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隔壁的房間》
榮獲威尼斯金獅獎
阿莫多瓦首部英語片
由剛來台灣表演與拍時尚照片的蒂妲史雲頓
與奧斯卡金像獎影后 茱莉安摩爾 主演
目前熱映中
雷文防雷資訊頁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因為最近瓊瑤過世,幾天前才回顧過去寫的「安樂死」的電影《天堂計畫》(註1),今日看《隔壁的房間》又再次碰到生死議題,喜歡這部片阿莫多瓦展現的溫柔感,同時有微微綻放著過往熟悉的三八&八卦(drama)的阿莫多瓦特性。
不過不得不說《隔壁的房間》不能說可惜,倒也顯現了作者導演的深度性可能不是在於概念上的掌握,明顯《隔壁的房間》對於死亡的啟示稍弱,僅僅只是生與死的隔壁(空間上)或者陪伴(情感上),或者利用母女同一演員與空間性的「死後未來」,或者以下雪的隱喻,某種文學詮釋的時間詩意。
對比起來《天堂計畫》末段的剪接倒是一種時間的啟示(對我而言),雖然《隔壁的房間》可能不是在談安樂死的程序問題(除了劇情上稍微的法律碰觸),但若是談生與死,會想起西班牙片《雙眼之間》以看似電影性的懷舊與過往記憶的追尋中,實則在光線的明滅(電影放映本身),是生與死之間的對話,一如電影中的剪接師曾說過的一句話:無需恐懼,也不存希望。如此帶有道家式思惟觀點。
或許少了宗教性或哲學上的著墨,這部片在死亡的探詢上,只能靠演技與文學感,只能在主角死亡片刻的惆悵之餘,(還意外接續著熟悉阿莫多瓦式的跳痛偵訊)不能說有什麼可以走得更遠的地方。
倒也懷念起《沉默茱麗葉》(被低估?)(註2),阿莫多瓦可能還是擅長峰迴路轉、不拖泥帶水的精彩劇本,也許就跟伍迪艾倫一樣,多產,但不是那種專拍得獎片,卻是「好看」的藝術片,也偶會讓人深省。
(註1)
有興趣者可參考筆者舊文
https://notfind2017.blogspot.com/2023/05/everything-went-fine.html
(註2)
細節請參考筆者舊文
https://notfind2017.blogspot.com/2016/07/julieta_22.html
--
https://notfind2017.blogspot.com/
拉特飯 - 以商業力量進入獨立市場
--
推,這部在阿莫的作品是普通,但選的題材卻很值得
玩味
原po推薦那兩部都會想找來看
不只是普通,簡直是空虛,阿莫多瓦風格剩不到5%。
我覺得比Anora好看
推推
看完沒什麼感覺
很喜歡這部T-T
去年看短片就怪怪的 看長片更怪 還是得講西語
題材滿不錯的 而且意外拍得滿理性不煽情
主角走的那個畫面構圖跟光影很棒 印象深刻
爆
[贈票] 【隔壁的房間】 特映搶先看★ 國際名導 佩卓阿莫多瓦 巔峰之作 ★ 兩大奧斯卡女神 蒂妲史雲頓、茱莉安摩爾 主演 ★ 改編自西格麗德努涅斯原著《告訴我,你受了什麼苦?》 ★ 電影預告: ★【隔壁的房間】[保護級] 11月29日 (週五) 陪你走到最後15
[情報] 阿莫多瓦《平行母親》預告&海報今年威尼斯開幕片《平行母親 Parallel Mothers》台灣將由傳影互動發行 台版預告也於近日已經釋出 之前傳影小編說是預計在今年排映 近日引起爭議的首張官方海報 我個人是覺得很阿莫多瓦的風格啦XD11
[好雷] 隔壁的房間 敲開紅色房門的寧靜本文有些許劇情劇透 手機使用者建議全版閱讀 ‧ 優雅緩慢、寧靜而致遠,小提琴清幽的拉出一曲屬於瑪莎與英格麗的協奏曲,充滿詩意的2
[ 好雷] 瀕臨崩潰邊緣的女人防雷 我其實沒有特別愛阿莫多瓦 有好幾部我甚至看得很痛苦 (即使片長偏短我還是看的度日如年 不過他那荒謬的電影世界總讓我好奇- 部落格版: 「小潘潘」潘妮洛普克魯茲和佩卓阿莫多瓦真的是我少數能叫出全名的西班牙演員與導演 ,尤其是前者我相信她大概也是很多台灣影迷最熟悉的西班牙女演員,尤其從去年到今年 她就有三部作品接連在台灣上映,從《355:諜影特攻》、《瘋狂競賽片》到本週上映的 《平行母親》,而且過去基本上她的作品幾乎都會在台灣上映,所以單論知名度的話,潘
- 昨晚看完史蒂芬史匹柏的法爾貝曼,我心中想到的是西班牙大導阿莫多瓦的痛苦與榮耀, 兩部滿相似的,都是在敍述導演們開始想拍攝電影的人生故事。 或許這兩位大導演都有了一定的年紀,開始回憶自己的人生吧。 兩部最大的相同點在於,這兩位導演都人生觀都深受自己母親與童年經驗的影響。 不過,法爾貝曼比較著重於理想(母親觀)和現實(父親觀)之間的拉扯,最終主角還是選擇了前者,並去應徵電影相關工作,而且被名導訓斥了一翻(老實說這裡想表達的寓意不是很懂),主角頓時醍醐灌頂, 但是故事也就停在了這裡。 相反地,阿莫多瓦的痛苦與榮耀除了敍述過往的人生經歷與傷痕外,更說明了後續如何與自己和解共生,更在結尾出現了劇中劇,導演(主角)正在拍攝這部片,表達了真誠面對過往的心情。 老實說,兩部都是很棒的作品,但就是敍事的完整性,則更喜歡阿莫多瓦的那部片,不過法爾貝曼的整體表現,則更加貼近你我的現實日常。
X
[雷] 法爾貝曼、痛苦與榮耀昨晚看完史蒂芬史匹柏的法爾貝曼,我心中想到的是西班牙大導阿莫多瓦的痛苦與榮耀, 兩部滿相似的,都是在敍述導演們開始想拍攝電影的人生故事。 或許這兩位大導演都有了一定的年紀,開始回憶自己的人生吧。 兩部最大的相同點在於,這兩位導演都人生觀都深受自己母親與童年經驗的影響。 不過,法爾貝曼比較著重於理想(母親觀)和現實(父親觀)之間的拉扯,最終主角還是選擇了前者,並去應徵電影相關工作,而且被名導訓斥了一翻(老實說這裡想表達的寓意不是很懂),主角頓時醍醐灌頂, 但是故事也就停在了這裡。 相反地,阿莫多瓦的痛苦與榮耀除了敍述過往的人生經歷與傷痕外,更說明了後續如何與自己和解共生,更在結尾出現了劇中劇,導演(主角)正在拍攝這部片,表達了真誠面對過往的心情。 老實說,兩部都是很棒的作品,但就是敍事的完整性,則更喜歡阿莫多瓦的那部片,不過法爾貝曼的整體表現,則更加貼近你我的現實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