邦都會一一解答。

4. 考古題練習:1月份每天都要寫考古題,每間學校至少3年,掌握各間學校的出題方向至關重要。考前一天,我會特別針對各間學校著重的考點進行練習。

管理

我正課是選擇管仲的雲端授課,管仲的教書特色是用圖像來幫助學生了解管理學各個理論的前後因果關係,好處是為學生的學習增添趣味性,比較不會因都是文字而乏味,缺乏動力。題庫班我因為想參與實體互動,選擇蘇威泰,蘇威泰每堂課都會帶同學討論申論題,並輪流詢問每位同學的答案,好處是大家可以了解到各方的想法,老師也會在同學的回答後做補充。因為我兩位老師都上過,各有各的優點,所以推薦自己試聽看看找到合適的授課方式再做選擇。

1. 記憶技巧:我覺得最好記憶的方式是把觀念抄下來,因為只在腦中記憶會有一種自己已經記下來的錯覺,但事實上並沒有。

2. 實體互動:我推薦管理學一定要實體授課,因為管理學是一門需要互動討論的課,如果選擇雲端的話,就會缺乏與老師、同學腦力激盪的機會。

3. 讀書會經驗:讀書會我是到題庫班才參加的,蘇威泰的讀書會不會很高壓,但會幫學生安排進度,我每週一定會按照老師的進度走,大概每天兩題申論題我就覺得夠了。且每週的讀書會也可以從每位同學的回答中得到不同的思考方式,我因此受益匪淺。

4. 錯誤訂正:考古題一樣要確實訂正,也可以在回答的過程中,找到一套回答的模板記錄在筆記上,因為題目可能只是換個形式問,但答案其實都一樣,也建議多背一些名言佳句,如果寫在申論題上教授會覺得你很厲害~

5. 時事搜集:每日收聽天下雜誌、每日聽管理podcast,另外多搜集科技相關的新聞,這在寫管理學申論題非常有幫助,申論題經常會從時事中出題~

英文

1. 因為我本身外文系,我完全沒有準備英文,我覺得並不需要特別花時間去背單字,投資報酬率太低,因為有些學校也只要求過門檻就好,且我認為研究所考試比指考的英文還要簡單,所以不用太擔心。
2. 在刷考古題時還是有寫過一份英文,至少要了解英文大概會怎麼考,有些學校會考作文,所以時間安排還是重要,才不會在考場上驚慌失措。

七、面試分享

政大科智(成績:80)

第一關:團體問答關(35mins)

政大面試不需要準備備審到場,因為教授完全不會問備審上的內容,問的題目類型是針對時事題,請你提出你的看法,有想法就舉手提出,每一題每位同學一定都會回答。我當時是想到什麼就講什麼,完全不用擔心回答的正不正確,教授最注重的就是你自己能不能站得住腳,所以他們會針對你提出的看法一直去問背後的思考點為何,我認為這關最重要的就是展現你的邏輯思維。

另外,英文題非常簡單,我覺得就教授臨時想到什麼就問什麼,最主要只是要檢測你的英文口說能力而已~

第二關:團體創意關(35mins)

面試前一週政大會公布組員名單,組員在這段期間一定要約練,培養默契、分工十分重要!因為當天是直接開始討論,不能花多餘的時間去做其他瑣事。
我們這組線上討論三次,分配一個人當timer。儘管是團體關,你還是要想辦法表現得亮眼,所以我覺得一定要爭取當第一個發言的人,讓教授第一個注意到你,因為是創意關,所以一定要一直提出想法!我最後還負責分配大家要報告的內容,這部分一定要挑到自己擅長的領域比較有利。

15分鐘集思廣益討論完後,接下來是7分鐘報告時間,每個人都會報告到,之後教授會針對我們提出的方案找出問題點,不斷向我們提問,我那時候也是一有想法就提出,一樣背後一定要有自己的一套邏輯,才不會被教授問倒。

最後我是我們這組分數最高的,我覺得我回答的內容不是非常好,但因為我勇於提出想法且站得住腳,所以才能在我們這組中脫穎而出!

八、心態調整

由於我是跨考生,並沒有戰友,再加上我在備考前期剛接觸到陌生的領域什麼都不會,可以說壓力非常大,也不斷懷疑自己的決定,且我都自己在家讀書、系上課程又少,更讓我覺得孤單。後來,我開始跑圖書館讀書,那時候發現也有不少人也在裡面備考,所以我就把他們當成我的戰友,我覺得在考研這漫長的日子一定要找到其他人陪伴,不然只有自己一個人的話,常常會把自己搞得悶悶不樂,前期我心情都很差、書也讀不進去。跑圖書館讀書也有其他好處,像是看其他人那麼認真也會被逼到,算是給自己一個前進的動力。另外,在外讀書平常也可以多約朋友吃飯,中後期我因為這樣就不再悶悶不樂,因為這些社交我每天都過得很開心~

另外,我覺得寫不出題目挫折感也不用太大,因為是真的自己不會的題目其他人也真的不會,我覺得是只要秉持著自己有在慢慢進度的精神就好,當時看到自己有在進步就會覺得一直以來的努力都有用!

最後,既然下定決心要考研就要有毅力撐下去,這條漫長的路上很多人都輸在沒有毅力,所以若能撐下去就已經贏過多數人了!

九、感謝的話

哥哥,時常打電話來詢問我的準備狀況,還有關心我的心態,我跟他抱怨的時候,
他總是會給我最有用、振奮我的話

朋友們,就算我推遲掉了每個聚會,還是會待在我身邊,我約吃飯都一定到,讓我
在備考期間不孤單

補習班老師,真的非常感謝老師都會以非常快的速度回答我的各種問題,甚至是之
後準備備審也完全不排斥幫助我。另外,老師們不定時的雞湯文也在備考期間給了我很多前進的動力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0.126.194.242 (臺灣)
PTT 網址

wizozd8407005/28 18:20樓主英文挺高分,恭喜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