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 普雷] 小王子公主心 Petite Fille

看板movie標題[ 普雷] 小王子公主心 Petite Fille作者
mosvicqaz
(mosvicqazanti)
時間推噓 1 推:2 噓:1 →:30

小王子公主心 Petite Fille

*善意提醒,本篇除了petite fille一片,中後段還會連帶談到東野圭吾20多年前的小說<單戀>一書的內容,雖節錄的段落大致與書中的推理主線情節無關,但還是涉及了作者對跨性別問題的思考審視,對於部分讀者來說依舊是雷,不喜勿入。

https://i.imgur.com/ohufJ3g.jpg

圖 小王子公主心 Petite Fille

Petite Fille(法文譯作小女孩)一片大概是我2年前看的,嚴格說在當時它的鏡頭語言以及所紀錄的事件不算有特別打動到我,其中很多細節我也都忘了。如上篇所言,如果不是很臨時的被叫出來提一提這部的觀影心得,以生理女順性別成長的我而言並不會挑這部來佐述我對「跨性別有無迫害到“真女人”的生存空間」議題是怎麽想的。因為關於何事何物會真正壓迫到女人乃至於人的生存空間,以我個人的歷練與感受還會有比此片更適合的跨性別角色電影可拿出來討論。是故我對<petite fille>的感想可能無法完備,會流於偏頗、凌散且浮泛。

不過我有找到一篇聞天祥老師於鏡傳媒對本片的短評,很值得一看。
https://www.mirrormedia.mg/premium/20210802inf005

另外真的對此片有興趣的話,片名餵狗,許多合法管道,包括giloo、hami也都能觀賞。https://giloo.ist/episodes/629


在我的認知中,近幾年網路輿論眾聲喧嘩直接間接的大大影響了實體政策運作,非人物傳記或非保存即將消失的土地族群歷史等涉及各種衝突爭議話題的議題型紀錄片,不能僅僅侷限在忠實的從旁側錄而已,更應要有充分的正反立場對話或是辯證,才能強化影片的實用性與定義時代價值。

如生態紀錄片在牠們的凝視之間,在環境汙染急遽惡化的大框架下,呈現了印度兩派宗教中救/不救黑鳶這種能適應環境變遷卻違反教義的非素食鳥類的拉扯;以及主角是否要拋下搖搖欲墜的黑鳶動物醫院離開動蕩家園飛往美國的「在場或缺席」之對照。

又如港片憂鬱之島,不單以擬仿式的扮演重現當年文革景象來帶出對記憶與史料記載是否可信的質疑。也讓身在香港參與過數十年前及數十年後的兩場抗議對象不同的兩世代異議份子針對參與抗爭可能會面臨的牢獄之災賠上人生是否「值得」?有了面對面的對話與反思對照。

(*題外話,怕待會兒忘記說,如果喜愛看紀錄片,強烈推薦本周上映,一部難以用筆墨形容,承載了島嶼記憶的南方寂寞鐵道,)

但可以先行肯定的是,一個花了數年跟拍特定家庭與特定人物的心路歷程與生命軌跡的影音作品,小王子公主心鐵定能稱為「記錄片」!反之,如果一段影像只是短期(了不起一兩年)內抓幾個早已持既定觀點之名人的談話演說,再加上立場鮮明的新聞媒體對某個議題的報導片段拼湊集結,那它只能稱做是政令宣導的promo video,大肆將這種政宣PV也冒然歸納在紀實電影的範疇中會是件有待商確的事!


小王子公主心,做為一個以八歲法國小男孩自呀呀學語就認定自己是女生,但對自己的身體特徴、以及必須以男孩這個身份來游走校園及社會有著強烈痛苦情緒的記錄片,它的確如實拍攝了這一家人的困境。尤其是孩子的母親長達數年帶著具有性別不安特徴,甚至嚴重到影響生活運作的小“兒子”來往於精神科醫師的鑑定之中,可說是看得出段段隱痛。

精神鑑定的漫長過程中,醫師有時會讓家長陳述意見,但大多數時刻醫師都是想讓孩子自己說話。因此循著時間推進,會看到這小孩由活潑好動變得謹慎躊躇,並且不時在面談其間陷入數分鐘的沉默甚至不自覺掉下淚來。後來幾經家長與醫師的推敲,才知道原本孩子在學校的幾個好朋友,因為其陰柔氣質與女孩裝扮而刻意放生他。同班學生的家長們也互相耳語交待別和這個不男不女的怪咖一起玩。然此時醫師仍不願對孩子冒然開出性別不安的診斷證明。

那位請我代發文的朋友社群上提到,這情節與幾個月前上映的比利時電影<親密>橋段類似,因為2個男孩其中之一有著女性化且軟綿黏膩的行逕被同班同學不友善的流言蜚語干擾,導致察覺異樣的他瞬間選擇對好友疏遠,進而造成日後的遺撼。

此外鏡頭也從母親與孩子在診療室的轉述中得知,孩子的芭蕾舞課指導老師,在發現孩子性別不安(老師認為是性別認同障礙病症)後無法接受,直接將孩子推出教室外,當著孩子的面關上門。

又或著絕望的母親在約定時間來到學校請求校方包括校長、孩子的各科老師們與班上抗拒孩子的家長們一起開輔導會議,聽聽心理醫師訴說該如何與這位性別不安的孩子相處時,家長與不少師長竟然集體拒絕出席。種種情況很難相信會發生在一般人認知中性別意識走在時代較為前面的法國。

這些缺席的、只能藉由當事者孩子與母親轉述的現象與畫面,導演後續並未再找上他們追蹤訪談深究箇中原因,這也是直接導致本片欠缺對話與辯證的原因之一。

但也因為欠缺對話、衝突與辯證,以及這家人各自對鏡頭表態時的克制與內斂,讓導演得以採取一種輕盈柔軟的視角流暢的剪接此片。

在對本片有限且不確定正確與否的殘存畫面印象中,有三幕能感受的出導演刻意截取或置入編排的風格鑿痕。
一是舞蹈教室中一群孩童穿著中國傳統民俗服飾跳著一段無法辨認是何種文化的舞蹈,個人判斷應該並非中國民俗舞。裡面的“真”女孩兒們穿著淡藍色的女童裝在前手拉手快樂繞圈,獨留穿著紅衣女童裝的主角在後方始終無法插入舞列中不知所措。

二是這個孩子在家中看著最近熱門話題的<小美人魚>動畫版,動畫剛好進行到美人魚得到雙腳後來到城堡穿上華服與高跟鞋練習跳舞,美人魚卻對華服的束縛與跟鞋的鉗制無法適應而走的歪七扭巴。但電視外這個孩子早已習慣與喜歡自己在商店挑選的幼兒版高跟鞋,穿著它看著動畫手舞足蹈。

不管是穿上異國服飾跳非該國舞或是閱聽帶有某種集體淺意識的童話故事,都免不了進入一種扮演學習的框架中。因為對各式符號有著既定印象,就會覺得洋人小孩穿著中國民俗服跳不知哪個東方國家的舞格格不入,生理男童主角穿著正紅女童裝與其他粉藍女童裝的迥異區分也格格不入,曾悠游自在的美人魚穿著人類的公主華服跟鞋一樣格格不入。但於此同時也不免想著,如果歷史文化的演進中,上述符號框架互換錯置甚至不再有定性與慣性,是否還會生出如此多的突兀感?

第三個畫面接近影片尾聲,心理醫師最終如實告知假設給孩童服用荷爾蒙阻斷劑的前2-3年可以讓孩子對身體的厭惡有所緩解,但持續長年累月的食用阻斷劑到青春期有可能會影響未來的生殖能力。

有了共識後,心理醫師開出了母親與小孩祈望已久的診斷證明並呈交給校方。這個孩子未來還會面臨什麽困境身為觀者無從得知,只看到剪接下孩子的笑容變多了,如同電影海報呈現那般,在原野上穿戴著蝴蝶翅膀與芭蕾跟鞋的他絕美曼妙的跳出一段動人舞姿。這應該也是整部片唯一一次呈現蝴蝶這種生物的意象。

就我對蝴蝶粗淺的認識中,蝴蝶為了生存會有不同形式的擬態扮演。另外蝴蝶也似乎是很容易被發現雌雄同體的一種生物。我不確定選擇以蝴蝶之舞編入畫面是否是導演有意為之,不過以輕盈的舞蹈為本片留下一個上揚的收尾也算是神來一筆了。

另外關於系列文中不斷有人提及的跨性別運動員話題,我想順便藉著這篇快速談談。我之前大致有翻閱過幾篇短篇期刊論文,但沒有能力將這些知識簡短的融滙在文章中,也不想以狂貼網址的方式洗版。因此恕我以比較便宜行事的作法-截取東野圭吾<單戀>一書中的幾段文字來表達'其中一種'思考方向。

單戀是那位朋友推薦我讀的,陸續看了幾個月也才看到一半,當初會吸引我接受推薦買下電子書的主因除了它是白夜行作者的另一部凶案推理小說,更因朋友轉貼給我的出版社引言文案上寫著「不符合社會主流規範的人們,究竟要付出多大的代價才能保護自己與所愛?」-->如何不懼代價保護所愛的人(或信念)這句花深深打動了我。

故事主人翁之一是個有性別認同障礙,想成為球員卻礙於生理性別只能做球隊經理,直到畢業結了婚又離婚,隱姓埋名去變性的女跨男FTM。他深愛當年球隊另一位女經理。又在改名、換假身份與變性後,因為了保護另一個女同事而“疑似”殺了一位對女同事糾纏不清的恐嚇騷擾狂。

小說中有一條岔出的小支線是描述了高中田逕隊中一位難以定義性別的運動員,這條支線與書中所有的主要次要角色都無關,與故事主軸也毫無牽連。我相信作者會把這號外圍的角色留滯在推理小說裡並不僅僅是難以捨棄對性別不明/跨性別運動員長期做的田調實務,作者應該也想藉由這段不怎麽口語化的對白與內心OS來給出作者自己的看法。以小說編排來看這種天外飛來一筆的論說文雖然可惜,但以一部20年前創作的非學術研究的文學作品,他能早早預視到20年後才成為檯面上路線衝突的平權問題著實讓人驚訝。

因為與故事推理的主軸無關,所以我想節錄幾句話與幾段文字。如前面所言,這對於跨性別運動員的其中一個思考方向,應該會比具有專業知識門檻的學術期刊好吞嚥。至於認不認同或最後該怎麽做,依書中所述,很難有最理想的答案,但至少能持平看到,不管是「性別認同障礙和陰陽人,雖然一個是身體上的障礙,一個是精神上的障礙,但兩者都是超越了性別的問題。該如何對待這些人?」作者都已藉由哲朗之口為這個命題煩惱著。

======================================
「你想瞭解末永睦美選手的什麽事?」
「我聽說她是陰陽人?」
「對,就是性別分化異常的疾病,她同時有典型的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
「在戶籍上是女性嗎?」
「對,是女性,可能在出生時並沒有看到小雞雞,也就是所謂的真性陰陽人,同時具有睪丸和卵巢組織,尤其在嬰兒時,很難區別男女。」
末永睦美以正常女生的身份進入高中,因興趣參加了田徑隊。
上了高中之後,很快就發生了異常的變化,睦美的身體漸漸出現了男性化的特徵,同時,她的田徑成績也開始進步。
田徑隊的老師傷透了腦筋,因為她在參加田徑社時,就已經告訴老師,她是陰陽人這件事。「她有睪丸,所以會分泌男性荷爾蒙,這就好像女性選手使用了興奮劑。事實上,她身上的肌肉也不像是女生,她的成績能夠破記錄,應該也是這個原因。」
「但這有道義上的問題,陰陽人是先天性疾病,因為疾病的關係,具備了原本女性並不具有的能力,難道你不認為讓這種選手上場比賽有問題嗎?」
「你是說不公平嗎?」
「這當然也是原因之一,但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周圍的人不是應該先協助她解決問題嗎?既然是疾病,就必須以治療為優先,根本不可以為了讓她破記錄而上場比賽。」
「但是,如果周圍的人不知道...」
「沒錯,如果沒有人知道,或許就沒問題了。問題在於,我們已經知道了。」
「那如果陰陽人選手想要上場比賽呢?」
「沒有理由不讓她比賽,但是日本田徑協會可能會要求她不要參加。」
「理由是什麽?」
「因為比賽的成績沒有意義。假設她破了女子記錄,真的可以成為日本女子賽的新記錄嗎?」
哲朗無言以對,他明白了問題的癥結。

哲朗在電車上一直思考末永睦美這名選手的事。性別認同障礙和陰陽人,雖然一個是身體上的障礙,一個是精神上的障礙,但兩者都是超越了性別的問題。該如何對待這些人,哲朗為這個問題煩惱著。

他能夠理解女子體壇無法接受真性陰陽人參加比賽的理由,這些人具有和男人一樣的體力,普通的女子選手無法平等的和他們比較。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體育運動不就是特殊能力的比較嗎?田徑界有一句話,短跑選手不是靠培養,而是靠基因。這句話的意思是,成為頂尖短跑選手的資質在出生時,已經由基因決定了。奧運和世界錦標賽進入一百公尺決賽的幾乎都是黑人選手,就證明了這句話的真實性。和其他人種相比,他們顯然具備了特殊的能力。

體育界在區分男女這件事上,除了對待陰陽人的問題,在其他方面也產生了矛盾。

聽中原醫師說,曾經有一看就認為是女人,戶藉上也是女人,當事人也自認是女人的選手,在性別檢查時,卻被判定為「不是女人」!
「性別檢查的基本就是檢查有沒有Y染色體,但問題是有些女人的身上有Y染色體,而且她們絕對是女人,至少在運動方面,在體力上並沒有比其他女性更有利。」

中原醫師又接著說,有兩種類型的女人會發生這種情況,一種是罹患了睪丸女性化症的人,罹患這種疾病時,細胞內缺乏接受男性荷爾蒙的受體,因此,不論睪丸再怎麽製造男性荷爾蒙,身體都無法男性化,也就是說,雖然有睪丸,也有XY的染色體,但體型完全是女性。

另一種情況是性腺發育不全症,這是睪丸在胎兒期的早期就已經發育不全的疾病,因此無法分泌男性荷爾蒙,由於染色體是XY,原本應該是男性,但因缺乏男性荷爾蒙,所以變成女性的身體。

「目前因這兩種疾病廣為人知,所以只要接受醫生的檢查,出示證明,就可以具有比賽的資格。但是,以前罹患這兩種疾病的病人,即使有出色的成績,也無法參加需要接受性別檢查的比賽。」

哲朗認為太不合理了。

「完全不合理,雖然現在有相關措施可以協助這些選手,但她們還是會一度承受異樣的眼光,這根本是人權問題。性別檢查的內容,就是如果身體分泌大量男性荷爾蒙,而且身體受到這種荷爾蒙的影響,就無法認為是女性。雖然這是一條明確的界線,但也同時留下了是否能夠用這種方法區分性別的疑問。陰陽人選手,就是這種悖論具體化的存在。」

於是哲朗問,到底該怎麽解決這個問題,中原也沒有理想的答案。

「我個人認為,必須徹底改變男女有別的想法。硬是要在兩者之間畫出一條線,當然會產生出各種矛盾。如果無論如何都必須畫一條線,就必須告訴眾人,這並非從本質上區分男女。」

哲朗認為正如中原醫師所說,區分男女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而且這個問題可能並不僅止於運動方面而已。
======================================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0.53.152 (臺灣)
PTT 網址

luciferii 06/09 22:21以運動而言,這個理想就是廢除比賽分男女...

luciferii 06/09 22:22現實上就會遇到問題是,大部分生理女生理不如男性,

luciferii 06/09 22:22不公平。

luciferii 06/09 22:23群體生活就是在這種爭執中找共識,如果每個特例都要

luciferii 06/09 22:23顧及,那團體就會瓦解...很現實但是很無情。

elyse0811 06/09 23:11那就弄一個只有他們的比賽

sayin 06/09 23:28那游泳為何現在禁止跨性參賽

tingyp 06/09 23:42驗染色體就可以區分.然後又說染色體是隱私人權.呵呵

taki121 06/10 00:49很好奇你到底欠那位朋友多大的人情

DEAKUNE 06/10 03:51陰陽人占人口比例多少啦?把特例當通例講

DEAKUNE 06/10 03:53現在變成為了那少數幾個人,要把有明確定義的事實給

DEAKUNE 06/10 03:53模糊化,到底對誰有利?

miikal 06/10 09:40田徑感覺都是黑人選手領先,但實際上選手之間的數

miikal 06/10 09:40據差異都很小,如果再把性別因素加入,金牌的女性

miikal 06/10 09:40選手甚至會跑輸進不了奧運的男性選手。體育比賽確

miikal 06/10 09:40實是在比勝負所以本來就會有差異,但是如果這個差

miikal 06/10 09:40異是會超過技術經驗身高體重以及人種,不分組就不

miikal 06/10 09:40可能會有具競技意義的比賽。ex.NBA種族再懸殊還是

miikal 06/10 09:40有黑白黃高矮選手,但2米很壯碩的WNBA黑人女性球員

miikal 06/10 09:40無法灌籃甚至會輸HBL台灣高中男生、舉重比賽「已術

miikal 06/10 09:40」跨女要輸,他要失誤+金牌比他年輕20歲重20公斤

miikal 06/10 09:40關於間性人選手,間性人很少平常各領域也很少會有

miikal 06/10 09:40爭議,為什麼在體育場上有這麼多相關爭議,就是因

miikal 06/10 09:40為他們真的會因為這麼一點的不一樣在分秒必爭的體

miikal 06/10 09:40育場產生明顯的優勢,而這種優勢就會影響獎牌和獎

miikal 06/10 09:40金,所以必須爭

miikal 06/10 09:41當體育上間性人跨性別是來爭勝負和獎牌的時候(不然

miikal 06/10 09:41他們參加沒紀錄的友誼賽也可以吧)卻對女性選手說要

miikal 06/10 09:41多元包容體育的意義不是仇恨之類的,這不是很明顯

miikal 06/10 09:41的雙重標準嗎?而且是傳統性別的雙重標準,對男性鼓

miikal 06/10 09:41勵競爭,對女性鼓勵溫柔的禮讓?

LeoWu 06/10 10:34這「朋友」招數看多了很膩。

reaper317 06/10 18:04你跟你的屌跨朋友有戶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