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110財金所重考心得

看板graduate標題[心得] 110財金所重考心得作者
iwanou
(小孩子)
時間推噓 4 推:4 噓:0 →:1

有鑑於曾經在考研時感到茫然,透過看心得文找出一些讀書的方向
因此也回饋一篇心得文,希望幫助到像曾經的我一樣的考生

一、背景
三峽大學金融系,2020年6月畢業,系排26%
無交換無實習,只有社團經驗
證照:初業、多益885

二、109考試經驗
從大三就陸續去網院看過統計、個經,雖然上的很認真,自認學到了大概的概念,但後來才發現這樣的熟練度遠遠不夠,導致大四開學後到九月、十月還很辛苦地在顧課本內容(而且熟練度仍然拉不起來),十一月開始算題目之後就心態炸裂了
以下附上109悲慘的成績,供大家練習歷屆時做參考
https://imgur.com/a/vSyvyIU

三、110考試經驗
先附上今年的考試結果
https://imgur.com/a/nzDsHED

有了第一次的準備經驗,第二年更加進入狀況
以下分享是以一個重考生的視角,但其中也有不少概念是我覺得應屆準備可以參考的

--七月以前:
如果是重考生,建議暑假前就好好放鬆,享受最後一學期的大學生活,否則到暑假會有
彈性疲乏的感覺,考研的書偶爾複習一下,平均一天1~2小時即可,且主要著重在自己過去不太熟的大概念,或者把已經熟悉的再做一些清楚的筆記。不要在這時刷題,因為手感很難持續維持。我自己此時是在當系上的TA、修有興趣的外系課、參加讀書會做個股研究,這學期不僅讓我更釐清自己考研的動機,同時這些成果也讓我的二階口試的備審增加了許多內容。
如果是應屆,建議至少聽完一科,且整理好筆記(很重要!),是暑假可以直接把聽課當複習的程度。

--七月~九月底(暑期班課程期間):
跟著補習班的進度走,已經熟練的單元可以在課堂上就直接刷題做練習或整理筆記,不熟的概念就當作是第一次聽,重新釐清。這個時候有個需要注意的地方,雖然大家常說暑假跟得上進度就已經很好了,但我認為此時不只要把進度跟上、內容聽懂,更重要的是整理出一份筆記。務必要透過畫重點或手抄筆記的方式,把整個章節濃縮成一份15分鐘
內就能夠抓住八成重點的架構。
太瑣碎的分支可以先不記,等之後若發現是常考的再
補上即可。
我的做法是:讀完一個章節之後,把課本蓋上,順著自己的思路問自己這個章節的內
容。
例如談到GDP,我首先想到的是定義,再來想到的是計算方式,之後想到計算時需要注意的細節... 課本不一定是依照這個順序來解說,但我會依照這個我自己想出的思路來整理筆記,這樣會比單純依照老師的順序整理課本重點還要更容易記的住。
另外要注意,雖然是依照自己的思路,但還是盡可能把課本的重點都要結合到這個架構上,以免有個萬一。如果有些重點真的無法接上這個架構,可以先考慮不要記在筆記上(通常也是比較小的分支才會出現這狀況),等之後發現它的重要性時,再結合題目或其他概念把它記起來。(無法接上架構,代表就算現在記起來了,也很快就會忘掉,不要在暑假時糾結於這樣的小重點,先確保自己不要忘掉主要架構就行了)


--九月底~十一月中:
課程結束後,跟著補習班的模考進度作第一次地毯式複習。此時最前面的章節大概忘得差不多,暑假整理的筆記就能派上用場了。有了自己整理的架構,就可以有效率的回想起章節內各個重點,不用多花時間再逐字逐句的讀課本。除了讀筆記,剩下的時間就是做經典題型。刷題也有些需要注意的,首先就是要依照自己筆記的架構來找題型,優先練習架構上的重點,才不至於迷失於題海中,不知道自己正在練習的對於整個章節來說有何幫助
。再來,每做完一題,我都會打上一個標記,增加練題效率。
我的做法是:把簡單的小題目、概念懂了就一定會寫的題目打勾,然後不再練習(只
要確保概念還記得,就不需再做第二次);其他的題目依照難度給予不同的星星數,不會寫的題目也會依照原因做不同註記,需要融會貫通的就提醒自己多練幾次,是因為題目考太偏而不會寫的,就先放著等之後真的覺得重要再來練習。

這樣的註記可以有效的篩選題型,經典題型上每個章節大概都有30~40題,分別註記歸類後大概只會有20題是需要反覆練習的,每個章節都篩選後,可以大大降低題目做不完的不安感。而當需要反覆練習的題目減少後,也更能專注在每一題的問法,有助於對於章節內各考點各考法的掌握。

--十一月中以後:
開始第二次的地毯式複習,這時暑假整理的筆記應該已經非常熟了,可以往外到各個小分支擴大準備範圍。至於題目一樣是透過註記的方式持續刷題,累積經驗。
如果覺得倦怠,也可以開始練習歷屆,增加臨場感。
若前面的階段都有順利完成筆記整理和題目的篩選,這個階段就是不斷的反覆熟悉忘記的章節,撿了就忘,忘了再撿XDD
同時也會花不少時間擴大準備範圍到計量、台政刁鑽的財管題、政大商學院出奇不易的經濟大題型。

四、其他心得

--回想第一年的準備,考不好的原因大概就是:
1.動機不夠明確,導致抗壓性不夠,靜不下心讀不下書
2.讀書策略不夠明確(中字常出課本題,台政則注重靈活思考,時間不夠下想要兩者兼得真的很難)
3.花太多時間在少考的題型
4.財管的選擇題寫太少(財管選擇題占分非常多,複雜計算的大題型反而很少,就算複雜題目都會算,模棱兩可的選擇題也會把分數都吐回去)
如果你也遇到了類似的狀況,不論時間到了考前的什麼時候,都一定要靜下心把該了解的大重點好好準備(哪怕很花時間),其他瑣碎的就毫不留戀的放掉。

--考研看似七個月定勝負,其實決定結果的也不過就是場上那100分鐘。
--決定分數的不是你暑假時讀了什麼,而是在考場上你到底會什麼。
在第二年準備時,我常常會問自己「我有打算把這個小章節帶上考場嗎?」如果我覺得這章節不重要,又或是真的讀不起來,那我就完全不會花時間在上面(頂多就是看一眼不
要完全不認識就好)。時間是最重要的資源,一定要花在最有效率的地方,從另一個方向來看,凡走過也一定要留下痕跡。當決定要花時間在一個章節後,就一定要得到收穫,可以是抄筆記,也可以是畫重點,總之就是當下一次複習這個內容時,一定要讓花費時間能夠降低,這樣此時此刻所花的時間才有意義。
當每一分每一秒都能有效的被運用,距離上榜大概也不遠了。


以上是小弟我個人兩年經驗的淺見
希望版上的大家都能脫離苦海早日上岸!!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7.21.172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iwanou (118.167.21.172 臺灣), 08/09/2021 02:35:43

GeoLuke072608/09 05:21時間就像一場網 灑在哪裡 收穫就在哪裡

jin1996102508/09 06:41推,最後決定去哪呢?

政大財管~

※ 編輯: iwanou (118.167.21.172 臺灣), 08/09/2021 09:19:09

ccu100208/09 14:59政大面試分數一向都給不高嗎?

其實不會欸,政大財管最高也會給到98分,我覺得是我自己的問題 我在個人關時不太清楚教授的意思,所以就有點雞同鴨講,後來用英文來問答,也受限 於口說能力因此答得不是很好。只能怪自己準備的還不夠充分QQ

azzc103108/10 14:31同意最後一段 有些小章節或細碎的概念 如果念的不清不

azzc103108/10 14:31楚就算考出來也很難拿到分數 不如放掉

※ 編輯: iwanou (118.167.8.92 臺灣), 08/11/2021 16:2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