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分享] 迷你四驅-Blast Arrow組裝記錄

看板model標題[分享] 迷你四驅-Blast Arrow組裝記錄作者
Yijhen0525
(吹雪)
時間推噓 4 推:4 噓:0 →:3

作者: 深雪

名稱: ミニ四駆PROシリーズ No.47 Blast Arrow(Starter) MA POWER SPEC

比例: 1/32

網址:

作品說明與心得:

繼上次組音速戰神後,這次來組不一樣的車
想摸摸看MA底盤,就挑了這台組,不過這台裡面有附基本的改裝組合

https://i.imgur.com/TIslgQG.jpg

圖 迷你四驅-Blast Arrow組裝記錄
盒子外觀

https://i.imgur.com/MhAkMCj.jpg

圖 迷你四驅-Blast Arrow組裝記錄
打開盒子之後

https://i.imgur.com/wgp6gcR.jpg?1
零件拿出來後的全覽

https://i.imgur.com/V0vGuMv.jpg

圖 迷你四驅-Blast Arrow組裝記錄
MA底盤是第一次做的車子,不再像前面的音速戰神可以直接做
第一次接觸的類型還是邊看說明書邊做比較好

MA底盤是田宮四驅車系列的中置馬達底盤
馬達放車子正中間,利用雙頭馬達直接驅動前後車輪
在動力輸出上,少了後置馬達車輛還要再經過傳動軸輸出造成的動力損失
驅動效益大幅的提升

https://i.imgur.com/u0VWEaG.jpg

圖 迷你四驅-Blast Arrow組裝記錄
https://i.imgur.com/J811jHb.jpg
圖 迷你四驅-Blast Arrow組裝記錄
https://i.imgur.com/Q9i7p3H.jpg
圖 迷你四驅-Blast Arrow組裝記錄
先製作輪胎

https://i.imgur.com/xhHfMHN.jpg

圖 迷你四驅-Blast Arrow組裝記錄
https://i.imgur.com/UMY5JB1.jpg
圖 迷你四驅-Blast Arrow組裝記錄
車輪做好後開始組裝底盤
這邊可以看出,車子的塑膠培林已經不再需要金屬套件
直接裝上即可

培林上油的時候,配合牙籤可以塗進培林裡面
用牙籤上油也算是技巧了

https://i.imgur.com/Y2Ux7uT.jpg

圖 迷你四驅-Blast Arrow組裝記錄
製作的時候有個夾子可以提升便利性
例如夾住齒輪方便讓車軸穿過,或是夾出小零件出來組裝

https://i.imgur.com/LNB8xBd.jpg

圖 迷你四驅-Blast Arrow組裝記錄
https://i.imgur.com/mECZ7WM.jpg
圖 迷你四驅-Blast Arrow組裝記錄
車輪組裝完成

https://i.imgur.com/2incpLl.jpg

圖 迷你四驅-Blast Arrow組裝記錄
https://i.imgur.com/CtsGOgr.jpg
圖 迷你四驅-Blast Arrow組裝記錄
https://i.imgur.com/I1r93Z0.jpg
圖 迷你四驅-Blast Arrow組裝記錄
置放金具,MA底盤在放上去後還要安裝固定片
開關也改在車子後面了

https://i.imgur.com/BJ5ytW5.jpg

圖 迷你四驅-Blast Arrow組裝記錄
既然這個是新手改裝包,裡面附的馬達就會是比較好的
TORQUE-TUNED 2是田宮的高扭力馬達
也因為MA底盤是中置馬達,馬達用的自然就是雙頭馬達

https://i.imgur.com/II7YSIX.jpg

圖 迷你四驅-Blast Arrow組裝記錄
裝上馬達齒,黑色的齒輪是改裝件才有的

https://i.imgur.com/V99Nf2J.jpg

圖 迷你四驅-Blast Arrow組裝記錄
安裝馬達固定夾具

https://i.imgur.com/TNn9nhr.jpg

圖 迷你四驅-Blast Arrow組裝記錄
馬達裝上車之後,看得出馬達是直接放在車中心的

https://i.imgur.com/t56iV3V.jpg

圖 迷你四驅-Blast Arrow組裝記錄
馬達的過渡齒輪,和塑膠培林

https://i.imgur.com/EodZ065.jpg?1
過渡齒裝塑膠培林

https://i.imgur.com/WemFTqv.jpg

圖 迷你四驅-Blast Arrow組裝記錄
過渡齒裝上之後

https://i.imgur.com/vMkZLRh.jpg

圖 迷你四驅-Blast Arrow組裝記錄
安裝馬達/齒輪蓋

https://i.imgur.com/NytizOI.jpg

圖 迷你四驅-Blast Arrow組裝記錄
裝上電池,底盤到這邊算完成

有些人會覺得電池很難拿,會在MA底盤底下挖個洞
這邊就看人,我自己是還拿的起來就不挖洞了
挖洞會破壞完整性,個人不太喜歡

https://i.imgur.com/lzwkh2Y.jpg

圖 迷你四驅-Blast Arrow組裝記錄
車殼

Blast Arrow的車殼是仿利曼賽車的樣子
整個形狀也很類似,可以看到車身上有廣告
田宮網址,還有上面的MA Chassis

https://i.imgur.com/NMPY6Va.jpg

圖 迷你四驅-Blast Arrow組裝記錄
貼紙貼好後

https://i.imgur.com/ESs7qYX.jpg

圖 迷你四驅-Blast Arrow組裝記錄
完成

到此車子就算完工了
但這一個組合包有改裝件,接下來就要開始裝上改裝件了

https://i.imgur.com/s1KZs33.jpg?1
改裝件一覽
這一個組合裡面也有基本的螺絲起子和小板手在裡面
方便新手組車來使用
(當然剪零件也還是要另外使用工具)

左:MA底盤基本改裝組合
中:後剎車套件
右:防掛軌
最右邊是改裝件的零件包,導輪的話則是整合到底盤的零件中

另外這些改裝件在市面上都能找到對應的零件
MA底盤基本改裝組合:15476 $290
後剎車套件    :15458 $120
防掛軌      :95019 $120
高扭力馬達    :15346 $120
這些都是大概的市價
(數字是田宮的零件編號,可直接Google零件編號查詢)

只含車子本身就要250~300多

如果是車子+零件組合,算算就要快1000元
所以這一盒只要600多算是超值組合了

話不多說,就來看改裝件的安裝過程吧

https://i.imgur.com/hckuqIU.jpg

圖 迷你四驅-Blast Arrow組裝記錄
FRP前翼

https://i.imgur.com/QFef47e.jpg

圖 迷你四驅-Blast Arrow組裝記錄
https://i.imgur.com/UBVi1qI.jpg
圖 迷你四驅-Blast Arrow組裝記錄
前方套件的安裝過程

https://i.imgur.com/PC4LMQp.jpg

圖 迷你四驅-Blast Arrow組裝記錄
防掛軌,有薄跟厚的
Blast Arrow查過似乎是中徑胎,要裝左邊薄的部份

https://i.imgur.com/hi5KnVv.jpg

圖 迷你四驅-Blast Arrow組裝記錄
https://i.imgur.com/GiE30zb.jpg
圖 迷你四驅-Blast Arrow組裝記錄
防掛軌安裝

https://i.imgur.com/haO2f3a.jpg

圖 迷你四驅-Blast Arrow組裝記錄
FRP後翼

https://i.imgur.com/gAx3mgP.jpg

圖 迷你四驅-Blast Arrow組裝記錄
https://i.imgur.com/IlcWG6v.jpg
圖 迷你四驅-Blast Arrow組裝記錄
https://i.imgur.com/z0uOrH3.jpg
圖 迷你四驅-Blast Arrow組裝記錄
後方導輪安裝(雙層)

https://i.imgur.com/vXZnKKL.jpg

圖 迷你四驅-Blast Arrow組裝記錄
裝上制震塊

制震塊的原理是過跳台時車子會跳
利用制震塊的移動維持車子的穩定

https://i.imgur.com/OT066IL.jpg

圖 迷你四驅-Blast Arrow組裝記錄
https://i.imgur.com/aJqZLWV.jpg
圖 迷你四驅-Blast Arrow組裝記錄
https://i.imgur.com/VpRXVRc.jpg
圖 迷你四驅-Blast Arrow組裝記錄
安裝後剎車

Super 1時代的剎車用的是橡膠圓柱
新一代的剎車則是直接貼整片海綿當煞車
早期是兩個點,現代則是一個面了

不過效果這邊我就不太清楚了

https://i.imgur.com/gn17JqJ.jpg

圖 迷你四驅-Blast Arrow組裝記錄
https://i.imgur.com/24EcK2x.jpg
圖 迷你四驅-Blast Arrow組裝記錄
改裝件全部安裝完之後的樣子

https://i.imgur.com/RgckJ9g.jpg

圖 迷你四驅-Blast Arrow組裝記錄
完工

這一台Blast Arrow改裝組合,算是給新手入門四驅車用的
我覺得不單只是給新入坑來組裝
玩過其他底盤的四驅車,想玩MA底盤的四驅車玩家也可以從這邊組一台基本的改裝
當然要往上的話,也還有很多部份要改

至少這台算是個基礎,給不管是新入坑或是想玩MA底盤的人很好的組合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7.102.63 (臺灣)
PTT 網址

M1TXZ305/17 00:01

HBK05/17 01:49已收錄至精華區 z→8

char0079009305/18 10:22

char0079009305/18 10:24MA底盤的缺點就是結構太好過於死硬

char0079009305/18 10:25適度的挖底盤能夠讓車體軟點比較好落地

char0079009305/18 10:27不過底盤靠近馬達及開關的直向結構不能挖到

char0079009305/18 10:28挖到那邊可能會讓車體中段過軟,動力傳輸會不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