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討論] M1登上iPad是革命的開端?再讓子彈飛一會

看板iOS標題[討論] M1登上iPad是革命的開端?再讓子彈飛一會作者
KimomiKai
(時雨大天使)
時間推噓 5 推:8 噓:3 →:56

這次一樣是看了林亦(以下稱林哥),的兩部影片,其實第一部早在9/13就上傳到Youtube上了,只不過林哥說還有第二部訪談環節也會上傳,再加上9/13自己也發生了個資洩漏的問題去報案提告處理。

Youtube連結(對岸影音創作者、簡體中文,請勿抬槓)

【亦】M1让iPad取代电脑?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g4Sx0zmdGU

【亦】人人能编程?我和苹果高管聊了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FMMudveP-8

我這邊主要針對第一部影片的iPad到底自發布以來的定位是什麼,去做延伸探討。
另外關於兩位高層人員的訪談,其實我還有一位推薦的Youtuber可以推薦,這部影片非常地著重兩位高層人員對於教育、參與開發環節的看法。

[护城河]创新的源头,苹果的DNA(对话葛越、谢恩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yav8YsEYiY

先說葛越女士,背景是技術工程師出身,參與無線技術(LTE、5G NR、WiFi、NFC、藍芽),還有Apple Pay、CarPlay等工程技術支援,現任蘋果公司大中華區總經理。(華語區職位最大的就是她)

另一位謝恩偉先生則是開發者負責人,任職於微軟。

===
開頭先問你們一句,你覺得現在iPad 有了M1 SoC之後,是不是可以取代電腦了?


如果要論上面那一句是從哪開響的,絕對是2020 WWDC上發布的那台搭載A12z晶片的Mac Mini,一個從A12x改進成為類桌面端SoC,當他放上Mac Mini的那一刻,國內外論壇無不討論的是未來iPad是不是也可以執行macOS,或者一堆桌面級應用軟體。
https://i.imgur.com/vLjZ9Uz.jpg

圖https://i.imgur.com/vLjZ9Uz.jpg?e=1667688390&s=GLOc4JC6eLTXW88rQwK7PA, M1登上iPad是革命的開端?再讓子彈飛一會
原本這台開發者得上繳會費取得熟悉ARM架構的開發機,搭配前一年2019年WWDC大會發佈的iPadOS被分別從iOS獨立出來的情況下,2020年3月的春季發表會又發表了巧控鍵盤,增加了新的鍵盤,觸控板支援,可說是議論紛紛,直到Cook在發表會用鑷子把M1夾進去iPad Pro正式沸騰。


可是你認為這麼做,是蘋果希望的嗎?
讓iPad得以取代電腦,消失的反而是iPad,這得往回追朔到2010年1月發表會,Jobs首次拿出iPad並且展示介紹。

==
https://i.imgur.com/4tKr1Ec.jpg

圖https://i.imgur.com/4tKr1Ec.jpg?e=1667633480&s=8Y4lHVhq7iEV-xTBxfGbFg, M1登上iPad是革命的開端?再讓子彈飛一會

Apple Special Event 201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Fk1V5NqoD4

當我們回朔到2010發表會,你會發現Jobs在台上,而後面的keynote『非常』簡潔且直白的跟你明示『iPad』的定位就是在iPhone、Mac中間,兩條分界線區別三款產品,而發表會7:01分處,Jobs坐下來演示的時候說了一段非常經典的話:『it's so much more intimate than a laptop and it's so much more capable than a smartphone with this gorgeous large display 』,(iPad 這東西要比筆記型電腦親切的多,比大螢幕顯示器智能手機要能幹的多)

主旨非常簡易且明確,『比電腦親切,比手機能多工』。
沒錯,即便現在2022年了,搭載M1的iPad產品不只Pro,連中階的Air也搭載了,但是卻沒有在小尺寸的Mini上搭載,這又是為什麼,Jobs那時的Keynote給出三款產品恆定不變的『定位』,你要說Jobs真是神?那可未必,2010的他早就想清楚往後的科技圈所需要的『產品』,Jobs是真的看得遠,(同時也記取牛頓PDA的教訓)。

而半年後的D8訪談會上,Jobs受邀訪談給出了iPad一些特性,他提到iPad的親切觸控使用體驗,輕便攜帶,長時間續航等特性,但是Jobs自己也不知道上述的特性意味著什麼,他認為Apple也只是透過第一代iPad(事實上是第二代),在市場上潛在的冰山一角摸索。接著訪談主持人問到iPad在生產力上的可能性,Jobs就回答:剪輯影片、作畫、圖形藝術編輯創作、做音樂全部都有可能,這時訪談主持人插話問:『那這些都需要更強大的處理器性能吧?』,而Jobs回答道:『當然,時間會解決這些問題。』


回過頭看今天的M1 SoC對於當時2010年的訪談,更是一大兌現。

—2011年 Jobs離世


==
接著M1有著電腦桌面級處理級的算力這是無庸置疑的,比手機還要大的螢幕尺寸,符合比手機還要多工,還要能幹,這點符合。
但唯獨『比電腦還親切』,這具體又要怎麼達成,這就是蘋果近幾年來的最大挑戰之一。其實蘋果大可以『抄近路』走著和微軟相同的路數,造出如Surface Pro這類產品,又或是市面上各大廠商的二合一類型筆記型電腦,只要將桌面級軟體App直接應用在iPad上,即可了事,但蘋果可沒這麼做,也如果這麼做未必比電腦親切到哪裡去。事實上,蘋果沒這麼做也是正確的判斷。


回顧最初的Keynote,至今,蘋果走的是非常的小心且謹慎,既不偏向iPhone,也不偏向Mac,但也不是完全緩慢前進。2022 WWDC大會上直得注意的幾個開發者應用,WeatherKit,天氣應用下放開發者,依舊沒有像iPhone的計算機App。
2020年iPadOS加入觸控板滑鼠控制,非常的『特別』,他不像macOS非常圖形介面的直接是滑鼠樣式,而是小灰原點,但移動到對應的應用區塊,則會有對應的動畫交互應用融入其中。
而iPadOS的桌面,也不像macOS或者Windows那種文件和應用App混在一起的電腦風格,而是像你手中的iPhone手機移動設備那樣的應用App圖案以及一些Widgets區塊。
https://i.imgur.com/tM3hzao.jpg

圖https://i.imgur.com/tM3hzao.jpg?e=1667642206&s=JJeK9xj3kDGBHJkUk91ptA, M1登上iPad是革命的開端?再讓子彈飛一會
iPadOS 16,無庸置疑,這就是現在iPad走的方向,強調自己的獨特性。

2020年問世的巧控鍵盤,大家肯定有種,這肯定是要跟Mac搶市場佔有了,要打通市面上的二合一筆記本電腦。
但真的只是這麼簡單的事嗎?

這得講到『Swift』,熟悉Xcode的人肯定再熟悉不過了,2016年,蘋果就在發表會上發表了『Swift Playgrounds』這款App,這是一款用來『學習Swift這個語言』的一個App,初入電腦語言的iPad很難一上來就搶了Mac的老本行,且專業度,所以有了這款App作為學習工具用以起步。但你很難想像,這款App作為初入學習是非常的有重要意義,畢竟當年要code,每個編譯器基本上都長得差不多,語言邏輯又不是初學者能一點就通。(我當時有透過這款App向社區小朋友教學使用編譯自己的code)


https://i.imgur.com/wG4mDz2.jpg

圖https://i.imgur.com/wG4mDz2.jpg?e=1667672639&s=sE2VIgDNCZlPHrMGWoTAMg, M1登上iPad是革命的開端?再讓子彈飛一會
2021年12月,Swift Playgrounds 4上市推出,這一代已經可以調用Github上的Swift開源庫,也支援把編寫好的項目直接提交到App Store Connect上,雖然本質上還是一個簡量輕量化的工具,但基本上五臟俱全了,而且還支援Playgrounds和Xcode項目轉換,也就是說,新手在iPad上編寫的程式碼,可以透過Xcode更全面的去編譯運行更改。


當然,近幾年有越來越多『年輕族群』,且非本科系非專業人士的加入,使得App應用產生了非常『多元化』的發展,可以是超大顯示螢幕影音娛樂的產品,可以是AR交互應用設備,可以是code學習工具,各式各樣的使用方式使得iPad的潛力,可說不亞於桌面級的Mac和移動端iPhone,可說當年Jobs劃下的那兩條線,證明了iPad可以被大眾所接受,但未必是必需品。

iPad確實讓一些工作體驗變得更親切,更直觀,可就是同樣是台電腦,工作內容一樣,但是如今的iPad卻也有同樣的體驗和生產力,這邊我很推薦影片14:16(讓電腦走下歷史舞台章節),從這裡看到D8訪談 Jobs的神比喻
在M1 SoC正式登上iPad以前,其實蘋果已經悄悄的為iPad鋪了一張高級地毯,系統交互使用節奏更動非常快速,2019年iPadOS從iOS獨立出來,還多了類似macOS上的DOCK應用序列。2020年iPad Pro新增了LiDAR鏡頭,還新上市了巧控鍵盤。2021年M1終於被放進了iPadPro,同年年底更新了Swift Playgrounds 4,2022年初iPad Air也更新了M1 SoC,同年六月WWDC大會發表支持多任務的台前調度(Stage Manager)。

其中AR應用是非常適合iPad Pro這種設備去測試且應用的,具備桌面級算力的SoC,以及LiDAR鏡頭和雙攝主鏡頭,這可以說是在契合不過的組合。

===
我內文其實有提及一台名為牛頓的平板,更具體來說他是一台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牛頓MessagePad 100』在1993年推出最後一台MessagePad 2100於1998年停
產,有沒有發現這是1993年是Jobs回歸蘋果的那年,看到這產品上市不捶桌才怪,短壽命的牛頓PDA並未進入尋人家裡。

但也正是因為這個前車之鑑,生不逢時且厚重的牛頓PDA,我個人才覺得Jobs那張Keynote真的是非常精準,也讓後來的蘋果規規矩矩地朝這個方向走。

今年iPad還有更多改善的空間,也許是接下來補充的秋季發表會Part.2,也可能是明年的春季發表會,不管如何,平板電腦的定位蘋果早在2010年就有了準確的定位了。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7.141.20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iOS/M.1663526251.A.09F

※ 編輯: KimomiKai (36.237.141.206 臺灣), 09/19/2022 03:36:00

FcuKobe 09/19 06:20飛到哪 自以為幽默的梗

這是林亦的影片標題,我無意竄改,致敬「電影讓子彈飛」,暗喻事情箭在弦上,發出去 了,只需再等一會時間。

Misscat1686809/19 06:38你是指蘋果內部葛越是大中華區總經理,謝恩偉任職

Misscat1686809/19 06:38於微軟這些都是現職嗎?那代表我的判斷跟本沒問題

Misscat1686809/19 06:41你看見的蘋果是紅色的嗎?微軟客服現在在上海嗎?

你想表達什麼? 葛越女士就是大中華地區的總經理啊,官網也是掛這個職稱頭銜。

Andosinjo 09/19 07:13你忘了iPad在美國有個對手叫Surface,以至於iPad會

Andosinjo 09/19 07:13衍生出巧控鍵盤,以及賈伯斯唾棄的觸控筆。它只是i

Andosinjo 09/19 07:13Pad的其中一個市場導向,並不是真正要走的方向。後

Andosinjo 09/19 07:13疫情時代,iPad與其他平板也沒有真正取代電腦….

我內文早有說明iPad和Surface Pro以及市售二合一的差異就在於不是微軟走近道將系統 用觸控操作,用的X86和ARM64兩樣情況。

labell 09/19 07:34IPAD文書處理太可怕

labell 09/19 07:34只適合 閱讀

xBox1Pro 09/19 07:44iPad 2時代以來一堆iPad 殺手會失敗,都是太想統合

xBox1Pro 09/19 07:44筆電+平板

xBox1Pro 09/19 07:46Surface 其實會成功,根本是直接拿來當一般筆電用

xBox1Pro 09/19 07:46。平板只是附加的(而且win11商城生態系上很弱)

xBox1Pro 09/19 07:47而且Surface 存在的意義更是督促windows廠商(例如

xBox1Pro 09/19 07:47雙A)不要一直開發電子垃圾

ridges 09/19 07:49影片是很不錯的, 推薦想更深入瞭解蘋果思維的人

ridges 09/19 07:51iPad 比電腦親切, 正好拿來推廣教育學習領域

ridges 09/19 07:53標準化 耐用 生態圈 低價 將會是一個成功的案例

ymlr0100 09/19 08:03當初就是沖著M1買2021 iPad Pro,結果那個耗電.....

如果跟我一樣是12.9吋的iPad Pro,那我只能說是Mini-LED功耗帶來的效果。 具體可以去看微積分頻道-樓斌的拆解講解,裡面細數了2560個燈珠以及功耗爆炸的負面 效果帶來怎樣的提升對比。

※ 編輯: KimomiKai (36.237.141.206 臺灣), 09/19/2022 08:19:29

longtimens 09/19 08:13surface是筆電不算平板

Xperia 09/19 08:47號稱比電腦親切,結果就是搞了個不上不下的產品,

Xperia 09/19 08:47文書作業不行,多工不行,多數人剪片也會選mac,ip

Xperia 09/19 08:47ad優勢只剩做筆記、繪圖、修圖

Xperia 09/19 08:49surface就是一台鍵盤可拆的筆電,對一般人來講生產

Xperia 09/19 08:49力高多了,可惜價格貴、品質差

godislove 09/19 09:03要飛多久?

aq981334 09/19 09:08Surface Pro下一代可是要搭載微軟與高通合作開發的

aq981334 09/19 09:08ARM架構SOC SQ3喔

aq981334 09/19 09:09上次使用是Surfcae Pro X還不算主要產品,下一代Su

aq981334 09/19 09:09rface Pro 9會直接上ARM版

aq981334 09/19 09:10蘋果把ARM架構的M1上筆電跟平板,說到底還是改變了

aq981334 09/19 09:10競爭對手的決策了

aq981334 09/19 09:12IPadOS最大的缺點還是無法像電腦作業系統一樣,說

aq981334 09/19 09:12到底底層架構還是行動作業系統那一套

aq981334 09/19 09:13光瀏覽網頁,網頁端就能抓出差別,真正的電腦版網

aq981334 09/19 09:13頁與功能是不可能在IPad上實現的,畢竟從App Store

aq981334 09/19 09:13下載下來的軟體還是跟IPhone 同一套

s78513221 09/19 09:14還好,我覺得兩者區分開來更方便

s78513221 09/19 09:14筆電就是筆電,平板就是平板

aq981334 09/19 09:15所以我到現在還是把IPad當作螢幕比較大的IPhone

aq981334 09/19 09:16蘋果讓ARM架構處理器上筆電是近幾年做出最好也最重

aq981334 09/19 09:16大的決策沒有之一 倒是不可否認

aq981334 09/19 09:18X86處理器性能強勁但是耗電,就算是12代大小核也省

aq981334 09/19 09:18不了多少電,在筆電市場上,以ARM架構為主的MacBoo

aq981334 09/19 09:18k跟X86架構為主的Windows 筆電,在續航上形成鮮明

aq981334 09/19 09:18的對比

s78513221 09/19 09:19至於Surface Pro,商務客願意買單就好了

aq981334 09/19 09:20M1上IPad 也算是不錯的選擇,IPadOS還有非常大的進

aq981334 09/19 09:20步空間,多預留性能,老平板後續系統更新還能接著

aq981334 09/19 09:20使用

aq981334 09/19 09:21像10月份的正式更新,除了M1平板受益,非M1平板基

aq981334 09/19 09:21本上沒變化

aq981334 09/19 09:23性能預留足夠多,壽命長一點,M1的性能在IPadOS上

aq981334 09/19 09:23還是過剩,說不定老平板還能撐過好幾次大型更新

aq981334 09/19 09:23逐步壓榨出M1的性能

ho83leo 09/19 09:35推林哥

a27417332 09/19 10:20噓一下這位創作者,上次M1的影片有幾點錯誤都不改

a27417332 09/19 10:22然後M1其實從規模來看就是A14X就是

是指我嗎? 還是指林亦?

siegfriedlin09/19 11:54建議從17:00開始看 整篇的重點是AR

siegfriedlin09/19 11:55然後原Po的內文寫得太雜了 AR的部分又寫得太少

我還是比較推薦從14:16分開始看完整的章節,我不是AR相關領域的技術員,我不方便著 墨太多。

※ 編輯: KimomiKai (36.237.141.206 臺灣), 09/19/2022 12:04:54

AHEAD099 09/19 16:23ipad無法取代電腦一直都是軟體層面的問題不是SoC吧

AHEAD099 09/19 16:25Windows也是有一堆性能超爛的文書機啊

No,你有看完整段內文嗎,Jobs很明顯的名言我有標色標,時間軸也有給出來。 再者就是D8訪談的提問,Jobs給的回答。

a27417332 09/19 17:20我指的是影片作者,上次那個真的是看得有點氣

a27417332 09/19 17:20因為之前極客灣也有在M1影片中講錯,但之後有更正

a27417332 09/19 17:21這位我不知道是受眾問題還是他不會特地看留言

a27417332 09/19 17:23到現在M1 Max可以切成M1 Pro的笑話還留在影片中

這個錯誤我在寄信提醒林哥討論看看。

※ 編輯: KimomiKai (36.237.141.206 臺灣), 09/19/2022 18:2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