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好雷] 《熱帶雨》,雨過方能天晴。

看板movie標題[好雷] 《熱帶雨》,雨過方能天晴。作者
a122239
(Sharp)
時間推噓 5 推:6 噓:1 →:4

部落格版:https://moviemoney.pixnet.net/blog/post/404478388

(手機排版抱歉)


曾以新導演之姿奪下金馬獎最佳劇情長片大獎的陳哲藝,再度攜手上部作品《爸媽不在家》的母子檔楊雁雁與許家樂,帶來暌違多年的第二部長片作品《熱帶雨》,而三人這次一起於金馬「晉升」,曾提名過最佳新演員的許家樂,這次以劇中熱愛中國功夫、勤練武術,因中文成績不好被迫留下來補課,卻意外從老師身上獲得渴望許久、那近似於不曾有過的父母關愛的東西,然後部自覺愛上老師的學生偉倫一角獲得男配角提名;楊雁雁則飾演結婚多年,卻因未能懷孕慘遭丈夫冷眼對待、婚姻搖搖欲墜,還得同時照顧著年邁父親、面對任職學校師生對中文課程毫不在意的態度,婚姻家庭工作三面夾殺、使得身心備受煎熬、對未來感到茫然無助的中年女子阿玲,精湛演技讓楊雁雁首度獲得女主角提名;導演陳哲藝不單連續兩部作品獲得最佳原著劇本的提名,自己還頂著最佳新導演的光環角逐最佳導演,可惜的是最終兩項分別敗給了楊修華的《幻土》與《陽光普照》的導演鍾孟宏,連最佳劇情長片都是大雨輸給了陽光,僅有楊雁雁替電影抱走一座女主角獎。



不同於《爸媽不在家》是以導演自身的成長經歷為靈感、幾乎多是著墨在親子關係與家庭問題,《熱帶雨》明顯格局變得更大了些,從前作關注的議題拉大到對於文化、對於語言、對於教育的失衡與轉變的關切,以一場不被允許的師生戀的拉扯,來娓娓訴出導演眼裡所看見的所有,以阿玲與偉倫各自面臨到的困境與處境,來反映著導演內心所感受到的焦慮。和《爸媽不在家》相比,我是更喜歡《熱帶雨》的成熟與細膩,以及它給人的甜蜜與酸澀,檯面下的議題談的好,檯面上的故事同樣說的好,《熱帶雨》平凡樸實反而最為動人真摯,電影中的兩位主角,阿玲與偉倫都寂寞著,也都渴望著被人愛,正因為這樣子他們才會在朝夕相處間產生感情,與其說是男女之情,倒不如說是相互需要的慰藉,阿玲沒能擁有子女、丈夫選擇離開她,隨著中文教育的式微,連帶使得教中文的她被學校、被學生輕視,但偉倫的出現多方面來說都是彌補了她的遺憾;對偉倫而言,老師阿玲何嘗不也對他起了同等作用?她在他身邊填補了他成長過程的缺憾。

《熱帶雨》背景設定在處於雨季中的新加坡,幾乎從頭下到尾的雨使人憂鬱,是隱喻著阿玲與偉倫的內心世界,而最後才出現的天晴,除了代表著他們對這段關係的釋懷、放下,更是他們不再被自己所困住、能夠坦然面對自己、面對未來的象徵,即便改變不了什麼可她或他都知道有什麼悄悄變了,雨過方能天晴,無助過、痛過、迷失過,才能真正找回自己、並且比過去更成熟、更長大了些。


遠從馬來西亞嫁到新加坡的阿玲,在高中負責教學生中文,然而新加坡整個大環境的變化,面對未來趨勢是越來越多人不重視中文教育,不光是學校認為不重要,連學生都被家長影響放棄補救中文成績,這使得本來就認為自己從外地來的阿玲更覺自己格格不入,更悲哀的是,她和丈夫結婚多年肚皮一直沒有動靜,沒能替丈夫完成延續香火的願,令她在整個家族面前都抬不起頭,久了和丈夫只剩有性無愛,這段婚姻早已名存實亡。外地人的身分,加上工作與家庭的緣故,似快把阿玲推擠到整個社會的邊緣處,走到哪自卑到哪。

家中經濟優渥,讓還在念高中的偉倫能夠不愁吃穿,可以買許多他熱愛的中國武術周邊,甚至能直接去學習拳法,可是父母由於工作忙碌常常不在家,每天不管幾點回家都只有他一個人,剛好這時候因為中文成績太差,被阿玲老師要求留下來補課,使他放學後能夠多了藉口不用太早回去。其實本來不是只有他一個人要補課的,只是其他人都翹課不來,就這樣偉倫與阿玲從尷尬到逐漸熟識,某天的一場大雨她開車載他回家,竟意外的拉近彼此距離,並產生了超過師生關係的情感,亦讓年輕氣盛的偉倫情竇初開,無可自拔的越愛越深,忍受不了做出了逾矩的舉動,他以為他們可以,但是她認為她們不行,不斷拉扯之下,他們還是迎來了他們的結局,只是在離開之後卻也意味著新的開始,阿玲選擇回到了馬來西亞,脫離了雨季,也遠離新加坡的紛擾。


「我的心好痛,真的很痛。」

「是這樣的 ,你以後就會慢慢習慣的。」

前面也有說到了,阿玲和偉倫都從對方身上獲得了渴望許久的東西,阿玲一方面視偉倫為兒子,另一方面又從他身上感受到異性的愛,認識偉倫後確實讓活了過來,不再如過去那樣死氣沉沉,轉變不僅如此,過去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家裡,諸多原因使她一直都在最底層,偉倫的出現令情況變得不同,於公於私她的位階明顯都向上提升了,在學校裡她得到了「有學生認真學中文」的滿足感,在家裡她同時享受著「上對下(母子)」與「平等(夫妻)」這兩種她不曾有過的關係,或許正因為這樣子「外」的改變,才讓她的「內」變得不一樣。而偉倫就不用多說了,阿玲就像他的朋友、他的母親,與阿玲相同的獲得兩種滿足,我認為的是,或許是因為只有阿玲對他這麼好,才讓他錯把心裡的悸動當成愛情,聽見同學間的流言蜚語他憤怒,聽見阿玲要跟他「分手」他心碎,那一句的「我要Hug妳」是對得來不易的母親之眷戀、不捨,當然你說那他和阿玲發生關係不就算是「亂倫」?就是由於偉倫對阿玲比較趨近像母親的情感,才會在看見那衝擊一幕後有點難以接受,至少我自己是這樣子想的。


導演陳哲藝透過虛構的阿玲與偉倫兩個人,來點出現今新加坡所面臨到的問題,文化的流失、語言的震盪、教育的短視近利...,這場下不停的雨其實不只是阿玲與偉倫的內心世界,亦是導演陳哲藝眼裡的新加坡,如同被大雨困在車內的人們,動彈不得,轉變沒有讓新加坡變得更好,反而似塞在車陣裡,鳴著喇叭盼著能夠移動。電影的最後讓阿玲回到家鄉馬來西亞,是有另一個目的存在的,導演陳哲藝雖然是新加坡人,但他卻因長年旅居海外,所以新加坡對現在的他是有點陌生的,他把自己放進了阿玲還有偉倫的身體裡,用他們的角度來看這陌生的地方,可能別的部分不比,光就比人與人之間,馬來西亞就和新加坡有差距了。電影裡蘊藏著一個最為重要的字,那就是爺爺寫在偉倫手心裡的那個字,「幫」。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就是要互相幫助,阿玲與偉倫兩人不也算是一種幫到彼此的展現?溫暖與愛,是急著向國際接軌的新加坡,急速流失掉亦最為缺少的東西。


《熱帶雨》沒能在金馬獎裡有所斬獲相當可惜,於演於導於本都非常成熟,楊雁雁與許家樂演技都比《爸媽不在家》裡更進一步,一個收一個放,兩人產生微妙的化學反應,楊雁雁把女性的壓抑與自卑詮釋得道味,就如金馬評審說的,她連後照鏡裡的眼神都有戲,都能感受到她盈滿眼眶的憂鬱與無助,後面她與許家樂的拉扯,是女人的感性與大人的理性的掙扎,想要卻知道留不得的痛苦侵擾著她,而許家樂把情竇初開的少年全然展現,他的情感毫不保留的都給了出去,喜怒哀樂都只為她的「一生只愛這一次」的豁出去令人動容。但最驚喜的,真的還是飾演楊雁雁公公的楊世彬,不說還以為他真的就是行動不方便、有話不能言的失智老人,短短幾幕戲留給觀眾超深刻印象,同時和許家樂競爭男配角,可惜遇上劉冠廷,不然我自己覺得楊世彬的獲獎機率非常高。

陽光與雨都是人活著不可缺少的,我們需要陽光帶給我們溫暖,也需要大雨洗滌我們的心靈,如果喜歡《陽光普照》,那就應該也會喜歡《熱帶雨》,兩部作品很相似,都在最後給了觀眾希望、一個明天會更好的期待。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0.76.170 (臺灣)
PTT 網址

tuhsiaofu 01/31 12:26

hhenryy 01/31 12:37期待床戲

jessica8727001/31 12:40好看推!

ken10272 01/31 13:42我覺得沉悶到不想看第二次

jeyuli 01/31 14:13床戲比一絲不掛的片更辣,要買DVD了

burnsy0018 01/31 15:15楊雁雁跟許家樂是母子檔

burnsy0018 01/31 15:15母女檔???

※ 編輯: a122239 (223.140.239.250 臺灣), 01/31/2020 17:41:21

pinaa0421 01/31 20:10楊雁雁幾幕打排卵針的畫面好讓人心疼啊

tuhsiaofu 01/31 22:54金馬映後座談中,楊雁雁表示為此練習扎針一個月,

tuhsiaofu 01/31 22:54實在敬業!

marklin709 02/01 11:56而且為了效果,用的針比實際的針更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