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2023 入手球鞋回顧 (下)
Anta Shockwave 5 狂潮五 "暗物質"
這時候差不多就確定 Kyrie 轉投安踏了,最早上腳的就是狂潮五了。且因為在 KAI 官宣之前市場上就已經有蠻多配色了,所以價格上也不貴。
狂潮五的配置其實挺豪華的,鞋面各種材料複合拼接、側向 TPU、全掌 N2 氮氣超臨界發泡中底加上氮氣發泡鞋墊、碳板抗紐加上尼龍助推片,果然是中國內卷之王安踏。
這次選擇的暗物質配色算是整個 lineup 內比較喜歡的,雖然平常沒買很多黑色球鞋,但是 TPU 片上的星雲塗裝,以及黑紫配色第一眼就讓我想到我相當喜歡的 Kyrie 3 flip
the switch 配色。
鞋面的包覆性跟調節性很好,因為鞋帶孔多而且設計的合理,加上鞋面多材質拼接絕大部分是軟質稍微有延展性的材料、鞋面的 TPU 紗線有些部分則是有彈性的塗層感,所以很好調到喜歡的包覆感,往內切入運動的彎折感也很好。緩震部分因為發泡厚度稍微比較薄一點,
所以一般超臨界那種軟彈軟彈的腳感倒是沒感覺到,但是相當夠用,這樣一來也強化了場地感,切入時的安定感非常好,唯一可以挑剔大概就是後跟制動不知道為什麼稍微有點不安定感。對於偏後衛打法來說我真的覺得狂潮五是一款很成功的作品,沒什麼門檻就可以爽穿的鞋。
不過一直到買了狂潮五 pro 以後我才知道這天花板還可以再往上推。
https://i.imgur.com/rqXxEOYh.jpg
https://i.imgur.com/JKgCGoXh.jpg
https://i.imgur.com/rLgzrn7h.jpg
https://i.imgur.com/4ckeVGgh.jpg
https://i.imgur.com/ngh15Eeh.jpg
https://i.imgur.com/V4FRs5Oh.jpg
https://i.imgur.com/djW41Zrh.jpg
https://i.imgur.com/5ufV9wXh.jpg
https://i.imgur.com/QZWJFJZh.jpg
https://i.imgur.com/bijAY5Dh.jpg
https://i.imgur.com/yiwMrVnh.jpg
李寧 808 III Ultra "氧氣"
808 3 代一樣有 Ultra 跟普版,我這次直接買了 Ultra,結果是喜歡的。808 三代體驗上改善了很多 808 II 普版體驗到的缺點。全掌?插入式中底給的回饋感很澎派,緩震回彈都不錯,二代普版後期衰退時在太快了。而且鞋子結構上的強度也更好一點,比較不會拉扯到足底了。不過掉跟問題雖然有改善,但還是能感覺到,所以還是得靠鞋帶穿兩次解決。
https://i.imgur.com/qG6kpqjh.jpg
https://i.imgur.com/6hxo4GRh.jpg
https://i.imgur.com/CQlhswTh.jpg
https://i.imgur.com/M9neiwwh.jpg
https://i.imgur.com/p4e8etFh.jpg
https://i.imgur.com/LlRa6k4h.jpg
https://i.imgur.com/5mkgbE1h.jpg
https://i.imgur.com/Ee8I5Nih.jpg
https://i.imgur.com/LC8UWB2h.jpg
https://i.imgur.com/gVb3qCHh.jpg
https://i.imgur.com/6JMphjyh.jpg
ASCIS Glide Nlova FF 3 "Gris Blue/Honey"
地板流好鞋的持續輸出, Glide Nova FF 3 整體的感覺穿起來與 FF2 差異並沒有很大,主要變化還是鞋面的強度,包覆性有再提升,跑動的流暢感也是持續優質的表現。不過後跟造型就有點像是被硬生生切斷,雖然性能上沒問題,但就比較沒有 FF2 那種修長、俐落的感覺了,視覺上稍微不平衡。
https://i.imgur.com/RZmywb1h.jpg
https://i.imgur.com/ImB7Xyjh.jpg
https://i.imgur.com/yqHgyNth.jpg
https://i.imgur.com/mNALSaxh.jpg
Xtep Sky 1.0 逆天一代 "原型"
特步跟中國籃球網紅葉天合作開發的實戰鞋。會購入主要還是因為那塊 TPU 的用色跟位置實在是讓人一眼想到 AZFV 阿...。售價也很友善,平均入手在 2000 上下。
入手之後覺得這雙鞋確實也算是超值。畢竟也算是目前中國品牌的公式解玩法:超臨界發泡、TPU 網面鞋面、大面積支撐抗扭結構配上一個較為流線的造型。確實上腳體驗也是一雙駕馭門檻不算太高的實戰鞋,緩震助推、鞋面鞋底的耐用性該有的都有,比較能挑剔大概就是鞋跟布料比較滑一點,還有就是發泡的材料 XTEP-ACE 大概不是 ETPU 那種更軟彈的配置,會更韌一點,壓起來密度也比較高,預期應該是會比較耐久一些。
但最終我也還是賣球友了,因為內側足弓上翻支撐太強,對於有扁平足的我實在是有點太多了,也將鞋子借給幾個有扁平足的朋友試穿,都一致認為內側太頂腳了,穿越久足弓的痠痛感就持續越久。算是蠻可惜的,因為除了頂足弓以外的表現我都覺得喜歡,甚至比後面會提到的 Jlin2 SE 還愛。
https://i.imgur.com/qYHxfWeh.jpg
https://i.imgur.com/UHdsHhGh.jpg
https://i.imgur.com/3AqIhpnh.jpg
https://i.imgur.com/oi1LovPh.jpg
https://i.imgur.com/47GHJUhh.jpg
https://i.imgur.com/9vZv2Cuh.jpg
https://i.imgur.com/mNXwRX2h.jpg
https://i.imgur.com/WXooJzHh.jpg
https://i.imgur.com/RFldNvMh.jpg
PUMA Stewie 2 "Ruby"
Stewie 1 代不知道為何被炒得有點貴。這次二代價格友善很多就想著來踩坑,對岸折扣價購入。RUBY 配色主題靈感來自於 Breanna Stewart 的女兒。
其實第一印象都讓我想到了 MB.02 Low 。細看外型上也是差不多是一個 PUMA 同一個世代的公式玩法,有著 MB.02 Lo 以外跟 All-Pro Nitro,就是長的一副"我 PUMA 鞋的臉。
腳感穿起來在緩震跟場地感的表現跟 MB.02 也有點像,但稍微遜色一些。因為 Stewie
2 沒有什麼抗扭結構,本身也沒有麼中底上翻或是 TPU 外包的輔助,雖然透過中底厚度稍微去補足,但移動的時候還是稍微覺得有中底有點肉偏鬆散。加上本身內嵌的 Nitro
foam 只在後掌而且厚度不多,所以整體感覺就稍微遜色一點。但 Stewie 2 的 EVA 發泡調校跟鞋墊的厚實度還是有稍微補足讓兩者差距不至於太大。
但是鞋面的包覆性相當舒服,整體的內靴都很厚實,加上比較多且靠前的鞋帶孔,也是很好找到自己適合的包覆性的鞋子。
https://i.imgur.com/CFYV0fDh.jpg
https://i.imgur.com/Pefinqvh.jpg
https://i.imgur.com/rCLWjjCh.jpg
https://i.imgur.com/8fP8ikch.jpg
https://i.imgur.com/l1hOC5Lh.jpg
https://i.imgur.com/MJOo0WOh.jpg
https://i.imgur.com/ds8ChV6h.jpg
https://i.imgur.com/XYqrLaMh.jpg
Nike Sabrina 1 "Ionic"
Sabrina 1 也是 2023 期待相當高的鞋款,首發配色一度也是賣到超原價。作為 JA 1 同設計師、配置上也稍微有點接近的作品,卻是有很不同的表現。首先 Sabrina 1 的版型稍微比 JA 1 更收窄一些,所以我不太會覺得腳掌前段太空,加上鞋帶孔的配列跟鞋面材料比起 JA 1 可以得到更好的包覆感跟控制,用更強的鞋面材料換得可以不需如 JA 1
兩側一樣的鞋面強化讓腳背的異物感也比較少一些。
再來就是較軟的 React 泡棉加上較大面積的前掌 ZOOM,即使 ZOOM 厚度較薄,但整體的緩震感跟削薄足夠軟的 REACT 發泡增加場地感與緩震感間的均衡,
我覺得還是比 JA 1 好很多的。
https://i.imgur.com/1dd1RbCh.jpg
https://i.imgur.com/So7nxnih.jpg
https://i.imgur.com/sjfKgeDh.jpg
https://i.imgur.com/spvTWbih.jpg
https://i.imgur.com/aSrmSR1h.jpg
https://i.imgur.com/kYLHAElh.jpg
https://i.imgur.com/b6Kgx3Zh.jpg
https://i.imgur.com/B9MAlRIh.jpg
https://i.imgur.com/2TfFCXAh.jpg
https://i.imgur.com/eyA7qesh.jpg
Nike Zoom G.T. Cut 2 "Hyper Pink"
真正最接近 Kay Yow PE 的配色,貨量也不算太少基本上都是打折賣,令人感到愉悅。XDhttps://i.imgur.com/cdQB7nah.jpg
https://i.imgur.com/CWvHWTeh.jpg
https://i.imgur.com/9W9N7Rah.jpg
https://i.imgur.com/HzeEIOih.jpg
Nike Kyrie 8 "Eagle"
最後一雙 Kyrie 8 了,也是無意間看到這雙被一些鞋商釋出,自己找了一下最後是在交易平台上用算是合理的價格購入,到貨以後發現是印尼的公司貨,球鞋交易也是越來越全球化了。
球鞋配色靈感並沒有確切資料,但猜想大概也是源自於 Kyrie 的印地安血統,跟過往的 Kyrie 3 N7 有幾分神似。
https://i.imgur.com/dOtbOaFh.jpg
https://i.imgur.com/8tGP84rh.jpg
https://i.imgur.com/ZFIs9eih.jpg
https://i.imgur.com/CvNDgy2h.jpg
https://i.imgur.com/05i121Oh.jpg
Nike Kobe 8 Protro "Halo"
千呼萬喚的 KOBE 8 終於復刻了,雖然是白的、雖然鞋舌改了,但衝著他是 Kobe 8 而且把中底鞋墊泡棉材料換成了 React,十分甚至有九分興奮。發售當日確定自己也沒抽到以後就在社團談好價錢入手,雖然最後價格跌了不少但算了沒差。
但穿上腳其實我並沒有很滿意他的表現
確實鞋腳一體性還是當年的那個 Kobe 8,甚至 React 鞋墊的舒服、耐久程度都超越了當年的 Lunarlon,這麼棒的作品最後就毀在鞋舌上面,第一次看到 鞋舌變成比較傳統設計,確實第一眼看去認為這應該是可以解決一些過往的問題,因為 OG 版本的鞋舌確實是有一些問題,比如說穿久容易歪掉,或是有些人認為 padding 很少,但整雙鞋的狀態是很均衡的,鞋舌歪掉也是稍微拉一下就 good to go。
但是來到了 Protro 上面改動了設計反而讓穿著感相當的糟,因為鞋舌加了厚,鞋型卻沒跟著微調,鞋帶還不用綁緊就可以感覺到這個加厚的鞋舌不斷的壓在腳背上感到不適,整個鞋舌接觸到的地方都是全方位的不適,還沒跑動起來就相當痛苦,最後我也確實沒有穿它實戰,只有簡單的 shoot around。
也許買大半號會因為尺寸變大而有所改善,但這樣失去了最佳的鞋腳一體性感覺卻又顧此失彼,有點令人感到遺憾。不過還好目前流出諜照表示後面會有一些復刻會用原版鞋舌設計,這樣的話就相當令人期待了。
https://i.imgur.com/fYeqag9h.jpg
https://i.imgur.com/hRk2euVh.jpg
https://i.imgur.com/b6WReVMh.jpg
https://i.imgur.com/cxTYNSNh.jpg
https://i.imgur.com/X7AYBfkh.jpg
https://i.imgur.com/E7nJTv8h.jpg
https://i.imgur.com/g2bdH5Zh.jpg
https://i.imgur.com/Ju57AnVh.jpg
https://i.imgur.com/RmGFNH2h.jpg
https://i.imgur.com/2GaQiBYh.jpg
https://i.imgur.com/E7lBx52h.jpg
https://i.imgur.com/BeRfLhUh.jpg
361 Big 3 4.0 Quick (Drive?) Pro "八市"
經過了普版比較失望的體驗之後,最後還是決定入手 Pro 版,畢竟當初三代的好印象變是從 Pro 版而來。入手的是以廈門的海鮮市場八市為主題的配色。
初上腳可以很明確的感覺到超臨界發泡帶來的彈性感,在這雙鞋子上的 CQT 發泡選擇的是比較軟彈的風格,加上發泡外露較多的設計讓跑起來的彈性感相當舒適,某種程度上也消彌了坡差的向前滾動感。
再來就是更換成TPU混紗針織鞋面加上內靴的設計,讓內側的支撐感相對柔和一些。因為上腳完全沒有感覺到足弓不適感,所以特別情商球友再把賣他的普版借回試著。最後確認普版的不適感來自於內側鞋面的支撐設計。普版的內靴較薄加上強化條帶、鞋面熱壓加固的位置直接對準了內側足弓,所以對於扁平足的我就感覺到足弓容易痠痛;pro版的鞋面就沒有這種問題,較厚的內靴加上較強韌不須額外補強的鞋面材料反而讓內側的支撐感較為柔和,外側 TPU 頂小指的不適感也是源自於此。
雖然現在普版折扣價已經相當便宜,但我覺得直上 Pro 版還是比較不會後悔。
https://i.imgur.com/BDIrHlKh.jpg
https://i.imgur.com/vbdJI9Ah.jpg
https://i.imgur.com/fyDzHuyh.jpg
https://i.imgur.com/0m1OzR2h.jpg
https://i.imgur.com/WcC53neh.jpg
https://i.imgur.com/ku8fs36h.jpg
https://i.imgur.com/aad8y5Ah.jpg
https://i.imgur.com/CMo8XfPh.jpg
https://i.imgur.com/e2nqtDFh.jpg
https://i.imgur.com/dZGdcGeh.jpg
Anta Shockwave 5 Pro 狂潮五 Pro "傳承"
賽季正式上腳的 Kyrie 第 0 代(?) 本來發售當下也是想買初次亮相的全黑。但我比較不愛 triple black 主題所以選了白色的,也是很好看。
前掌鞋面彎折處的地方真的蠻像 Kyrie 3 ,有種懷念感。而 Pro 版跟普版相比除了配置升級以外,鞋面上也降低拼接件的數量,換成比較強韌的 TPU 混紗材料,一體感變得比較強,另一種的好看。而鞋面的改變也體現在包裹性上,我覺得最大的變化還是來自於中後段貼合感更好,Padding 感也更紮實有著很不錯的配合度。
腳感部分的話我覺得差異倒是不大,或許是因為配置上也同是 N2 氮氣發泡中底加上是氮氣發泡鞋墊加上有一圈,不過 Pro 的鞋墊上在跟杯部分多了一圈 TPU 環抱強化,所以一些跑動或是一些可能會用到後跟的動作時,後跟的在鞋內穩定性會更好,把原本已經很不錯的狂潮五再往上推一個檔次。
增加碳板的彈射感就沒有特別感覺到,老實說和普版就差不多了。
只能說這雙真的很強,是一雙後場利器,應該是我今年最喜歡的實戰鞋之一。
https://i.imgur.com/IaP7ZgGh.jpg
https://i.imgur.com/N0jyYHph.jpg
https://i.imgur.com/AkMoqOih.jpg
https://i.imgur.com/PTpWPJUh.jpg
https://i.imgur.com/hK8vh76h.jpg
https://i.imgur.com/veQmEYgh.jpg
https://i.imgur.com/eUfxhIoh.jpg
https://i.imgur.com/lCdjd8ah.jpg
https://i.imgur.com/X2T6LMah.jpg
https://i.imgur.com/82WrLP3h.jpg
https://i.imgur.com/djdHFW0h.jpg
https://i.imgur.com/EfeUEJLh.jpg
https://i.imgur.com/v8qAn3Bh.jpg
Xtep Jlin 2 SE
雖然說 JLin2 SE 已經是改款過的提升版本。但實際是穿過後還是不太喜歡,也大概能理解為什麼會維持這麼長時間的低價。
在我的體驗中最明顯的還是前後掌的分離感,配置了碳板確實是很堅固沒錯,發泡的韌感也尚稱適中,但在連續的跑動動作中我感覺到後掌中後半段很堅固,但接近前掌時的就有種整個散掉的感覺,那種不連貫的分離感太明顯了,影響到自己穿著鞋腳一體性,有點違反了配置上的預期。
另外要吐槽的就是明明是很舒服的襪套式鞋面加上內靴,但為什麼在腳背上要黏一塊塑膠裝飾塊,要說用來導引鞋帶走向跟綁定的話實際上也沒有太大的功用,但兩塊硬質材料擋在那邊就相當的卡腳。
也是很可惜的鞋子
https://i.imgur.com/RcDUwO2h.jpg
https://i.imgur.com/jCI019Yh.jpg
https://i.imgur.com/GQ9XGWkh.jpg
https://i.imgur.com/m3FSMYDh.jpg
https://i.imgur.com/NMAT7Nhh.jpg
https://i.imgur.com/WirwXmOh.jpg
https://i.imgur.com/qnLoFUth.jpg
https://i.imgur.com/waVPaW6h.jpg
https://i.imgur.com/J8MLjLXh.jpg
Nike Zoom G.T. Cut 2 PE "Arike Ogunbowale"
台灣沒發售的 WNBA 球員 PE,大橘色看起來有夠爽。鞋後跟有壓印效力球隊所在地的達拉斯天際線以及背號 24,由裡到外還是蠻多球員的個人元素在內的,腳感就不多提了,就是一雙 CUT 2 XD
https://i.imgur.com/w6nzpVAh.jpg
https://i.imgur.com/oSMc3fth.jpg
https://i.imgur.com/r7A5BK3h.jpg
https://i.imgur.com/8j8VMMrh.jpg
https://i.imgur.com/f5npsImh.jpg
https://i.imgur.com/Nc6fCF1h.jpg
https://i.imgur.com/qvRSILuh.jpg
https://i.imgur.com/Omk74JYh.jpg
Nike KD 3 "Aunt Pearl"
沒甚麼好說的 XD
粉色,讚、KD 3 讚
https://i.imgur.com/13n3jKbh.jpg
https://i.imgur.com/yQ8WLcTh.jpg
https://i.imgur.com/ceibYnbh.jpg
https://i.imgur.com/qZXGHdbh.jpg
https://i.imgur.com/qCXljaAh.jpg
https://i.imgur.com/4qEkbpbh.jpg
https://i.imgur.com/Ozo6iLVh.jpg
https://i.imgur.com/BMRAMsLh.jpg
NIKE KD 16 "Aunt Pearl"
常被說有 Penny 2 的影子,但是我覺得好像還好啦~~。
穿上去第一個感覺就是 "這個包覆性終於正常了",鞋子結構真的比較正常一點,穿起來不會鬆散。
這次 KD 16 捨棄了全部 ZOOM 的配置,後跟改用中底布 AIR Strobel 加上前掌大塊
ZOOM 的配置,帳面上好像比 KD 15 的全掌 ZOOM Strobel 差一些,不過應該得利於鞋子結構的改進,所以跑動起來還蠻順的,場地感的話...本來就不是 KD 系列的強項,但是堪用啦;緩震感踩起來舒適,前掌回饋也足,後跟落地後的穩定感也是有不錯的表現,
跑動後接投射的感覺很棒。
不過齒輪樣式的紋路灰塵卡的有點快,忘記擦的話抓地力會掉。另外就是 AIR 會
有漏氣的風險,這部分可能就還是需要長期觀察。
https://i.imgur.com/ov80mZih.jpg
https://i.imgur.com/QqFCxWHh.jpg
https://i.imgur.com/znXlxy3h.jpg
https://i.imgur.com/fZyRhHkh.jpg
https://i.imgur.com/0lLDZd5h.jpg
https://i.imgur.com/umfHXOoh.jpg
https://i.imgur.com/6nwo2gMh.jpg
https://i.imgur.com/JFjcKG2h.jpg
https://i.imgur.com/9LWTgOOh.jpg
https://i.imgur.com/CmEh0CBh.jpg
ASICS Unpre Ars 2
同樣也是好鞋的小改 (?),其實外觀算改了不少,鞋面材料也從一代的 jacquard 換成很厚實的 MESH 搭配更厚的熱壓補強。主要的差異還是來自於碩大的中段 EVA Outrigger
造型改掉了,變得沒那麼激進的整體加寬、上翻加多的 Sidewall ,取消單獨中足加寬的配置讓整個腳感在維持相近的穩定性的同時,讓跑動的過渡感更加流暢了,緩震方面也稍微有點增強,同樣落地的狀況下,Unpre Ars 2 的衝擊感會比一代在稍微柔和一些。
抓地和切入流暢感的部分就沒有什麼變化,因為這部份的設計邏輯跟材料跟一代雷同,
也是很值得推薦的。
https://i.imgur.com/vpDOA7Th.jpg
https://i.imgur.com/gJoYvXph.jpg
https://i.imgur.com/dIUT8w1h.jpg
https://i.imgur.com/Dv4PFUHh.jpg
https://i.imgur.com/KxlocSDh.jpg
https://i.imgur.com/Tcz2dXyh.jpg
https://i.imgur.com/iW8pFLzh.jpg
https://i.imgur.com/8pcn2eSh.jpg
Serious Player Only Game 1 "Candy"
SPO 稱 Game 1 的目標放向偏向外場,乍一看感覺好像是這樣沒錯,整體看起來鞋面跟外底都更厚實了,外底橡膠也比較硬一點且肉厚明顯多於 Player 1 系列,又是插入式中底的設計,應該很不錯對吧。
但實際上腳卻不令人滿意,首先第一個問題是這次附贈的 EVANLON-LIGHT 腳感真的極差,中底材料確實是變輕了沒錯,但你拿在手上就發現這玩意完全沒有甚麼彈性,材質表面也沒什麼柔韌感,穿在外場整個就是災難,後來是換成了 Lebron 11 的 全掌 Zoom +
Lunarlon ,或是 SPO 的 Power 系統腳感才有正常。
再來就是鞋帶系統非常怪,應該是因為鞋帶材質的關係,非常容易滑掉,
怕掉綁緊的話就沒辦法調整到自己最舒適的狀態,然後就會踩到了鞋舌的坑;
鞋舌其實很厚實,但是邊緣沒收薄,反而因為收邊的關係邊緣變的厚且硬,
鞋帶一勒緊直接爆壓腳背,只有不舒服而已,鞋後跟的布料也是根本沒摩擦
力,腳超勒但後跟微滑的神奇感受一次擁有。
以 SPO 死不降價的玩法來看,Game 1 就先別考慮了,要室外鞋選擇多的很;現在如果要脫手大概也是整個虧爛,現在也只能慢慢研究要怎麼讓他變得好穿一些,應該要花點時間研究一下鞋帶跟包覆系統的改善。
https://i.imgur.com/KpAfqOph.jpg
https://i.imgur.com/ZB7sSujh.jpg
https://i.imgur.com/rlvAxaNh.jpg
https://i.imgur.com/JnwrRHnh.jpg
https://i.imgur.com/XCZYoZ3h.jpg
https://i.imgur.com/HE8ZVqbh.jpg
https://i.imgur.com/A1RmEvdh.jpg
https://i.imgur.com/KCZknSoh.jpg
Peak 輕靈 V2
跟樓上 Game 1 同時購入,剛好都買了一樣桃紅色的。跟一般的 V2 往輕量化發展不同,輕靈 1.0 V2 是反向往增強鞋面厚度、支撐的方向前進,但實際上拿到手還是相當輕巧。
實際上也正鞋如其名,輕快、靈巧,鞋子貼地感應該是穿過今年最低,體感上比 Glide
FF3 還要再低。鞋子支撐系統跟也是中空式的骨架,緩震主框架的 P-Ultralite 按壓起來的手感也很像 Flytefoam... 穿起來真的是很熟悉。不過更貼地的副作用你知我知,全新的狀態雖然腳感不生硬,但有出點力就可以踩穿到底的感覺,對於大體重的人來說還是直接別了。後跟鑲嵌 P-SOON 倒是沒啥問題,而且鞋後跟包覆跟摩擦力都相當的棒。
另一個比較輕微的問題應該就是鞋頭 toe cap 強化有點硬,如果鞋子沒有到特別合腳有竄動的問題的話應該會撞得有點痛 XD
是一雙受眾較受限但是愛的很愛的一雙鞋子。
https://i.imgur.com/JBBuFg0h.jpg
https://i.imgur.com/BsT5ETzh.jpg
https://i.imgur.com/910Ufbeh.jpg
https://i.imgur.com/oWLNFgNh.jpg
https://i.imgur.com/VRT3rsSh.jpg
https://i.imgur.com/xOmkI5rh.jpg
https://i.imgur.com/1xa59Twh.jpg
https://i.imgur.com/jGjfV6Nh.jpg
https://i.imgur.com/GZJlDCQh.jpg
Nike Zoom Vapor Cage 4 RAFA
買了一雙網球鞋來打籃球,其實主要也是被他的外型給燒到,國外比較早特價就先從國外入手。而且硬地網球鞋的很多功能面上跟籃球鞋尤其是打外場有很多重合,為了配合很多橫移跟 drag 的動作所以可以看到鞋面跟鞋底都做得特別強壯,TPU 上翻也沒有少,
Nike 甚至給了一張磨損小卡,上面說明如果六個月內鞋底磨平可以上官網發照片去
claim case,經過官方判斷以後可以換一雙新品,看來是相當有自信。
實際上在外場是穿了幾次,完全看不太出來有被磨損的感覺,確實有料
實際上的腳感也很像 Nike 早期團隊款的後衛鞋,但是更好跑動,後跟較厚的 Phylon 沒打孔,密度也偏高,所以後跟緩震就比較無感;前掌削薄過渡後下方放置一塊不算小,但較薄的 ZOOM 氣墊,所以穿起來就也僅在前掌落地時候稍微能感覺到一些 ZOOM 作動的感覺,然後就沒有了。但場地感跟鞋子側向移動的穩定性確實也很棒,內靴 padding 也給得很好,所以不太會有腳被頂到的感覺。拿來打籃球真的是挺適合的。
https://i.imgur.com/BKCZAIWh.jpg
https://i.imgur.com/jw2cCk8h.jpg
https://i.imgur.com/4JctN3Lh.jpg
https://i.imgur.com/7jHyLolh.jpg
https://i.imgur.com/34EJU7sh.jpg
https://i.imgur.com/Bno12YMh.jpg
Serious Player Only Player 1 Plus "4AM"
小廠的好處大概就是一個鞋款可以小改再改,Player Plus 算是第三個迭代了。
這個版本是改變最多的,主要就是先基於 Player 1 2023 的鞋型修正以後,進一步修正了鞋面材料、後跟,以及外底材質與紋路的配置。我覺得主要的驚喜還是來自於外地紋路,外底紋路變粗、硬度也提升,但抓地力有著進一步的提升,外底也將外露的碳板藏起來降低斷裂的風險;整體包覆性也變好了,穿起來確實感覺到一些老問題被改善。不過問題還是來自於那一塊 EVANLON-LIGHT 鞋墊,腳感太差,還不如原本附贈的 EVANLON,不過還好 Player Plus 有附贈 Power 系統鞋墊,腳感穿起來就相當快樂。
另外外底硬度雖然有提升,但可能是顧慮到不要跟 GAME 1 有衝突,在室外操過一下後的磨損還是算可視,但比原版的橡皮擦好就是了。
最後就是 1080 人民幣的價格,都不降價還是有點硬阿。
https://i.imgur.com/lYJ54jph.jpg
https://i.imgur.com/MtFVpYqh.jpg
https://i.imgur.com/CrwAfyvh.jpg
https://i.imgur.com/mEWF8GVh.jpg
https://i.imgur.com/t0bTOwTh.jpg
https://i.imgur.com/6nIpujSh.jpg
https://i.imgur.com/FkNwOq3h.jpg
https://i.imgur.com/Fu3TvAGh.jpg
https://i.imgur.com/LS3qjgLh.jpg
https://i.imgur.com/pC22u3Lh.jpg
https://i.imgur.com/jHKScGNh.jpg
https://i.imgur.com/nAU1iiHh.jpg
Nike Kobe 6 Protro "Reverse Grinch"
年度重頭戲,原先貨量很多消息滿天飛,也確實有影響到發售頭一兩天的行情,但最低點就出現在頭兩天,第三天開始整個行情就緩步上漲,還好頭兩天趁著低點抄底成功(?)
最後當然也是要跟原版 Grinch 鴛鴦配的吧。
https://i.imgur.com/Rm3iEjoh.jpg
https://i.imgur.com/RbeHs8Uh.jpg
https://i.imgur.com/v8Ul1cph.jpg
https://i.imgur.com/COfqSqBh.jpg
https://i.imgur.com/U8QHmLnh.jpg
Nike Zoom G.T. Cut 3
比預想的早了一點,而且發售即打折,就先入手了後面再找機會入手墨鏡鞋致敬版本。這次 CUT 3 捨棄了插入式中底的結構,換成傳統的配置,緩震配方則是 Phylon 外框配上 ZoomX 發泡。鞋墊材質偏硬猜想是為了限制腳感不要太洩力,這部分據一同入手的朋友表示:如果鞋墊更換為 Gameday 會更有奇效。
網路上大部分說可以小半買,但我買原尺穿起來問題也不大,不過確實是對寬腳友善的配置。第一印象是" 幹 CUT 3 好輕",上腳之後也不會有 CUT 1、2 都有的 bottom heavy的感覺,一體性非常好。場地感、後跟包覆性都有好於 CUT 2,包含鞋舌刻意開槽可以讓鞋舌更好的貼合腳背以及收薄的細節也勾很令人驚喜。
場地感猜想是換回了薄外底的關係,不過這樣一來壽命自然就會縮短,大概變相要你買
CUT Academy 吧 XD。腳感部分自然是沒有插入式中底直接接觸緩震主體獨有的舒適感,但是緩震跟前掌回彈都算是有感的,尤其是前掌的回彈感,果然是 ZoomX 的招牌;後跟著地的感覺也很自然,看的出來是有最佳化過的,我私心排名大概是 on par with CUT 1,有某些部分,像是前掌彈性可能甚至趙越 CUT 1。
非常有意思的鞋子,值得一試。還有全明星發售的墨鏡致敬款應該是要買的吧。
https://i.imgur.com/Zrf8QObh.jpg
https://i.imgur.com/XGyKtRwh.jpg
https://i.imgur.com/6pPcfMph.jpg
https://i.imgur.com/8SYNHKZh.jpg
https://i.imgur.com/qxGW4dfh.jpg
https://i.imgur.com/osUcZCsh.jpg
https://i.imgur.com/1uk4u2gh.jpg
https://i.imgur.com/oycbl9Lh.jpg
https://i.imgur.com/Kjdg3Jlh.jpg
https://i.imgur.com/nBKBduEh.jpg
https://i.imgur.com/dPRJJLnh.jpg
以上大概就是整個 2023 年收到的鞋款,在路上的還有一雙 Big3 Future ,但可能也要等到年終回顧了 XDDD。還是有很多想說的東西,但全部擠在一起寫大概短期內也寫不完,也只能維持想到甚麼寫什麼的流水帳了。
2024 希望大家都可以買到喜歡的鞋,也保持身體健康,thanks
--
推分享
居然有vapor cage ! 太神啦
推分享
再推
推一個。話說怎麼沒買閃擊10?
推 太帥
因為閃擊9p傷我太深,現在還沒走出來...
不過有在考慮啦 找機會買利刃3V2跟閃擊10一起
推 分享讚
請問Sabrina 1尺寸要怎麼選?是看公分數?
Sabrina 1 由於因為是女鞋,所以他的 size tag 是把女碼的尺寸放在上面,如這張
https://i.imgur.com/iwMxgxu.jpg(就不放縮圖,這張完整大圖)
所以有些賣家報的 CM 數是女碼的,買之前要先問清楚報的尺寸是報男碼還是女碼 買的原則我基本上還是以平常穿的男生碼去買,但是如果賣家報的是女碼就要做對應的 轉換,比如說我都穿男段 US9、對應到的是 27CM、42.5 EUR。確定賣家是爆女生尺寸 的話就是自己加,US是+1.5、CM +0.5。先溝通好就不太會有問題 或者是直接報 EUR 因為 EUR 不分男女段
推分享
推 全實戰鞋
Linse 很認同 ,很卡腳 感謝分享
實戰派心得很讚
推 愛鞋
推分享! 原po這2篇文看的超過癮!
真正的實戰球鞋玩家
我也覺得gt cut3買原尺寸就好,買小半碼卡大拇指頂部
有Kobe就是推 期待八代元年鞋舌的配置上市+1
再推 分享讚讚
推推, 狂潮5好正
媽你看他啦~ 比我還會買
推啊~好多粉色XD
希望有aj38的測評
可能不會有 哈哈 除非有undftd之類的愛牌聯名或是很厲害
的EYBL配色之類的 不然一般來說 我不太買AJ正代的 哈哈
而且AJ38目前就是已經有一個會捲邊的確定設計問題
想買的慾望就少很多了XD
看到AJ38打一次外底的邊緣就會裂的災情就沒興趣了, 可
能可以期待殺到比37還低 = =
感謝分享
推~ 很多好鞋
老大跟歐神仙的狂粉
推分享
想請問狂潮5pro在哪買的大概多少錢?
謝謝分享
狂潮5pro是自己從淘寶買的,就原價1199 CNY
現在淘寶買東西真的比以前方便許多
謝謝大家,可是從淘寶買是不是要課關稅?
納稅是國民應盡義務(?
有些轉運商可能會幫你低報,不過官方集運基本上是實報的
覺得太麻煩的話就找一些專做中國線的代購社團吧
推分享
最近入手了一雙紫色的狂潮5,這顏色真的騷
32
Re: [問題] 求推薦中國廠牌籃球鞋瑞凡 中國牌就是要 1.便宜 2.噱頭 現在是大發泡時代27
[情報] NIKE GT CUT 3 致敬墨鏡實著可惡這雙今年收的到嗎 感覺會被掃去炒 --25
[心得] 最近的奧客(?)試穿心得因為待消化(穿著或賣掉)的太多了 現在標準拉很高 沒達到心中MUST BUY的程度 通常是不會輕易下手 那就最近吃飯時間順便看的22
Re: [討論] 10年多年前的籃球鞋現在實戰性還是很好?籃球鞋的問題是 設計師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顧客也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頂級跑鞋比較簡單 設計師要做一雙能創世界紀錄的鞋子18
[心得] [微評測]PUMA CLYDE ALL PRO大家好 這次要介紹的是 PUMA的CLYDE ALL PRO PUMA重回籃球鞋領域後 發展的速度真的很快10
[心得] #B級球鞋研究中心-艾弗森活粒2#B級球鞋研究中心-艾弗森活粒2 大家好 之前介紹過的PU+ETPU複合式中底 這次有新的款式 外觀有比第1雙平易近人一點了XD7
[心得] 微評測#2 ANTA RR6 (大猩猩膠水)大家好 懶惰了一陣子之後 又弄了一片 這次介紹安踏隆多6(RR6) 比較尷尬的是此時RONDO本人1
[心得] 微評測#3 361° BIG3 II & LITE大家好 中秋快樂 雖然這次介紹的是春節的款式 先不管這個 今年各家發展重點之一