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普雷]《麥路人》,照亮同路人。

看板movie標題[普雷]《麥路人》,照亮同路人。 作者
a122239
(Sharp)
時間推噓 8 推:8 噓:0 →:9

部落格版:https://moviemoney.pixnet.net/blog/post/405096595

雖然《麥路人》用廣東話說與「陌路人」同音,不過片名的「麥」字指的其實是「麥難民」,據維基百科資料所寫,那些「無法負擔房屋租金而被迫寄居於一些24小時營業快餐店內的人士」便被稱為麥難民,或者是M難民,因為除了住在公園、天橋、地下道等地,更多人選擇的是24小時營業的麥當勞餐廳,故便以麥難民來形容他們。發源自歐美國家的快餐店、速食店是以「快速提供食物」為賣點,後來為了迅速打入亞洲市場,這些快餐店、速食店做了不同的營運模式調整,以提供「顧客休憩空間」的空間消費策略,成功在亞洲地區站穩腳步,也因為營運模式與策略的不同,讓亞洲地區的消費者逗留於店內的時間比歐美地區的消費者還久,因為對於他們來說,在這樣的店裡消費一份餐點甚至一杯飲料就能坐上整天,是相當划算的。而亞洲地區的麥當勞亦選擇創造、經營公眾形象,於是不僅不會限制消費者用餐時間,也不太會去驅趕長時間占用空間的消費者,長久下來其目的是達到了,卻同時衍生出了後續問題。

「不會趕人」讓越來越多人選擇在如麥當勞這樣24小時營業的速食店逗留、過夜甚至長期寄宿,當更多的麥當勞改為24小時營業,就又有更多不同原因、最多的是無力負擔租金、買不起房的人們選擇以此「為家」,2006年、2007年左右日本麥當勞出現不少僅點一杯咖啡、飲料就留在店內過夜的消費者,隨著人數越來越多,日本便稱這樣的消費者為「麥難民」。接著除了日本,南韓、香港、中國等地都相繼出現此現象,獨特的「麥難民」現象問題難以解決,以日本來說,為了阻止更多麥難民出現,現時麥當勞多半會選擇在凌晨2時到4時進行清潔以迎接第一批客人,故會委婉的請逗留於店內的麥當民暫時離開,而在南韓近年也因為經濟問題,導致麥難民現象日漸嚴重,尤其是首都首爾麥難民最多。起因於營運模式與消費策略的所帶來的麥難民現象,沒有人知道正確解決辦法,雖長久下來店家、麥難民與一般消費者基本相安無事,然當問題出現時,卻也有不少聲音認為麥當勞應該負起責任,特別是今年受到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影響的香港。

香港近幾年面臨著樓價高漲、貧富懸殊等問題,政府無力改善或者解決,卻變相的成了轉為24小時營業的麥當勞的責任,根據香港社區組織協會調查顯示,截至2018年底,整個香港露宿者的登記人口已上升至近1300人,從2013年短短五年增加快500人,而其中近400人無安定或者永久居所,無家棲身於麥當勞成了麥難民,而到了2019年據統計至少有快450名麥難民,其中男女比例幾乎各半。在透過其他研究調查發現,在這些麥難民中其實有
71%是有實際居所的,之所以選擇成為麥難民的原因很多,節省開支或者和家人關係不睦等等,因此除了房屋議題之外,家庭因素到在職貧窮等都是造成麥難民增加的問題之一。年初爆發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讓香港麥當勞決定從3月25日起所有分店在晚上六點過後不設食堂,後於7月15日政府也因疫情未能控制決定失實禁堂食令,讓麥當勞更宣布從當日起晚上六點過後至隔日早上五點禁止店內用餐,這決策頓時讓麥難民無處可去,有人認為政府應當提出解決辦法,可也有人呼籲麥當勞扛起社會責任讓本來以麥當勞為家的麥難民再度有家可回,只是到底麥當勞為何要扛起這重責?顯然隨著疫情引起熱議。


導演黃慶勳首部劇情長片《麥路人》便是以香港長年以來的麥難民為主題,他試圖讓觀眾看見並了解香港現在社會所面臨到的,是各種問題衍生出去的各種問題,不再是你我印象中的房屋問題那麼簡單而已。導演黃慶勳在電影裡放入了很多角色,他們都因為不同的原因成了麥難民,曾經是金融才俊、卻因挪用公款被捕入獄,如今出獄卻風光不再的阿博;丈夫意外過世後不被婆婆認同,連著女兒被趕出門卻願意扛起婆婆所欠賭債的媽媽與囡囡;目睹妻子跳樓身亡,從此害怕回家的等伯;努力找工作卻四處碰壁,只能在街頭靠畫畫維生的口水祥;還有和家人吵架負氣離家的男孩深仔...,這些角色不論是無家可歸、有家歸不得或是不想回家都好,他們都有各自的為難與不得已,導演黃慶勳想讓整個香港街頭景況濃縮進了這間他們所聚集的速食店,他用他們的故事串起這部《麥路人》,一定程度的達到呼籲每個人重視麥難民問題的目的,然更多的不在於批判速食店還是政府,而是選擇用他們的相遇相聚相處、他們之間的情感來告訴我們,就算這社會在如何殘忍、不平等,仍是能在某個地方找到歸屬、得到溫暖的。

「好想每天起床都有飯吃。」

《麥路人》這些角色中其實口水祥的戲分最少,可是他卻是最讓人難以忘記的。他沒有屬於自己的故事,他沒有像阿博那樣大起大落的人生經歷,也沒有媽媽日夜忙碌賺錢還債的日常,更沒有等伯那樣可憐的遭遇,他其實就是一般人而已。但是這樣的一般卻是離我們最近的,他口中的不得已讓他成了麥難民、讓他辜負大家犯了罪行,「誰有頭髮還想當和尚?」聽他講著都忍不住感慨,或許各種社會問題難解,可真正難解的,卻是這些世俗眼光、刻板印象。可能大部分原因是出在於社會環境,所以不得不去當麥難民,然也有小部分原因是像口水祥這樣的,被逼著去當麥難民,導演黃慶勳僅用幾位角色,就簡簡單單訴出他眼裡的香港街頭,說出了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心底的無助,而他更巧妙的安排是深仔這個角色,他是不會成為麥難民的,如果他沒有跟家人吵架負氣離家的話,深仔就好像大多數平凡生活著的我們,我們跟著深仔離家、流落街頭再被阿博等人幫忙在街頭活著,我們透過他的接觸認識了他們,亦體悟到了「雖然哪裡都能成為家,可真正的家還是有家人在的那個地方。」


「感情投資是所有中花費最少,但回報率最高的投資。」

《麥路人》從開始的帶著觀眾認識平時的阿博等人的生活,到中間開始陸陸續續介紹眾人的過去,接著最後在給予他們每個人一個不論好壞都算結束的結局,用整部電影的時間鋪陳堆疊著眾人的情感,本來對他們不熟的觀眾,亦隨之看見他們之間緊密的連結,正因如此當看見口水祥偷東西被逮後無奈的表情、媽媽沒日沒夜工作後終倒下的身影...,觀眾才會對他們感到不捨與不值的。就好像麥難民對麥當勞的依賴累積成了近似於家的情感,導演黃慶勳想說的不過也是家、家人的重要與可貴,若非這樣是不需要特意安排深仔這個角色出場的。

《麥路人》小細節的細膩有做到,特別在導演黃慶勳主要著重的情感部分,不過論整體的話《麥路人》仍有可惜之處,最可惜的就是後半段劇情發展實在太過灑狗血,很顯然是導演黃慶勳為了強調情感部分於是加重力道,確實當看見口水祥被逮、媽媽倒下還有結尾阿博無力下公車就一路被載離他本來的家等等時會不住心揪一下,但就是這樣的橋段太多了,看多了難免會膩掉,更容易中斷觀眾情緒,當然明白是要呈現當今香港社會街景,許多不為人知的無力與心酸總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上演,可當這些橋段過於集中在同一段時,效果其實是不增反減的。《麥路人》優點在於人物與情感描寫,缺點就是敘事結構鬆散,若只看阿博等人的故事是飽滿的、是情感豐沛的,但一旦將之串起放大成整部電影,其飽滿和豐沛會隨之被放大稀釋掉,這是相當可惜的部份。

簡而言之,《麥路人》是部讓不熟的觀眾,像是我去認識什麼是麥難民的電影,而認識了之後更多的就是看演員群如何發揮演技去詮釋它們的角色,如上面說的,每個人單獨來看,郭富城、萬梓良、張達明、劉雅瑟甚至於戲份不多的阿博母親鮑起靜與妹妹吳嘉星都很好,表現到位,可說是他們撐起了這部《麥路人》。

--
http://moviemoney.pixnet.net/blog

因為很喜歡看電影,
或許不是寫得很好,
不是所謂的專業影評,
只是很單純的想把看完電影後的想法用文字述說出來。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29.189.218 (臺灣)
PTT 網址

cuteemo 09/17 15:18我個人覺得還蠻好看的欸!在情感的部分整個哭爆 尤

cuteemo 09/17 15:18其最後那邊交代所有人的狀況那邊

alex016510 09/17 22:32每個都是有故事的人,而這種故事是不會有皆大歡喜

alex016510 09/17 22:33的結局。

Jochum 09/17 22:35真的會很灑狗血嗎?我很怕灑狗血劇情,因為看得很尷尬

starlight66 09/17 23:59平易近人不撒狗血喔

jcliu 09/18 01:01是不難看,但看完後總覺得少了什麼。

gorogumi 09/18 01:14不覺得灑狗血呢,因為在遊民的世界,較差的生活環

gorogumi 09/18 01:14境條件,或許會發生什麼事不是我們能想像的

gorogumi 09/18 01:15但這片演員們的好演技真的很值得一看

KAI1107 09/18 10:19我也覺得看完了之後少了什麼,但親情那段有打到我

is097591036109/18 12:51後面劇情撒狗血倒覺得還好,畢竟電影時間長度下還

is097591036109/18 12:51是必須把故事說完,導演選擇有個結局的劇情可以理

is097591036109/18 12:51解,至於真的就像g大說的在那種世界什麼事情都可能

is097591036109/18 12:51發生,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本錢跟精力去防範一些意外

BryantChan 09/18 14:57題材很好,但劇本寫得很普通

psdny6213 09/18 15:04題材很好,演員演技爆發,哭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