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在車上
有《在車上》雷
有《偶然與想像》雷
有原著小說《沒有女人的男人們》雷
有戲劇《凡尼亞舅舅》雷
以下防雷
與其說多愛《在車上》這部片,不如說很喜歡濱口竜介這次的嘗試,這次的作品探討跟《歡樂時光》類似的大方向:人在經歷生命的考驗變故之後,該如何自處並繼續活下去。然而《歡樂時光》之所以如此成功,一部分得歸功於編導藉由集體創作的方式去揉合不同個體的生命經驗,才能呈現出芸芸迷茫活著的眾生相,那個廣度可能是單一作者很難去做到的。而《在車上》從村上春樹的短篇小說《Drive my car》出發,原著小說的主軸在藉由伴侶出軌去追尋關係的真相,改編電影則加入了原作沒有的《凡尼亞舅舅》舞台劇排練及演出(小說僅提到家福會在車上聽該劇的演出錄音做練習)。《Drive my car》跟《凡尼亞舅舅》其實探討的面向不盡相同。然而濱口成功的把兩個故事銜接,豐富了整個文本的面向。片中無處不在的《凡尼亞舅舅》台詞不但呼應了男主角家福的心境,反映了飾演角色在戲外的狀態,也將這齣經典舞台劇中「求之不得、被剝奪」的苦澀帶到《在車上》裡面。
很喜歡劇本中,由妻子音親自錄製《凡尼亞舅舅》對白給家福對稿的巧思。由於舞台劇的演員往往得專注於接對手的台詞並且做出回應。因此同一個角色只要換成不同的演員演出,台詞之間的停頓跟空白就會因個人習慣而不同,也因此家福說自己跟音是完美搭檔絕非妄言。音為他準備的錄音必須要非常洞悉家福的表演節奏,才能在錄音時留下足夠讓家福剛好接話的空白時間-不能太長也不能太短,因此兩人的默契是很驚人的。而《凡尼亞
舅舅》的錄音也隨著家福跟司機美沙紀之間的關係有所變化:一開始家福很抗拒有司機這件事,因此在美沙紀試開時不但要求她播放錄音,自己還大聲的對稿企圖讓她反感。然而人跟人之間終究必須回到本質的碰撞,如果真心喜歡一個人,假裝討厭是藏不住的。家福佩服美沙紀的開車技巧,也喜歡她曖曖內含光的性格,他在允兒(手語演員)家坦白很慶幸有她當司機這個舉動,成為兩人變成好友的轉折點,至此《凡尼亞舅舅》的錄音逐漸退場,取而代之的是兩人的掏心對談及公路之旅。這代表著跟美沙紀交流的溫度,讓家福終於能夠漸漸抽離《凡尼亞舅舅》的台詞,也慢慢放下失去音的傷痛。而兩人一起在車上點菸那幕,可能會成為很多觀眾心中的經典場景。
在親眼目睹音又一次的出軌後,音的《凡尼亞舅舅》錄音開始侵蝕家福,讓他開車時聽到深陷其中並出了車禍(導演直接空拍車禍當下的那一幕,是家福的車已經完全開在待轉車道的左邊,才會撞上對向也要右轉的來車)。正式演出時,他也因為台詞太對應自己的狀況而崩潰無法演下去(「那女人所謂的忠實,是徹頭徹尾的虛假。」), 至此家福已無法再演出凡尼亞這個角色,直到兩年後遇到外遇對象高槻才得以有所改變。家福跟高槻在片中的兩次私人對話都被人偷拍,而被偷拍的高槻兩次都選擇跟對方正面衝突(從電影的鋪排來看,第二次起衝突的那位很可能就是後來高槻打死的人),對照之下,家福面對高槻的偷吃卻是隱忍,直到最後兩人車上對峙才願意完全坦白。兩人個性的差異也反映在各自原先《凡尼亞舅舅》選擇的角色上(家福演凡尼亞,高槻演阿斯特洛夫醫生,兩人在劇中皆愛上有夫之婦伊蓮娜。),因此家福後來讓高槻演出凡尼亞這個角色的這個決定,等於是把他放在不適合的容器中,讓高槻很不自在。但最後殺人被捕前,高槻終於能很好的詮釋凡尼亞的其中一場戲,也代表在車上的衝突過後,他反而因此能更理解家福一點。
家福的誤區在於將音當成全知全能的存在,音的出軌一定存在著某種理由,而她所做的決定能主導伴侶關係的走向。事實上音的外遇只是跟家福的逃避一樣,都是源自於人的軟弱。電影很明確的說出早逝的女兒是他們之間一直以來的傷痛,這讓音多年以來都處在不好的狀態,而家福也無從解決(或是無作為)。後來音藉由跟家福性愛高潮所得到的靈感,成了一名編劇並重回社會的軌道,然而她也開始不斷的跟不同的人出軌。這些家福跟音一路以來的曲折,無法不被觀眾投射到音生前最後講的故事:一再偷闖入山賀家的高中女孩,對應到現實就像音一次次的背叛,而當故事的靈感走到門打開的那一刻,無論打開門的是山賀或是他的家人,它所代表的都應該是「要去面對的家福」,家福很清楚這個故事指涉的是什麼,卻選擇假裝忘記情節,然而音不想再逃避,所以她選擇自己寫完故事的後續。(音講述的故事大部分與村上春樹的另一短篇《雪哈拉莎德》內容雷同,但該短篇並沒有另一個闖入者打開門,也沒有闖入者被高中女生殺掉的情節。),或許一切都源自於家福的逃避:在女兒過世之後,他仍想要有孩子,卻選擇順從音的不想要,然而順從的背後是屈就、是不溝通,他沒有真正的去面對音內心的傷痛,也不明白他對音出軌的忍耐只會讓音感到更愧疚。而在濱口寫的配角戲裡,我最喜歡的是家福/美沙紀做客允兒家的橋段。允兒跟丈夫允洙的關係就像是音跟家福的鏡射:這兩對夫妻或許看在外人眼裡都是神仙眷侶,卻也都有喪子之痛。然而即便允洙能透過學會手語跟允兒能夠做日常交流,他們之間溝通的阻礙也必然比其它夫婦更困難一些,但或許正因為已經殘缺、無法完美,允洙反而更能堅定的去珍惜已經擁有的(「我用心想理解她的情感比誰都強上百倍,除了我以外,沒人能成為她的支柱。」),反觀家福與音已經擁有了許多,但卻注視著缺了的那一塊,家福不知道的是他們可能距離跟彼此和解、圓滿只差最後一步,但音的腦出血過世卻讓這個遺憾再也無法彌補。所以最後家福在雪地裡對美沙紀說出他無法對過世的音講的心裡話,讓我忍不住聯想到《偶然與想像》的第三個短篇:我們可能永遠都見不到想見的那個人,但有另一個人能代替他/她聽到自己想說的話,也能夠帶來很大的安慰。
對於《凡尼亞舅舅》的舞台劇使用不同語言(包括手語)演出這件事,想說個看似無關的題外話:大部分的貓奴都認為貓多少聽的懂主人在說什麼。一般來說貓被認知具有5-7歲兒童的智商,因此貓可能並不是真的學會了中文這個語言,而是他知道主人「大概」想要表達的東西是什麼。同樣的,人也能理解自己養的貓在喵喵叫的時候是想要說什麼,但前提是必須放下許多自己無謂的表達,真正專心的去觀察。而在舞台劇的排演過程中,一開始家福只是一再的重複要求演員讀本,遲遲不加入情緒,這樣的枯燥備受演員們的質疑,但允兒卻能理解家福的用意(「可以看、可以聽,就能理解超越言語表達的事情。」)。純粹的傾聽然後回應,這樣的重複造就了在戶外排演時,允兒跟珍妮絲(在劇中飾演女兒索妮亞跟繼母伊蓮娜)明明在現實中是有點陌生的關係,卻能在演出當下感受到角色之間親情和解的魔幻時刻,那些看似無用的溝通過程,卻能在不知不覺間建立對彼此的理解,就好像家福跟美沙紀也是從一次次在車上的沉默和凝視中產生友情。
結局對我來說很有力度也溫暖,家福終於試著跨出去面對,並完成了自己兩年前未能完整演出的凡尼亞角色,《凡尼亞舅舅》跟《在車上》想傳達的訊息也藉由允兒的手語疊合在一起(我們只能好好活下去)。美沙紀則前往韓國開展新人生,開著像家福的車,養著像允兒家的狗。濱口如此具象化的表達人跟人之間碰撞後留下的印記,其實是可以跟真實的人生呼應的:如果曾真心和某個人有過交流,我們往往會從對方的身上得到一些什麼,也許是喜歡對方最愛的歌手,或者買一本放在對方書架上的書,或許時間久了會淡忘,以為是自己本來就喜歡這個東西,但有一天想起是因為那個人自己才喜歡的時候,那份懷念取代了一個人往往很難一直陪伴著另一個人的遺憾。
--
推,在車上劇本真的好
推這篇,覺得這部適合遭遇各種情境的所有人
請問會不會有很尷尬的床戲出現 因為跟家人看
床戲只有兩段而且很短,就拍的很真實吧,不會像a片但也沒有拍的遮遮掩掩
※ 編輯: sentital (49.217.174.8 臺灣), 02/12/2022 21:14:35推
今天剛看完,真的很推,隨時都有小爆點出現
床戲不會太尷尬,但有聲音和動作
寫得很棒。想要孩子的應該是音,那段對話家福故意人
設對調,以一種含蓄的方式表達自己對這話題的厭惡。
覺得最後車子應該是同一台,送給美沙紀了
推講解,釐清了很多觀影當下不懂的地方
推這篇。美沙紀是不是也做傷疤處理了哈哈
音的錄音帶真的很用心又很好聽
說得好好,很喜歡這部電影
這劇本改得很神啊,不像是好幾篇拼起來的
推你的感想
這個劇本真的本屆最強
寫的真好
推,真的神片
推好文
推感想,原本看不太懂透過這篇有被打通
這片是真正的傑作,你也寫得很好
超級讚
推!喜歡你的文字
另外推一下契訶夫寫的《The Bet》打賭,短篇小說三
王之一的代表作,可能比片中這本更好讀
推
看完推這篇
剛看完推這篇
我也覺得車是家福給的,那狗會不會也是允兒給的,
不過允兒跟美沙紀有什麼交集,不過係飯局上認識的,
且狗狗也喜歡美沙不是嗎
好文推一下
看完你的感想 了解了自己不懂劇本的部分自己看完後
有些部分不是說很了解 謝好文
推最後一段結尾,好溫暖!
西島的屁股很讚(重點誤
狗狗不是允兒給的,允兒的是黃金,他養的應該是柴
犬
比較好奇為何最後要去韓國
對於無家者來說,哪裡都能生根落地
但車子要運到韓國可是很~~麻煩的 不懂為啥這樣安排
推
韓國夠冷?
看了一些映後座談片段 其中有一場導演有被問到最後
一幕的安排 他說有一位影迷跟他說如果沒有最後那段
這部片就完美了 導演聽到就覺得 也許我加入這一段
就是要讓這部片不那麼完美吧(大家都笑了XD)
把舞台劇的結尾當作片子的結束 在掌聲中落幕 也許
戲院裡的觀眾也會想跟著一起拍手 達到完美的一個句
點 但導演不覺得那是令他滿意的結局 他想要更顛覆一
點的結尾 他說片名可能可以給大家一些詮釋最後一段
的一些線索 (我不懂日文 以上是聽英文口譯翻的)
推這篇
你寫的好好
跟你有類似的感受 推~
喜歡你的見解~剛看完有點不曉得該悲傷還是超脫,
但看完的確感受到這部電影是溫暖的
你寫的超棒
推
推
推
寫得真好,今天看完韻味無窮
寫的真好!
推
同樣覺得最後的車是家福給的 也許呼應他接受了自己
青光眼沒辦法開車的事
謝謝解說跟原著的部分
推
推這篇心得 也讓自己的一些疑惑被解答了
推
我覺得家福死了,自殺的成分居大,車子是死去之前過
戶出去的
15
首Po雷文防雷資訊頁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印象最深也最喜歡的一幕,是女司機開著劇作家的車,流暢倒車出車庫的片段。這一幕只 是匆匆一晃,但是在以右駕車為主的日本,開著少見的左駕車,又是沒有倒車雷達作為輔3
首Po劇場家的妻子死了。兩年後,另一個劇組為男主安排的司機,竟是一個年輕妹妹。 一番經歷過後,男主成功將其推倒。 以上 假如一般的文藝愛情動作片比例是 文藝1%、愛情動作99%的話2
首Po長達3小時的長片,劇情平淡卻極為細膩 ,雖然不否認稍微要吃點濱口跟村上的電 波,看完會覺得看不太懂,但因為劇本改 編的很棒,觀影完後會仔細回味劇中很多 對話跟故事,覺得可以引起滿多不一樣的8
首Po非常棒的電影 電影很少拍的比原著好,這部是我心目中少數的例外 它將村上春樹的短篇,開枝散葉變成一棵大樹 對我來說,這是一部尋找勇氣的故事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38
[心得] 情色小說家 ~春的生活~本部是作為電影版的序曲 以下防雷頁 故事發生兩年半後 久住前往鄉下與木島老師會面 在這兩年半間兩人都是靠書信聯絡27
[閒聊] 有看動畫去翻原作卻與想像不同的經驗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 單看作品名字沒什麼興趣 偶然看動畫(或遊戲)對到口味而開始追 但去翻原作(漫畫或輕小說) 卻與想像不同的經驗?15
[好雷] 《在車上》唯一的真相是看不透戲似人生,車會繼續開下去…… 跨領域改編往往不易,尤其當媒介轉換之後不同的敘事方式可能會改變觀眾整體的觀感, 例如動漫畫粉絲往往害怕自己喜歡的作品真人化,就可以知道就算是同樣的故事,從漫畫 變成真人電影或是動畫寫成小說,都往往需要非常卓越的轉換功力才能獲得大眾與原作粉 的認同。12
[情報] 2022 日本奧斯卡代表:《在車上》日本在昨日公布了申報明年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的電影,將以《在車上》作為代表作 品。 《在車上》為《睡著也好醒來也罷》和《歡樂時光》日本名導「濱口竜介」的最新作品, 與《沉溺》導演「大江崇允」共同編寫劇本,改編自村上春樹短篇集《沒有女人的男人們8
[好雷] 在車上:有趣的藝術實驗也是在看了濱口龍介的電影之後,我才終於明白「show, don't tell」到底是什麼意思: 不是「演」與「說」的區別,也不是展示與講述的區別:這些區分根本毫無意義。畢竟, 在濱口龍介的電影中,講述本身,就是展示。 而《在車上》則更進一步,讓我意識到,原來「語言」和「聲音」也是不同的(在兩者的 裂隙之間,是文本/物語的所在。)真的是很有意思,不管是妻子Oto的高潮嗚咽如何轉7
[好雷] 歡樂時光 Happy Hour濱口龍介的代表作,看完很想下個副標:《沒有女人的男人們》。接近五個半小時的片長 或許聽起來讓人卻步,但當作一部日劇的話卻一點也不算長。或許很少人跟我一樣會聯 想到《一一》,但兩部片都有讓我感受到當人生進退維谷時的深深迷茫。而這個以四個中 年女性好友為主角的故事,每一位都像極了生活中會遇到的人。 1.明里/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