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好雷]《85年的夏天》,當我死了,你要在我墳上起舞。

看板movie標題[好雷]《85年的夏天》,當我死了,你要在我墳上起舞。作者
a122239
(Sharp)
時間推噓 2 推:2 噓:0 →:0

部落格版:https://moviemoney.pixnet.net/blog/post/405220803

實在無法遏止自己喜歡上《85年的夏天》、喜歡上菲利克斯勒費弗爾、喜歡上這部電影一切的一切。法國導演佛杭蘇瓦歐容新作《85年的夏天》,陪著觀眾在1985年的夏天、在法國諾曼第的海濱小鎮談了一場戀愛,既浪漫卻又不浪漫,彷彿可以記上一輩子卻又會在下一個轉身將之丟在某個路邊,曾經以為的炙熱情感卻又在激情過後淡去,這是法國導演佛杭蘇瓦歐容電影裡的愛情,如此清晰又模糊著,沒有人能夠真正明白愛情,或者是每個人認為的愛情不同,而這不同於是造成了許多遺憾的發生,可是同時也成為了許多人心裡的美好。《85年的夏天》裡艾雷希與大衛談的戀愛,不過短短六個禮拜,卻好像讓人看見了愛情裡的一瞬間以及一輩子,也知道了原來愛情的開始與結束常常都是突如其來且莫名其妙的,我們想像的愛情該是像《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裡艾里歐最後終於意識到和奧利佛永遠無法在一起後那令人心碎的模樣,而不是《85年的夏天》裡艾雷希在聽完別人的想法,還有在和下一個男孩對上眼之後,說釋懷就釋懷、說放下就放下,忘記當時見到大衛的悸動,然而電影的開頭早就已經提醒了,他們的故事真實的沒那麼好看。

「你可以跟我去旅行一千次,今晚是你自由的最後一天,今天起我是你的主,你是我的奴。」

不知道艾雷希是從什麼時候愛上了大衛,是在他翻船時救了他的時候嗎?還是他在替他上藥的時候?又者是他用著迷人的笑容對著他說些情話的時候?總之他是愛上了,把對方當成全部那樣義無反顧的用力愛著,正因為這樣子所以當他察覺了大衛的多情,才會沉著張臉毫不遮掩他的忌妒,也才在他知道了對方和凱特上了床後,抑不住自己的憤怒與其發生爭執。艾雷希比起大衛顯然稚嫩許多,對包含愛情在內的各方面都仍在懵懂狀態,他看起來就是個正在叛逆期的小屁孩,但其實他很聽話,因為他還不懂所以他聽話,他聽著學校老師的話,繼續著寫作這條路,他聽著父母的話,開始找工作學經驗、替家裡貼補家用,而在愛情裡他聽著大衛的話,他跟著他學習什麼是愛情,第一次的怦然心動、第一次的性經驗、第一次的每種情緒...,在許多的第一次裡學習、成長,接著在這些過程中向稚嫩的「艾雷希」告別,並用「艾雷」當作自己成長後的證明,他開始試著讓愛情成為他以為的樣子,當艾雷發現到他以為的愛情與大衛認為的不同時,就註定了兩人後來將不會是喜劇收場。

艾雷與大衛對於愛情的想法其實是南轅北轍的,當艾雷還在對死亡感到好奇時,大衛早已經從失去父親這件事上認識了死亡,不得不休學繼承家業的他比起同齡人都來得早熟,他不像艾雷還是艾雷希的時候,處在對於任何一切都還在學習、好奇的階段,大衛早就清楚的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明白自己想追求的是什麼樣的生活、什麼樣的愛情模式,他將這樣的想法化作行動,他離開學校、離開曾經也很看好他文學造詣的老師,用自己最自在舒服的狀態享受生活,面對愛與性他總是積極直接,毫不扭捏害臊的想愛就愛、想做就做,人生苦短何必浪費時間?既然看對眼了、有感覺了,何不就開口追求?不然誠實的用身體回應也行,新鮮感對他來說是重要的,無拘無束的不只是他的生活,他的人也是。他不想駐足停留在一段關係太久,對他而言膩掉是很可怕的事,艾雷喜歡與他不變的相處令他感到無趣,在每段關係裡他都是掌控所有的主人,去或留、愛或不愛他說了算,艾雷說穿了不過就是陪他開心過的一個過客,我想他最後跑出去追跑走的艾雷,與其說是想走挽留艾雷的浪漫感人路線,不如說是大衛霸道到連結束都要他說了算,甚至連艾雷那「是要慶祝他們結束」的解釋都更貼近《85年的夏天》些。


「不論誰先死亡,另一個人要在他的墳上起舞。」

我們同樣都跟艾雷感到困惑,不過確實「不是每件事情都能理解」,不要去試著去理解每件事,他與大衛的開始與結束,好像有個原因或理由,可實際上又好像沒有。跟艾雷在後來聽著老師的建議,將自己難以說明的行為、與大衛之間的事用寫的寫下來時一樣,他記不得他和大衛不好的那些經歷,連他們的結束與大衛的死都好模糊,但他卻能清楚的寫下與他有過的美好、那些令他怦然心動的細節,沒有別的原因就只是因為他們在一起,就是這麼簡單,你要他解釋也解釋不來。總之,大衛就是和艾雷立下了墳上起舞的誓言,而電影的發展就是因這誓言開始,開頭觀眾知道了艾雷正在經歷人生的低潮,他好像犯了什麼錯事正等待判決,他的父母、輔導員、老師都想幫助他,可是艾雷什麼都不願談,就這樣獨自的沉浸在悲傷之中,直到後來才緩緩道來他與大衛的故事,以獨白的方式帶著觀眾回到那個暑假,從開始到結束好好認識他們,去明白那看似荒唐可笑的墳上起舞之約對於艾雷的意義,進而對後來他完成了約定時感到動容與不捨。

「你知道我們該如何面對死亡嗎?當面嘲笑它。」

這墳上起舞之約,是艾雷告別了這段感情、道別了大衛,也是象徵著艾雷的成長,他把過去的艾雷希放進了棺材裡,親眼見證著他的死亡,代表著未來他將以艾雷的身分重新活著,他還年輕卻不再天真單純。他畏懼屍體卻好奇死亡,那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東西,屍體是看的見的,而死亡則是種概念,艾雷著魔似的挖掘著的,到底不是大衛被埋進土裡的屍體,而是他對於大衛「死亡」這件事的本身,在名為成長的道路上,大衛總是比自己要走的前面,他帶他認識了愛、認識了性也認識了死亡,或許他氣憤又傷心的,是他怎麼就沒辦法跟著他一起承擔死亡這件事?青春躁動的他在遇見大衛之前,對於情愛啊對於死亡什麼的都充滿著幻想,在遇見大衛之後他以為這些幻想已然成真,大衛的離開如同帶走了他的全部,然而女孩凱特卻告訴他,也許自己愛上與愛著的僅是他的臉、他的身體,不是真正的他,他錯把他的幻想當成了以為,以為大衛的愛、大衛的死就是愛與死亡的全貌,以為那就是全部了,他懵懂青澀什麼都還在學習,恰好大衛只是第一個出現在他面前帶他經歷一切的人,他就以為他就是全部了。


「I am sailing, I am sailing, home again 'cross the sea. I am sailing, stormywaters, to be near you, to be free. I am flying, I am flying, like a bird
'cross the sky. I am flying, passing high clouds, to be with you, to be free.Can you hear me, can you hear me thro' the dark night, far away, I am dying,
forever crying, to be with you, who can say.」

整部電影裡最浪漫的,就是艾雷在大衛尚未立碑的墳上跳舞這場戲,他隨著洛史都華的《Sailing》起舞,這首於1975年發行的暢銷金曲,在電影裡出現了好多次,也是大衛與艾雷最重要的一首歌曲,前面問了艾雷是什麼時候愛上大衛?這答案或許說不準,不過我私自的認為,他是在舞會時體會到了愛情。那是他第一次戴著大衛買給他的安全帽,第一次坐上他的機車後座,第一次在後頭環抱著他,第一次他聽見這首歌,當他正在舞池搖擺時,突然大衛用耳機罩住了他的耳朵,裡頭播放著的正是這首《Sailing》,難以言喻的情感成為眼角滑落的淚水,不自覺上揚的嘴角彷彿告訴著觀眾,這是他第一次知道了愛情的悸動。出現了好幾次的《Sailing》在最後一次出現時讓人聽見了它最美的模樣,「我正在航行,正在航行,越過海洋,返鄉回航,我航行在洶湧的波濤中,為了靠近你,為了自由。」、「你聽得見我嗎?你聽得見我嗎?穿越過遠方的黑夜,我不斷的盼望,無止盡的哭泣,只想和你在一起,誰能預料?」

導演佛杭蘇瓦歐容讓《85年的夏天》成為了一部既浪漫又不浪漫的愛情電影,對於愛情,每個人多少都想愛上了就是一輩子,但導演佛杭蘇瓦歐容就是想告訴觀眾,這是不可能的。當觀眾對艾雷的癡情感動,甚至為他最後那一舞感到想哭,結果他與那位被他與大衛救起的酒醉男孩重逢,他就又立刻勾起了對方的手有說有笑的去約會,把大衛這個人丟在了那個夏天,觀眾傻眼,感動白給,可是誰都無力反駁。導演佛杭蘇瓦歐容喜歡讓觀眾先感動、先感到甜蜜,然後幾秒鐘之後又親手破壞、打斷,他是想跟觀眾說不要錯把《85年的夏天》想成會是浪漫唯美的,它更多的是對愛情的戲謔,一如他面對死亡的方式就是嘲笑,不是說談感情不要太認真,只是不要連結束了都看的太認真,就像大衛給人的感覺,人生苦短何必浪費時間?

最後不得不說,實在太喜歡飾演艾雷的菲利克斯勒費弗爾,很能懂大衛母親為何要用小兔兔來形容他,他光是在那裡不說話,稚氣臉蛋帶點無辜的神情,就忍不住讓人想好好疼愛他,特別是他又演的很好,會很期待他未來的發展。

--
http://moviemoney.pixnet.net/blog

因為很喜歡看電影,
或許不是寫得很好,
不是所謂的專業影評,
只是很單純的想把看完電影後的想法用文字述說出來。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29.190.153 (臺灣)
PTT 網址

realhsujoseo12/26 00:37

ggg60734 12/29 22:50寫得好棒!覺得用這部電影畫下今年的句點非常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