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111中正臨床心理所推甄心得

看板graduate標題[心得] 111中正臨床心理所推甄心得 作者
naturecurly
(自然捲)
時間推噓 1 推:1 噓:0 →:0

因為在ptt和dcard受到許多前人的恩惠,因此也來打一篇心得文分享給對臨床心理有興趣的考生們~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這篇文主要會聚焦於自己在準備期的一些掙扎與想法,適合還在猶豫是否要踏進臨床領域的人。認識的人不要認我,我會害羞(x
如果你已經很篤定自己要走臨床了,可以直接跳過前面,從資料準備開始看起就好!:D

文章大約分為以下五段:
一、個人背景
二、心路歷程
三、備審、面試準備
四、面試過程分享
五、推甄心得
文很長,可以挑自己有興趣的部分看就好XD
手機發文排版容易跑,建議用電腦觀看><

【甄試結果】
。備審(50%):87.00
。口試(50%):89.00
。總分:88.00,正取
。正取最低錄取分數:86.00

一、個人背景
。中正心理應屆,系排40%後
。除了本系,有另外修習應用英外語學程
。臨床lab(跟meeting、報告論文)
。高齡認知相關專題,並在心理學年會發表poster
。很多課外活動,E.g. 系學會、營隊……,擔任過組員也擔任過幹部、總召

二、心路歷程
在這裡要先感謝給我幫助的好多人!其實我是一個蠻沒自信的人,因此在這條路上常常有很多自我懷疑的時刻,但很感謝身邊的朋友、老師給我很多鼓勵與方向,讓我能在焦慮、擔憂之後仍義無反顧的朝著助人工作者的方向前進。
當時被各式各樣的煩惱纏身,常常想很多又很沒動力,希望這段能幫助一些對自己比較沒自信的考生們:)
加油!要相信自己真的很棒!

相信每個剛進心理系的大學生,或多或少都有想過要當心理師,我也不例外!XD
但是大一在營隊帶團體的時候,遇到了一些挫折,覺得自己團體帶得很差(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所以開始自我懷疑,覺得自己好像有點不適合擔任心理師。
之後就在大二時開始嘗試不同的路,像是工商心理,修了一些管院的課、加入學校TEDx的行銷組等等。
多方嘗試之後發現自己果然還是很喜歡助人的工作。這時就產生了第二個自我懷疑:本人是個文組生,對生物之類的感覺很不擅長,臨床又跟生物相關,我好像不適合走臨床。
所以大三的時候,我總是跟身邊的人說我想唸諮商,因為覺得諮商需要接觸的病理知識較臨床少,自己應該能夠應付,也修了諮商理論、諮商技術等課程。
而當時我在導生聚的時候跟導師說我想唸諮商,導師聽完我的理由之後,對我說:「你還沒試過臨床,就對自己說不適合臨床,這樣我會覺得很可惜!妳應該去試試看,失敗了也沒關係,至少我們有嘗試過!」
雖然導師是系上臨床組的老師,可能老師只是純粹在為本系招生(?),但當時這番話給了我很大的鼓勵,也點出了我的盲點。
因此在大三下時我選擇加入系上臨床組老師的lab,讓自己更靠近臨床領域一些。在lab跟咪聽的時候,總是會聽到學長姐報告臨床領域的paper,雖然陌生但也為我開啟了新世界:其實臨床領域沒有我想像中的無趣,反而自己很喜歡這種用認知科學解釋病理的過程。
這邊還要提到另一個對我走研究很有幫助的事:做專題。原本我對研究所生活也是因為不了解,所以產生很多害怕XD 但是我的專題指導教授是位很棒的老師,一步一步帶著我把專題做好,同時讓我自由發揮自己的想法,讓我對做專題及做研究有更深的認識,我真的很感謝他!
經過這麼多重重難關~~終於來到重點:我決定要考臨床心理所!
但是大一、大二時的我還蠻認真玩的...成績不是很好XD 沒有想過要推甄,所以升大四的暑假都在唸考科(不喜歡補習班所以沒有補習),目標放在原校(因為我也很喜歡實驗室的老師,所以希望能留在這裡)。
一直到八月底,暑假快結束了,看到研究所版出現了一些推甄的消息,才突然覺得...我好像也可以試試看推甄?

三、備審、面試準備
決定要試試推甄之後,用了九、十月的時間將備審資料生出來。接著就都在準備面試,完全放生考試的準備XD
但還是建議要推甄的同學資料越早準備越好,不然就會像我一樣,需要在很短的時間內把大量的參考paper讀完T_T

【自傳】
我的自傳大致分為以下五個部分:
1. 成長背景與性格特質
2. 相關課程學習
3. 研究經驗
4. 課外活動
5. 申請動機
總共寫了5頁左右。

寫自傳對我這種沒自信的人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因為要把自己的優勢展現,但總是覺得自己沒什麼優點與專長,常常越寫越心虛(x
所以在寫自傳的時候,比起強調自己的優勢,我更著重在自己學習到了什麼、獲得了什麼。舉例來說,在臨床lab讓我對臨床領域有基本的認識;做專題讓我的研究能力更上一層樓;參加各式各樣的活動讓我體會到為他人服務的快樂...等等。並在自傳裡將學到的事物與特質用粗體字標示。
當然我上面只是簡短舉例,這如果放到正式自傳裡應該會有點太籠統XD 所以可以詳細寫下你做了什麼,而這件事情是如何讓你學習到新的事物,或者是如何讓你有這些心得~

【讀書計畫】
每個人應該都大同小異,網路上有很多範例,就先不多說XD

【研究計畫】
由於lab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為成人憂鬱、焦慮與認知功能,所以我寫了跟社交焦慮與認知功能相關的題目。
用了大概十天吞完幾篇論文與寫出初稿,再請實驗室的學長姐看過並給意見後,前後改了2至3次,扣掉參考文獻的段落,共寫了12頁。
學姊有跟我提到,在文獻回顧時要盡量將自己要做的研究寫清楚,因為有的人可能是第一次接觸這個領域,或者是領域不同,寫不清楚的話很容易讓讀者看不懂重點~我自己也覺得這蠻重要的。
至於方法部分當然是一定要寫的清楚明瞭。因為我方法學很弱所以就不多做評論。
不過我自己覺得做專題的經驗在撰寫研究計畫方面幫助我很多,讓我對於整個研究計畫的架構有基本的了解。

【推薦函】
我是在中正報名簡章出來當天寄信詢問老師是否能幫我撰寫推薦信,找的老師分別為lab教授及專題指導教授。
其中lab教授有要求全部的備審資料,以及擬稿給他(沒自信仔的大難題XD 找了好多範本才勉強完成);而專題知道教授只要求了自傳及成績單。
而兩位老師也很迅速的在報名開始後一個禮拜內上傳了推薦信!真的超級感謝老師們T_T

【其他有利審查資料】
我放了自己的專題跟年會的投稿證明,以及系學會幹部的證明而已(好沒內涵的我Orz)至於英文證明的部分,中正有另外獨立成一項上傳,我放的是多益835分~

【面試】
面試我有請lab的學姊以及朋友們幫我練習,主要是著重於自傳、專題與研究計畫的部分。我自己對於面試的想法是:只要能將自己內心的想法真誠、順暢地表達給老師知道,就已經很棒了!就算講錯了哪個部分也沒關係,至少自己學到了~

四、面試過程分享
面試服裝為簡單的條紋襯衫及西裝褲配皮鞋,這應該是最保險的穿搭XD
而當天面試時我是壓線到的...其實蠻早就到學校了,但是當時以為通知單上的教室是面試教室,所以就先待在系上的其他空間調整狀態,結果壓線到教室才發現那邊只是休息室,學姊還說我明明住附近怎麼壓線到Q_Q

面試前會先閱讀一篇英文文獻摘要,時限十分鐘,但因為只是摘要,所以我蠻快就看完了。(在十分鐘內大概看了三遍吧)
接著就被帶去面試的教室,面試的老師為臨床組的三位老師。以下是我在面試時遇到的問題:
。自我介紹(無時限)
。可以說說你有什麼個人特質嗎?
。爸爸罹患憂鬱症時,你覺察自己有什麼樣的情緒?
。你對當時擁有這種情緒的自己有什麼想法?
。簡單介紹你剛剛閱讀的英文文獻。
。你如何應用文獻中提到的事物?
。想走臨床的話,為什麼沒有修臨床心理學導論?
。可以分享一下你大一營隊的經驗嗎?
。你覺得是什麼造成營隊這樣的狀況?
。如果營隊重來一次,你會怎麼做?

因為已經文章有點長了,所以我就先不打上我的回答XD如果有人想知道我怎麼回答的可以在底下留言告訴我(但都是個人經驗相關的問題,好像也不太適用每個人哈哈哈哈)
從問題的類型可以知道,其實中正的老師比起研究計畫,感覺更在乎面試者的個人經驗,而最瞭解這些經驗的當然就是面試者本人~
所以我覺得面試的時候可以不用太過緊張,就穩穩地把自己內心的想法說出來就好!
老師們也都很親切,感覺他們是真的想要了解你這個人!

五、心得
就如同前面所提到的,我是個很沒自信的人。
所以從開始準備推甄時,常常晚上都睡不好,放榜前一天甚至整晚沒睡。總是覺得自己成績很爛、經歷很弱,能推上是僥倖,沒推上是註定。
甚至還覺得,如果連能看見個人特質的推甄都沒上的話,是不是就代表我真的不適合當心理師,那乾脆也不要準備考試了,開始找工作好了...。
即使到現在已經放榜了,我還是很害怕自己有許多比不上其他人的地方。但是比起害怕,我開始做出實際的行動:努力補足自己的弱項。像是我覺得自己的方法學基礎沒打好,所以我開始拿之前的課本來複習,努力讓自己能融會貫通。
想跟所有正在準備研究所的人說,對自己的不足之處,會害怕是一定的。我們所能做的只有在經歷害怕之後,做些行動讓自己不那麼害怕,反而還可以對自己說:你很棒!
希望這篇心得文能幫助到大家~~若有任何問題也歡迎站內信給我,我會盡我所能的回答的>_<!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9.46.4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graduate/M.1639128503.A.701

※ 編輯: naturecurly (101.9.46.47 臺灣), 12/10/2021 17:29:43

HHH555JJJ12/10 23:24推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