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112台大土研所結構組正取心得

看板graduate標題[心得] 112台大土研所結構組正取心得作者
TONYHAHAHA
(阿德德)
時間推噓 4 推:4 噓:0 →:0

考試分數
台大結構75/工數85/材力98/英文50
台科結構71/材力94
中央結構97/工數86/工程力學60

一、個人背景
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系排60%,系辦工讀,無競賽經驗

二、報考動機
據我了解在土木這個行業中其實學歷的要求沒有那麼高,最重要的還是考取技師牌
比較重要,但是依然有許多大間的公司在招人上會要求碩士以上的學歷,除此之外
,因為之後報考技師考時也會要考一些研究所考試中的科目,所以其實算是一起準
備的,所以最後經過和學長姐以及老師的討論後,毅然決然地踏上考研究所的道路
。在詢問過許多學長姐過後,了解了高點有最完善的師資以及教材最能夠幫助我考
研究所,且也有許多學長姐在高點補習過後考取台大或成大,這些都是我選擇報名
高點的原因。

三、整題時間規劃
我是在12月底時報名補習班,寒假開始準備研究所考試(大概抓一年的時間)
(1)大三下(2月到6月):看補習班材力和工數影片第一次
因為學校在工程數學的教導上沒有很完善,而且有教的也只是皮毛而已,所以
這個科目對我來說可以說是基本上完全沒有概念,所以我先用三下至暑假期間
將工程數學的影片完整地看一次,先有一個基本的概念。因為我大學的課已經
修得差不多了,所以我三下有比較多時間可以看課程,基本上一天可以看到一
堂到兩堂課。差不多在4月中時看完所有工數課程,所以接著再看材料力學的課
程,而因為相較於工數來說這一科我比較有印象,所以看影片的速度也就比較快
,在6月底時也看完了整個課程。
(2)暑假(7月到9月):看工數課程第二次,看結構課程第一次,寫材力課本中的題目
暑假是相當重要的一段時間,所以我基本上都待在學校的K書中心讀書,基本上每
天都是早上9點起床去讀書,中午和晚上休息吃飯,晚上讀到10點回家休息,在這
段時間裡我每天都會先安排2個課程進度,晚上複習白天上的課程內容加上寫些課
本中的題目來加深印象。我覺得看課程固然重要,但是課後的複習也一樣是不能忽
略的,將當天所學的知識充分消化後成為自己的東西,隔天在看新的影片時才不會
只是照著老師的內容學而自己完全不思考,等時間久了就會形成一套自己獨特的思
考模式,在讀每個章節時都能清楚了解這門科目是想表達什麼。
(3)大四上(10月到11月):不斷練習工數+材力+結構的題目以及複習自己不太懂的地方
在大四上時因為畢業學分已經修完,所以只修了一門課,其餘時間都在K書中心寫
題目,讀書時間是從早上8.30到晚上11點,中間一樣有吃飯休息的時間。在這個時
期時基本上已經讀完加複習過兩遍了,就只差在對題目的熟悉度,唯一的辦法就只能 透過不斷的練習來加深對題目的敏感度,當遇到不熟的觀念時,再回去看書複習以達 到在每個觀念上都精通的標準。
(4)12月到2月(考前):刷考古題
在這段時間裡,不管之前複習到哪裡都要開始先寫考古題了。我做了工數10年、材力 8年、結構8年的考古題。原則上是做前五志願學校的題目,但其實有些題目在經典題 型或書本上都已經出現過了,只是要讓你了解每個學校近年來的出題方向和變化以便 你可以朝某個方向去努力。在寫考古題時,不僅可以訓練專注度,也可以讓你比較好 掌控考試時間的分配。因為自己寫題目的速度比較快,所以我一共寫了三輪,剩下的 時間就在檢討之前寫錯的題目。

四、個別科目分享

材力-洪達老師
當初選擇宏達老師的材力課程,是因為老師會把課程中的觀念仔細且有條理地書寫在黑板上,讓台下的學生可以很有效率地吸收。老師的上課方式是先大致先將一個章節的觀念先講一遍,剩下比較細節的地方則是透過題目來帶觀念。老師常說材力這個科目就是公式比較多,只要將這些公式背起來並消化,其實這個科目就沒有那麼困難了,除此之外,當有遇到不會的題目或觀念時,老師也有給他的臉書以供詢問,回復的速度很快,且一定會讓你問到明白為止,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服務,讓你隨時隨地有問題都可以立刻獲得解答。
使用書籍:材料力學-洪達博士編著、材料力學110-104年歷屆試題詳解

結構-洪達老師
我強烈建議結構這個科目可以在暑假時期在開始上課,結構的課程洪達老師是透過題目來帶觀念,讀好結構其實沒有什麼訣竅,除了將基本的觀念弄懂之外,就是要有足夠的題目練習量,然後找到一種自己最擅長的解題方式,當練習過程中覺得有不對的地方時,建議立刻找老師討論以達到有效率的學習效果。

使用書籍:突破結構學經典題型分析、結構學歷屆試題詳解(110-103)

工數-劉明昌老師
在底子基本上是零的情況下工數對我來說是最棘手的一科,老師將工樹的基本觀念講的非常清楚,在上老師的工數課之前,我根本聽不懂什麼Laplace transform、傅立葉、PDE之類的專業知識,但在老師的教導下,配合其自創的口訣(一齊百變恰、求富反正……和教
材內的習題,讓原本艱澀難懂的工程數學一下變簡單很多,讓我能很有效率地吸收,除此之外老師也會提供那些章節是目前考試的趨勢,那些章節是最近都不會考的,我覺得這是非常好的,可以省去很多時間複習自己不熟的地方。

使用書籍:微積分學習要訣,工程數學學習要訣(上)、工程數學學習要訣(下)、工程數學 歷屆試題詳解(111-103)

五、考試心得分享

台大:台大近年來在工數的考題難度不大,大概都跟考古題類似,只要跟著劉明昌老師的 課程進度走,加上勤練考古題,勢必可以考取高分;而材力的部分近年來難度也不 大(尤其今年基本題很多),雖然題目不會相同,但用到的觀念是一樣的,所以一定 要熟讀觀念,拿到該拿到的分數;結構學我覺得近年來有越來越難的趨勢,尤其在 結構矩陣的地方近幾年很喜歡考,今年最後一題就有考一題推導的題目。

台科大:台科大今年是第一次改考試科目,將原來的工程數學拿掉,合併到工程力學裡, 但是在今年的工程力學考題中完全沒有工程數學的題目。今年在結構學以及工程 力學計算量都很大且題目沒有到很簡單,所以不僅要練習題目的準確性,還要把 速度練起來

中央:今年中央的工數考題第一題是比較有變化的,但是用到的觀念是相同的;工程力學 考了兩題材力、兩題靜力學,尤其最後一題的靜力學計算複雜,所以也要把握時間 計算;結構學的題目今年計算量也很大,像第二題就得先劃出部分彎矩圖再用共軛 梁算出多點的位移和角度變化,完整算完一題可能就要30分鐘以上了。

六、結語

準備研究所其實就像馬拉松一樣,能堅持到最後的就是贏家,強建議不要太早開始念書
,因為到最後會疲乏,以至於放棄,隨然我自己是抓一年的時間來準備,但老實說我在
11月時就有一點疲乏感,建議可以一起找一兩個也要考研究所的朋友一起讀書,累了就
一起運動,彼此互相鼓勵與監督,以達到最佳的讀書效果。過程中一定會有低落的時候
,這時就可以和身旁的朋友、老師傾訴,適當的休息和運動也很重要,在自己的節奏上
讀書,最後一定可以獲得甜美的果實。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204.78.65 (臺灣)
PTT 網址

MotherFucker05/05 19:24Gâu

GeoLuke072605/05 20:50恭喜 一起為土木努力

ts01210805/05 21:49恭喜 我也是土木碩 但工作三年了 加油阿

TaipeiAKuo05/06 15:10恭喜恭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