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112資工所跨考(含找教授)心得+資源分享

看板graduate標題[心得] 112資工所跨考(含找教授)心得+資源分享作者
shangg1111
(無糖辣布丁)
時間推噓10 推:12 噓:2 →:4

(文極長)
第一次在板上發文,不知不覺就打了好多字,不太熟悉排版,請各位見諒。
如果只是想要資源的請直接滑到第九點吧~


零、前言

1. 考前受到Grad-ProbAsk版上很多資源的幫助,和交大土地公許願考上後要把心路歷
程回饋給之後的迷茫考生。

2. 因為第一志願是交大,所以準備方式都是特別往交大的方向去準備。

3. 我的讀書時間偏少,因為四上必須進醫院實習。當初找不太到類似於我的考試心得
,所以這篇我盡量寫得很詳細,希望能幫助像我一樣時間很少的考生。

4. 我沒有加討論群、沒戰友,考古題解答都是從網路、補習班講義或自己通靈來的。

5. 我沒有女友。



一、背景

台北青島社區高中 (找教授時有被問高中讀哪?)

113 北投學院軍艦岩分部 非醫牙證照系 應屆畢業 (系排約30~40%)

有學過程式 (Python、C/C++),沒修過資工六科 (系上必修課業超重,四上還要實習QQ
而且要修資工六科要跑去新竹,好遠)



二、動機

大一下就發現讀系上課業都在死背東西,加上自己極度不想進醫院工作 (地位和醫師真的差了十萬八千里),做生科相關工作又一生科科,對未來極度徬徨之下,卻又不敢下定決心轉行。

直到某天恰巧買午餐回宿舍,遇到一個家長 (小孩讀醬料)。幫了他一點小忙,於是後來跟他交談,過程中有提到現在的科系以及對未來的迷茫,後來就被他直接爆嘴一波。


「這個科系學的對你沒幫助幹嘛不重考? 你想要一輩子這樣嗎? 你最好要考慮清楚欸。」

當下其實聽到覺得挺生氣的,想說你幹嘛對我的人生指手畫腳,可悲的是我竟然無法反駁。後來冷靜下來後覺得他說的沒錯,現實就是我如果不積極尋找未來想做什麼,未來可能真的會一生科科。

於是積極修跨領域的課,看看自己到底喜歡什麼,又學了程式,覺得寫程式挺有趣的,開始對資訊領域產生興趣。然後去詢問在科技業工作的親戚了解各工程師的工作內容,考量以後決定轉行當軟體工程師。


至於為什麼要選擇跨考研究所?首先是因為決定轉行時已經大三,轉學或重考的機會成本太高。再來是想知道自己對學術研究到底有沒有興趣,所以想先進研究所拓展視野,並增加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才決定跨考資工所。



三、考試成績
數學 資演 計系 英文 錄取
台大資工 85 45幹== 65 86 落榜
台大電機丙 57 78 36 50 備33
交大資聯 70 48 60 X 正取資甲
清大資工 68 50 X 備22X
中央資聯 60 32 54 X 備67
台科資工 62 61 X 備123


好讀版
https://imgur.com/8ncqHcG

(成大資工和交大資聯撞期,有報名但沒去考)


因為第一志願是交大,而且不覺得台大電機能備上,加上教授好像很難找?

最後選擇去交大資工



四、進度情形 (有補大X)

[大三下(2~3月)]

決定考資工所,開始準備相關研究所書單及資源 (補習+讀原文書)。


[大四暑假前(3~7月)]

三月資結、計組計結春季班開課,就先跟個補習班進度讀,沒寫題目。
大概4月左右覺得自己跨考沒優勢,之後大四上又要進醫院實習,於是開始學習無情翹課兵法,考試只讀考古。後來得知某堂必修點名佔50%,開始每天睡覺前、睡醒後都提醒室友幫忙簽名XD。結果另一堂原本都考考古的課,今年期中突然大改題目==
(幹連續10年都同個老師出題,期中都一樣,就今年突然改)
後面如何挽救成績又是別的故事了QQ

然後開始狂K離散線代補習班上下冊講義,全部證明都有看懂,但能不能記起來又是另外一回事。

考慮到8月初到12月底要去醫院實習,所以趕在7月底前去數位學堂聽完另外4科的全部課程 (純理解沒複習)

此時期因為必須挽救系上必修,此時期大概每天讀3~6小時(只讀數學),期末則花兩週全力念期末 (熟到現在還記得期末的內容==)


[大四上(8月初~12月底)]

由於每天早上8點~下午5點強迫進醫院實習,內心極度崩潰。基本上除了一些可以忙裡偷閒的時間外,每天大概只讀了2~4小時,甚至10月和12月都還大概完全放掉好幾天準備實習的報告。

此時期進度安排:

8~9月初:

每科重新理解一遍,因為之前完全沒複習,所以極度崩潰中。
只先讀了各科筆記。

9~10月初:

抓緊時間盡量在10月中實習報告前把各科理解完,並同時崩潰中
這時期大致就把筆記看完了 (某些部份看不懂的會多看幾次),開始寫離散、線代補習班講義的習題。

10~12月:

醫院報告結束後,因為覺得要落榜了,開始在假日時穿插交大考古試水溫,想當
然直接被電歪,心靈受到創傷後再認真檢討交大題目。
題庫班開始後則跟著題庫班進度複習,以找出盲點為目的複習。

開始去原文書中查補習班只有稍微提到一兩行,但交大考的很細的部分 (去恐龍本找OS考古某個選項,然後發現交大怎麼考得這麼靠北細;演算法開始自己弄懂每個圖論的正確性,其他還有讀像是Greedy、DP、NP的一些定理和證法,結果發現自己怎麼都看不懂)

11月左右開始刷恐龍本 (從頭刷到file那大章,沒讀資安、分散式系統)
楓葉本除了讀演算法正確性外,還讀了amortized analysis那章,然後上Geeksforgeeks去看一些經典演算法的變化,印象最深是學了3 way quicksort和second minimal
spanning tree,後來在台大交大考古有遇到。

另外,有過去神人心得指出寫MIT期中,演算法的實力會大幅上升,於是我也抓了幾份考古挑戰看看,說實話題目真心覺得精彩,但礙於時間因素,只看了一份之後,覺得cp值不高,就沒有繼續嘗試。

這時期寫了104以前的交大各科,也寫了計組、離散、演算法題庫班題本。



[跨年後到過年(1月)]

12月底實習結束後全心投入考試。每天關在房間硬幹台交考古,同時回去原文書在看一次不熟的章節。每天大概從早上10點讀到晚上11點,中間每1小時休息10分鐘。

此時期壓力、實力開始同步上升,寫考古分數變高的同時,覺得自己好像一次就能考上,然後馬上被考古光速打臉 (108交大資演)。
總共寫了104~108交大全科,103~111台大數學+資演,105~109清大計科,都有計時90分鐘。

另外聽說中央會考考古,於是特地寫了111中央資演 (寫了一科發現沒解答,果斷放棄不寫)


[過年前到考試 (1月中~2月初)]

特地留了近3年交大來練考試手感,殊不知第一份就遇到109年殺人式的交大資演,因此內心充滿恐懼,但還是咬牙硬讀下去。幸好最後練111年分數有穩回來,也增加了幾分信心,覺得穩定發揮交大應該會上。
最後寫完考古的幾天都在讀數學,我有特地整理一些交大會考的那幾章證明、定理,考前直接用背的,也背了鴿籠一些題型來應付台大電機丙&清大的離散 (但這兩間我都沒考好QQ)


之後就是等待2/2第一間清大,準備上戰場。



五、各校心得:

[2/2 清大資工]

其實2/1就有中山先考了,很多人有報來練筆,我自己是沒有 (想說用清大練筆,交大再認真寫XD)

雖然內心這樣OS,但其實第一間真的很緊張,加上近幾年都沒公布題目,所以早上寫計科時腦袋大概卡了3~5分鐘才開機,簡單的題目有點看不太懂,就只好一直跳題跳到最後覺得會的都寫完了,再回來看那些一開始看不太懂的,這個做法大概幫我挽救了10~15分吧(雖然還是考很爛,倒扣扣光了,今年答錯倒扣1/5還1/3 )


因為清大沒公布題目,我大概列出一些我有印象的題目:

<計科>

1. Hash兩個元素碰撞機率之類的

2. 有考一題條件機率,要考清大記得要念

3. 給一個foo()的code問你操作結果跟時間空間複雜度 (跟tree有關)

4. 長得像a|b!c!d-e⊕f之類的infix問你postfix,然後下一題問stack中最多幾個元
素 (打鐘前才看出來⊕是對稱差?)

5 有一題Matrix chain

6. 做Topological sort後的可能答案 (多選,全對才給分)

7. 考了一題代數那邊的,好像是給群的定義,然後問你那些選項符合 (多選)

8. 多選某個選項問HP在DAG上是不是polynomial bound

9. 多選某個選項問找質數是不是NPC

(多選寫起來跟交大蠻像,但正取的分數都好高,我寫起來感覺沒那麼簡單==)

另外兩題很有印象的:

https://imgur.com/qEVKvVM

https://imgur.com/dckgW4P

第一張圖片是簡易的解法,第二章圖片那題考的是何時會使用循序容器
(第二張圖片出自C++ primer)


<計系>

今年考的超細,我寫起來的感覺和念書的方向完全不對,很多題我大概只看得懂
一兩個選項,就乖乖下去了QQ
(考了40題,我實在記不了那麼多題,只能大概寫一下考了什麼)

1. 除了補習班教那些基本章節外,OS大概也考了蠻多file system的東西

2. 有考dynamic loading 和static linking搭配的話會發生什麼事

3. 有考deadlock定理的計算題 (應該是1≦MAXi≦m那些?)

4. 給code問你它違反了Critical Section design的哪個條件(mutual
exclusion/Progress/Bounded waiting) (考兩題)
反正OS就幾乎都是出筆記上+原文書中我有讀的章節,但就是考某個很細的觀念

5. 計組計結我感覺沒OS那麼慘,也大概考很多補習班講義1~6章的內容

6. 今年還有考加法器,補習班正課沒教,所以我只有念交大考古考過的,考兩題吧我
就直接送他。


[2/4 台大資工]

這間想說就考考看,沒上就算了,因為主力是放在交大。


<資演> 前面寫的還行,然後我也不知道為啥出來分數那麼低,幹==
可能後面手寫那30分直接爆開了。


<計系> 窩不知道QQ


<英文A> 完全裸考,考前還跟朋友說比誰裸考英文比較高XD 寫完大概睡了50分鐘


<數學> 考完早上想說台大應該888,就輕鬆考,我是覺得蠻簡單的,但比去年難一點吧?

題外話: 考英文前我在暗黑朋友,跟他說等等數學會考光譜分解,結果多選還真的有考
== (考了光譜定理)


[2/5 台大電機丙]

也是考考看,順便當明天交大的練筆。

<英文B> 同樣裸考,但比英文A難太多,我只有閱讀比較會寫 (我覺得大概比指考英文難一點)


<離散> 其實沒什麼寫考古就去考,第一題那個鴿籠想40分鐘都想不出來,後來就先交卷了


<資結> 寫起來感覺很順,然後多選有印刷錯誤,遇到這種情況建議留在位子上等,不要太快交卷。


<計系> 沒練考古,加上沒遇過OS有50分手寫的,掰不太出來,直接翻船==


[2/6 交大資聯]

第一志願,加上想在同校新竹校區讀書的憧憬,所以卯足全力拚了。


<資演> 本來以為會跟去年一樣全部多選,結果一開始閱卷發現怎麼有問答區,心態有點爆炸,當下策略是前面多選部分直接飆車,只寫看得懂的,然後大概花60分鐘寫手寫 (但有些還是不會,直接瞎掰XD),大概留15~20分鐘回去想前面多選不會的 (後來有寫出兩題)。這個策略應該有讓資演不算太翻車,至少這樣我還能靠其他兩科拉到正取。


<數學> 一開始看到線代那10分的二次式我就直接跳了,後面的證明題都有寫出來,然後全省應該只有我錯e^c那題,因為寫完QR分解+算limit C就剩40分鐘,根本來不及寫。
後面寫離散就開始飆車,離散題目不算難,最後那題dumbbell憑印象想出n^(n-2) 套進去算375,最後再回去把線代證明想得嚴謹一點,就打鐘了。

數學都沒有特地花時間檢查,因為我當下就在驗算了,所以解題會比別人多花一點時間,但大概每次寫考古的正確率可以有九成。(會這樣是因為我學測有被計算錯誤搞過,直接掉一級== 後來整個大學都在懊悔這個失誤)

如果有粗心問題的可以試試看這招,不過一定平時練習和寫考古時要知道每題會花多少時間,免得寫不完 (像我QR分解可能要花15分鐘才寫得完)


<計系> 其實我寫交大計系一直都蠻穩的,大概寫考古前面多選可拿40~50;題組可拿
10~15,所以就穩穩寫,不會的不要亂猜,大概就差不多。
我空了deadlock那題,後來送分有加到,但有一題不確定的亂猜被倒扣2分,所以真的不會不要亂猜,寫自己會的就會上了。


[2/8 台科資工、2/9中央資工]

考完交大後有點無力了,這兩間就輕鬆考,台科大概寫60分鐘就交卷。

考中央時甚至進考場前五分鐘才發現沒戴手錶,直接輕鬆愉快愜意地作答,寫完就收工回家睡覺惹。


六、各科準備方式

[離散數學] 補習班正課、上下冊講義、題庫班(林偉)、手抄筆記

因為網路上都說離散很容易忘,所以我最早念它。準備方式就是先正課聽完(沒複習),然後讀上下冊1~7章,第一遍沒寫題目,後來發現不行,就乖乖把一些一定考的題型練到反射動作 (其實大概考古看幾年就知道重要題型就那些,太難的一律跳過,然後圖論我覺得練子嘉講義後面習題沒啥用,因為我都寫不出來QQ)

下冊一開始也是全念,後來發現部分章節cp值不高,所以只有複習樹和邏輯。
(下冊沒寫題目,但有念的章節定理都有記起來)

後面就是不斷Try & Error,然後一直去讀忘記的題型。
記得某篇心得有說可以整理各章會出現的題型和錯誤本,我自己是有做來幫助自己快速複習忘記的觀念,個人覺得蠻有用的。

另外,對我有很大幫助的是題庫班講義,大概11月左右開始聽題庫班,後來就發現自己還有一堆盲點,就再對回去上下冊講義看觀念、題型,像交大考的那題dumbbell spanningtree就是後來聽題庫班才發現的盲點。


[線性代數] 補習班正課、上下冊講義、手抄筆記

線代我也是先聽完正課(沒複習),然後開始練一些固定題型。我有特別把一些章節的應用問題全部整理在一起,方便自己快速複習。
然後這科沒補題庫班,因為我考量之下覺得自己會聽不完,加上這科交大考的不像台大那麼難,就決定自己念。
有把補習班講義第1~5章、第7章的T/F寫個三次,easy挑題目寫,後面精選例題寫兩次。第6章會算Jordan Form和極小多項式解應用問題。第8章只有記各種算子的特性、SVD分解、么正分解,不會算雙線性、二次式、householder轉換 (所以今年被交大的二次式懲罰了QQ)

另外,本來看網路心得說近幾年證明少考 (至少109年以前好像交大每年只考1題,而且還很簡單),後來寫考古的時候覺得不對,怎麼110年開始考了一堆證明,而且都佔10分以上,就還是有回去讀證明,從筆記下手 (子嘉筆記真的太神666 ),就讀那些正課說一定要會證的那些證明,數學系的證明只有純理解。

讀證明的方式是先理解一遍,然後寫看看,寫不出來就弄懂,過一兩天等自己好像忘記它了再重新拿出來證一遍,如果有證出來就代表真的會了。


[作業系統] 恐龍本、補習班正課、手抄筆記、清大周志遠教授OCW

這科補完正課後一直拖到9月多才開始認真念 (想說背科太早念沒什麼用)。
一開始讀筆記先著重在觀念的理解,後來去寫交大考古(104以前)發現被電慘,於是大約10月多時開始慢慢讀恐龍本,讀到大約12月才讀到file system。

我覺得如果本身英文底子不錯的話,一定要讀原文書,因為裡面會藏一些正課沒提
的觀念,像buddy、slab system,或是一些圖表早期交大會直接搬上來考,還有file
system的directory structure也是有考過。

另外推薦清大周志遠教授的OCW,因為補習聽課時一直狂抄筆記,導致沒什麼吸收筆記內容,後來聽OCW才又重新把觀念慢慢建立起來。


[計算機組織與結構] 白算盤、補習班正課、上下冊講義、題庫班

這科因為是報春季班,大概3月開始就慢慢聽。讀的感覺是覺得很像高中化學?
就是觀念要記起來才能解題 (觀念很多很雜,所以有自己整理各章重點)。
之後就刷了兩三遍講義後面題目,然後題庫班講義刷一遍。

大概一月初刷完題庫班講義,發現一堆東西正課沒教,在題庫班才有提到,就再回去讀熟一點 (交大真的很喜歡考一些很偏的東西,像hamming code,看到想說是三小)。最後在猶豫要不要去讀後面平行化的東西。後來還是有稍微拿白算盤理解完概念,沒做題目,
所以今年考出來還是都不太會寫。


[資料結構] 補習班講義、上課發的補充教材、手抄筆記

其實資演我今年考得不太好,反正念法大致上就和其他人心得差不多,就不贅述。

就是還有額外去多念CLRS上的圖論、B tree、Hashing相關的定理和正確性,
RB tree插入有特地去學bottom up作法。Fibonacci heap那邊補習班的速成教法我覺得教得很亂,我自己去查原文書後才知道筆記有些表格是從不同原文書裡面抓上來放的,所以如果你覺得補習班的教法有怪怪的地方,請一定要自己去原文書搞懂。

然後我沒有為了台大電機丙去讀那些特別偏門的tree。


[演算法] 補習班講義、Geeksforgeeks、CLRS、題庫班講義(林立宇)

同資結,這科如果考太難我會直接爆開 (詳情見109交大資演)。

念法是把補習班正課有教的東西全部自己原文書看到懂(上洪傑正課,沒有收林立宇的講義,後來發現教太少了直接原文書硬幹起來),主要也和其他人一樣著重在DP、NP,然後圖論我花了很多時間去讀它的定理和正確性。大概就是讀到把pseudocode都能從零默出來的程度,然後知道如果其中一行的資料結構改變(像如果array變linked list、Heap),時間複雜度會變怎樣?

然後閒暇時間蠻常看Geeksforgeeks來當作消遣 (畢竟念書壓力太大,要找點娛樂XD),大概就是看了些考古出現過的東西再延伸吧,像是maximum shortest path、second
minimal spanning tree、3 way quicksort、 DFS/BFS還可以運用在哪之類的,可能有點讀太偏了,但在理解這些演算法的過程中其實覺得還蠻有趣的。

這科到後面有點不知道要讀啥了,所以複習就只是講義上結果記一記而已,沒有再深入探討各個概念怎麼來的,導致交大手寫考了蠻多概念上的證明我都只能瞎掰XD

如果重來一遍的話我應該會花更多時間去複習各個演算法的概念和正確性吧 (我主要只有理解圖論的正確性而已)

最後11月多也是用題庫班講義抓到自己蠻多盲點,然後再趕快再回去把這些漏洞補起來。


七、心態調適

其實我的讀書規劃做的沒有很好,本來預計每天至少要唸到5~6小時,殊不知每天實習完回家就累到爆開,看到床躺上去常常起來就晚上8、9點,起來讀又覺得力不從心,就這樣一直輪迴了半年左右直到一月。

想要戒掉手機、電腦,結果還是會偷滑,後面就想說這樣逼自己反而會造成反效果,就跟自己說每天讀多久可以滑多少時間手機、電腦。後來這個獎勵機制運作得還不錯,有成功讓自己每天多讀了一些時間。

這樣看下來書有沒有讀進去才是最重要的,全心讀書4小時的效率遠大於沒精神坐在書桌前8小時,所以結論就是每天還是要睡飽再起來讀書比較有用XD



八、跨考生找教授經驗分享

先說結論,跨考生不要太挑,不管教授是否冷門,有興趣的請全部寄信,因為是教授選你不是你選教授。有極高的機率教授考慮好幾天後才跟你說他後來收別人了。


[感想]

當初不知道會不會上就沒有先準備找教授的功課,直到放榜後才匆匆查了一些找教授心得和有興趣的教授。

不得不說,跨考生去找教授真的很容易踢到鐵板,有些就是擺明不收跨考,或是面談時問一些刁鑽的程式問題讓你知難而退。
可能是因為我大學不算太差,所以有些教授還是很願意回信面談,並給我一些有用的建議。

這時候就要對自己有信心,多花點時間去針對教授的研究領域和計畫再去做深入的研究,然後規劃出可行的讀書計畫讓教授知道你不是來洗學歷的。
最後,和好幾位教授面談後,就遇到我覺得很ok的教授,教授也願意收我,於是終於上岸了QQ (不方便公布找誰,反正就某個人很好的教授)


[面談的對話情形] (覺得有點有趣,也放上來分享XD)

教授: XX嗎? (教授有記我的名字QQ),恭喜考上我們學校,XXX……XXX,然後我們交大XXXX,陽明應該XX…XX,你想做XXX方面的研究的話XX…XX,XXXX,然後我們實驗室coding
會有點重喔,XXX…XXX…。

(以下省略)


阿問一下你高中讀哪?


我: 台北的青島學店高中。

教授: 哦,在我們那個年代是台北的XXX…XXX,XXX…XXX,那確定想清楚要來的話再寄信
給我~


我: 謝謝教授XD


[以下是不負責任的建議]

網路上通常會有文章問教授評價的,我的建議是那些教授領域不排斥的都問看看,可能會獲得意外的收穫~ (仔細看文章會發現有些是跨考生問的)

然後網路上的評價不一定適用於每一個人,可能今天你的地雷教授明天就是我的好老師,所以還是要自己實際問一次教授和實驗室學長姐,才會知道是否適合自己。

我是還有聽說可以去A實驗室問B實驗室的評價,這個就見仁見智嘍。



九、其他

[資源分享]

(整理了有用的考古資源,並附上我自己寫交大考古時整理的答案,大部分是計系,但不保證正確,請斟酌取用)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Sxh4mfxvq4afwA-It2weHmwKYsBaIYgI?usp=share_link


[寫交大考古題的分數]

https://imgur.com/DQ0lCnL


[過程中一些有趣的事]

1. 補習旁邊坐一個妹子一來就直接趴下來睡,搞得我也很想一起趴下去。後來因為疫
情大調位之後,旁邊變成坐一個認真A肥宅,就和他一起奮發向上惹。

2. 拜交大土地公的時候有遇到一位年邁的阿婆突然跑出來說要幫我加持,當下想說好
喔,反正不管怎樣我就照她說的做,結果後來真的正取,想想覺得真的好神奇喔XD

3. 考台大時巧遇高中同學,才知道原來資工所一堆葉台清交熱門/冷門科系的人跑來
考,要跟眾多強者競爭頓時覺得壓力山大。

4. 考完和高中老師吃飯,聽到老師覺得現在的家長會長講話口條非常有條理,非等閒
之輩。進一步追問下發現竟然是交大資工的教授,也就是說教授兒子是高中的學弟,覺得世界也太小了吧。



十、感想

1. 看完可以發現我這半年雖然時間很少,但還是念了很多東西,所以時間少不應該是
書沒念完的藉口。然後我全程都在家讀,因為我覺得在房間這個誘惑最大的地方都能讀下書的話,上榜就離自己不遠了。(沒有極強的自制力請勿嘗試)

2. 今年其實很猶豫到底要考成大還交大,後來是實習認識的一些朋友說你想去新竹讀
書就考交大阿,要相信自己會上。整個被激勵到,就跑去考交大惹
(不過還是有報名成大就是了)

3. 考完看到網路上一堆暗黑,什麼交大資演有夠簡單前面多選全拿,手寫預估拿一半
,或是寫完還可以檢查兩遍之類的幹話,心態先涼一半,就覺得保底中央唸一唸就好,結果成績出來那些人根本是超少數,所以暗黑文還是看看就好。

4. 考研真的是一條特別辛苦的路,尤其當自己還是跨考生。平常已經一堆考試作業要做,假日補習班又要從早上十點到晚上十點。然後身邊同學都爽爽躺著推甄台大或是留原校,自己還要讀一堆天書,和本科強者或重考生競爭,不知道自己這樣的決定到底對不對。

不過既然決定跨考這條路,就是為了要讓人生變得更好,所以真的要為了自己的夢想努力看看,莫忘初衷。

5. 考試沒有絕對會上榜這回事,我也只是恰巧考得比旁邊那個戴眼鏡的高一點才能上榜。如果不幸落榜的話,其實也沒關係,可能就只是要多繞一點路才能達到自己未來想要的樣子吧,休息一下再看要怎麼規劃人生,人生還很長~

(孔子55歲才開始周遊列國,相比之下我們還很年輕XD)



最後,特別感謝爸媽給我金錢與心理上的支持,還有前室友幫我每節課都點名,以及實習夥伴跟我每天分享負面情緒,如果沒有你們我一定就在戰場中變成炮灰了。


祝福未來所有考生都能順利考上自己心目中的第一志願~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3.0.229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shangg1111 (140.113.0.229 臺灣), 03/27/2023 16:49:05 ※ 編輯: shangg1111 (140.113.0.229 臺灣), 03/27/2023 16:51:01

david07088903/27 17:40高中同學推

cscjp603/27 17:51

※ 編輯: shangg1111 (140.113.0.229 臺灣), 03/27/2023 18:05:22

daniel522503/27 19:19推 找教授有遇到你

qazStarStar03/27 20:09推 陽交大陣線陣容越來越頂

keepingtime03/27 22:39學校不能好好寫清楚嗎?!

w19938103/27 23:54沒有女友必推:)

stallings03/28 00:07Yummy 大學的 IP 也是 113?

k1279503/28 00:35

holebro03/28 00:52好了啦陽明就陽明 打成這樣

evan9093803/28 10:57學弟推,隨意早餐還在嗎

laplacian03/28 19:42成功什麼時候變成社區高中了QQ

hardy1803/29 03:12

ma19and556603/29 11:37非台北人應該看不懂你再說甚麼高中

stallings03/29 14:20看不懂不重要,那又不是重點

stallings03/29 14:21在再不分比較欠噓,嘻嘻

greedycat03/30 00:34Buddy 和 slab 這種真的會出喔?是要考啥?

Skyraker132003/30 09:48其實被嘴的那句 我覺得說得很好

Skyraker132003/30 09:49台大軟就 懂得就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