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WWDC23見解淺談與未來展望

看板iOS標題[心得] WWDC23見解淺談與未來展望作者
KimomiKai
(時雨大天使)
時間推噓 7 推:7 噓:0 →:4

中午補眠完畢後,我也起床看了一圈新的回報,貌似銀行app沒有因為開發者測試版本而被擋,所以今年我也是早早把家裡所有能見的設備全部都更新上去開發者測試版本。

唯一有遇到的通病在於Studio Display要重大更新或者常規更新的時候,切記一定要拔除後面c口連接的任何線材,任何設備。只要螢幕有因為設備而有所傳輸數據以及供電都會造成更新失敗,然後就卡錯誤畫面。
你只要將接線全部移除後在插拔電源,插上電源後僅連接Mac設備跑一次更新就好了。

然後官方文件只有這麼說:https://support.apple.com/zh-tw/HT213074?cid=mc-ols-mac-article_ht213074-macos_ui-02082022



以上早上一些小Bug,接下來針對發表會提到的十個章節,一一講述一下我的見解,以及剖析為什麼蘋果選擇這麼做的猜想。

前一篇節錄章節參考。
WWDC23節錄: https://www.ptt.cc/iOS/E.9MBK6RI_tnOo

===
1.MacBook Air 15.3”

這款產品我稱之為雞肋的產品,比上不足,比下在售價又少了一塊競爭力。
只能說假設預算僅只購買54,900元,那我寧願考慮13”的 MBA增加攜帶性。

15‘’再攜帶方面僅強過最厚重的MBP 16”,而由於MBP 14”的長寬高只有高了0.4公分
,重了0.09公斤,體積卻小了一小圈是可以塞得進去13吋用的背包夾層內。

我依舊只推薦MBA 13”(M1,M2),MBP 14”,MBP 16”。
如果會外接且攜帶,儘管選MBP 14”就是了。
「15‘’ 就是來填補之後的價格帶空缺產品」。


2.Mac Studio & Mac Pro

這兩個有M2 Ultra的我先一起講。
假設是工作專業的團隊,要選購這兩個產品的大方向就是,需不需要PCI-e拓展IO卡,以前是還要額外插W5700X的顯卡,以及Afterburner擴展卡,現在則把這些位置省下來了。

以前的Mac Pro要客製或者額外擴充訂製模組,都是超級貴,不敢相信那四顆輪子要賣20,900元…
現在開給你PCI-e槽了,想要多大容量僅管擴充。

伴隨著X86全面汰換成ARM64後,下一個要做的就是系統層,以前10.11還多少,已經全面終止32位應用程式,接下來下一步就是要全面終止intel model的應用程式,不再以通用model作為開發建議,往後就都是針對ARM64架構生成。
這樣對於後面的空間計算計算機鋪設好一個康莊大道可以行走發展,後面會再講一次。


3.iOS 17

今年改的三大通訊APP,或多或少有在第三方APP看到已經實裝的功能,這次是拉到系統底層的CallKit提供使用,未來不管在哪個設備,只要開發者調用CallKit都可以實現統一的效果,就不會出現手機端是可以呈現較完整的效果,但是來到手錶端就閹割殘缺。

實時語音郵件以及語音轉文字這項功能仰賴NPU完成,我覺得現階段推出倒是蠻好的嘗試,未來NPU功能更強大後,這兩項功能也隨之更加完善。
現在語音軟體有個現象是,傳訊息的那一方會直接錄語音訊息過去給對方,但對方其實沒有太充足的時間可以聆聽整段語音,透過語音轉文字後一眼看過去就可以看到整段語句所想表達的重點。

iMessage的製作貼圖實在是太好用了,想想你可以把黑人問號這張梗圖直接透過系統曾摳圖之後貼在別人的文字上表達『哩喜勒工三...』的情境,我覺得非常實用。更別說他可以直接摳Live Photo出來,這樣的聊天室效果明顯活潑很多。

AirDrop的強化多半是妥協於端到端的距離限制,所以將數據融合巢狀網路(LTE、NR)去穩固傳輸品質與體驗,其實這結果是必然的,畢竟毫米波有限制的情況下,要在尚未普及毫米波的傳輸,先採用網路輔助這才是對的。
而NameDrop則是類似Line搖搖傳輸的方式,不過也由於這項是做在系統層,所以未來第三方軟體也可以間接透過CallKit調用這個功能傳出彼此的聯絡資訊(搭訕的情況會變得更科技...)。

SharePlay API這個應該是未來的發展重點API,由於現在產品越來越廣,且使用人口基數也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分享進度這件事推廣起來就越來越是核心,這也是推動合作發展的未來願景。
現在SharePlay還是發展中,未來會融合更多功能,我個人還蠻看好的。

其餘像是Keyboard智能修正,Journal日記app,StandBy,Siri呼叫簡化(再命令無需呼叫),Maps離線功能,這都算是必然的功能,有以上的功能開拓才有這些功能隨之產生。

相簿可以識別貓貓狗狗,這個倒是NPU以及伺服器端長時間訓練的成果之一,有預感下次的功能會把動物識別做到極致。

4.iPadOS 17

Final Cut Pro X以及Logic Pro提高了M系列iPad的生產力,PDF協同Notes的編輯功能以及autocomplete的功能確實很好用,至少提高生產力是有的,遇到需要快速簽署的文件一下就可以簽好了。

不過我個人不建議iPad全系列開StandBy功能,畢竟iPad現在採用的都是LCD和mini-LED面板,還不是像素級別的OLED或是Micro-LED,我覺得改善不了耗電問題,這電會用噴的。

5.macOS Sonoma

macOS我覺得裡面最值得關注的是Metal 3以及Game mode,其他的功能都基於iOS 17以及iPadOS 17更新而更新。

Metal 3我會在底下另外說,因為這跟Apple Vision Pro有非常大的連動。

在Game mode那段落有特別說到蘋果做了個官方移植包Game Porting Toolkit,然後率先跟Unity談妥合作,未來遊戲要開發在macOS,都有官方給的移植包,相對容易。

以前總說Mac不適合打遊戲,不適合打遊戲的根本在於API支援太廢。看隔壁DirectX發展到現在已經是DirectX 12 Ultimate,但DX是微軟的東西,遊戲開發在各主機都有自己的一套API使用,我覺得Metal要能夠廣獲更大的遊戲支持,就是做好API的部署,如果蘋果沒打算開放Vulkan的話,確實提供這個Toolkit能夠幫助開發者部署在Mac全線產品,甚至是iOS以及iPadOS上。

光有廣大的設備基數,唯有硬體與底層API支援,遊戲開發者才願意在你的平台上開發遊戲。


6.tvOS 17

這次的TV和Homekit沒有特別額外的重點,之前提到的SharePlay是一個重大功能,但上述提過了,這章節不再重複贅述。

值得一提的是,原來我那個1,790的遙控器居然支援Find My功能,那看來遙控器價格開這麼高不無道理(安慰自己....)


7.WatchOS 10

運動手錶現在可以連接其他藍芽傳感器一起讀取數據了,以及高度計的整合,原本我在想為什麼當初有搭載常啟高度計的的手錶,現在才加入路線綜合分析,也許跟地圖圖資以及GPS計算有關也說不定,倒也不是蘋果說想加就加。

環境光傳感器測量白天在戶外的時間,這個好像在iPhone以及iPad沒看到相關功能,所以這是watch獨有的?
也許作為試驗田,未來的產品都會著重於Vision health 視力健康也說不定。


8. Apple Vision Pro

首先這個戰略性產品,官方自己叫做AR擴增實境產品,不是VR虛擬實境,也不是MR混合實境。

尊重官方說法同時,我對官方的見解在於,現階段的功能對於蘋果來說充其量只是擴增現實生活的一部分,遠遠達不到混合虛擬與現實的混合實境產品。

我自己擁有的VR產品只有三個,開發者版本的HTC Vive Pre,PS VR初代,Meta Quest 2。
HTC Vive Pre與市售版差異:https://www.slashgear.com/htc-vive-vs-vive-pre-whats-the-difference-05434851

所以當我看到Apple Vision Pro發布的當下,我的心情是從一開始的興奮到中間的尋思到結尾的感嘆,這樣漸進變化。
1.興奮:心想Apple也跨足頭部顯示器這塊領域,不知道會用怎樣的體驗呈現。
2.尋思:相較HTC Vive和PS VR兩個都需要額外的IR Camera,非常的笨重且非常吃遊玩空間。Apple Vision Pro採用跟Quest2的方式是用本體的各式鏡頭去定位空間。此外也沒有額外的控制手把和線材。
3.感嘆:一直在想AR相較於VR的優勢是什麼,應用環境又是什麼,2023的今天,當代技術又如何人性化的呈現簡易直觀的操作交互回饋。


作為空間計算的計算機終端,我以前一直在想總不可能在眼鏡這邊直接塞入一個SoC提供高算力,那得計算功耗續航問題呀,現實是蘋果不只塞了一個M2,甚至多塞了一個協同處理器R1。如果M2以35W的整體峰值功耗計算,確實線連接的那塊小電源撐不了太久。未來架構和製程都要再給蘋果更多時間。

R1協同處理器其實在過去不斷被謠傳,更多的作用有點像是M12+U1兩個輔助協同晶片的功能,應於於這種AR擴增實境的情況再適合不過了。

最讓我為之一亮的就是Disney+,他的概念Demo是運動影片直接產生各選手的狀況以及得分狀況,精彩回播,同樣道理,如果不只是運動節目,假設是演唱會,演奏會?
這種數位型態的演唱會演奏會肯定會因為Apple投身空間計算領域而有所發展(被迫發展),為何我說是被迫發展?
如今的演唱會演奏會籌辦的第一個考量就是『地點』,第二是『人數』。如果可以不受地理限制,定期的在線上舉辦演唱會演奏會,不管在世界何處,有連上網路就可以一起共襄盛舉,既可以保持演唱會演奏品質以及不限人數的參與,在計算實際成本考量後這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Apple Vision Pro具有Mac高算力的特性,iPhone的移動性,Watch的穿戴性,融合集大成品。
材料不選擇抗刮的不銹鋼和鈦金屬的重要原因就是保持輕盈,使用編織材料是為了保持穿戴舒適。

Apple Vision Pro 所使用的是Micro-OLED,所呈現的顯示ppi 雖然不能企及2000 ppi 這種
誇張數值,但也是目前技術發展的頂點了。


2023/2024這年所擁有的消費級技術力全部都應用在Apple Vision Pro上了,不管最後消費者猶豫要不要購買,蘋果能在這個時間點推出這個產品交出這個成績單足以給空間計算領域投下一個超強的震撼彈了。


9. Metal 3
如同上述說的,蘋果不只是發力遊戲領域,更多的是他要將自家的圖形API推廣給更多開發者開發。
只要有了容易開發的圖形API,只要是圖形相關的產業工作是自然都不可能忽視Apple在市場上獨大的這個份額。

隔壁板有發這篇文章說原來上述的Toolkit是基於CrossOver的原始碼下去改的,那等同於Wine這類效果直接轉換API。

有人已經跑了M2 基礎板玩2077,暗黑破壞神4,霍格華滋傳奇,艾爾登之環了。
https://www.codeweavers.com/blog/mjohnson/2023/6/6/wine-comes-to-macos-apple-s-game-porting-toolkit-powered-by-crossover-source-code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4.174.149 (臺灣)
PTT 網址

yichung0612 06/07 08:51再在

chironys 06/07 10:30比較好奇後續ARM Mac Pro會支援AMD的獨顯驅動嗎?

可能會漸漸不做更新發佈了。 因為也不可能叫AMD的團隊負責驅動開發,所以應該是透過停止更新來讓產品順利進入新 時代。

siegfriedlin06/07 13:37推,感謝分享

kazumi66 06/07 14:25如果想用mac 又想要大螢幕 不需要Pro性能 這次15不

kazumi66 06/07 14:25就是為了這種人嗎?!

chironys 06/07 16:02大螢幕還是外接好,vision pro 出來也可以拿來當大

chironys 06/07 16:02螢幕用

※ 編輯: KimomiKai (111.254.174.149 臺灣), 06/07/2023 17:49:15

yoshilin 06/07 17:51vision pro摔到的話,是不是馬上變成十萬的垃圾

hy00085she 06/07 18:09看轉播的時候,一直在想維修金額的問題+1

bouzi502 06/07 18:38深度推

siegfriedlin06/07 20:40如果可以看nba第一排就值得了

我想之後的奧運或者重大賽事都會考量『數位座位』售票了。 我想講的觀點都更新完了。

※ 編輯: KimomiKai (111.254.174.149 臺灣), 06/07/2023 22:11:18 KimomiKai:轉錄至看板 MAC

06/08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