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代po 台大經研正取(政大經研/中興財金)

看板graduate標題[心得] 代po 台大經研正取(政大經研/中興財金)作者
JokeKing9527
(梗王)
時間推噓12 推:12 噓:0 →:2

一、前言:


  每當唸書唸累時,總會上PTT看看以往的心得文,所以想以我的例子讓看到此文的學弟妹有點信心。但這篇文章不單純只有念書心得,算是一篇從我大學至今的歷程記錄,所以如果不想花時間看故事的人,和你們說聲抱歉,可以選擇直接拉到第六點開始看。




二、背景:


  高昇(莊佳和)經濟學助教、段譽(許誠哲)統計學助教。

  我畢業於東華大學經濟系,經原三修才過、統計二修被當、計量二修被當、三修總經、系排倒數前5,基本上就是上課能翹就蹺,整學期只出席期中期末、連老師看到都搖頭的學生。




三、考試成績:(加權總分/錄取標準)


  台大經濟 (正取4):個經60、總經70、統計67、英文55 (224.5/169)
  台大國發 (正取9):經濟57、統計75、英文42 (174/152)
  政大經濟 (正取13):個經53、總經23、統計73 (149/97)
  政大財政 (進口試):成績未公布,之後會補
  中興財金 (正取3):經濟84、統計52.5 (136.5/65.5)
  中央產經 (正取2):經濟81、統計90 (171/100)




四、念書契機:


  在大三時,我修了系上 林燕淑 老師的產業貿易課,這是一個我人生中的轉折點,這堂課的內容主要是分組報告論文並上台發表給大家聽並接受提問,也因開學第一周我沒有到(廢物如我慣例),大概在第三四堂時我出席了一次,那時候也聽著同學在台上報告,不知道哪根筋不對的我開始認真聽了一下,在發問時間提了許多有關模型列式上的問題,也許是我的提問態度太認真(面無表情),聽說那天報告的組別同學對我印象不是很好。但也在一來一往的發問過程中,老師發現了我的存在,覺得我的程度還不錯有潛力(不知道是不是客套),往後上課時老師都會點我的名子並問問我的看法,讓我有種真的被當學生(人)的感覺,從那時起,我的念書態度有了轉變。

  補充一段小故事,後來系上的專題課程,我也找了燕淑老師一起努力,參加老師組成的每周一次paper討論會、總共看了數十篇paper等等,也在這段過程中,讓我明白經濟系的理論組到底在做些什麼,雖然專題競賽結果不如預期的好,聽說是系上的老師嫌我的上課出席態度太差,所以專題的評分沒有給我太好的分數,縱使專題內容做得好,校外評比分數也第一。那刻起我對系上某些教授的印象感到灰心,心想我就是一個壞學生,有意改變卻也無法獲得認同。




五、念書環境


  第一年,每天都會和女友去中山的研究小間念書 (畢業那年裸考上中山亞太,但沒去上課被當光) ,從早上9點多念到晚上8點多,值得讚許的是,研究小間念書效率非常好,可能也是因為我對念書環境太龜毛吧,下段有說明。我覺得這一年的我浪費太多時間在鑽牛角尖一些小地方,故第二年有了修正。

  第二年,因為中山休學、女友去清大念計財的緣故,念書時算是我一個人孤軍奮戰,因為我是一個很容易受念書環境干擾的人,每當在圖書館念書時,只要身旁有個風吹草動 (有人走動、抖腳或是滑鼠聲),我就會受到影響而不認真,有上網爬過文,每個人都說只要夠認真就不會注意到這種屁話,鬼才信。

  後來我就用家教的錢去買了一個書桌和人體工學椅,也順便買了一個eizo 4K螢幕,總共花了50幾張小朋友,事後證明是值得的,因為念書環境很舒服、看螢幕上的考卷習題也跟看紙一樣,唯一一點必須克服的是:在家念書容易怠惰。

  老實說在家念書的這一段期間裡,我還是很常耍廢,但至少是在書桌前念個一兩小時,廢個幾分鐘,考試期間還被去年已經考上台大經研的前高雄偉文經濟助教摳逼布萊恩推坑跑跑卡丁車,害我花了幾十個小時在上面。拉回正題,為了避免念書怠惰,我制訂了一個比較不緊湊的計畫表,規定自己每天要念完什麼,只要有念完,其他多的時間耍廢都是合理的,不過我比較常把那些時間拿來超前進度就是,如此一來會讓自己比較不感到壓力,至少知道自己念的完。

  念書時的我有個小習慣,就是會把我用過的計算紙都留起來,看著這疊計算紙越來越高,心裡就會莫名的有成就感。我建議可以去書局買兩包 Double A 80磅的,寫起來很爽,一開始可能會覺得拿來當計算紙有點奢侈,但其實一包也才110塊,可以寫兩三個月還行吧? 只要在考試將近的時候用超過1包,相信也離成功不遠了。




六、師資介紹:


  很慶幸遇到上課非常熱血的高昇老師以及什麼怪問題都回甚至fb都秒回的段譽老師。

  高昇老師的部分,教學上非常詳細,他的經濟學是靠理解,而不是靠背誦,任何公式來源都解釋得很清楚,所以遇到題目觀念不熟時,我都可以立刻反應這題的背景知識,並從頭推導出來;老師在上課時總會講一些學長姊的例子激勵我們,也會臨時出快問快答給學生測試,讓我們上課的每分每秒都繃緊神經,也因深怕隨時落後班上的同學,所以會有點壓力,但是是非常正向的壓力。

  段譽 (阿哲) 的部分,是個非常敬業的老師,每個該懂的性質以及證明都交代得非常清楚且直觀,還記得有一次我問阿哲:常態分配的pdf為啥長那樣? 以及我們學這些有的沒的分配幹嘛 (我真的這樣問),他第一句話就叫我去問高斯 (…),不過後來他給我的答案我很滿意,也就是學這些分配可以讓我們在遇到類似情境時能快速應用其分配性質,這個回答讓我對統計學的架構有更具體的理解,也成為我日後和家教學生常常自問自答的教材;計量經濟學的部分,我認為沒有人教的比他還深入了,講義以及教學內容非常完整,而且講義末端還有一些有關某國內知名總體實證經濟學家的補充內容,考台大經研總體沒看會欲哭無淚。




七、準備歷程:兩年


1. 第一年:

  統計和經濟基本上對我來說都是第一次碰,從暑假開課起,我就坐在第一排認真聽課,下課也是巴著老師問問題認真學習,認識了一群朋友組了讀書會,在這過程中也和那時的統計助教在一起了(?),補習班真是戀愛巴士,連阿哲也這麼覺得,不過談了這場戀愛並沒有影響我的念書態度,反而是有正向幫助的,畢竟同為考生,一起努力是挺幸福的事。

  雖說念書態度是如此認真,但在進入統計下冊(區間估計、假設檢定)時,阿哲就在課堂上說:只想單攻台大經濟的同學可以回家了,這裡不會考,雖然可能只是玩笑話,但我卻當真了,從那時起,下冊我就愛聽不聽的,不要跟那時的我說什麼檢定什麼Anova,我完全沒念,甚至到考試前我還是嘴硬地相信這些不會也可以考上,想當然,那年的成績促使了我有了第二年,因為台大經研109考了50分的統計下冊,直接教我做人。


2. 第二年:

(4-6月)
  因為有了前一年下冊事件的警惕,所以這一年我先把下冊先提早念了一遍,雖然也只是大概翻翻,心想正課時再認真聽,就這樣渾渾噩噩到了暑期開課。

(7-9月)
  這一年的我當了經濟學和統計學的助教,也接了幾個統計家教 (課堂時數多到讓我根本沒時間念書),但也因為這樣,平常總是要被許多同學和學生的問題轟炸,過程中讓我對許多觀念有了更具體的理解,畢竟教人和懂真的是兩回事。

  因為家教太多導致沒時間念書的緣故,原想說跟著補習班進度和模考,等成績排名掉了再開始正視這個問題,沒想到一直都沒掉,就這樣持續到了9月,事後想想覺得滿扯的,好險後來秋季有斟酌家教時數,推掉了一些課,才有時間把我想加強的單元補回來,不然欲哭無淚阿。

(9-12月)
  暑期班末以及秋季班開始時,我找了幾個常來問問題以及看起來比較合拍的同學組了群,一開始也不能說是讀書會,只能算是在冷冰冰的教室有能講幹話的朋友。後來我發起了課前”測試”的活動,因為補習班的課都是下午2到10點,所以大家早上就約在摩斯,
互相”測試”,所謂的測試,就是每人輪流出題,大家一起做答,過程中可以釐清自己的
觀念是否正確。

  也在一來一往的問答中,對經濟和統計的觀念逐漸明瞭的許多,尤其我對區間估計、假設檢定、ANOVA、卡方檢定有著強大陰影,所以我常常主動要求大家轟我這些問題,如此一來才能強迫自己學習。當然,在測個總經時大家也被我電的不要不要的,但在激勵彼此的過程也有了明顯的進步,所謂教學相長應該就是如此吧。

(12-1月)
  12月底時,考古題的解答陸續發下來,我和群裡的朋友相約每晚在摩斯寫考古題,一天一間學校 (經濟+統計),每人輪流決定要寫哪間,雖然有些不是自己會考的,但也在這過程中多看了許多題目。考古題團的目的不是純為了做考古題,其實是為了排解念書一整天的憂愁,畢竟做考古題這種事,自己在家也可以做,出來還要浪費時間交通有的沒的,但也因為能在每天念到最賭爛的時候 (下午),能有幾個夥伴互相講幹話順便學習,晚上的學習時光也不那麼無趣了。

  阿哲在秋季班倒數幾堂時曾說:每個能考上的學生大概都會花2000個小時在念書上 (包含上課),那時的我很緊張,因為我暑假浪費了許多時間在接家教,所以我粗估了一下時間,和群裡的朋友發起了倒數500小時活動,也就是每個人每天都得回報自己念了多小時 (採扣時數制,從500開始扣),也因為這樣,讓我對每日念書時間有了要求,看著大家一天扣10幾小時,害我也不得不開始認真起來,真的非常感謝群裡的大家能一起和我實行這些小活動。

  在1月時,我總共花了大概200小時在只有台大經研會考的DGE上 (雖然今年政大也有考),每天一早起床就是打開某國內知名總體實證經濟學家的計量經濟學講義末端,開始刷題4小到中午,晚上考古題團回家時也會刷個1小時,過程中,也感謝台大經研的朋友提供的OLG、SOLOW、無窮期筆記以及作業,雖然今年沒考就是了,但對我的幫助也非常大。

  考前一兩周的我,基本上除了DGE之外已經不太看書了,每天最期待的就是晚上去考古題團刷題講幹話,再者就是找幾個勘誤和阿哲刷刷讚和貼圖 (有夠無聊),就這樣直到了考試。

  考試時,因為第一天就考台大經研,所以我特別花了一堆錢訂了一間非常安靜且有書桌的飯店,畢竟這是非常重要的考前之夜,我不想睡不好;也在12月報名台大時,我請女友 (陪考)和台北班助教一起報名,所以考試前後都坐認識的,比較不會受影響,也許是心理作用,但至少在作答時,我的心境非常平靜。

  考完第一天之後,基本上已經沒啥心情再考了,因為那時就覺得寫的還可以,就算讓我重新寫一次也不會寫得更好,但我也不敢講,畢竟講了如果沒上會被笑死。不過我還是認真作答了接下來幾天的考試,畢竟報名費繳了、大家房間也都訂好了,還有怕老天爺懲罰我太輕敵讓我沒上。




八、時間分配:


  每日念書時間分為四個時段如下圖,以一月為例,圈起來有個家的部分是家教請忽略,基本上就是早上起床先刷阿哲給的統計100題 (我刷了兩輪),再開始刷某國內知名總體實證經濟學家計量補充的DGE考古題 (我會事先規劃好當天要寫哪幾題),每一題我大概都寫了5~10次左右,下午念一些我比較不熟的地方或是寫考古,晚上去考古團講幹話,回家加減刷一兩題DGE。

https://imgur.com/a/MbdvNo2




九、專業科目準備(各校系通用):


1. 經濟學:

  在高昇老師的帶領之下,個經如果還念不好,我只能說你根本沒那麼認真。老師會把每個細節都推給你看,並告訴你哪些是可以跳的哪些不行。暑期正課時我全部都有聽過並弄懂一次,但秋季複習時,我只會選擇一些對我有幫助的來念。我建議在念完一個章節時,把書蓋起來,自己冥想一下該章節在說什麼,然後像高昇測試一樣,每個題型都出幾題基本題考考自己,訓練自己可以看到題目就反射出解法,到最後甚至可以直接看出答案。如果你能像我一樣不動筆就給答案,優秀。


2. 統計學

  阿哲統計上課過程滿無聊的,唯一有趣的大概就是聽他講一些語嫣或宇軒的事吧。好處是上滿90分鐘就休息30分鐘(滿準時的不會拖時間),這個上課頻率對我來說非常舒服,我常跟群裡的朋友下課叫豆花和飲料來喝,吃飽喝足再繼續聽課。上課無趣又如何? 來補習班是為了吸收知識,又不是為了聽相聲的。雖說無聊,但其實過程中都很紮實地訓練各種基礎,舉凡隨機變數性質、積分、值域判斷等等前面的章節,都是為了往後各章在鋪路。我不太常刷題目 (有一本厚厚好幾百題的分章例題),我只以講義的題目為優先,我覺得把基礎觀念弄通,寫講義的題目就很夠了,有餘力或是哪章特別不熟再去做題本就好。可能你會覺得我只刷講義題目很廢,但每一題我都做了5~10遍,不是只有單純會寫過程而已,而是真的明白看到題目的什麼關鍵字或條件,會需要想到什麼來應用,有時候發現更快更直觀的方式可以馬上密阿哲討論,雖然87%他會覺得也沒多快潑你冷水就是。




十、專業科目準備(台大經研適用):


1. 個體經濟學:

  台大經研的個經題目刷題目是沒有用的,因為都是考紮實的觀念基礎,所以我建議以這為目標的同學,可以多把每項性質都真的搞懂,而不是只會做題目,完全沒有用。個經常考的章節有:產業、賽局、艾及沃斯、bundle,在高昇老師的訓練之下,這些章節真的可以說上如魚得水,舉例來說,給我任兩種效用函數,我可以馬上開始動筆畫出艾及沃斯盒並寫出該有的資訊 (核心、契約曲線、互惠區、競爭均衡等)。我不知道別的老師是怎麼教學的,也沒有收錢業配,我只知道高昇老師讓我在面對這些題目時,完全不會畏懼。

2. 總體經濟學:

  我有聽幾堂高昇老師開的DGE課程,但我覺得幫助有限,好處是能帶你了解DGE的故事背景,讓自己知道求解是在求些什麼,並且對競爭均衡、全面均衡、social planner有些基本概念。講義上有關圖形分析各項變數變動的部分,個人建議可以全部跳過。簡單來說,聽前7堂就可以了。

  總經部分,對我幫助最大的莫過於某國內知名總體實證經濟學家的計量補充了,這位經濟學家的youtube頻道在年尾時會開放給有補計量的學生,內容包括台大近幾年來總經例題的教學,礙於時間限制 (他沒開課),可能不能告訴你故事的來龍去脈,但他可以教同學解出答案並解釋背後的經濟直覺。像今年總經100分裡面有75分是他教過的,我也寫了不下10遍,在考試時我邊寫邊笑,深怕被旁邊同學誤以為變態。


3. 統計學與計量經濟學:

  台大經研的統計大多都是一半統計一半計量,阿哲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是台大經濟的陳旭昇老師,平常排版也都用latex,剛好因為今年就是陳+駱出題,所以不管在字體排版或是題型方面,都跟平常看的講義及考卷滿相似的。考試當天拿到考卷那一刻,我興奮到手抖個不停。

  統計的部分與個經一樣同一句話,題海戰術完全沒有用,必須把每項性質都弄得真懂,而非只會背出來,說得如此簡單,但其實很困難。

  計量部分,我前前後後把阿哲的計量講義翻了不下10遍,書都解體了還用膠帶黏了幾回。這本計量講義內容超級豐富,相對之下,上課的過程也是非常辛苦的,每次上完計量都感覺自己吸收了超多東西。唯一建議就是每次上完課都要複習並把當天教的題目都做上一遍,第一年的我沒有念講義上標註補充的部分,以至於109年一般化工具變數那題我不會寫,這個陰影促使我在第二年把每一個細節都念過好幾遍,諸如大家常跳過的聯立方程、樣本內外預測等等。當然,基本的Guass-Markov假設問題解決 (第一章)以及時間序列分析,我都念得滾瓜爛熟。




十一、用書以及學習資源


1. 台大經濟資料庫:https://reurl.cc/ynDVN2

  裡面有陳旭昇+駱明慶的考古題以及作業,不想念書時我都進去挖個兩題寫看看。

2. 高昇經濟講義1~7冊、題庫班用書兩本 (個總經)、DGE講義

3. 許誠哲 (段譽) 統計講義上下冊、幾百題的分章題解、計量經濟學講義

4. 毛慶生古典新論:拿來當工具書的,其實不常翻

5. (真心不騙工商)高雄偉文熱心服務,只要學生有需要的資源,主任都會熱心協助,教室很大,我常常一人佔一個桌子,超爽的。


十二、結語:


  分享一個小故事,在秋季時,我在家教的過程中遇到一位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碩士學生,他有panel data以及時間序列等等基礎知識的課程需求,因為教計量的家教機會不多,我必須把從前所學的計量知識用別人聽得懂的方式講出來,也因為如此,順勢幫自己釐清了許多觀念。所以在準備過程中,若有同學問你問題,請不要藏私,因為你不會因為教了他就沒考上,同時也會因為教了他而修正自己的
解題觀念。

  兩年的時間就這樣過去了,感謝一路上不管是在課堂上還是線上轟我問題的同學以及學生,還有群裡陪我一起奮鬥的夥伴,有了測試團、考古團的陪伴,使我的考試生活不再那麼枯燥乏味,在看到榜單的那刻,我的心也安了,過了這麼久終於達成目標,真心非常感謝大家,碩士也要好好努力才行,若有未來的考生看到這篇文有問題想提出,歡迎私訊我,我會盡力回答,感謝。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0.30.41.39 (臺灣)
PTT 網址

03/10/2021 13:56:54

GoDEason03/10 14:14太神啦Jokeking

KH2103/10 14:18跪了...

ann14141403/10 14:24Ptt會不會太強了

※ 編輯: JokeKing9527 (110.30.41.39 臺灣), 03/10/2021 14:36:39

JokeKing952703/10 14:50感謝一樓偉大學長!

int020803/10 15:42恭喜!

qdullqidiot03/10 15:49太神了 我是說把到助教的部分。

※ 編輯: JokeKing9527 (110.30.41.39 臺灣), 03/10/2021 15:56:28

Imeipuff03/10 16:07同學推個,我也都不上課(歪

JokeKing952703/10 16:19推推高手同學!一起加油

fernmmm03/10 17:25好神 把妹好神(?

ksherry03/10 20:31明明就是ANoVA跟卡方不考吼

Satellite95203/10 21:23樓上K雪梨

Minicall03/11 13:54想瞭解總體經濟學家YouTube頻道QAQ

blairchief03/11 15:27原來這篇重點是把到助教R(沈思

LsDreamer03/23 00:43推 整理DGE給我的帥助教

※ 編輯: JokeKing9527 (110.28.43.208 臺灣), 06/12/2021 14:52:14 ※ 編輯: JokeKing9527 (111.241.146.108 臺灣), 06/08/2022 13: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