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代PO)110台大資工考試上榜心得

看板graduate標題[心得] (代PO)110台大資工考試上榜心得作者
xkhsky
(xkh)
時間推噓 7 推:7 噓:0 →:0

強者我朋友沒有ptt帳號,
請我幫忙代PO,
以下為代PO內容。

目錄

1. 背景
2. 成績
3. 時間規劃
4. 讀書方法
5. 各科準備方式
6. 其他
7. 結語

背景

122資工系系排5x%,
大學前幾年都在跑社團、跑活動,各科都是低空飛過,所以基礎蠻差的,
因為在做專題時對研究起了一點點興趣才開始覺醒想認真考個研究所,
為自己未來好好規劃,成績不夠加上沒什麼特殊表現所以推甄完全不用想,
補習只有補硬體兩科(正科+題庫班),只有報考四大資工所。

成績

https://i.imgur.com/JL7QJj7.png

圖 (代PO)110台大資工考試上榜心得


註:交大資甲軟體、硬體 X 1.2,數學 X 0.8
時間規劃
從什麼時候開始讀沒有一個一定的說法,但大家要有一個自覺就是你今天比別人晚開始就一定要付出加倍的努力,
我自己本身因為大三還有在當友會的副會長加上做專題還有修一些課,所以開始讀的時間是從大三結束暑假開始,
但是前段時間我也是有在做一些功課,報名補習班、買書、洗了很多前輩的心得文,
主要是想讓暑假開始可以有個完整的讀書計畫,我自己是把讀書切成四階段。

第一階段:7月~8月
這一個階段主要是要搞懂所有科目每一個章節在幹嘛,補的硬體兩科就上課好好聽老師在講什麼,真的搞不太懂就下課去問老師,
其他沒有補的就看OCW配原文書加補習班的書讀,這階段是蠻精華的時期,也是你要贏大多數的人一個很關鍵階段,
每個細節不要似懂非懂,最重要的是不要背公式(因為背了你也很快就忘了),我在這時後每一個公式都有看著書慢慢導過一次,
雖然之後會忘了怎麼推的但對基礎原理會有很深的了解,我這時候沒有刷什麼題目只有重寫一些重要例題,
主要是想讓自己可以快速看完而不要拘泥在一些太細的東西了,
我這期間大概從早上8點到咖啡廳報到讀到晚上10點,如果有人約要出去玩或打球基本上都會去,也不想讓自己一開始太過緊繃,
但是其他時間沒幹嘛就讀書。

第二階段:9月~12月中
這個階段其實我遇到了一個撞牆期,開學後讀書時間就會很變動,
有時候要上課、寫學校作業、補習什麼的時間就會被切很碎,所以這階段時間規劃很重要,我這期間讀書時間都很不固定三到八小時都有,這時候主要是加上刷題目來複習,
會發現很多讀書上的盲點,但也不要太慌務必要把每一個都弄會,
我補的硬體題庫班大概在11月多開課,在開課前把硬體複習了一半,這樣上課不至於會浪費時間聽不懂。

第三階段:12月中~1月中
到這時候就是可以開始配考古來複習了,
我主要是一個禮拜抽出1、2天來寫考古題,從109往回寫到105,其他時間做第三輪的複習,因為已經看過兩次了所以會看得比較快,考古題寫一寫也可以把大致的方向抓出來,
交大的考古題是蠻可以檢驗你讀書成效的(除了軟體方向有點跳),數學、硬體正常準備都要寫到55分以上,
如果沒有就要從考題去審視哪個單元還有不足的地方,
硬體題庫班在這時候也快結束,但很有可能瘋狂加課,所以時間安排要彈性一點。

第四階段:1月中~考前
這段時間是最重要的一段,常聽到很多人這個時候放鬆下來就下去了,
這時候就是一直瘋狂複習課本和考古,大概把一些各校會考的重點項目練熟,
我這段時間大概是從早上9點讀到晚上12點,中間累了就休息一下有力氣再往下衝,
但記得這階段不要讓自己情緒太亢奮,穩穩地讀就對了。

讀書方法
這邊大概舉一些我覺得蠻有用和蠻需要注意的方法和心態,有點零散但大家可以挑有興趣的參考
不要為了考試而考試,12年國教讓我們養成一種習慣就是我今天讀書是為了考試考好,
不能說這樣不好但應該要更多一點意義參雜在其中,不然脫掉學制包裝後會發現什麼都留不下,
資工所六科其實在將來工作或研究很多地方都會用到,在這就不加以贅述,
如果今天有一個半年的時間可以讓你好好加強基本功那不是更應該好好把握嗎。

讀書計畫
良好讀書計畫對考研是很重要的,我自己設定長期、中期和短期的計畫,
長期就像上面所講的每個階段主要要怎麼讀一輪,中期就是一個禮拜要讀哪幾科的哪些單元,短期就是當天要讀的內容,
這些都在階段前就會排好,但很多時候計劃趕不上變化,這是正常的,所以要常常滾動式修正,
但切記不要因為懶而去修正計畫,一定要等到原本計畫執行起來太難才去做。

讀書會&戰友
這其實是很重要,我自己是都沒有做到的,
一開始我覺得沒差,但到後面讀不太動時發現沒什麼人可以拉自己一把會蠻心累的,
而且有人可以討論題目對學習蠻有幫助,但如果你身旁沒有目標一致的夥伴也不太需要硬找,不然只是一起墮落而已,
我有去加那種讀書會的line群組,這是一種蠻不錯地替代方案,
我有時候會上去解別人問題或看別人解題,在這問答過程中會讓你的內功提升不少,
至於要怎麼加呢大概在暑假在ptt graduate版或dcard研究所版會有人主動po文,再去看看就好。

玩樂取捨
玩樂方面蠻見仁見智的,我也是不提倡那種完全戒掉的方法,但大家心中要有一把量尺,如果今天你身外的事情影響到讀書,那是有戒掉一些玩樂的必要,我自己在準備期間常常會滑ig滑倒時間過多或是讀書的狀態跑掉,
所以到後面我有把ig停掉一陣子,雖然有時會手癢又打開來看,但至少在讀書上面也可以達到平衡,
朋友邀約也是一樣的道理,自己要有取捨,我相信真正的朋友是會體諒所做的決定的。

番茄鐘工作法
這是我在中期讀書效率差到無比時採用的一個讀書方法,詳細資訊大家可以去搜尋一下,我一開始也是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後來發現讀書效率暴增,大概是一天可以讀過去三天讀的量,
這個方法主要是認真做一件事25分鐘再休息5分鐘一直循環下去,但我時間上有調整一下變成100分鐘/20分鐘,
也就是到時候一科考試的時間,也要順便讓自己習慣全神專注100分鐘這種強度考試才不會適應不過來。

各科準備方式

資料結構

書單:洪逸講義、洪逸筆記、洪逸題庫班講義

這科應該是資工所最簡單的一科,沒有什麼複雜的推論就只要背一些結構性質就好了,一開始我有找ocw來看但發現用處不大,
所以就直接k洪逸筆記配題目寫,到後面要複習時就快速看過筆記,然後再地毯式搜索題庫班講義,
題庫班講義真的是精華,大大小小的題型都有,你可以不用去每題都寫,像我只有挑不熟的地方去練習,
但你必須要每個題目都看過才不會漏掉細節的東西,至於有些人說要去背code,
我認為你如果是本科系的你應該要有把每個寫出來的能力,如果沒有的話可能要思考一下適不適合讀研究所,
單元的部分複雜度單元盡量每個求複雜度的方法都要會,以免到時候忘記某個結構複雜度不知道怎麼求,
link list、stack、queue、array稍微看過就好不難,樹和圖的部分定義要熟記,
有些和離散或演算法會有一些不同,高等樹是最近蠻常考的單元也是務必熟記,尤其是紅黑樹考到爛,
hash的地方就記得填表不要填到眼脫就好。

演算法

書單:楓葉本、林立宇題庫班講義、陳縕儂youtube

這科是可以很難也可以很簡單的科目,我自己是以原文書(楓葉本)為主搭配陳縕儂youtube來讀的,
因為老師教的內容是取自於楓葉本,重要的點是每個演算法的correction要讀的很熟不要含混帶過,每個lemma都要知道在幹嘛,
這是補習班沒教但考試會很常從中去發揮的重點,林立宇講義我自己是把它當作參考用的,看一些總整理和考古的解法,演算法的單元不多所以其實讀起來不會花太多時間,
最後記得演算法複雜度要搭配資料結構自己推倒一遍,用背的很容易背錯幾個字就整組壞掉,
NPC證明也要每個都會不要有僥倖不會考的心態,今年台大就考一個很冷門的證明,
還好我考前有把比較少見的都推一次才寫對。

離散數學

書單:黃子嘉離散數學(上)(下)、黃子嘉筆記、林緯題庫班講義

離散數學有一個特點就是每個單元都蠻獨立的,所以真的覺得應付不來是可以放掉一些單元的但切記上冊和下冊的偏序邏輯不要放,
這些幾乎是必考的點,我讀的方式是以子嘉的筆記為主,不懂的點再去翻課本看懂,上下冊每單元後面會有很多題目記得做一下,
做多做少就看自己的熟悉度,我自己是一題都沒做所以考成大和交大數學就遭到報應,
因為不熟算太慢所以寫不完,所以題目一定要動手算才能培養熟悉度,練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停了,
離散每個公式幾乎都可以自己推導出來除了圖論的一些神定理,其中遞迴公式要背熟,是每間學校的必考題,
其他單元應該是練久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了,林緯題庫班講義是讓我功力往上衝一大街的一個工具,
他把很多定理和考古都整理的很好,推薦沒有補至少也要拿到這講義。

線性代數

書單:黃子嘉線性代數(上)(下)、黃子嘉筆記、林緯題庫班講義、莊重ocw

線代這科特點跟離散完全相反,每個單元都息息相關,所以在讀的時候務必腳踏實地,不要放掉每一個細節,
不然往後讀都會爆開,我自己一開始是看莊重老師在youtube上的影片打基礎,最後再拿子嘉的教材複習加寫題目,
線代每一個單元的東西都可以互相推來推去,所以在讀的時候可以多回想前面的定理怎麼推過來的,
或是還有什麼其他定理可以推過來,很多公式幾乎都有一種以上的證明方式,所以盡量每條路都走一遍,
這樣在忘記公式時就有多條路可以反推,另外跟離散一樣課本後的習題都要練一下,我一樣是懶所以都沒寫,
所以考試時一直算錯,請大家記得我這慘痛的教訓,單元的話每個都蠻重要的,
主要是vector space這單元的概念不能不熟不然線代會整組壞掉。

計算機結構

書單:張凡講義(上)(下)、張凡題庫班講義、癮科技粉專、洪士灝老師FB

硬體一直是我的弱項,所以我在大四上修了系上的高等計算機結構和台大的計算機結構來打基礎,
結果看來蠻有用的,會對一些觀念有深刻的了解,影體現在考風越來越沒有範圍,
除了交大以外,教授都比較想看到理論的應用能力,所以大家可以去多看一些IT產業的新知識,
我書單的後兩個都是不錯的資源,因為計結我有補習,所以就是跟著補習班進度,
但我自己會超前一點,以免讀不完,我這科有點像是在土法煉鋼,每個單元後面快一百個習題都有寫完,
雖然聽起來很沒效率但寫完後功力會倍增,在題庫班時老師會帶你詳細看各校的題目去補齊很多細節,
這科的cpu、memory和平行化單元是最需要花心思讀的,也蠻常會考。

作業系統

書單:恐龍書、洪逸筆記、洪逸題庫班講義、薛志文作業系統

這科要注意的是恐龍書一定要看,太多重點了,我這本書是除了security那單元外全都看過一輪,
當然硬幹原文書會有點累,所以看每個單元前請先看完洪逸的筆記,對單元有個大概脈絡後去幹原文書會比較順利,
基本上這科我是完全交給了洪逸,跟著洪逸上課的進度搭配恐龍書消化會有不錯的效果,這科記得要多查資料,
同一個概念會有很多不同的說法,但這也沒辦法因為作業系統本來就是一個很概念性的科目,
洪逸的題庫班講義也是務必要每題都看過一次,OS範圍太廣了必須要藉由多看題目來補知識,
通常要考台大的人都會多看薛志文的分散式系統,考古幾乎每年都考,
所以要考台大的再斟酌要不要買書去讀這個單元,畢竟往年佔分都蠻重的,讀了不吃虧。

其他

這邊整理了一些大家常見的問題,發表一下我的個人心得

要不要補習?

這真的蠻見仁見智的,但大家要知道一點,考研究所的資源沒有像之前考大學這麼方便取得,
當你在花時間整理一些重點時補習班可以幫你省掉大量的時間,我自己只有補硬體兩科就發表這兩科的想法好了,
我認為這兩科蠻有補的必要,因為硬體是一個沒有範圍的科目,但如果可以從考古抓到一些考點會幫你省下大量的時間,
這就是補習班在做的事情,而且其實兩位老師講的都蠻好瞭解的,
還有一點硬體的題目有些會很難去查資料知道為什麼或在考什麼,這時候老師是一個很重要的存在,
畢竟他們看過的考題比我們多太多了,至於問說其他科要不要補,我覺得不一定看個人需求,
但有一點很重要 沒有補習也一定要拿到補習班的教材 。

大四課表

這個就要交個每個人自己去trade-off了,沒有一定的答案,但有點要注意該學的還是要學,
畢竟還是學生的身份繳了學費就不要忘了做學生的本分,我大四的時候修了15學分還有做專題,
一來是因為我喜歡再來是這是考上找教授的一個很重要的籌碼,所以我覺得還是不要少修到太誇張。

考場狀態

最後階段往往最關鍵,考試狀態一不好會讓你考試時的分數差你實力很多分,
所以這是不容忽視的,一些我會注意的點就是考完不要去討論題目,讓自己可以有穩定的心情準備下一科,
還有提早到考場,心情也會調適比較快,還有一個超重要就是記得檢查文具,這個慘案就在我身上發生,
成大數學寫到後面發現修正帶用完,慌到爆炸起了連鎖反應後面題目直接寫不下去。

書去哪裡找

基本上網路會有很多資源,特別感謝wjungle大大的筆記,獲益良多,
還有我會去蝦皮購物看有沒有人要賣,我幾乎一半以上的教材都是蝦皮買的,給大家一個參考。

結語

打了這麼多就是希望可以幫助到需要的人,考研這條路真的是不容易,
大家都在玩的時候你要讀書,但很重要的是要記得自己考研的初衷,
抱持著win or go home的想法去衝一定會有收穫的,大家不要被資工所每年報名破千的人數給嚇到,
因為真正做好準備的絕對沒有這麼多人,讓自己每天不斷進步比擔心破千報名人數有意義多了,
最後希望可以給看完篇文的人一點點準備上的幫助,這或許才是我打這篇最想達到的目的。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1.174.231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xkhsky (111.241.174.231 臺灣), 03/16/2021 14:49:18

cksxxb12303/16 15:47 厲害

zx246800tw03/16 22:14強!

jason3551203/16 23:09推推

saroandshiro03/17 03:37沒考北科大是因为没自信吗。。

taipoo03/17 04:13

jas1123kimo03/17 06:34成大數學那麼難??

chengaryguan03/18 00:47太強啦 薩斯蓋 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