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111年中文所(國文所)考試上榜心得

看板graduate標題[心得] 111年中文所(國文所)考試上榜心得作者
yunyi16
(yunyi)
時間推噓 7 推:7 噓:0 →:1

(第一次po文,用手機排版,不好意思)
  考前受到多方人士的協助與鼓勵,以及研所版上心得文的引導,希望這小小的心得文,可以多少提供一些微末的參考。

一、成績:
(一)師大國文:正取2
中國文學史:72/100(原始),18(換算)
中國哲學史:59/100(原始),14.75(換算)
文字學:40/100(原始),10(換算)
國文:79/100(原始),19.75(換算)
總分:62.5
正取標準:50
備取標準:42.5

(二)台大中文:英文未達標準
國文:35/50
英文(A):40(門檻48)
中國語文能力測驗:31/50
文字學:17.5/50
聲韻學:15/50
中國文學史:62/100
中國哲學史:53/100
總分:213.5
正取標準:217.5

二、背景:
  東吳大學應屆畢業生,選修課程主要為古典以及思想類為主,四年來沒有旁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因為推甄落榜,12月才認真開始讀書。

三、心得:
  以前人的筆記為主,搭配自己大學期間讀書的筆記以及書籍,再另外整理一些較為大略的內容以及擬答,因為我比較偏向一邊書寫一邊記憶的人。不過因為當時讀書的時間有點來不及,考古題的部分只有大概看過,或是讀書時搭配概念參考,沒有針對每一題詳寫答案。

(一)文學史:
  以「時代」為綱要,概略整理出哪個朝代有何種文類流行,以及代表作家及作品,有點偏向「目錄」的使用方式;另外搭配以前內容較為詳細的筆記,某個朝代的某個文類,有何種特色和演進、與時代背景(政治)的關係,以及其承先啟後的價值。對於文類,通常習慣針對這些層面思考,且以條列的方式記下關鍵字,一來簡潔明瞭容易記憶,二來答題方便,可以直接當成申論題的小標題。答題時舉例的作品,習慣選擇大學時期必修課程裡學習到的內容,因為既熟悉又方便,可以節省一些腦容量。
  另外,因為沒有時間針對考古題擬答,所以在考前按幾個重要「文類」梳理其流變,不過我覺得自己這樣有些疊床架屋,看個人讀書習慣參考參考就好。
  考前大概看過台大開放課程上,歐麗娟老師、曾永義老師的講義,參考講義內容,將一些自己錯過或是不會的內容,補充在筆記上。
參考書籍:葉慶炳《中國文學史》、顧實《中國文學史大綱》、宋裕《中國文學史試題詳解600題(上)》

(二)思想史:
  分為「先秦諸子」、「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明清氣學」,以下再分學者整理其思想。思想內容而言,每個學者中又以其思想分概念,並節錄一段相關原文,以及寫下自己理解之後的想法,每段原文都思考梳理過,這樣比較好記憶。
  另外,因為我習慣樹狀圖以及表格的形式,所以在詳細的思想內容梳理之外,亦以上述的大主題為主,將當時每位學者整理成樹狀圖濃縮在一張小紙上。表格的話,使用版上前輩分享過的筆記,在最後的最後檢核自己哪部分較為不熟悉。
  過程中除了理解內容外,亦比較將相近概念,整理其中差異或是承先啟後的關係。(像宋明理學的「心」、「性」、「情」等等)
參考書籍:張麗珠《中國哲學三十講》(魏晉~明清)、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宋明、明清)、周紹賢《佛學概論》

(三)文字學:
  筆記部分幾乎完全參考版上前人分享的筆記,只有額外整理古文字的部分,以及典型的「四體二用」、「四體二輔六法」,以及魯時先先生、許錟輝老師的觀點。閱讀書籍部分則看了裘錫圭《文字學概要》的2/3。
  古文字部分因為一開始不曉得有書籍整理好,所以直接上網查,推薦中研院的「小學堂字形演變」。https://xiaoxue.iis.sinica.edu.tw/
參考書籍:裘錫圭《文字學概要》、許錟輝《文字學簡編基礎篇》

(四)聲韻學:
  花費最多心力的一科。理論部分參考版上前人的筆記內容,音變則是努力看懂董同龢《漢語音韻學》,不懂的地方則參考竺家寧老師的《聲韻學之旅》;另外搭配陳新雄《音略補證》,補上與董同龢不同的地方(例如擬音符號)。最後便是考前練習考古題(非常挫折),答案的話,我是直接用中研院「漢語古今音資料庫」的網頁查詢,裡面有董同龢與陳新雄的擬音。https://xiaoxue.iis.sinica.edu.tw/ccr
參考書籍:董同龢《漢語音韻學》、陳新雄《音略補證》、竺家寧《聲韻學之旅》

(五)訓詁學:
  因為只有師大考訓詁學,而且小學三科一起,所以花費心力最少,只有整理「義訓」、「音訓」、「義界」,以及「右文說」的概念,加上一些郭璞的「反訓」。
參考書籍:陳新雄《訓詁學》、蔡信發《訓詁答問》、胡楚生《訓詁學大綱》

(六)國文:
  考前稍微練習一下句讀跟翻譯,以及看看考古題的作文題目。答題時,考卷只有一張兩面,作文不一定要用文言文書寫(我就是寫白話文),不過要計算好書寫篇幅,或者雖然用白話文,但文字盡量簡練。

四、結語
  我不算很早開始準備的考生,大學期間也不是經常閱讀古籍經典的學生,就算時間不多,努力準備也是可以成功的吧!(雖然我覺得就我自己而言,運氣佔大多數)。
  感謝諸多因緣的成就,我才能夠考上研究所。準備考時的期間壓力很大,謝謝身邊鼓勵我的朋友、老師們,有你們的肯定我才相信自己做到,也才能夠忽略心中害怕的情緒。或許,可以找一些信任的朋友,陪伴自己走這段路。
  也謝謝版上曾經分享心得與筆記的人們,因為受到太多幫助,也想進一些微薄之力,附上整理的筆記: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sZZFZSQcfZ870jnAnwLJpsY6SsKP_tuS

目前完成的只有聲韻學,思想史表格則是版上前人分享的內容,其餘的應該之後會慢慢補上。

另外附上版上前人的貼文,真的非常謝謝這位大大!!
#1PCMs89o (graduate)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0.252.201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yunyi16 (223.140.252.201 臺灣), 04/13/2022 21:38:38 ※ 編輯: yunyi16 (223.140.252.201 臺灣), 04/13/2022 21:41:41

john060104/13 21:53怕有人嘴,我先補血

waes987204/13 22:14

jij6102904/13 22:50推推,雖然過來人不建議唸中文所...還是恭喜!祝研究之

jij6102904/13 22:50路順利

cpx11711004/14 17:15先補血 驕傲仔要準備開噴了

crownschou04/15 12:09台大英文好可惜!達標基本上就正取了。

yuhui666604/15 13:31幫推

aker011504/15 19:05推推 歡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