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好雷]《藍色恐懼》-在凝視下分裂,在和解中統合

看板movie標題[好雷]《藍色恐懼》-在凝視下分裂,在和解中統合作者
laoinwin
(木求魚)
時間推噓 8 推:9 噓:1 →:10

經歷了虛實幻變的張力情節,未麻在電影的最後留下引人懸念的自述。對於該怎麼看待結局的意義,分享一下個人看法--


網誌好讀版:https://tinyurl.com/y5czdrjz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到現在才補完《藍色恐懼》,真是枉稱今敏鐵粉。看完後覺得比起只有表面元素相像的《

黑天鵝》,讓我有更多聯想的反而是《穆荷蘭大道》;同樣都有明星之夢的追尋、身分認

同的混亂與解離,還有敘事上虛實翻轉的末段(雖然本片沒有真的翻過去,那段嚇得我一

身冷汗)。當然主題不太一樣、驅動兩個主角進與退的動力不同,但兩者的可比較性很有

趣。此外,在觀看過程中我也不時想起前陣子的《頭號粉絲》,之後應該會再另外行文討

論兩者的相關性。


即使不提電影裡具遠見性的網路霸凌景觀預言、或發揮動畫優勢到極致的流暢轉場 (光聊

這個就足夠再另開一篇),光看本片處理多重主題疊加之層次清晰條理分明,就是如此令

人激賞的。透過三個虛擬未麻,你同時可以看到真未麻對自我認同的過渡與身分轉變的猶

疑,看到狂粉將癡愛形象神聖化進而反客為主的自我膨脹,看到留美如同失去自我實現機

會的父母將未竟的自我投射在未麻身上---而這還是最為具體的三種未麻,還未包括盲目

崇拜的粉絲、好奇窺探的路人、混雜入自身慾望的臨演與攝影師、甚至是下意識期盼獵奇

和腥羶場景的幕外的觀眾我們眼中的她。


而那所有的期望、自作主張的詮釋與投射,正是所謂來自"他者的凝視"。是以,他們看見

的和想看見的,永遠不會是真正的未麻,而更像只是一個單角度的二維圖像,是完美符合

自身權力慾望下的對象。而若未麻在受迫下"必須"迎合這些凝視而去成就自身形象,勢必

又與真正嚮往的自我更漸行漸遠。


我覺得這也是為什麼《藍色恐懼》在影片中一直”延遲”交代未麻由偶像轉為演員的動機

中 、究竟有多少受困於他人期待、又有多少是真心嚮往的原因,而在已經足夠懸疑的情

節裡留下一個可詮釋空間。那也剛好反映著所有事件當事者所自述之「真心」或「初衷」

的流動性質,那是可溯及既往的,是註定失真的,可修正、可事後微調、主動塑造、越想

越不對勁,因為鑒於時間的單向性,詮釋霸權永遠落在後來的自己身上。哈,說到這好像

又無可厚非,難以苛責了。有趣的是,由此而生的這種觀眾對角色心聲的不信任,是握有

敘事絕對權力的導演也不一定能挽回的,特別是動畫導演已經是比電影導演更

overpower 的角色了呢。


在價值觀層面,導演看似透過了結尾未麻的成長、成熟,災難後人格或身分認同的穩定和

統一,來回頭講述和評斷留美與未麻戀棧美好過往是錯誤的、而邁步向前成長才是光明坦

途的價值觀 (好像和前陣子的《美好拾光公司》有點連結。傳送門:

https://tinyurl.com/yd9eta9c)。但真的只是這樣表面的嗎?我不同意。我想觀賞過《

千年女優》的朋友該能理解,今敏導演並不是結果論的信奉者,他對於追尋者自身的姿態

是正面看待著的,那些遲疑與掙扎的過程本身就有意義,就有「美」存在。


順著這個前提思考,我認為這也是電影最後未麻要透過鏡子對著觀眾說出那句引人懸念的

名句:『我是真的未麻喔!』的意義了(當然也有人巴著這點解釋這其實是真兇未麻的告

白,但我不認同)。我認為導演安排以這句話作結的真實意圖,便是作為這個”完成體”

未麻的自我肯定之陳述,他必須述說現在這終於成為演員身分而內心平穩安適的自己,
的確確就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模樣
,才能圓滿全片以來的掙扎與苦難。


而要能到這個圓滿完整的階段,必須透過和留美代表的、對「偶像未麻」之眷戀的對決與
和解
,才能夠達成這一步的成長。是以,我想未麻和千代子的異同之處不在於轉變或追逐

是否真的到達盡頭,而在於那變化或保持不變背後的驅力,是出於自我的意念還是他人的

賦予。而最終,只要是能對自我真誠而貫徹的,便是導演信仰的肯定的、欲透過作品頌讚
的生命道路。



By 木求魚


------------------------------------------------------------------------------

木求魚嚼電影:https://www.facebook.com/TheWhaleSeekerOnTheTreetop

------------------------------------------------------------------------------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71.94.31 (臺灣)
PTT 網址

wishfree 07/29 13:18有一幕,麻美在自己房間的衣櫃裡找出沾滿血跡的衣服

wishfree 07/29 13:18,所以麻美自己本身是有殺過人的嗎?只是他當下意識

wishfree 07/29 13:18不清?

wishfree 07/29 13:19更正是未麻,打加成麻美

luvfilm 07/29 13:36神片

TtTt4 07/29 13:38衣服會不會是麻美放的?她都有鑰匙可以進進出出

leaowang 07/29 14:38回一樓,那時候他不是在自己房間,留美有一個跟未

leaowang 07/29 14:38麻一模一樣的房間,這樣去解釋其他事情和尾段就行

leaowang 07/29 14:38

TtTt4 07/29 14:49留美 更正

dragon50119 07/29 15:13麻美 母湯

KKKKKvs333 07/29 16:01所以一群記者到留美套房去找未麻幹嘛?

KKKKKvs333 07/29 16:02記者可以通靈知道未麻再留美的房間?

比較同意TtTt4的推測,導演在這部分應該是故意不說死,保留了未麻也可能是兇手的曖 昧空間,因為有虛實跳接、妄想幻象和視角轉換的關係,要只靠影中給出的客觀跡象辨明 是兩個猜測走向的哪一個是不可能的,但從創作意圖與調性去推的話,導演讓兇手未麻逃 過制裁(或治療)來演結局沒什麼意義,所以我完全接受兇手就是跟蹤狂和留美兩人的解釋 方向。

※ 編輯: laoinwin (203.71.94.31 臺灣), 07/29/2020 17:04:04

sondbe 07/30 00:29心理治療目的讓自我安穩坐在本身位子上吧

sondbe 07/30 00:32未麻里啦

hahamula 07/30 12:03與其說對網路霸凌有遠見,不如說在那個Web1.0時代,

hahamula 07/30 12:03甚至更早的播接式bbs時代,網路霸凌就已經存在了

hahamula 07/30 12:04只是這部當時的動畫把這個現象給放入了影片中

prawinra 08/01 11:37藍色恐懼的劇情走向,怎麼會扯到網路霸凌?

fastfu 08/02 14:09這樣寫影評很不ok 我覺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