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113資工所跨考上榜心得

看板graduate標題[心得] 113資工所跨考上榜心得作者
xiayu0424
(夏語Xiayu)
時間推噓 4 推:4 噓:0 →:0

今年有幸應屆上資工所,然後在ppt跟dcard等地方拿到不少資源,因此來發文分享一下心得。文章主要會分成幾個大部分,背景、考試成績、時間規劃、各科準備方式、找教授等

----------------------------------------------------------------------------- -

背景 :


112農院應屆。入學前就對資工有興趣但學測成績只能勾到台大農院,就來台大念書ㄌ。在這期間還是有修一些程式的通識課,在大三大四也有去修一些電資學院的課。然後在去年7月初決定要考資工所,接下來便開始準備跟找補習。



考試成績 :

總共報了台大、交大、清大、中央、台科五所學校,考試成績如下圖。
最後只有台大正取,交大非正所備取和中央備取。

學校 數學(線代+離散) 資料結構與演算法(軟體) 計算機組織與結構(硬體) 英文(台大)、資訊概論(台科) 總分(加權) 錄取結果
台大資工 80 34 57 44 175.4 正取2X(前段)
交大資訊聯招(資安乙) 24 46 20 90 備取198
交大資訊聯招(數據科學) 24 46 74.8 備取195
清華資工 62 40 34 136 不錄取
中央資訊聯招 49 53 65 167 資工備取82、軟體備取66、AI備取63
台科資工 78 55 64.2 備取189(274名)

-----------------------------------------------------------------------------------------------------------------------------------------------------------------------------

時間規劃 :

大致上可以分為幾個區間 : 7-8月、9-11月、12-1月
讀書基本上會輪著讀,讓進度同時往前推。
上課也是,像是在排學校課程一樣,一天上一科。然後盡量不重複。
一樣採Round Robin讀法

7-8月
這段時間比較主要在研究ppt和dcard上的心得文和各種資源,以及補習班的選擇。因為朋友之前有旁聽台大資工的DSA,有跟他借上課影片來看。那同時在大約7月中(有點忘記是月底還月中)時決定好要補大X的全科,基本上以數位學堂為主,只有計組是雲端課。(補: 8/1購買完成課程)
因為剛好要回家過節,所以就在家裡先聽雲端課,一天4-6小時上課,剩下的時間就是複習跟休息,基本上都是以1.25或1.5倍速在看。原速很容易睡著而且太慢了。後來回台北後就以數位學堂為主,這段時間基本上是每天去聽個兩到三節課,然後回家把課本的題目寫一寫,有時間就打開雲端的課程來繼續上課。
也開始慢慢把作息調正,大概是8點多起床,然後聽課到4點或6點,之後吃個飯後回家寫題目,大約在1-2點間會睡覺。
8月底時參加了中研院辦的FLOLAC暑期研習營,有兩周的時間在上這個,沒有在上課。

9-11月
這段時間開始有大四上的課業要處理,把修課的學分控制在有過門檻的11學分,同時也去資工系修呂學一教授的ADA還有線性代數,以及去電機系旁聽陳和麟教授的資料結構。課餘時間基本上能去數位學堂聽課的時間就去,然後周五六會去一整天,週日作為休息日還有複習,不去聽新的課。
這個時間的作息大概接近8點多起床、9點出門上課、一天的課程結束後就去數位學堂聽課、最晚9點半回到宿舍,複習到11點洗澡、1-2點間休息然後睡覺。那如果有課餘時間就拿來寫習題,慢慢的把題目寫完。

12-1月
到了12月還剩下一點課程還沒聽完,最後在十二月第一周聽完所有基礎課程。開始寫題目,然後到了1月後開始寫考古題,最後兩周前都在寫考古題,最後寫了10年份台大、3-5年分交大。而中央是過年後考,所以刷考古就留到過年時刷,寫了約10年分



各科準備方式 :

這邊會一科一科說明我用的教材還有使用到的原文書及常考的範圍

線性代數 :

這一科我是上黃子嘉老師的版本,我覺得老師用的教學方法比較適合我。透過證明去推得各項性質和定理,比較能夠去了解它在為什麼會有這個性質。同時也有上呂學一的線性代數,教授也是以證明為主,我作為複習以及加深重要觀念,期考作的大抄也有助於複習跟記憶。

這科我只有使用Linear Algebra, 4th Edition, Stephen H. Friedberg, Arnold J.
Insel,Lawrence E. Spence 這本書,主要是來來確認定理的性質和證明用。我覺得英文寫的蠻好懂的可以作為參考書用。

那在常考科目方面 :

向量空間、子空間
線性轉換、座標轉換
對角化、Jorden form
內積空間、內積空間算子
SVD(台大常出現)
不外乎基本的向量空間的定義還有矩陣的運算跟性質要弄熟,還有子空間相關的各種基本性質、四大子空間要弄熟,這邊是接下來的基礎,不熟的話會之後比較難念。接著的線性轉換跟座標轉換也是基本盤,內積空間也都還算常出建議是要會。對角化跟另一個沒提的jorden form很接近,但會考純jorden form的學校不多,大部分還是搭配極小多項式等等的應用出題。



離散數學 :

同上一樣是黃老師的課,那門科目我覺得跟線代不一樣,比較重思考跟邏輯。我覺得離散多練習比較重要,用很多不同的題目下去釐清應該用要怎麼去解這題,或者是這題要用甚麼看法來想會就可解決。
我只用了補習班課本,沒其他參考書跟原文書

常考科目方面 :

各種排列組合
遞迴+生成函數
圖論
關係
邏輯、數論(偏少)




資料結構 :

我是上洪逸的課,老師的板書很多,常常要停下來抄,書不用看,講義比較重要。有時候老師會有很長一串的講古(經驗談)建議可以直接跳過,或者要當休息也行。我還有額外聽陳和麟教授的資料結構。
這邊的原文書就是CLRS, 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這本大名鼎鼎的書。演算法和資結都可以使用。另外我看Fundemental C/C++ data structure這本書也有人會使用。

常考科目方面 :

stack、queue
各種binary tree
red-black tree、b-tree
排序演算法
hashing
disjiont set、binomial heap、Fibnacci heap



演算法 :

我是上林立宇的課,林立宇真的很厲害,演算法常考的部分都在8堂課內上完了,然後演算法這個東西的變化性很高,高到不能在高了,建議多練習加多聽幾次。讓觀念更為扎實。
這邊的原文書基本上就是CLRS。很好用

常考科目方面 :

asymtotic notation
divide-and-conquer
dynamic programming
graph
NP-problem



計算機組機與結構 :
我是上張凡的課,不得不說凡哥真的神,教得真的很好。還有額外補課可以看,基本上跟著上完計組就有很夠用的基本功了。
原文書可以使用白算盤比較多學校會考這本、台大比較特殊會用RISC-V,但我覺得用不太到

常考科目方面 :

pipeline、single clock、multi clock
memory
storage
計算機運算



作業系統 :
我是上洪逸的課,老師的板書很多,常常要停下來抄,書不用看,講義比較重要。但老師整理得很詳細,有時候也會講一些實用的讀書方法。
這邊原文書是參考恐龍本,這本很好用。

常考科目方面 :

memory
storage
thread
排班
同步問題
deadlock

--------------------------------------------------------------------------------

各校考試方向 :


台大
台大今年有種108課綱的即視感,題目長。資演在資結方面跟考古很接近,演算法我覺得相較於歷屆有比較難的感覺,尤其這次手寫有出近似演算法的證明和線性規劃,以前沒看過。硬體就跟109以前的硬體一樣,計組題目多、而且有題幹閱讀,今年是LLM的相關資料,OS則是跟某年的考古幾乎一樣,然後我寫起來跟以前的題目很像,都是比較開放式的問題+手寫。數學的部分,離散跟考古很接近,都是簡單問題,而線代比較難一點,而且有幾題題意不清,最後還是沒有送分,整體來看還是重點區,畢竟一題10分,錯了可能就下去了。
雖然常會看到說台大不搞考古題這套,但是我覺得有寫有差,至少練習寫開放式的問題,習慣出題方向,考試的時候不會被題目嚇到,我從102寫到112,我覺得幫助很大。

交大
基本上就是題目多又不好寫,配分機車,很多題組全對才給分這種的,導致分數不怎麼好看。多寫考古把速度練起來應該有幫助。我只寫了3-5份,然後考試的位置也小小的不好坐,數學跟資結演算法沒寫完,計組很多不會,考了很多補習班不會講的東西,建議是從考古下手慢慢邊寫邊學。(但今年考x86真的機車
然後數學計算要練,今年的4階反矩陣很醜又難算。

清大
比交大好寫一點,但是也是不好寫,還有今年改考科,我是沒寫考古,所以不是很確定題目跟考古間的差異。但是也是建議要練練速度,數學差點寫不完。還有出現有限自動機。

中央
中央就是考古大學,有寫有分那種,計組會有重複的題目一直出,阿數學跟資演比較不會重複,但是都有固定的考試方向,應該準備起來不會太困難。我覺得考古好好寫應該分數就會很高了。

台科
台科比較特殊,軟硬體一起考,所以題目變少了,我有看了近兩年考古,我覺得題目難度不大,應該是沒寫考古熟悉題型,導致成績超差。數學是真的有難到,有出沒看過的東西,還有不少機率。

--------------------------------------------------------------------------------

後記&心得 :

這次放榜等的蠻緊張的,因為一開始的幾間都是無緣的備取和沒上,只有中央有穩定的備取。但是學校環境也沒到很吸引我。還好最後台大有上,真的很開心。也很感謝DC群幫了我很多忙,雖然加入的時間很晚了,但是也是給了我很大的幫助。然後支持我的家人跟女友也超感謝,願意讓我嘗試一次。
那關於讀書跟心態,我覺得要保持平常心,然後只需要跟自己比,跟別人比一定比不完,只要看到自己有在進步就應該感到高興。然後考試時出來就不要在意上一科考得如何了,畢竟成績已定再想也不會比較好,不如準備下一科。以及建議考前把寫考古的發現的出題方向整理在小筆記上,帶去考場讀,同時可以解決小藍本很重,然後再最後整理也能幫助複習跟記憶。
另外建議去拜學校的土地公,我台大的有提早去跟土地公打招呼,考試當天也有去。
我相信土地公有好好保佑我,之後要去還願了

使用資源 :

之前有使用到ptt整理的考古題,在此更新給更多人使用,也歡迎大家到資工大群問我
詳細問題~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rda24AzJL3mCCaDyidWtxCjtSGd7n_89

https://discord.gg/9bEg8ggsXq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6.107.144 (臺灣)
PTT 網址

Qdream05/15 10:09恭喜,很厲害呢

amongolu05/15 17:07謝謝分享,好人一生平安!

chengyu101005/16 00:19推推

TMSalesGary05/17 11:50恭喜上榜!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